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宫殿建筑之美

 铁面尚书 2009-05-19

导言

        刘敦桢先生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组群建筑的艺术处理。其中包括总体布局和规划,建筑的高低起伏的变化。大组群的建筑形象,犹如一幅中国的手卷画。
        第二,单体建筑的艺术加工。对单体建筑从整个形体到各部分构件的艺术加工,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与艺术的统一。
        第三,建筑的室内装修。建筑的室内装修作为建筑整体的一部分,或奢侈繁细,或质朴简洁,亦成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建筑的色彩。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体现于墙体、屋面、柱、门窗,以及最能反映古代建筑色彩特点的建筑彩画。
        谈中国宫殿建筑之美,其内容不外乎以上四方面。我们今天选择紫禁城作为范例来讲,原因是: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它集历代宫殿建筑之大成,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紫禁城还是中国古代皇宫的唯一完整实例。

紫禁城建筑布局

  (一) 紫禁城在北京城的位置
  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北京城的中轴线,以紫禁城为中心向南北延伸,南至北京外城永定门4,600米,北至钟楼北侧城墙3,000米(北京城的北城墙),构成了近8公里的南北中轴线。南半部从紫禁城的正南门午门向南经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千步廊、大明门(清代名大清门),至内城正南门--正阳门,形成了一条长1,500米的天街。沿着南部轴线的两侧,在宫城南分别设置了祭祖的太庙和祭五谷的社稷坛。在天安门外千步廊两侧,设置了各部、院的衙署。

紫禁城中轴线建筑剖面示意图
  (二)紫禁城的布局
  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城墙高10米,四面各开一门,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总体布局以轴线为主,左右对称;根据朝政活动和日常起居的需要,分为南北两部分,形成了宫殿建筑外朝、内廷的布局。
  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朝廷处理政务的地方,建筑气势雄伟,体量宏大。外朝区域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周围廊庑、门、阁、楼等合成宽广开阔的庭院,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三大殿区的东边设文华殿,西设武英殿,横向排列。
  内廷区域以皇帝、皇后居住的乾清、坤宁宫为中心,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皇子居住的乾东、西五所,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太上皇居住的宁寿宫,形成多座院落的组合。另有花园、戏台、藏书楼等文化娱乐、宗教活动等设施。内廷建筑布局严谨、封闭,建筑形式多样,装饰华丽,体现了皇家建筑的豪华而规整的风格。

紫禁城外朝、内廷分布示意图
  (三)礼在紫禁城建筑中的体现
  礼是人们一切行为的规范,历代帝王均尊崇礼教。礼在建筑中的体现就是建筑的等级制度。
  都城的规划中最重要的是选择中的方位。礼认为中为最尊贵的方位,“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吕氏春秋·慎势篇》言“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周礼》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择中立宫就成为历代帝王规划都城时所遵循的原则。紫禁城是北京城的中心。
  《周礼》有“三朝五门”的记载。三朝为外朝、治朝、燕朝;五门为皋门、雉门、库门、应门、路门。紫禁城与“三朝五门”相对应的是大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也有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之说)。
  《周礼》有“前朝后寝”、“六宫六寝”的记载。与此相应,紫禁城划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内廷有东西六宫。
  《周礼》有“惟王建国,辨方正位”的记载,“国”指国都,“辨方”即以君面南臣面北为礼。紫禁城里前三殿、后三宫以及各宫院的主体建筑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
  单体建筑也同样受礼的制约和影响。三大殿庭院中共有二十六座建筑,大致分为九个等级:
  第一等  太和殿
  第二等  保和殿、太和门
  第三等  中和殿
  第四等  三大殿庭院四角设置的祟楼
  第五等  体仁阁、弘义阁
  第六等  三大殿庭院中九座殿宇式大门
  第七等  三大殿庭院中的太和殿南庑,保和殿东西庑,中左、右门相邻的小厢房
  第八等  体仁阁、弘义阁南值房
  第九等  左、右翼门
  下面解析前朝这组等级严整的宫廷建筑:
  1.太和殿
  太和殿自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建成保存至今已有310年。太和殿作为中国宫殿建筑的代表,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规模最大,建筑形制、装饰与陈设等级最高的殿宇。太和殿在明清时期是皇帝举行大朝会的场所,“每岁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及国家有大庆典,则御殿受贺”,皇帝登极、命将出师也多在此殿举行。

太和殿
  太和殿是“九五之尊”的大殿,其形制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均采用最高等级的做法。面阔九间,在建筑高度自庭院地平到正脊上皮,高35.05米,符合“以高为贵”的说法。屋顶是重檐庑殿顶,其檐角脊饰除按照清琉璃瓦的规定,檐角走兽九件,还破格增加了“行什”的脊饰。“行什”在《清式营造则例》中称之为猴。“行什”位于屋顶上,身有双翼,很似传说中的雷公或雷震子,取消灾免祸,用于防雷的涵义。因排行第十,故称“行什”。真人领先,行什殿后,属于“走九”的最高一级,是古建筑屋顶的孤例。

太和殿脊兽

  太和殿的斗栱也是明清斗栱的最高形制--溜金斗栱,在清代建筑中属一种特殊的斗栱:下檐为单翘重昂七跴斗栱,上檐为单翘三昂九跴斗栱。
  太和殿的外檐别具特色。正面七间和背面中三间满装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朝会大典时,前后檐的十间大槅扇全部敞开,使殿庭之间形成既有区分又融为一体的气氛。该殿门窗上,边挺和抹头的纵横搭接处,除用榫卯结合外,并加钉铜制鎏金的角叶,角叶上镌刻云龙,金碧辉煌,十分壮丽。它既是木材交接处的加固构件,又富有装饰艺术,称为金扉、金琐窗。前檐的尽间和梢间安装四抹菱花窗,龟背锦琉璃槛墙。
  其他,如殿内藻井、坐龙天花、金龙和玺彩画、三层汉白玉石须弥座形式的台基以及台基周围的龙凤纹饰望柱等等,也都是最高等级的装饰形制。太和殿广场御路两侧嵌有石质仪仗墩也与众不同。

三大殿三台下层须弥座双层上下枋
  2.保和殿、太和门
  太和门与保和殿比太和殿略低一级。保和殿采用减柱造的做法,面阔九间,殿内减柱为四间。斗栱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跴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跴斗栱。建筑高度(从庭院地平到屋脊)29.5米,比太和殿低5.55米,屋顶为重檐歇山顶,比太和殿略低一级。清代殿试在这里举行。
  太和门由于是外朝正门,形制与保和殿略同,重檐歇山顶,突出了太和殿的最高形制。《周礼·冬官·考工记》很重视门阿之制,即宫门屋脊的高度。太和门台基是单层汉白玉须弥座,高3.44米,高台上环以白石栏杆,云龙望柱头。门前青铜狮子一对,高4.36米,体现出朝门的气魄。

太和门
  3.中和殿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明初始建始时称华盖殿。《晋书·天文志》载:“大帝上九星曰华盖,所以覆蔽大帝之座也。”华盖殿布置在奉天殿之后就是根据星辰位置而定的。明嘉靖四十一年,改华盖殿为中极殿,清顺治二年定名为中和殿。
  为了避免三座大殿的雷同,中和殿采取了亭式做法。根据《大戴礼记》所述的明堂轮廓,做成正方形平面,殿身纵横各三间,这就是所谓的“明堂九室”。周围设回廊,屋顶用四角攒尖顶,顶上安装铜质镌花鎏金圆宝顶。四面不砌墙,满设门窗,以利采光,以附“向明而治”之意。中和殿四面明间都装槅扇,惟南面为了配合太和殿的需要,满装槅扇,但只在明间安装帘架,以体现“明堂九室而有八牖,宫室之饰,圆者像天,方者则地也。明堂者,上圆下方”的理论。

中和殿
  4.崇楼
  中国古代宫廷建筑讲究“四隅之制”。“四隅之制”是《周礼·考工记》中高等级建筑的一种作法,后为帝王之家使用。古代称四隅为“地维”或“四维”,即“东南巽,东北艮,西南坤,西北乾”,其理论依据是 “天圆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维系缀”。
    古代建筑运用四隅的形制不多见。据记载,唐代大明宫麟德殿、北宋东京汴梁宫城、宋代山西汾阴后土庙是有角楼的。现存的山东泰安岱庙、北京紫禁城有角楼。紫禁城不仅城隅有角楼,在外朝三大殿院四角的还设有祟楼,其建筑形制很高。崇楼屋顶为重檐歇山式,装修为三交六椀菱花窗,在勘查其隐蔽部位时还发现,该建筑在早期为龙草和玺彩画。
  5.体仁阁、弘义阁
  体仁阁、弘义阁是太和殿的两厢,始建时称文楼、武楼,嘉靖四十一年更名文昭阁、武成阁,清顺治二年称体仁阁、弘义阁。
  该阁为青砖台基,用二十四气望柱,御路雕饰云纹,装修为直棂窗,彩画为龙草和玺(与崇楼一致)。由于它是太和殿的两厢,在形体上与太和殿既要有主从,又不能相差太大,因此做成楼阁形式:中腰设腰檐,出平座,屋顶为单檐庑殿顶。这种做法既增加了两阁的建筑高度,又不越制,其高度达到23.8米,比太和殿低11.5米,相当于太和殿高度的68%,两阁高度与庭院宽度之比为12%,达到了庭院宽阔,两厢又不渺小的效果。

弘义阁
  九种依次递减的建筑形制,不仅符合君臣、上下之礼,而且还取得多样统一的艺术效果。从中可见“礼”紫禁城建筑总体设计思想的理论基础。建筑布局、规划思想、装饰艺术等因素与“礼”是形和神的关系。所谓取其形易,得其神难,建筑也是这个道理。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结构

  中国宫殿建筑由台基、柱框与墙身、屋顶三大部分组成。

  (一)台基
  高度--台基的高度受到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制约。《礼记》中记载:“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太和殿的台基高八米,是目前宫殿建筑台基最高的一处。
  材料--所用材料取决于建筑的等级,石为上,砖为下。
  装饰--台基的装饰很丰富,以须弥座形式为最高等级。台基周围的栏板望柱,其花纹、装饰等受等级的制约。

乾清宫单层汉白玉石须弥座
  (二)柱框与墙身
  以木结构为主体的柱梁构架贯穿中国宫殿建筑的始终。木结构主体中,梁柱最重要,墙是辅助性的,起分隔室内外的作用,因此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墙倒房不塌”。梁架结构非常复杂,各时代的作法和尺寸也有一定的差别。 
  木结构梁架有三种基本形式: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井干式、穿斗式、抬梁式
  古代建筑的木构架结构我们俗称为骨架或木骨。木构架的内容比较复杂,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有“侧脚”与“生起”两个概念。
  建房首先要立柱。柱脚高出地平的做法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早期埋在土里,柱洞下端放础石。殷墟遗址中的台基上面有露出原地平的础石,河姆渡发掘的柱子已有管脚榫,解决了柱子的稳定。大木结点最初采用绑架结合的方法,很难严紧固定。采用榫卯结合的方法,逐步解决了构架的稳定问题。为了解决直榫容易脱榫的问题,运用力学原理,让立柱向内微倾,我们称侧脚;把平放的额枋做成向屋角微翘,我们称生起。通过侧脚与生起,屋顶的荷重产生了向心的水平分力,把柱子与阑额的榫卯挤压严实,增加了构架的稳定性。
  宋元以前建筑的侧脚与升起非常明显,厚重、沉稳,更具艺术性。

山西五台李家庄的南禅寺大殿建于唐代建宗三年
  由于柱子承受屋顶的全部荷重,所以墙壁和门窗部分可以灵活布置在两柱之间,或为柱间的间隔物。一般的房屋正立面的部位装满门窗,两侧与背面则砌墙。宫殿明间多用槅扇,每扇的边挺与抹头间钉着铜面叶,增加了金碧辉煌的气氛。为了挂帘子,居住的房屋中间两扇槅扇之外,另装帘架,次间与梢间多做槛墙与槛窗。
  墙体还有斗栱。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构件,它是柱、梁之间的一个过渡层,相当于载重汽车上的钢板弹簧弓,将屋盖的荷载传递到立柱。

明代神武门斗栱
  斗栱的种类非常多,山西应县辽代木塔(九层),高67.3米,全塔所用斗栱60余种。太和殿的斗栱种类也很多,如溜金斗栱、转角斗栱、柱头斗栱、平身科斗栱、品字科斗栱等等。各时代斗栱的形式不同,产生的艺术效果也不同。

  (三)屋顶
  梁架结构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屋顶形式。屋顶的基本的形式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攒尖顶又四角、六角、八角、圆形等等。屋顶是三大部分中变化最大、最有特色的部分。

屋顶形式示意图
  《周礼·考工记》云“上欲尊而宇欲卑,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溜远”,使屋顶排水流速快而远,是屋顶形成圜和曲线的主要原因之一,如翼轻展的曲线美也随之形成。
  屋檐的出挑使屋顶还具有纳光与遮阳的功能。北京地区的太阳高度角,夏季为76°,冬季为27°。据此设计檐的尺度,“柱高一丈,出檐三尺”;或采用柱高的1/3的惯用做法,把屋顶脊步做成42°的陡坡,而把飞檐做成19°20ˊ的缓坡,形成圜和的曲线,恰好使北房在冬至前后阳光满室,夏至前后屋檐遮荫。此外,墙壁和屋顶很厚,导热系数低,使得房间冬暖夏凉。

屋檐尺度与纳光遮阳关系示意图
  宫殿建筑多以庑殿顶、歇山顶为主,其中太和殿重檐庑殿顶的等级最高。歇山顶略低于庑殿顶,在紫禁城建筑中使用最多。一座院落中正殿、后殿的屋顶都不一样,有主从之分。屋顶形式最丰富的是宫廷花园建筑。宫殿建筑的屋顶,无论从建筑的功能要求、建筑轮廓还是造型艺术出发,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建筑丰富而又有秩序的美感。

太和殿重檐庑殿顶(四阿顶、五脊殿)
  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屋顶以琉璃瓦为主,多为单一色彩,有黄色、绿色、蓝色、黑色等。多色彩的屋顶即各种剪边形式,如储放典籍的文渊阁用黑琉璃瓦绿剪边,御花园的浮碧亭等则是绿琉璃瓦黄剪边,体现了尊贵富丽的皇家气派。

  (四)台基、柱框与墙身与屋顶的关系
  台基是一座房屋的基础,需要坚实稳固,在立面上所展现的都是平直的线条,四平八稳,无一点浮躁轻飘之感。前三殿的三台,各层自下而上的逐层缩进,既无呆板之感,也实现了稳中求变的艺术效果。
  柱框部分要支撑沉重的屋顶,屋顶的重力通过竖立的柱子传送到平稳的台基上,这就是所谓的“立木顶千金”。柱框与屋顶之间雀替、斗栱所产生的曲线和椽头形成的圆点过渡,形成了三层连绵不断的圆和的曲线。以太和门外连檐通脊的东西庑房为例,无论远观近看,其雀替所形成的曲线美,是一般建筑所不能比拟的。
  紫禁城古建筑屋顶多为曲线,厚重的屋顶因此显得轻盈、舒展。
  平稳的基座、直立的柱框和曲线的屋顶,构成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美。
  台基、柱框与墙身、屋顶这三部分是非常重要的,知道了这三大部分的要点和变化关系,就抓住了宫殿建筑的最基本的要素,这也是认识古建筑的一种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美。

建筑的结构功能与建筑艺术

  在古建筑中,建筑的功能始终是处在第一位的。在满足了特定功能之后,艺术效果则是使用的又一需要,即追求建筑之美。紫禁城宫殿建筑构架既坚固,又工整精致,极富艺术魅力。
  各时期的宫廷建筑都有自己特点,明清两代建筑法式区别特征不大,这就要求对其细微变化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建筑法式可以从屋面装饰(吻、兽、琉璃)、霸王拳、雀替、绦环板、装修、琉璃装饰、栏杆、彩画、藻井、天花等方面分析。

  (一)屋面装饰(吻、兽、琉璃)
  紫禁城内的宫殿楼阁、亭榭轩馆,多为琉璃瓦顶,宫殿区大部分饰以黄色,花园等处用各色琉璃装饰。屋面之上装有吻兽、吻锁、帽钉,檐头有沟头、滴水,皆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所处环境和等级差别来确定。富于变化的色彩和装饰,为建筑外观做了美的点缀。
  大吻是安放在正脊两端的琉璃构件。屋顶的前后坡交汇接缝处易进雨水,于是在这里压脊,称之为正脊。在正脊的两端与戗脊相接处装有龙形的琉璃构件,清代称之为吻,也叫龙吻。龙吻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汉代画像砖上正脊的两端已经微微向上翘起,有的屋脊之上可以看到形似凤凰的图案,体态轻盈而美丽,汉代以后逐步变化成鱼尾形态。唐以后鸱尾装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鱼尾变成了鱼吻,回过头来紧咬正吻不放。正吻经过了鱼形--鱼龙形--龙形的变化之后,遂成为紫禁城宫殿巅顶上的龙吻。从鱼吻到龙吻经过唐宋辽金元长期的变化过程,所以这一时期龙吻的造型多种多样,纹饰复杂,非常具有装饰性。

汉代画像砖上形似凤凰的图案
  明清时期,出现在宫殿建筑上的吻均为龙纹,龙吻口吞大脊,面视前方,形象凶猛生动,它象征的是降雨灭火。体积大的吻,重量多在1吨以上,多为拼接而成。太和殿大吻为十三拼,高3.4米,重达4.3吨,它是现存古建筑中拼数最多、体积最大、体量最重的大吻。

西夏、唐代、宋辽吻
  檐角走兽数按照建筑等级选取,以奇数三、五、七、九排列,最多为九个。太和殿的檐角除九个走兽外,还增加了一个貌似猴形、仿佛雷公的饰件,因为排在第十位,我们称它为“行什”。“行什”装饰是古建筑屋顶装饰的孤例。

脊兽
  (二)霸王拳
  宫殿建筑的纵横阑额在转角处进入柱卯中,以榫卯卡牢柱头。唐代用半榫,两个纵横双向的水平分力,都是向阑额的挤压力,使柱枋结点的榫卯减少脱榫之弊。南禅寺的阑额直入柱卯,毫无牵挂,只靠柱子侧脚的挤压力。唐代以后为了加强转角构件的稳定性,阑额转角榫做成螳螂头式的,可以箍住柱头,因称为箍头榫。

箍头榫示意图
  明清时期,又将箍头榫头略施加工,形成了美妙的艺术装饰,因其形而称之为霸王拳。

养性门霸王拳(清乾隆)
  (三)雀替
  雀替位于出廊建筑的额枋与柱头交接处,自柱内伸出承托上部的枕木,起到减小枋的净跨度并加固构架的作用。

雀替
  雀替自宋代开始出现时,仅见于室内,至元代已经有了今天雀替的雏形。各时代的雀替的区别主要在蝉肚和托头(卷头、蚂蚱头)上。

历代雀替细部变化示意图
  雀替安装在柱的两侧,整体形成了一种曲线轮廊,使建筑的外立面飘逸、轻快。自明代开始把雀替做成许多半圆形的曲线轮廊,中间施以卷草纹,更加优美。

保和殿东庑修前后(有无雀替)比较
  (四)装修
  紫禁城宫殿建筑装修的选料考究,类型多样,华贵富丽,精美绝伦。
  装修分外檐装修、内檐装修。外檐装修是露在建筑物外面的门窗部分,起分隔室内外以避风雨的作用。外檐装修种类很多,视建筑的等级和使用功能相应配置。最高等级的纹式,有三交六椀菱花隔心、三交逑纹六椀菱花隔扇和双交四椀菱花隔心等。太和殿外檐的门窗均为三交六椀菱花隔心,门窗下部是浑金流云团龙及翻草岔角裙板,铜鎏金看叶和角叶,称之为金扉金琐窗,辉映出皇家气派。
  内廷后妃生活区和花园等处的外檐装修,较外朝更趋于实用,大琉璃框的门窗,可开可关的支摘窗,使室内采光效果大大加强。特别是窗饰的花纹,步步锦、灯笼框、冰裂纹、竹纹等丰富了建筑的装饰艺术,而钱纹、盘肠、卍字纹,回纹等又将人们的美好企盼寓于其中。

钟粹门内的垂花屏门
  内檐装修是建筑物内部划分空间组合的装置。宫殿建筑的内檐装修,工精料实,类型也多样,所用大都是紫檀、花梨、红木等上等材料,雕饰极为精美。
  紫禁城内廷后妃寝宫的内檐装修,为了居住的方便,冬用槅扇,夏用花罩,随时而换,随用而添。几腿罩、落地罩、花罩、栏杆罩等,应有尽有,在虚实相间之中,取得了似分似合的意趣。雕刻考究是宫殿建筑内檐装修的特点,雕刻多层立体花样,极为精致。隔扇门的隔心灯笼框最多,框心或安玻璃、糊双面纱,或绘花卉、题字,简洁素雅。乾隆时期建成的宁寿宫花园,室内的隔扇所饰嵌玉、嵌螺甸、嵌景泰蓝、竹丝镶嵌等工艺多达数十种,更是精美绝伦。

长春宫西次间

  (五)彩画
  彩画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装饰形式之一。彩画的底层有一层油灰地仗,用于木构件的防腐防虫。在保护木结构的基础上,着上鲜艳夺目的彩绘,将功能和审美统于一身。
  故宫建筑上的彩画以金、青、绿等为主色,加强了檐下阴影部分的对比。龙凤图案是它的主要题材。黄琉璃瓦的屋顶,深红色的墙面和柱子,洁白的基座,配以屋檐下的彩画,色彩和谐,层次鲜明,使宫殿建筑群更加辉煌壮丽。
  宫殿建筑彩画主要分为三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和玺彩画是古建筑中彩画等级最高的一种,由枋心、藻头、箍头三部分组成。枋心位于构件(梁枋)之中,占构件的三分之一,内多绘龙、凤等图案,且大面积用金,因此最为亮丽辉煌。枋心与藻头之间有Σ形括线相隔,为识别和玺彩画最显著的标志。故宫建筑和玺彩画中因枋心图案的不同,又有金龙和玺、双龙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等。紫禁城中轴线上各殿座及其他宫的主要殿座多绘以和玺彩画。

和玺彩画示意图
  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多用于较次要的宫殿、配殿、门及庑房等建筑。旋子彩画藻头图案的中心有花心(旋眼),花心的外圈环以两层或三层重叠的花瓣,最外绕以一圈涡状的花纹,称做旋子。旋花以一整两坡(一整团旋花、两枚半个旋花)为基本构图。随着梁枋、檩枋和大小额枋的长短高低,画面旋花可以有不同的组合。

旋子彩画示意图
  旋子彩画枋心有龙锦枋心、一字枋心、空枋心、花锦枋心等,纹饰视藻头旋花类型而定。按各个部位用金的多寡和颜色搭配的不同,旋子彩画分为浑金旋子彩画、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大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雄黄玉9种,采用某种类型视建筑的等级而定。
  苏式彩画多绘于宫廷花园中的亭台楼阁。苏式彩画的画面枋心主要有两种式样:一是将檩、垫、枋三部分的枋心彩绘成半圆形,称搭袱子,又称包袱;二是采用狭长形枋心。包袱的轮廓线由浅及深的逐层退晕。藻头部分绘各种像形的集锦式的画面,外加卡子作括线。

苏式彩画示意图
  苏式彩画在紫禁城园林建筑中广泛采用,其中尤以乾隆花园中建筑的苏式彩画最为精美。苏式彩画比和玺、旋子彩画布局灵活,画面所用题材广泛,更适于居住生活区域的建筑,因此清代晚期,在慈禧太后居住过的储秀宫、翊坤宫也绘了这类彩画。还有乾隆花园倦勤斋内装点戏台环境的海漫式彩画,此外,天花、藻井、斗栱也要饰以彩绘。
  紫禁城建筑虽然始建于明代,但现存的彩画大部分是清代所绘,留存下来的锺粹宫、长春宫、储秀宫、南薰殿、澄瑞亭等几处明代彩画,已是凤毛麟角。

  (六)藻井、天花
  藻井早期多见于寺庙建筑,如佛殿、佛塔,在室内的天花板上做出藻井,可使殿堂的空间高敞,易于放置佛像。
  藻井在紫禁城宫殿建筑内一般用在与皇帝有关的殿堂、花园建筑中,它是皇权的体现。
  藻井的结构一般为外方形,向内逐层变化成圆形穹隆顶,中心雕饰有蟠龙。
  故宫中的太和殿、养心殿、斋宫、皇极殿、钦安殿、交泰殿,御花园内的千秋亭和浮碧亭,乾隆花园的符望阁等,都是带有藻井的建筑,或威严庄重,或尊贵华美,是宫殿建筑艺术的杰作。

浮碧亭藻井
  “天花”一词始称于清代,此前历代有多个称谓,据宋《营造法式》记载,天花“……其名有三,一曰平机,二曰平撩,三曰平棊,俗谓之平起;其以方椽施素板者,谓之平闇”。室内设置天花是出于隔尘、调节室内温度。天花板上的彩绘极富装饰性,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天花的作法大致可以分为井口天花、软天花两类。
  井口天花用支条纵横相交,分割成若干方块,也叫井口,方块上覆盖木板,称天花板。天花板的中心圆光部位绘龙、凤、花卉等各种图案,底色多用蓝色或绿色。
  软天花是用木条钉成篦子或秫秸杆做架子,在上糊数层纸或布,或先在纸上画出支条、天花板和各种图案的彩画,再糊到顶棚上,也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太和殿内天花
  天花上的彩绘纹饰与建筑所处的位置和用途紧密相关,如前三殿、后三宫位于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又是帝后使用的殿堂,天花即用金龙或龙凤纹图案。后妃居住的宫殿及园林建筑中的天花彩画,则采用百花、祥鹤等既活泼又有生气的题材。雨花阁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处藏传佛教佛堂,其天花板上绘佛教“六字真言”,支条十字相交处绘佛教法器铃、杵,与室内的佛像、供器、唐卡相呼应,宗教色彩浓厚。

坤宁宫龙凤纹天花
  乾隆花园倦勤斋西侧室内海漫式天花上彩绘藤萝,与木雕竹纹小戏台、竹饰题材的壁画及周围的竹篱笆连成一片,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座美丽的室内花园。而乐寿堂、古华轩、碧螺亭木质雕刻的天花更为富丽典雅,是天花中的佳作。

  中华民族千年不断的灿烂文化所孕育的宫殿建筑,从全局到细部,其宏伟壮丽、富丽豪华所构成的美,今天仍为世人所惊叹。586年后的今天,紫禁城宫殿依然以其和谐壮丽,与我们一起共度中华盛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