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学习方式,阐述了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具有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学习目的的层次性、学习方法的灵活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实时性的特点。强调要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远程教育中的教育模式的最佳学习方式,实现最佳学习效果。
关 键 词:远程教育 学习方式 特点 现代远程教育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它是传播信息、学习知识、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教育手段。同时又是以远程教育手段为主,容面授、函授和自学等教学形式,多种媒体优化、有机组合的教育方式。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学模式的变革,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我们不禁惊呼:网络改变了教育!网络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人们获取知识或技能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回顾人类的学习方式,有一个由简单化向多样化发展的过程。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学习目的的多层性、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 一、学习主体的自主性。 学习主体即学习者。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主体,是中心。学生的学习往往仅局限于课堂、书本,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习方式上往往是采用灌输式。现代远程教育强调学习主体(学生)是知识的探求者,重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主体学习的内驱力。学习是主体主动获取知识的自觉需要。概括地说,学习主体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时间上的自主安排、信息上的自主选择两方面。 1、时间上的自主安排。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传统学习方式在时间上有很大限制,不适合终身学习者。人们很难长时间抛下工作与家庭回到学校集中时间学习。而接受远程教育的网上学习具有时间开放的特点,学习者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既不影响工作,又能不间断地学习,能较好地解决工学矛盾。同时这种时间上的自主安排为终身教育提供了可能。由于现代社会将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学习也将成为个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因此接受教育不仅是人们就业的基本条件,而且成为人们转岗、再就业的必备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不仅仅是人们获取一纸文凭的手段,而是成为生活的必需。因此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者是自我再生产的自觉主体。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人们将会以前所未有的自主性去进行学习。 2、信息上的自主选择。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网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资源本身就是一种信息。远程教育体系中的“信息源”可供学习者自主选择。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内容之一就是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的信息资源。又包括:网络课程、教学软件、数字化卫星电视教学片、学科门类教育资源、教育资料信息等。这些信息资源的建设将为学习者选择学习内容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中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快捷的获取方式,高效、自主地学习。在此情况下,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式学习将会被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所取代。 曾有人对未来网络教育作过这样的描述:“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将全世界的学校、研究所、图书馆和其他各种信息资源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海量的资源库,包括数据、文字、图像、教学软件等,而网络中的每个学习者都可以随时随地共享这些资源。这是其他任何一种技术手段都无法做到的。”可以说,信息的自主选择为自主学习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二、学习目的的多层性。 学习目的即通过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在传统教育中,人们学习的目的一般是为了获取文凭。而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者不仅要通过各种学习获得系统的知识,而且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服务于所从事的社会活动。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学习的目的呈现多层性。 目的之一:获取知识。获取知识,是各类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学生的共同目的。只要是学习活动,便要获取信息。而在互联网上获取的信息更为丰富、快捷。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100年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科学知识总数的90%。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长1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长1倍,人类已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教育不具备如此巨大的信息传递功能。而网络却能将资源系统化、集中化,如果将来建立电子图书馆,学习就更方便了。如果研究某一问题,查找有关资料,学习者只要打开电子图书馆就可以查找到所有相关内容的书籍名称、内容目录、作者、译者、出版日期以及内容提要。然后根据检索的情况来索取自己需要的资料。 目的之二:获取文凭。,现阶段人们接受远程教育,不排除拿文凭的目的。我国人口众多,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办学规模很难在短期内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通过远程教育提高人们的素质,远程教育能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使更多的人学完有关规定的课程,修满学分,实现拿文凭的目的。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到2000年、2010年,我国高校的入学率必须分别达到11%和15%,这就需要尽量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远程教育读大学,拿文凭。这一计划将改变目前我国的高考中存在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目的之三:提高素质。现代社会中,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时,个人的素质高低对成功与否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通过学习提高学习主体的素质,也是人们参与远程教育的主要目的。 三、学习方法的灵活性。 传统学习中,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和自己的阅读学习。而在现代远程教育中,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方法。一般来说,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在BBS上与许多从未见过面的同学讨论问题,用E-mail向导师提问,并得到解答。 远程教育的学习环节安排与传统教育有很大不同。如北京邮电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组织管理试行办法》中提到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环节”主要有:实时课堂、自学、作业、实验、考试、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等。 从上面的试行办法中关于教学环节的规定,可以看出,目前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主要为:自主学习--虚拟听课--网上作业--E-mail提问--课堂笔试等。随着远程教育的飞速发展,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网上学习的方式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灵活。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将进一步促进人们高效地学习。 四、信息交流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指在远距离条件下的学习,注重人机对话、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让学习活动中的各种信息是流动的。目前国内的试点院校的远程教育学院一般采取了两种教学方式:一是实时交互式。学生和老师通过专门的音频、视频教育系统在网上实时互动学习,这时对网络的传输速度要求较高;一种是网上点播式。这种方式更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最方便、最高效、最自由的学习方式。不管是实时交互式、点播式,还是大多数院校将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都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老师和学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目前国内的网络学院一般都在学生相对集中的地方设教学点。有的城市,如广州、北京、上海等,学生也可以通过ASDL或者CABLE MODEN直接在家上大学。网络教育中的交互性多媒体课件取代了老师的部分作用,网络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的知识海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更为平等自由。 随着远程教育的兴起和普及,研究远程教育中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探讨培养学生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恰当地评价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的有效方法,最终引导学生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获取理想的学习效果。
来源:搜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