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遥

 喵呜05 2009-03-14
 我们对路遥的身世所知不多,他从小生长在陕北农村,受过很多苦。他也适时地受到教育,最终完成大学。作为一个有灵性的作家肯定是早慧的。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为了能够上学,忍受离别父母之亲情,到经济较为宽余的大伯家,但生活依然艰辛。在几近饥饿的生存线上路遥仅仅要能活下来,就好像小草一样为自己争得每一滴水,一点阳光。他的确是走一步看一步,不是他不够努力,而是他生存条件太恶劣了,上小学是这样,上中学也是这样。当伯父再没有能力供他继续读书时,路遥以自己的毅力和成绩考入县里中学的尖子班,为以后进入延安大学文学系创造了条件。
   在贫困中成长起来的路遥,他最终表现出的知识面,思考能力和创作成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路遥作品常常引人深思的地方在于:是否因为生活过于悲哀,美就会消失?他让我们看到了他经历过的困苦生活,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高居其上的诗意。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质疑贫穷对路遥创作的不利影响,因为生活的贫困会导致人的心理、性格和思想见解的扭曲,造成偏狭、自卑、软弱、封闭等弱点,它最终还会伤害我们与人为善的心境。但贫穷与心灵的关系并不是被动的,大而化之的,它只能围绕每个人的不同生活态度发生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处境,它使一个人沉沦,却让另一个人奋起的根由。
   通过路遥的人生和他的作品,我认为把生活的苦难、残酷描写出来并不是路遥的特色,而能够把年轻人的贫穷、窘迫写得如此无辜、纯洁甚至可爱、可敬,才是路遥的不同凡响之处。贫穷不是罪过,寒酸不是低贱,落魄依然纯真,这正是路遥作品主人公心灵的诗意,也包含着生活的真理。
(二)
  生活毕竟不是只供人观察的,也是需要人认真去过的。贫困固然不容易压垮一个年青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是“上进”这个词除了个人精神追求的含义外,也还有要求得到社会承认的一面。世间人群熙来攘往,境遇各有不同,在复杂、变幻的社会上,你凭什么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别人又凭什么对你高看一眼,欣赏你、尊敬你、器重你?人生需要不断证明自己以获得自信。所以,即使在最纯洁的自尊心里面,必定包含着为自己奋斗的行动和打算。
   路遥笔下的主人公,如《人生》中的高加林,《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都出身在农村,家境贫寒,出路很少。对知识的占有,开阔了这些农村青年的心胸,而占有知识的高傲,也改变了他们的思维和心态。越是聪慧有为者,这种改变的痕迹就越明显。
   路遥笔下人物最独特,最令人惊异的特点是,他们备感压抑和伤痛,但依然保持着年轻人的天真和纯洁,面对现实,甚至采取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理想主义的人生态度。这就是,他们高傲地只想以自己的才华学识和高洁品格证明自己,吸引别人,打破社会阶层间的迷障。他们必须有求于人,却仅仅想以自身具有的东西让别人(通常是更高阶层的人)心悦诚服,拱手相送,从而最终承认和接纳他们,他们真诚这样认为也坚持这样做。他们不会低声下气,不会走旁门左道,不会发泄报复,身上甚至也没有农民式的狡黠。在他们价值的天秤上,不是人的身份、地位、财富权势,而是人的内在品行和真才实学才是最值得追求的,美的,高贵的,正像哲学家叔本华说的,这样的人犹如一个贵族,应当得到尊重。
(三)
  走这样一条人生之路,不可能不是一条朝圣之路,因为这太艰难了,太纯洁了,这样浪漫的处世方式,在世俗生活中几乎可以说行不通。不过,它表现出来的令人惊讶的单纯,又可能是最为纯粹的心性高傲。如果坚持走下去,就必然会有圣徒的气息,让我们从中窥到卑微中的神性,尘土中的金沙。所以,在这条路上《人生》中的高加林终于演变成了《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这也是路遥作品前后期的重要分野所在。   如果说高加林既像于连,又像保尔,那么孙少平则更像保尔了,他不但有着保尔的热诚和执著,而且在他突出的理想主义精神中,还有堂吉诃德的气质。
   读者从孙少平略显平淡的人生中,却能深深地感觉到,他的内心生活像哲人一样深邃、充实,不管他做什么,环境多么恶劣,他的精神游历始终没有停止过。整部小说是孙少平善行的展现,精神的求索,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内心世界日趋完善,犹如神明走过的炼狱。尽管路遥也期望孙少平这类人物既“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也不放弃最重要的精神追求”,但实际上这很艰难,生活的压力即使全力以赴还惟恐不及,一个人要坚持高尚的精神生活,恐怕就要冒顾此失彼的风险。孙少平特立独行的勇气,慷慨大度的美德固然可以压倒世俗的准则,叫人叹服,但很难融入社会,成为现行生活方式的楷模。
   随着作家的成名,路遥显然越来越想超越“活着”本身的辛酸和卑微,着意挖掘人生的诗意——这诗意的内核原先顽强地支撑他生存,后来也仍然是他写作的“通灵宝玉”。所以他笔下的孙少平可以愤世嫉俗,却不会玩世不恭;可以绝望,却不会沉沦;可以被污辱、被损害,却不会被扭曲;可以出污泥而不染,却不会虚假和苍白。对于坚持高尚的思想和道德会不会削弱自身的生存能力,影响个人幸福,我认为还是康德说的好:“道德本来就不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幸福,而是如何无愧于幸福。”是的,只有人认识自身并试图超越自身才能真正为自己的生存状态定义,这是一种更为深刻、纯粹的幸福体验。它与人的寿命无关,却关系到人的生命质量:它也许不应当成为制定社会生活规范的普遍标准,以免变形为禁欲、流血和专制,却应当像星空那样美丽存在,让我们能够抬头仰望,默默感动,意识到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谁能说这样的美感是无用的呢?
(四)
  有理解了路遥笔下男性主人公的生活命运和内心世界,你才容易理解路遥笔下的女性。如金秀与兰香,田晓霞与吴亚玲,还是巧珍,这些女性形象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都不俗气,不复杂,心地善良,举止大度。尽管她们的家境普遍不错,地位较高,却能慷慨地打破世俗观念,向通常处于下层窘境的男主人公伸出怜爱之手,特别是她们以女性的温柔抚慰着男主人公易受伤害的自尊心,而不居高临下。就是在社会阶层上,男主人公与他们相爱或亲近的女性往往形成“女高男低”的模式。
   很少有别的作家像路遥这样把爱人理想化,把爱情神圣化,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底层生活,对伤害分外敏感,对温情也就格外看中。正如他在《在困难的日子里》所说的:“人要是处在厄运中,哪怕是得到一点点的同情和友爱,那也是非常宝贵的。……应该珍惜这种美好的人情,并以同样高尚的心灵给予回报”。而稀有的,撩动人心的无疑是不同阶层间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它因为要冲破世俗观念的壁垒而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一方仅仅因另一方的内在品质而去爱就更显其纯真、美丽和勇敢。这样的爱情在现实中很容易被击碎,但在文学艺术中却显得不朽。
   与生活的复杂相比,艺术宁愿描写得空灵些,也要美,宁愿抵牾现实,也要留下梦想的空间。那种为丑而丑的东西,会让作者和读者都会陷入困惑的,所以正是路遥对那些女性形象的诗意的想象,焕发了她们身上独特的魅力。
(五)
   路遥的企图是很大的,他想描绘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他非常赞赏柳青的《创业史》,认为“不仅显示了生活细部的真实精细,同时在总体上又体现出了史诗式的宏大雄伟”,路遥也想这样做,这种意图特别体现在他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他是一个真诚的想把文学变成历史画卷的作家。的确,他的作品为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
   历史是一个不断运动的概念,仅仅把当代人对时代的理解作为勾勒历史画卷的前提是可疑的,往往导致惊人的浪费。因为一个时代曾经被权威肯定过的东西,一旦时过境迁,交给历史去评判,就容易像腐朽的梁木那样无力支撑了。
   作家并不仅仅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把生活变成生动的故事转述给别人听,艺术也不能用来解释现实,为某种流行观点服务,它只能用来揭示人的灵魂的痛苦和抗争。
   但生活的逻辑往往能胜过苍白的道理。路遥自己也很痛苦,所以他又忍不住抱怨社会:“可是,社会也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我们应该真正廓清生活中无数不合理的东西,让阳光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那些正在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轻人走向正轨,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他们的理想得以实现,祖国的未来属于年轻的一代,祖国的未来也指靠他们。”
  真正写人的灵魂的作品是可以超越历史局限性的,甚至也不要求作家有多么趋时的政治见解,正像路遥所说:“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
(六)
  题材上说,路遥属于农村题材小说作家。从语言风格来说,他的作品不但没有那种预料之中的“乡土气”,反而显得很“洋气”。路遥说:“一个文明的现代人不知道这些人类已经具有的高度智慧结晶,是不可理解的。”这种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对他语言风格的影响和浸润,在路遥作品中清晰可见。   不刻意执著于“乡土气”,不等于乡土情节淡薄。翻开《平凡的世界》,路遥的题记就是:“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的土地和岁月。”与路遥的语言风格相适应,路遥小说的情感表达也比较外露。他说:“对生活应抱有热情,艺术作品是激情的产物,才能感染别人。”路遥是一位内心充满诗意并且难能可贵地保持到人生成熟期的作家。还应该注意到路遥对景物的描写,那些画面的魅力不在于它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而在于作者总是全身心地投入,仿佛置身其中,也把读者带了进去。他坚持认为“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路遥正是以这种精神投入创作的。
   路遥在写完《平凡的世界》以后,曾经写了一篇长达六万字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披露了自己的甘苦和创作体会。他最后欣慰地说,人们把四十岁比做人生的正午,那么我还可以再投入新的创造。“早晨依然从正午开始”,这就是他题目的含义。
   但他没有想到,此时离他去世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他可以说是累死的。实际上,《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结束的时候,路遥就已经病重,躺倒在床。他那时第一次感到悲哀,认真地想到死亡,也看出自己的命运,他说:“说穿了,这是在死亡与完成这部作品之间到底要选择什么的问题”。所以他稍一恢复,就拼命地投入创作,路遥有充分的悲剧意识和使命感,对他而言,完成的已经不是一部书,而是人生本身。
   他在《平凡的世界》中说过:“希望将自己的心灵与人世间无数的心灵沟通,”我想他做到了,他离开我们十余年了,他今天仍然借着作品与读者讨论、对话,而今后,他的心血也应当成为中国精神文化中烁烁生辉的一部分而为人珍惜。
   听众对郭小聪教授精彩的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郭教授还回答了部分听众的问题。最后,主持人傅光明研究员说:郭教授是位诗人气质的学者,所以他能如此诗意地为我们解读路遥的诗意。郭教授演讲的副题是《一个读者心目中的路遥》,我想如果路遥在天有灵,是会为拥有这样的读者而露出欣慰的微笑。从郭教授所展示的路遥的文学世界,我们知道,在极度贫困中成长起来的他,活得是多么顽强,又多么尊严。同时,我们也能够理解,作品中高贵的诗意绝不会来自一颗卑微的心灵。
   郭教授最后引用普鲁斯特的话说:一个有教养的艺术家,就好像背负了前世所结下的义务。这也恰恰是路遥的价值所在,他对文学创作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