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现在的时点上,看A股的中期趋势(6个月)是向上还是向下?答案是肯定的:向上。为什么?我们先来看一张图表,这张图表描述了M1增速、信贷增速、利率、上证指数这四个指标近10年的走势图,取值时间段为1999.12~2008.10,其中,利率取值缩小了100倍以便于比较。 观察流动性和股指的逻辑关系 这张附图在静静地向我们描述一个事实:1,2000年10月,信贷增速转入下降,2000年12月份M1增速结束上升周期,开始转入下降周期,上证指数随后在2001年6月14日见阶段顶部2245.44点。由此可见,M1增速和信贷增速比股指领先6个月见顶。2,2001年10月,信贷周期增速由下降周期转入上升周期,2002年2月M1增速由下降周期开始转入上升周期,上证综指也于2002年1月底由阶段底部1339.2点转入上升。可见股指与M1增速同步,但信贷增速领先了3个月。3,2002年12月,M1增速转入下降,这一时期信贷增速在平稳运行,上证综指也于2003年4月见阶段顶部,可见M1增速较股指领先4个月。4,2005年2月,M1增速见底开始转入上升周期,信贷增速也在2005年5月转入上升周期,上证综指则在2005年6月见底998点后转入上升通道。可见M1比股指领先4个月,信贷增速比股指领先1个月。5,信贷增速在2007年1月开始见顶回落,转入下降周期,M1增速则在2007年6月转入下降周期,上证综指也随即在2007年10月见顶6124点开始回落。可见M1增速比股指领先4个月,信贷增速比股指领先9个月。 流动性松紧周期明显领先股指运行周期 综上所述:M1增速和信贷增速有明显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和股指密切相关,流动性指标领先股指变化。一般来说,M1增速和信贷增速共同构成了货币的流动性松紧,是观察货币流动性松紧程度的两个最主要变量。当货币流动性到达周期性顶点时,股指在1~6个月左右也会到达阶段性顶部;反之,当货币流动性到达阶段性底部时,股指也会在~6个月左右下滑到阶段性底部。流动性方向一旦转势,都会领先股指1~6个月左右,所以有足够的时间来确认。而从趋势逆转到趋势逆转得到确认后,剩下的时间几乎就在顶部或底部附近!因此,通过M1增速和信贷增速变化,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股指变动的先兆。 流动性松紧周期逆转如何确认 不过也有例外。2007年9月份,M1增速和信贷增速这两个指标才都确认向下。这一次为什么两个指标进入向下周期的开始阶段发出了矛盾的信号?结合当时的形势可知,因为本币升值利率高企,外贸顺差急速扩大,出口的企业不断把换回的美元兑换给国家,国家只得向经济体系投放大量的人民币,这种情况下,即使信贷增速在急剧下滑,也必然导致中国大陆流动性过剩严重。虽然政策面在2007年连续6次加息,10次上调准备金率,信贷也在紧缩,政策面上已在实行偏紧的货币政策,但实际上直到2007年9月,流动性指标才开始有了根本性的逆转。因此,观察流动性松紧周期的逆转,要把政策解读和指标观察紧密结合!流动性松紧和股指的运行逻辑一般如下:流动性充裕,企业发展的资金就宽松,利润就会增长,从而带动股指上涨。反之亦然。 流动性松紧并非判断股市方向的必要条件 通过这两个指标联合观察流动性松紧,再结合当时的政策和经济形势,即可“模糊”判断流动性的松紧程度和方向。如果再结合估值理论,就能判断大盘的中期运行方向。可以说,流动性和估值构成了判断大盘方向的充分必要条件。从估值来看,当前很多行业板块龙头和优质个股历史盈余稳定而且盈利能力强,即使假设2009年、2010年两年盈余不增长,用现金流折现和剩余收益折现得到的估值竟然是目前股价的2倍以上,这样的投资机会已属于难得一遇(具体分析文章详见2009年第1期)。 2009年上半年股指趋势必然向上 2008年11月,中央政府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出的刺激经济计划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加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的刺激力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强烈的。适度宽松意味着在货币供给取向上,将不再是以控制供应、收缩信贷为基调,而是以对资金供给的释放、信贷的放松为基调,最终是为了达到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目的。再加上4万亿元的中央政府投资计划和地方政府的16万亿元投资计划,这样的政策必然导致流动性充裕。加上大量上市公司估值已在投资区间,这两个指标构成的充分必要条件在当前都已确认,所以必然会导致股市中期趋势向上。那么这轮中期趋势向上的牛市会涨到多少点?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事实证明,经济预言和政治预言都是代价昂贵的消遣,我们能做到的只是密切观察关键指标,当大势逆转牛熊转换时能尽快感知。当然,股指运行有周期性。周期一旦确立,从历史数据中可知不会两三个月就逆转,所以,密切观察这些关键指标就有足够的时间确认运行周期的方向。如果投资者在每一个大趋势到来时都能在底部区域买入顶部区域卖出,中间的波段不去理会,在估值的基础上踏准大趋势的节奏,那将是股市投资的一种至高境界。 |
|
来自: esonwang1999 >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