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模块:必修2 2-3伴性遗传
|
课 型
|
新课
|
教学课时
|
1课时
|
教学媒体
|
PPT、实物投影
|
课标要求
|
概述伴性遗传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伴性遗传。
2.理解并掌握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资料调查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3.应用伴性遗传知识指导人类遗传病防治及生产实践活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已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已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2.探讨如何利用伴性遗传的知识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3.通过对伴性遗传的现象及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
教学重点、难点
|
1.教学重点
伴性遗传的特点。
2.教学难点
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特点的分析。
|
教材内容精析
|
伴性遗传知识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具体应用,也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的升华,在高考中占有一定比重。题型主要有选择、遗传图谱的分析。由于内容贴近生活,又能够解释一些常见的遗传病例,教学中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此引导学生展开分析、讨论。
|
学情分析
|
前面已经学习了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对生物的遗传现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本节课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
教学方法
|
问题引领、分析讨论、探究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
|
板书设计
|
2-3伴性遗传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
二、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3.Y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
三、应用
|
教 学 过 程
|
程序
|
教 学 活 动
|
设计意图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一、伴性遗传概念
|
演示红绿色盲部分检查图谱,简要指出红绿色盲对人类本身所造成的危害
|
带领学生一起辨认,活跃课堂气氛。
|
趣味性的导入,能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使之因急于了解为什么而认真听课。
|
|
教学中,对于具有色盲的学生,告诉他们不必为此愧不如人,因为色盲症的发现者——道尔顿本人就是一个色盲患者。简介他发现色盲的趣味小故事。
|
学生分组讨论,我们应向科学家学习什么?
|
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
|
|
出示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学生归纳中,对其解答不完整或错误之处,抓住主要矛盾,采取点拔方式,使之认识趋于完善,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
1.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还是显性?判断依据如何?
2.红绿色盲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如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会有何表现?
3.如果位于Y染色体上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答案。
|
依次提问,环环紧扣,深入浅出,化难为易,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思维、理解、表达能力得到了综合训练。而且让学生回忆和复习旧知识,对掌握各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
|
展示课前各小组调查数据,发现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远远多于女性。
|
引导学生从家系图和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红绿色盲与性别有关。
|
体现学生合作交流共享资源。
|
|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
学生填表并分组组讨论,社会调查中,红绿色盲的患者男性占7%,而女性只占0.5%如何从基因型角度来解释?
|
此环节能加深学生对男女基因型及表现型的深刻理解,为后续知识的掌握做了很好的铺垫
|
二、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
师生共同书写1.男色盲和女正常2.男正常和女携带两种婚配的遗传图解。其余两种3.女携带和男色盲4.女色盲和男正常让学生自己写出并演板,共性问题及时订正。
分析第1、2组色盲基因的传递有何规律?为什么父亲不能将色盲基因直接传给儿子?
男孩是否色盲与谁有关?与母亲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女孩色盲可以肯定谁色盲?
哪种婚配方式后代色盲的发病率高?这种婚配方式在何种情况下常见?为何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
|
让学生小组讨论最后总结出色盲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患者男多于女。同时渗透婚姻法禁止近婚结婚的道理。
|
此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过程,使知识间内在联系有机地串联起来,拓展了解题思路,开阔了视野,并从总结概括中找出了规律性的内涵,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又一次锻炼。同时也很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3.Y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
|
演示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外耳道多毛症的遗传图谱。
|
分组讨论,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特点。
|
学会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能力。
|
三、应用
|
案例分析:一对新婚夫妇女方在两岁时被诊断为血友病患者,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他们就血友病的的遗传情况和如何优生向你咨询,你会做何解答?
|
不同小组发表意见后,教师进行归纳小结。
|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
课堂小结:在完成上述教学任务后,依据教学目标,再画龙点睛式地概括总结,使知识系统、条理,使学生对教材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并对新知识有一个更高层次的飞跃,既深入了目标,又使所学知识纳入整个教材建立起来的知识系统中。
作业
1、学案习题。
2、有兴趣的同学,查找资料,了解ZW型性别决定方式有什么特点?与XY型性别决定方式有什么不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