中国古代金银器欣赏2008-12-25 金银器 (gold and silver) 中国古代的金银器,以往传世的实物并不很多。主要原因是黄金和白银均属稀有贵金属,不可能大批量生产,又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很早就被赋予了货币的职能。人们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重新将一批些金银器熔铸成块,作为通货来使用,为此,流传下来的古代金银器,久为人们所珍视。金簪(商) 长27.7厘米,头宽2.9厘米,重108.7克,1977年8月北京市平谷县刘家河商墓出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藏 ![]() 金耳环(商) 通高3.4厘米,坠部直径2.2厘米,重6.8克,1977年8月北京市平谷县刘家河商墓出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藏。 ![]() 金臂钏(商) 金臂钏(商) 截面直径0.3厘米,钏直径12.5厘米,其中一支重93.7克,另一支重79.8克,1977年8月北京市平谷县刘家河商墓出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藏。 ![]() 金泡(春秋中期) 其中两件高3.5厘米,直径2.2厘米,重10.8克,其余高0.2厘米,直径1.82厘米,重5克,1982年7月陕西省凤翔县马家庄春秋秦宗庙遗址出土,陕西省雍城考古工作队藏。 ![]() 金方泡(春秋中期) 长2.2厘米,宽1.7厘米,重2克,1982年7月陕西省凤翔县马家庄春秋秦宗庙遗址出土,陕西省雍城考古工作队藏。 ![]() 金节约(春秋中期) 其中6件长2.1厘米,宽1.5厘米,重9.5克,一件长2.1厘米,宽1.5厘米,铜环直径4.7厘米,1982年7月陕西省凤翔县马家庄春秋秦宗庙遗址出土,陕西省雍城考古工作队藏。 ![]() 金节约(春秋中期) 左图最大直径为1.8厘米,重2.2克,右图高1.5厘米,径0.9厘米,重7克,1982年7月陕西省凤翔县马家庄春秋秦宗庙遗址出土,陕西省雍城考古工作队藏。 ![]() 金兽(春秋) 长4.9厘米,高3.8厘米,重26.5克,1976年4月辽宁省凌源县三官甸子春秋墓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 ![]() 金虎纹圆形饰(战国) 直径约6厘米,重21.2克,197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克逊县阿拉沟30号匈奴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 金虎纹条形饰(战国) 长26.5厘米,宽3.5厘米,重27.7克,197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克逊县阿拉沟30号匈奴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 猿形银饰(战国) 通高16.7厘米,1977年3月山东省曲阜县鲁国故城遗址出土,山东省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 金盏、金勺(战国) 盏高10.7厘米,口径15.1厘米,重2150克,勺重50克,1978年夏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战国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 金盏、金勺(战国) 盏高10.7厘米,口径15.1厘米,重2150克,勺重50克,1978年夏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战国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 金带钩(战国) 长10厘米,1978年夏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战国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 交龙金带钩(战国) 长7厘米,重56克,1965年2月江苏省涟水县三里墩出土,南京博物馆藏。 ![]() 楚王银協(战国) 高4.9厘米,口径12.5至11.8厘米,重100克,故宫博物院藏。 ![]() 兽形金带钩(战国) 长12厘米,重275克,1965年2月江苏省涟水县三里墩出土,南京博物馆藏。 ![]() 包金镶玉嵌琉璃银带钩(战国) 长18.4厘米,中宽4.9厘米,1951年11月河南省辉县固围村5号战国墓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 金双兽纹牌饰(战国) 长13厘米,宽10厘米,重291.4克,1979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沟畔2号匈奴墓出土,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 ![]() 银盆(秦) 口径37厘米,高5.5厘米,重1705克,1979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出土,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藏。 ![]() 鹰形金冠顶、金冠带(战国) 冠顶高7.3厘米,冠带长30厘米,周长60厘米,共重1394克,1972年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出土,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 ![]() 金耳坠(战国) 长5厘米,共重17.3克,1979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沟畔2号匈奴墓出土,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 ![]() 金冠饰(北燕) 通高26厘米,1965年9月辽宁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 ![]() 金奔马(北魏) 高5厘米,长8厘米,链长13.5厘米,1984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鲜卑墓出土,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博物馆藏。 ![]() 舞伎八棱金杯(唐) 高6.5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4.3厘米,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和家村唐窑藏出土,陕西省博物馆藏。 ![]() 镂空银薰球(唐) 径4.5厘米,链长7.5厘米,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窑藏出土,陕西省博物馆藏。 ![]() 无马衔杯纹银壶(唐) 高18.5厘米,口径2.3厘米,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窑藏出土,陕西省博物馆藏。 ![]() 三层五足银薰炉(唐) 高3.5厘米,腰围38.5厘米,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窑藏出土,陕西省博物馆藏。 ![]() 银杯(唐) 高7.8厘米,口径9.2厘米,足径5.2厘米,1958年陕西省耀县背阴村唐窑藏出土,陕西省博物馆藏。 ![]() 银镏金“谕语玉烛”龟形器(唐) 通高34.2厘米,筒深22厘米,龟长24.6厘米,1982年1月江苏省丹徒县丁卯桥唐窑藏出土,江苏省镇江市博物馆藏。 ![]() 银镏金鹦鹉纹盒(唐) 通高8.5厘米,腹径11厘米,足径9.2厘米,1982年1月江苏省丹徒县丁卯桥唐窑藏出土,江苏省镇江市博物馆藏。 ![]() 银镏金人物小瓶(唐) 高7厘米,口径3.8厘米,腹径6.6厘米,1982年1月江苏省丹徒县丁卯桥唐窑藏出土,江苏省镇江市博物馆藏。 ![]() 金棺银果(唐) 金棺高3.1至4.6厘米,宽2.3至3.5厘米,盖长7.5厘米,棺座长7.1厘米,宽4.6至5.4厘米,重108克,银果高5.4至7.1厘米,宽4.9至6厘米,盖长10.7厘米,果座长10.5厘米,宽6.7厘米至8.4厘米,重349.5克,1964年12月甘肃省靖川县大云寺舍利石函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 ![]() 四蝶银步摇(南唐) 通高19厘米,宽9厘米,1965年11月安徽省合肥市农学院南唐汤氏墓出土,安徽省博物馆藏。 ![]() 金镶玉步摇(南唐) 通高21厘米,宽14厘米,1965年11月安徽省合肥市农学院南唐汤氏墓出土,安徽省博物馆藏。 ![]() 鸡心形金饰(北宋) 高8.5厘米,宽5.7厘米,1980年2月江苏省南京市幕府山北宋墓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藏。 ![]() 镏金舍利瓶(北宋) 高10.3厘米,1967年浙江省瑞安县仙岩慧兴塔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 银瓶(宋) 通高21厘米,口径3厘米,底径5.5厘米,1959年9月四川省德阳县孝泉镇宋窑藏出土,四川省博物馆藏。 ![]() 莲瓣式高足银杯(宋) 高11.9厘米,口径11.6厘米,足高3厘米,1980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西坡村出土,陕西省扶风县博物馆藏。 ![]() 银盖瓶(南宋) 通高22厘米,口径4厘米,最大腹径10厘米,底径4.5厘米,1974年11月浙江省衡州市郊瓜园村史绳祖墓出土,浙江省衡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 金兽(西汉) 通高10.2厘米,身长16厘米,身宽17.8厘米,重9000克,1982年2月江苏省盱眙县出土,南京博物馆藏。 ![]() “文帝行玺”金印(西汉) 通高1.8厘米,边长3.1厘米,重148.5克,1983年10月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西汉南越王赵昧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墓博物馆藏。 ![]() “右夫人玺”金印(西汉) 通高1.6厘米,边长2.2厘米,1983年10月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西汉南越王赵昧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墓博物馆藏。 ![]() “太子”金印(西汉) 通高1.5厘米,长2.6厘米,宽2.4厘米,1983年10月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西汉南越王赵昧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墓博物馆藏。 ![]() 银漏斗形器(西汉) 高5.2厘米,口径3.8厘米,1968年9月河北省满城县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 包金花草纹带饰(西汉) 长9厘米,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沟畔4号匈奴墓出土,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 ![]() 包金卧羊带饰(西汉) 长11.7厘米,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沟畔4号匈奴墓出土,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 ![]() “广陵王玺”金印(西汉) 通高2.1厘米,边长2.3厘米,重123克,1981年2月江苏省邗江县甘泉镇2号汉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 王冠形金饰(西汉) 直径1.5厘米,重2克,1980年5月江苏省邗江县甘泉镇2号汉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 盾形金饰、品形金饰(西汉) 盾形饰高1.5厘米,宽1厘米,厚0.5厘米,重2.3克,品形饰高2.1厘米,宽1.5厘米,厚0.6厘米,重4.7克,1980年5月江苏省邗江县甘泉镇2号汉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 龙形金片饰(西汉) 残长4.6厘米,重2克,1980年5月江苏省邗江县甘泉镇2号汉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 金瑞兽(北魏) 长9厘米,高7.7厘米,1984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鲜卑墓出土,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博物馆藏。 ![]() 金饰(北齐) 残长15厘米,1981年陕西省太原市北齐娄睿墓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 刻花“宣徽酒坊”银碗(唐) 高5.8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7.8厘米,1958年陕西省耀县背阴村唐窑藏出土,陕西省博物馆藏。 ![]() 狮纹银盘(唐) 盘高2.4厘米,径46.6厘米,沿宽6厘米,1976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客喇沁旗哈达门沟出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文物工作站藏。 ![]() 镏金鱼龙纹银盘(唐) 盘高2厘米,径47.8厘米,沿宽7.4厘米,1976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客喇沁旗哈达门沟出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文物工作站藏。 ![]() 花鸟纹八棱银杯(唐) 高5.3厘米,口径6.9厘米,1982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出土,陕西省博物馆藏。 ![]() 刻花赤金碗(唐) 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7厘米,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和家村唐窑藏出土,陕西省博物馆藏。 ![]() 歌舞狩猎纹八瓣银杯(唐) 高5.1厘米,口径9.1厘米,足径3.8厘米,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和家村唐窑藏出土,陕西省博物馆藏。 ![]() 掐丝团花金杯(唐) 高5.9厘米,口径6.8厘米,足径3.5厘米,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和家村唐窑藏出土,陕西省博物馆藏。 ![]() 赤金龙(唐) 高2至2.8厘米,长4厘米,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和家村唐窑藏出土,陕西省博物馆藏。 ![]() 镏金银鸡冠壶(辽) 高26厘米,底长22厘米,宽16厘米,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洞后村窑藏出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文物工作站藏。 ![]() 鱼鳞纹银壶(辽) 通高10.2厘米,口径7.6厘米,底径6.7厘米,链长41厘米,1954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大营子辽驸马墓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 八棱斩花银执壶(辽) 通高25厘米,腹径15厘米,1978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辽窑藏出土,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文物馆藏。 ![]() 镏金银壶(辽) 通高34厘米,底径15至16厘米,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洞后村窑藏出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文物工作站藏。 ![]() 镏金银面具(辽) 通高31厘米,最宽22.2厘米,1971年北京市房山县东方红炼油厂出土,首都博物馆藏。 ![]() 镏金银鞍饰(辽) 长38厘米,宽20厘米,1954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大营子辽驸马墓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 五色塔模型舍利盒(大理) 通高19厘米,底径12.3厘米,塔模通高17厘米,1978年云南省大理市宗圣寺三塔主塔塔顶发现,云南省博物馆藏。 ![]() 银镶珠“金翅鸟”(大理) 通高18.5厘米,1976年云南省大理市宗圣寺三塔主塔塔顶发现,云南省博物馆藏。 ![]() 金步摇(金) 长22.2厘米,1974年12月陕西省临潼县北河村窑藏出土,陕西省临潼县博物馆藏。 ![]() 如意纹金盘(元) 高1.3厘米,宽16厘米,1959年1月江苏省吴县吕师孟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 缠枝花果方形金饰件(元) 长8.5厘米,宽7.9厘米,1959年1月江苏省吴县吕师孟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 缠枝花果方形金饰件(元) 长15.3厘米,宽8.7厘米,厚1.2厘米,1959年1月江苏省吴县吕师孟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 银瓶(元) 通高24厘米,口径6.2厘米,最大腹径13.3厘米,足径7.2厘米,1960年4月江苏省无锡市南郊钱裕墓出土,江苏省无锡市博物馆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