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位于普兰店市双塔镇和尚帽山南坡石崖上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金代摩崖造像处看到,普兰店市博物馆馆长付文才和双塔镇文化站站长唐恩彦正带领工人们在专为造像搭建的罩房房顶上、屋檐下涂抹水泥,进行罩房的修复工作。市文化局文物处处长吴青云告诉记者:“这只是我市今年文物修复的工程之一,今年市政府拨款数十万元用于常规的文物修复,此外还有营城子汉墓出土文物库房改造等专款维修项目,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大连拥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66处,其中国家级9处、省级24处。这些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当代人了解历史、了解城市文化的资源,也是留给后代的财富。由于它们大多是分布在野外的、不可移动的,且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如何让这些文化遗产“生命永驻”,成为市委、市政府及文化部门关注的课题。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市每年从城市维护费当中按比例拨付一定的文物维修经费,用于全市的文物保护事业,每年平均数十万元不等。其中,既包括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又包括文物器物修复。以近几年为例,2004年,组织了旅顺长春庵、金州二十里堡烽火台、普兰店市三清观、瓦房店市台子屯石棚、横山书院、庄河仙人洞庙、长海县马祖庙等维修项目工程,并组织有关专家对马祖庙、石河烽火台等维修项目进行了验收。2005年则组织市有关专家,对金州区梦真窟、瓦房店市横山书院等重点维修项目进行了论证、监理工作。今年,我市又相继修复了普兰店市摩崖造像、金州区阎氏故居、庄河市长隆德地主庄园等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摩崖造像加固了漏雨漏风的罩房,以防止造像被风化侵蚀;阎氏故居的修复除了市里的拨款外,金州区财政还投入了三四十万元,将包括房屋檩子在内的危旧处彻底修复了一遍,并维持了故居的原貌;在长隆德庄园内,几间危房得以修复。 张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