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5 07:17:35)
今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公布了最新的“2007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参考资料:http://ed./rank/2007/ARWU2007_Top100.htm)。按照这个排名,世界排名前10位大学是:1.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 2.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 3.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 California - Berkeley); 4. 剑桥大学(niv Cambridge); 5.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 Tech (MIT)); 6. 加州理工大学(California Inst Tech); 7.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 8.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 9. 芝加哥大学(Univ Chicago); 10. 牛津大学(Univ Oxford)。东京大学是亚洲大学中排名最靠前的,排在第20位。在中国(包括香港、台湾)高校中,台湾大学排名最高,排在161位,中国大陆排名最靠前的学校为清华大学,排名167位,北京大学排名228位。其中在中国大陆高校中,清华大学排名最高,排在167位,北京大学排在228位。 上海交大版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主要采用国际认可的学术成果与学术表现作为主要评比指标,具体包括下列四大类——教育品质、教师品质、研究成果及机构规模,和六项指标内容——毕业校友及教师获得Nobel及Fields奖情况、教师论文高度被引用情况、Science和Nature论文发表情况、SCI与SSCI论文数以及机构规模。这些都是硬指标,所以排名在后边的大学也无话可说。“清华”、“北大”(北大人喜欢说“北大”、“清华”)一直被称作中国的的“最高学府”,但在交大这个排名中,北大与清华相差了61位,而且北大居然排在了南京大学之后。对此,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称因为工科更容易出论文,偏重文科的大学可能会“吃点亏”。北京大学相关人士声称“对于各种各样的大学排名,北大一向不发表任何评论,只想做好自己的事儿”。
我们可以想像,法国人的排名提高了法国院校的地位,但是提高到这种程度还是令人惊讶:在前十名中,有5所法国院校。这5所院校分别是:排名第四位的巴黎综合理工大学(L'Ecole polytechnique )、第五位的巴黎高商(HEC)、第八位的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s Po Paris), 第九位的国家行政管理学院(l'ENA)以及排名第十位的巴黎高等矿院(l'Ecole des mines)。其中第5、8、9名根本就没有进入上海交大排行的前500名。
很显然,巴黎矿院的排名标准与上海交大不同。那么到底这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呢?根据巴黎矿院公布的资料,他们的排名与上海交大出发点不同,主要考虑了世界企业500强CEO的学位和毕业学校(包括大学、硕士、博士)。用这样的方法,巴黎矿院排行榜上的中国院校排名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浙江大学排名第34位(交大排行榜上在203-304之间),北京邮电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并列89名,清华、北大不见了踪影。到底是那些中国的CEO使得这些中国院校上了法国人的排名榜呢?根据法国人提供的资料,这些中国院校的出线是因为:
COFCO (中粮集团,500强第463名)刘福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 China Telecom(中国电信,500强第279名)王晓初,邮电大学毕业 State Grid (国家电网,500强第32名)刘振亚,山东大学毕业 Shanghai Automotive(上海汽车集团,500强第475名),胡茂元, 上海交大毕业 China First Automotive Works(中国一汽,500强第470名)竺延风,浙江大学
这样看来上海交大排名与巴黎矿院排名标准完全不同,结果自然也不同,一个是中式饺子,一个是法国面包,说可比也不可比,所谓“巴黎反击上海”不过是个新闻噱头而已。就我个人而言,看了巴黎矿院的评选标准,多少有一则以喜,一则以愧的感觉。愧的是自己没有作为,不能让中国或是法国的母校榜上有名;喜的是,如果把巴黎矿院的排名标准推广开来,比如考虑中国的财富排行榜上那些富豪们的母校,那说不定咱们的一些中小学都可以上榜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