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宫太和殿的建筑艺术

 昵称37581541 2020-01-24

周  乾

(本文部分内容载于《工业建筑》2019年第12期,有修改)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今故宫博物院)为明清时期皇帝执政及生活场所,现存木构古建筑群在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1-4],而且具有丰富的建筑艺术。所谓建筑艺术,即为满足社会生活需要,遵循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利用合理的物质技术手段,对固定性人工环境进行设计的艺术,其目的要实现建筑和环境、自身与人关系的平衡,追求真善美的统一[5]。位于紫禁城中轴线南部的太和殿是紫禁城中建筑体量最大、等级最高、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太和殿为皇帝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期间历经数次焚毁,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时期建筑形制。建筑平面为长方形,面宽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约2000平米。太和殿为重檐庑殿屋顶形式,建筑装饰奢华,色彩绚丽,并辅以各种陈设,以衬托其庄重、威严的建筑意境。为研究紫禁城古建筑的建筑艺术,本文以太和殿为例,从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建筑装饰、建筑色彩、建筑陈设等角度出发,探讨其中蕴含的艺术,并以此揭示禁城古建筑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推进紫禁城古建筑的保护与研究。

1  建筑布局

太和殿的建筑布局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皇权至上”的布局艺术。太和殿位于紫禁城的中轴线南部。“中”、“南”均能体现封建王朝治国的皇权思想。《吕氏春秋·慎势》有:“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可说明“中”在营建都城、宫室规划的重要性。皇帝居住在城市的中心,寓意皇帝是真龙天子,皇帝统治国家是上天的授权,具有正统地位。“中”还有“核心”的意思,皇帝的位置居“中”,“中”就是核心,只有核心才能涵盖周围或辐射周围,天子居中才足以象征四面一统,天下归心,成为俯对大地负责之正统地位[6]。这种思想,是太和殿位于紫禁城“中”部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另从阴阳方位上讲,“南”属于“阳”[7],是紫禁城政治权力执行的建筑所在方位,而太和殿位于紫禁城南部的南端,属于“阳中之阳”,与太和殿至高无上的地位相符合。不仅如此,太和殿布局还体现了“九五至尊”的思想。我国古代的阳数(奇数)中,“九”最大、“五”居中,《周易·乾》中爻辞有:“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因此,“九五”即为皇帝的尊位。太和殿建筑轴心距总长度为60.13米,总宽度为33.35米,二者之比恰好为9:5,见图1,该比例与“九五”吻合。由上可知,太和殿在布局上体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性,为古代皇家建筑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图1  太和殿平面图(单位:mm)

(2)“负阴抱阳”的布局艺术。“负阴抱阳”即太和殿面南而立(图2)。老子《道德经》第42章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就是世间万物都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和谐体。紫禁城重要宫殿建筑坐北朝南,且在南面开设大量门窗,在北面则开设较少门窗。这种布局形式有着地理学上的科学意义[8]:我国的黄河流域处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地区,冬季在亚洲大陆西北内部形成高气压,有长达数月的偏北寒风;夏季高气压中心转向东南太平洋上,来自南方致雨的季风,使得温度上升、暑气逼人。在这种地理条件下,宫殿建筑朝正南方向最为适宜,北侧封闭以利于御寒,而南侧开设窗户则利用阳光照射和夏季通风。《易经·说卦传》有:“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意思就是古圣先王坐北朝南而听治天下,面向光明的阳光而治理天下。太和殿“负阴抱阳”的建筑朝向,属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体现了丰富的皇权艺术。

图2  太和殿南立面

(3)“取正向心”的布局艺术。“取正”即建筑布局以南北向为主要方向。这主要源于我国古代工匠依据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施工经验总结,即主座朝南,左右对称。“向心”即所有的次要建筑朝向主要建筑。包括太和殿在内,紫禁城所有的古建筑均以四合院形式为主,其主房朝向均为坐北朝南,厢房朝向均为东西向,面临主房而立。如太和殿区域建筑群,太和殿坐北朝南,犹如君主;东西两侧建筑群错落有致的整体造型及环绕太和殿两侧的布置,恰恰犹如皇帝两边的文武百官,向皇帝俯首称臣,体现了极强的皇权至上艺术,见图3。这种向心的建筑风格,不仅使得房屋的间距较小,有利于实现交通的便利性,而且能反映中国古代文化中“中为至尊”、“尚中尚大”的思想。同时,这种朝向布置体现了紫禁城古建筑在方位的统一性及协调性,毫无杂乱之感。

图3  太和殿及两侧庑房

2  建筑造型

2.1 台基

紫禁城古建筑一般坐落在高高的台基之上,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筑本身的稳定及建筑防潮,而且能够体现出宫殿建筑的高大与威严。作为皇帝执政的代表性建筑,紫禁城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台基做法为我国古建筑台基工艺的最高等级,即采用三层须弥座叠加而成,称为“三台”,总高度达8.13米,见图4。三台的周圈为石质须弥座,上表皮为地砖,而核心部分则为分层夯实的灰土。在每层须弥座上,横卧地栿,地栿之上为望柱,望柱头雕刻有云龙和凤纹的装饰,望柱间安装有栏板,栏板上雕刻有荷叶净瓶。每块栏板之间的望柱作为衔接构件,望柱与栏板的两端凿出沟槽状的榫卯,使得栏板外观错落有致。每段栏板的地栿下方有小的圆形排水口,且在望柱位置伸出圆雕的龙头。这个石质的“龙头”称为排水兽,其形象为古建筑龙生九子的老六“虫八虫夏”,见图5。太和殿三台共有排水龙头1142个,雨季时节,每个龙头可产生良好的排水效果,形成“千龙吐水”的奇观[9]。而在晴天时,阳光的照射下,层层叠退的白石座上有上千百个清晰的龙头投影,犹如色彩明快的水彩画。太和殿台基龙头造型的排水兽与太和殿的庄严华贵氛围相融合,使得整座建筑产生恢弘的艺术效果。


图4  太和殿三台及屋顶

图5  太和殿三台近照

 2.2 立面

太和殿的立面尺寸符合“百尺为形”的要求。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角度讲,所谓“形”,就是指建筑个体性的、局部性的、细节性的空间构成及对应的视觉效果[10]。我国古人非常注重在建筑上的尺度合宜,以满足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需要,而“百尺为形”的尺度规定,则一般作为建筑单体外部空间的设计标准,以有利于引起审美的愉悦,并臻于建筑艺术上的完善。“百尺为形”是我国古人对建筑立面最佳欣赏的尺寸要求。明清时期,1尺约为0.32米,那么百尺(10×10尺)约为32米。包括太和殿在内,紫禁城所有的建筑单体均基本符合“百尺为形”的设计要求。从建筑高度角度讲,紫禁城最高的单体建筑是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南大门,是皇帝举行迎春、颁布历法、受俘等仪式的场所,其建筑连城台的总高为37.95米,基本上符合“百尺为形”的要求。午门以北的太和门高度仅为23.8米。太和门以北为紫禁城内建筑等级最高、装饰最为豪华壮丽的建筑太和殿,其高度连同三层台基也只有35.05米。这样一来,太和殿雄伟、壮观的外立面就能够得到较为完美地欣赏。

太和殿的立面造型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天圆地方”理念。“天圆地方”的概念很早就在我国出现,其含义不可望文生义作具体形状的理解,即不可理解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圆地方”其实指的是测天量地的方法。“天圆”指测天须以“圆”的度数、即圆周率来计算,古谓“三天两地”的“三天”指的即是圆周率;“地方”指量地须以“方”来计算,“两地”即“方”,指边长乘以边长[11]。“天圆地方”的测量方式在我国很早就得到了应用,如在距今5000年前的辽西红山文化遗址中己经发现了最早象征天地的天圆地方祭坛。距今2000年前的我国古代数学及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提到:“万物周事而圆方用焉,大匠造制而规矩设焉”,说明反反复复运用方圆做图的比例其实是古代大匠设下的规矩。包括紫禁城在内的古代都城、宫殿建筑的规划设计都是基于该理念开展的[12]。“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美妙之处在于,当圆径与其内、外方边取简单整数时,近似地有“面积=周长”,实现了“形”(面积)与“数”(长度)的完美统一[13]。方圆比例的最直接数字体现就是√2(根号2)。如图6(左)所示的圆形,其直径为1,则其外切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为√2。该对角线经过巧妙的转动,成为了圆形的外切长方形的长边,见图6(右)。这种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例为√2,成为紫禁城诸多宫殿建筑规划设计的重要数字。如太和殿建筑本身高度为26.10米,而下檐柱头位置至屋顶的高度为18.54米,二者之比为26.10:18.54=1.41≈√2。从比例构图来看,太和殿下檐柱顶到屋顶的距离为直径,绘制一个圆形,该圆形外切正方形的对角线旋转至与地面垂直的角度后,该对角线的长度恰恰为太和殿建筑的高度,见图7上半部分所示。不仅如此,以太和殿建筑高度为直径画圆形,则该圆形的外切正方形恰恰占据太和殿最高与最低的四个角点位置,见图7下半部分所示。以上说明,太和殿立面造型是以“天圆地方”的理念为依据的。其不仅表达着紫禁城的工匠们有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而且在立面上形成优美华贵的艺术效果。

图6  最简单的方圆比例关系

图7  太和殿立面方圆比例运用

2.3 屋顶

太和殿屋顶为重檐庑殿形式,为我国古建筑屋顶等级的最高形制,体现了建筑本身的壮观和雄伟。重檐屋顶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两层屋檐,且屋顶包括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见图4。需要说明的是,“脊”是两个坡面的交线。如前后坡的交线称为“正脊”,斜坡的交线称为“戗脊”。正脊由多层瓦件叠加而成,在断面上形成凸凹相间的曲线,在立面上增加了建筑的总高,凸显了建筑的壮观和威严。戗脊的曲线和舒展翘起的翼角给人一种飘逸向上的感觉,笨重的大屋顶立显轻盈,形成了中国古建筑独有的造型特点。这种屋顶形式,在我国所有的古建筑屋顶类型是,等级是最高的。太和殿屋顶由上至下坡度由陡变缓,形成柔和优雅的曲面,各坡面相交的脊则形成优美光滑的曲线,在实用上有利于防风和排水[9,14]。各脊的端部,都排放着形态各异、秩序井然的小兽,丰富了屋顶的造型,增添了屋顶的活力。太和殿屋顶整体较高,有利于阳光照射到屋檐下的室内空间。而屋檐在中间平直,向两端则逐渐起翘,向天空延伸,犹如反宇之势,形成与天宇的融合之美。太和殿屋顶为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在阳光下金光闪耀,使得整个建筑表现出极其华丽而又庄严之美,这种美与紫禁城宫殿的功能形成一种和谐。

太和殿屋顶造型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推山”。推山是庑殿类古建筑的梁架的一种施工技艺,其具体做法为:将正脊加长,两山面屋顶向外推出,使得两山屋面的坡度变陡峭[15],其立面示意见图8,其中上图表示推山前,下图表示推山后。推山的做法使得古建筑有视觉效果明显的曲线美,更加凸显雄伟和壮观。“推山”做法在庑殿建筑中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该类型屋顶四面都有坡,如果两个相邻的坡屋顶坡度相同,那么戗脊(两个斜坡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就是45度的直线,这样一来,建筑就显得平庸,其立面优美的外形不能得到凸显,使古建筑显得平庸。然而,庑殿类古建筑是我国古建筑各类屋顶中建筑等级最高的,这就决定其必须有不同于其它类型屋顶的雄伟和壮观。基于此,聪明的古人采取了一种方法,即将山面的步架的水平尺寸按照一定的规律,从下往上逐渐缩短。这种缩短的结果,使得在建筑高度及总宽度不变的情况下,前后坡端部长度增加,山面部位的长度减小,对应的效果是前后坡屋面看起来开阔、壮丽,而山面的坡屋面显得更加挺拔、雄伟。

图8  推山示意图

太和殿正脊的两端,有龙头状的装饰,称为“正吻”,见图9。正吻表面饰龙纹,龙爪腾空,怒目张口吞住正脊,作为整个建筑驱灾避邪的镇殿之物,象征着皇权的威严和至高无上。正吻压在前后两坡及山面一坡瓦垄的交汇处,左右有两条戗脊与之相交,下面是有雕饰的吻座和吻下当沟。正吻前面的龙口吞住整个正脊引出铜鎏金吻钩并垂下铁链(吻索),铁链的主要目的是固定正吻,防止其产生倾斜,铁链下端用索钉从瓦面上的钉孔钉入望板固定。太和殿屋顶的正吻是紫禁城中体量最大的正吻,为十三个构件拼组成(不包括剑把),连吻座、插剑、背兽共计16件组成一份。正吻高3. 46米,宽2. 68米,厚0. 52米,重4.54吨,每两个琉璃构件相接处都用铜鎏金的铁钉(俗称扒锔子)固定把牢[16]。需要说明的是,太和殿正吻采用剑把有着很强的寓意:太和殿怕着火,龙可以喷水,水可以灭火;为了不让龙飞走,因此用剑插在龙头上,只露出剑把。太和殿正吻雕刻的纹饰非常精美,小到仔龙的鳞片、龙爪的各个关节都活灵活现,有很强的立体感,体现出在清代时期制造建筑用琉璃构件的工艺水平的精湛。紫禁城古建筑屋顶正吻被视为神物,制成后要派一品大员前往烧造窑厂迎接,安装正吻时还要焚香,行跪拜仪式,以表敬意。太和殿两端的正吻,不仅点缀着建筑整体的造型之美,而且寓意了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

图9  太和殿正吻

3  建筑装饰

3.1 宝座

紫禁城现存做工最讲究、装饰最华贵、等级最高、雕镂最精美的宝座,应当是太和殿中陈设的髹金漆云龙纹宝座,见图10。它设在大殿中央七层台阶的高台上,后方摆设着七扇雕有云龙纹的髹金漆大屏风。它是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制作的,材料为楠木。宝座通高1.73米、座高0.49米、宽1.59米、纵深0.79米。太和殿宝座周身雕龙髹金,在装饰上神圣化。宝座上部采用圈椅式椅背,下部承托以宽阔的“须弥座”式椅座太和殿皇帝宝座上的漆金和脚踏,设计均采用最尊贵的形式。13条金龙分布盘绕于椅背上,其中最大的一条正龙昂首立于椅背的中央,后背盘金龙,中格浮雕云纹和火珠,下格透雕卷草纹。高束腰处四面开光透雕双龙戏珠图案。透孔处以蓝色彩地衬托、高束腰上下刻莲瓣纹托腮。中间束腰饰以珠花,四面牙板及拱肩均浮雕卷草及龙头。宝座通体罩金箔并镶红蓝宝石作装饰,极显其尊贵。宝座后衬托以高达宽阔的雕龙髹金屏风,周边对称陈列掐丝珐琅的太平有象、甪端、仙鹤以及香筒、香炉等礼器,更与前后左右六根贴金蟠龙金柱交相辉映,使整个大殿中央一派金碧辉煌。太和殿宝座的髹金漆做法属于最高档次的礼制用品。髹金漆工艺,即用足大赤金在广胶水中研细后,去胶晾干晒成粉末,再用丝绵扫到打好金胶的宝座上,然后罩一层清漆(透明漆)。从用漆方式来看宝座,其通体贴金,工料精良,虽历经年代长久,但依旧灿烂生辉[17]

图10  太和殿宝座

3.2 蟠龙金柱

太和殿共有72根立柱,其中殿内明间有6根蟠龙金柱,见图11。这6根金柱分为两排,东西各3根。每根金柱高12.7米,直径1.06米,点缀着着太和殿宏伟的空间。金柱上各绘制1条巨龙,龙身缠绕全柱,龙头昂首张口,似在穿云驾雾。每根柱子的下方均绘有海水江崖纹,汹涌的海浪拍打礁石,激起层层浪花,烘托出巨龙的升腾磅礴气势。这6根金柱并非黄金铸成的,而是和其它立柱一样,均属大木构件。与其它立柱表面饰朱红油饰不同,这6根蟠龙金柱在木柱外表各包镶一层黄金,黄金面层的金龙纹饰,由鼓凸出来的粗细不同线条组成,既不是雕刻出来的,又不是捏塑出来的,而是沥粉工艺制成,其具体做法为:用石粉加水胶调成膏状材料,再将材料灌入皮囊内。皮囊一端安装一个金属导管,用手挤压皮囊,从导管内排出材料,附在地仗上,就形成流畅的、鼓起的线条,组成蟠龙图案[18]。太和殿的6根蟠龙金柱位于大殿核心部位,不仅使大殿显得华贵庄重,而且凸显出帝王所处非凡场景的艺术效果。

图11  太和殿蟠龙金柱

3.3 天花与藻井

天花亦称顶棚,一般位于古建筑殿(室)内,是古建内用以遮蔽梁架部分的构件。紫禁城古建的天花可分为硬天花和软天花两种形式,前者以木条纵横相交成若干格,也称为井口开花,每格上覆盖木板,天花板圆光中心常绘龙、龙凤、吉祥花卉等图案,常用于等级较高的建筑;后者则以木格栅为骨架,满糊麻布和纸,上绘彩画或用编织物,为等级较低的天花。太和殿天花属于硬天花做法,见图12。对于每块天花而言,其板上绘制有金色的正面龙,形象威武;正面龙的四个岔角为五彩祥云,衬托出龙的腾跃之势,见图13。对于整个天花而言,其1720条龙纹彰显出整个殿宇无比的神圣与威严[19],具有强烈的皇权艺术效果。

图12  太和殿天花与藻井

图13  正面龙天花近照

太和殿宝座的上方、天花正中有“穹然高起,如伞如盖”的特殊装饰,称作“藻井”,见图12。我国古代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天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藕等藻类水生植物,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20]。太和殿藻井的功能不仅如此,而且藻井呈伞盖形,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太和殿藻井由下向上共分为3层:最下层为方井,高0.5米,边长5.94米;中为八角井,高0.57米,边长1.22米;上为圆井,高0.72米,直径3.2米。从构造上讲,方井四周通常安置斗拱。方井之上施用抹角枋,正斜套方,使井口变成八角形。正、斜枋子在八角井外围形成三角形或菱形的“角蝉”。角蝉亦施斗拱或雕刻花饰,其上面盖板做龙、凤雕饰。八角井内侧角枋上安雕有云龙图案的随瓣枋,形成圆井。圆井周围安装斗拱或雕饰云龙图案。圆井上覆盖板。盖板下雕以蟠龙,龙头下探,口悬宝珠。该宝珠被称为轩辕镜。它是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四周环绕着六颗小珠,含天地四方六合之意,而轩辕为我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因此轩辕镜又有皇帝的正统性的含义。从材料组成看,轩辕镜实质是带有汞镀层的玻璃球镜,有多面球灯的效果,重量也很轻[21]。整个藻井制造极其精细,全部贴两色金,与地面的雕龙金漆宝座、各种精致的陈设上下呼应,与高耸的浑金蟠龙金柱相衬托,使整个大殿显得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3.4 隔扇

隔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门,用于分隔室内外或室内空间。太和殿的南立面有大量隔扇,可起到采光、通风、分割殿内外的效果。太和殿隔扇的隔心有精美的三交六椀棂花纹,见图14。这种纹饰的特点即中间的直棂、两边斜棂交于一点,将立面分成六等分,而每个等分的边界做成菱花纹,总体来看就像六个碗,又称六椀。三交六椀构造采用棂条上下扣槽,相互套接,用直棂与斜棂相交后组成无数的等边三角形,每组三角形内有六瓣菱花,使三角形相交的部分成为一朵六瓣菱花状,三角形中间成圆形。直棂与斜棂相交成大角60度,整个隔心图案形成菱花为实,孔洞为虚的图样效果,给人一种规整的几何图锦感觉。

图14  太和殿隔扇

太和殿的隔扇边挺的看面四角安装铜制饰件,这种饰件称为“面叶”。面叶的作用主要包括二个方面:其一是装饰作用,面叶表面都有冲压出来的装饰纹样,采用镀金工艺,与裙板、绦环板上的金色纹饰及隔心上的金钉组合在一起,使红底的隔扇门显得十分华丽;其二是加固作用,隔扇的边框与抹头相接处多加钉面叶,可防榫卯连接位置松散或歪斜[22]。太和殿面叶包括双拐角叶、双人字叶做法。前者是用于隔扇的上、下拐角处,后者则用于隔扇中部位置的抹头与边挺相交的节点处,见图15。太和殿隔扇面叶上面冲压云龙花纹,称为“鈶钑面叶”。太和殿隔扇面叶出现的龙纹,也可称云龙纹,主要为皇家专属使用的蛇形五爪龙,具体呈现出鳄头,鹿角,蟒身,鹰爪,鱼鳞,虾眼的样式。面叶上的龙身周围配以祥云,形成腾云驾雾的动态,产生华贵威严的艺术效果。

图15  隔扇上的面叶

3.5 地面

太和殿地面砖有金砖4817块,其表面油润如玉,锃亮似镜,坚固而又耐磨,见图16。金砖,并非是用真的金子做的砖头,而是一种大型号的大方砖的“雅称”。“金砖”名称的来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金砖由苏州所造,运送至京城,所以称之为“京砖”,后来演变成了“金砖”;二是金砖烧成后,质地极为坚硬,敲击时会发出金属的声音,宛如金子一般,故名“金砖”;三是这种砖烧造工艺复杂,造价极为昂贵,因而民间唤其为“金砖”。金砖产地源于苏州城北的陆慕镇(原为“陆墓”镇,1993年更为现名)余窑村,这个地方的土质源于阳澄湖底的泥,土质细腻、含胶状体丰富、可塑性强,加工制作的金砖颗粒细腻,质地致密坚硬,表面光滑如镜[23]。金砖在选土、制坯、装窑、烧制、烧制、窨水等工序上比普通方砖严格得多,历经时间长达1年半。不仅如此,烧制后的金砖必须颜色纯青,敲之声音响亮,形状端正,毫无损伤。金砖地面在铺墁时,其工艺主要包括处理垫层、定标高、冲趟、样趟、揭趟、浇浆、上缝、铲尺缝、刹趟、打点、墁水活、泼墨钻生等,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道工艺为“泼墨钻生”,普通方砖地面没有这道工序。此墨并非书写绘画等所用之墨,而是一种专供金砖地面使用的黑矾水,主要材料有:红木、黑矾、烟子等。将上述材料熬制好后,趁其热量未消之际,分两次泼洒或涂刷在地上,然后进行“钻生”。“钻生”即待地面完全干透后,在地面上倒厚度约为3厘米的桐油,使得桐油灌入砖孔中。随后,将生石灰掺入青灰中,混合成与砖相近的颜色,把灰撒在地面上,2-3天后刮去多余的灰粉。钻生完成后,还要进行烫蜡工作,即用蜡烘子将石蜡烤化后使其均匀地淌在砖面上,待蜡皮完全凝固后,用烤热的软布反复揉擦至光亮,最后再以软布沾香油擦拭数遍即可[24]。金砖苛刻的烧制及铺墁工艺,使得太和殿金砖地面历经600年仍然坚硬无比,光亮如新,彰显出皇家宫殿建筑大气、豪华的装饰艺术氛围。

图16  太和殿金砖地面

4  建筑色彩

太和殿建筑色彩是体现其建筑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原始社会时期,古人居住的建筑形式为茅草棚屋,建筑色彩以体现自然功能、材料本色为主,少有人工堆砌的色彩装饰,其色彩多为草、木、土等建筑材料的原色,建筑装饰简单质朴[25]。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古人开始在建筑上使用红土、白土、蚌壳灰等有色涂料来装饰和防护,后来又出现石绿、朱砂、赭石等颜料。春秋时强烈的原色开始在宫殿建筑上使用,经过长期的发展,在色彩协调运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南北朝,隋唐时期,宫殿,寺庙,官式建筑多用白墙、红柱,并在柱枋,斗拱上绘制彩画,屋顶覆盖灰色或黑色瓦片,以及一些琉璃瓦,屋脊则采用不同的颜色,与后期的“剪边”式屋顶相呼应。真正在建筑上大量使用色彩作装饰是到唐代时期才出现[26]。唐代建筑归“礼部”所管,建筑有了统一的规划,因此有了等级制度的划分。附在建筑上的色彩也就成了等级和身份的象征:黄色为皇室专用,皇宫和庙宇多采用黄、红色调,民舍只能用黑、灰、白等素色。宋元时期的宫殿使用白石台基,黄绿各色的琉璃瓦屋顶、中间采用鲜明的朱红色墙柱门和窗,廊檐下运用金、青、绿等色加强了建筑物阴影中色彩装饰的冷暖对比,这作法一直影响明清。紫禁城作为明清帝王执政及生活的场所,其建筑色彩亦表现为一种等级性,这种等级与建筑功能表现为某种和谐,是紫禁城使用者心理和情感的反映[27],并体现出一定的建筑艺术。

紫禁城建筑的严格等级性,不仅表现在不同形式的建筑类别中,而且对于单体建筑,其部位不同,采取的色彩不同,突出的主题也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太和殿由屋顶到地面,其色彩的表现形式不同,展示出各异的色彩艺术,说明如下:

其一,瓦面。太和殿瓦面的颜色是黄色的,见图17。《周易·坤》里有:“天玄而地黄”。意思是宇宙是高深莫测的,并孕育着大地。由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大地黄色的,因而用黄色来代表“地”。另由于土地是国家的象征,因而黄色也代表着皇帝的权力。《周易·坤》又有:“君子黄中通里,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意思即君子的优良品质好比黄色,通达纹理,他身居正确的位置,有着良好的身心,有利于事业的成功,这是最美的体现。由此可知,黄色为中和之色,是最正统、最美丽的颜色,是皇权的象征。屋顶瓦面采用黄色,寓意紫禁城的建筑为皇帝所专用,是皇帝行使权力的场所[28]。太和殿屋顶瓦面采用黄色,寓意紫禁城的建筑为皇帝所专用,是皇帝行使权力的场所。

图17  太和殿南立面局部

相比而言,平民百姓的屋顶瓦面颜色不能用黄色,而一般用黑色,见图18。这种黑色的瓦面在古代称为“布瓦”,而平民百姓则被称为“布衣”。

图18  普通建筑黑色瓦顶

其二,屋檐和天花。屋檐主要是指额枋与斗拱,它们的颜色是青绿色的,见图19。青色是蓝色和绿色之间的过渡色。绿色使人想到大自然的绿树和绿草,给人以春回大地、一片生机之感。蓝色则使人联想到天空和海洋,感到天地之广阔、大自然之宁静。由此可知,青绿色给人以宁静、扩大空间之感。青绿色属于冷色调,其在阴影中显得空气感强,轻盈而又遥远,使得厚重的屋顶给人以轻松的感觉,而且增强了建筑的高度感和空间感。由于屋檐往外挑出,因而在梁枋下部及斗拱部位会出现阴影。采取青绿色的彩画对上述部位进行装饰,有利于体现建筑的阴柔之美。

图19  太和殿额枋及斗拱

太和殿的天花板颜色也以青绿色为主,见图12。青绿色在这里给人以安静、沉稳的感觉。同时,这种颜色可显示出建筑空间内部的高深与宽阔。

其三,柱架和墙体:其颜色为红色的,见图20-图21。红色也是太和殿的主色之一。人类认识红色很早,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火呈红色,自然界太阳也是红色,其给人以希望和满足。考古学家在山顶洞人生活的山洞里发现有用红色染的贝壳和兽牙,判断为人类最早的装饰物。这说明人类不但认识了红色,而且还把它当作是表现美好的色彩了。自古以来,民间将红也当作是喜庆的颜色。明清朝廷规定,凡专送皇帝的奏章必须为红色,说明帝王对红色的喜爱[27]。红色会使人联想起火焰、血、太阳,因此人们见到红色,会感到热血沸腾,感到有暖意。红色给人充实、稳定、有分量的感觉。从功能上讲,墙体对建筑起到维护作用,柱子则是支持建筑屋顶的重要构件。可以看出,二种构件均能起到对建筑的防御、保护作用,其颜色采用红色,因而有利于体现阳刚之气,护卫皇家建筑之意。

图20  太和殿立柱

图21  太和殿墙体

其四,台基和栏板:其颜色是白色的,见图22。白色是高雅、纯洁与尊贵的象征。由于太和殿台基栏板和望柱有着精美的龙凤纹雕刻,因而采用洁白的汉白玉材料,有利于突出建筑本身的高贵之处。同时,白色的台基与黄色的屋顶、红色的柱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可显示出太和殿的壮丽与高雅于一体。

图22  太和殿前台阶

其五,地面:太和殿地面的颜色是灰黑色的(灰色是砖的本色,黑色为地面铺墁快完成时在表面泼洒的黑矾水),见图15。从位置及功能角度上讲,太和殿地面不宜采用亮丽的色彩,因而采用具有低调特色的灰黑色。这种颜色位于各种色调中间,它无声而隐退地与各种色相结合,并融合与各种色调中,形成了很好的补色效果。同时,与台基栏板的白色相比,灰黑色与白色形成鲜明色差,使得同样为中间色调的白色获得了生命。松弛的黑色和周密的白色,使得紫禁城的色彩趋于更加完美[29]

太和殿不同部位的色彩巧妙搭配,还体现为以下艺术特点:(1)色彩协调。太和殿在殿外采用红、黄为主的暖色,而在殿内采取以青、绿为主的冷色。冷暖色调的协调,不仅有利于突出建筑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整体外部空间的立体感,以及建筑室内的舒适感。另外,冷暖色调的协调运用,使得建筑外部在阳光照射下产生反射效果,而建筑内部则产生吸收效果,使得建筑使用者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这样不仅利于突出建筑的艺术之美,而且保持了不同色彩之间的和谐。(2)色彩互补。色彩互补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强太和殿建筑的整体形象,突出建筑的功能,同时满足人体视觉的平衡。紫禁城古建筑群在一些部位巧妙地使用了色彩互补方法。如太和殿隔扇和槛窗的采用了金色的面叶纹饰,见图23。金色是一种略深的黄色,是指表面极光滑并呈现金属质感的黄色物体的视觉效果。金色象征着高贵、光荣、华贵和辉煌。金色的实用,有利于实现红色与黄色的协调与过渡,不仅使得整个建筑产生流光溢彩的效果,而且彰显出建筑的华贵与壮丽。(3)色彩比例。不同的颜色,在太和殿中的比例不同。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和殿整体色彩以黄、红两色为主。这体现了紫禁城建筑整体的形象,即皇权的象征。红、黄这两种颜色在太和殿的大规模应用,形成了其华丽、庄严与雄壮之美。

5  建筑陈设

太和殿的建筑陈设包括殿外和殿内两部分,是太和殿的建筑艺术品[30]。太和殿三台南栏板前及御路、踏跺两侧有鼎炉18座,它们不仅是国家政权的象征,而且在举行重要礼仪活动时产生云雾缭绕,与上天合一的意境效果。太和殿殿前左侧有日晷,是利用日影计时的仪器,是帝王统治天下的象征[31];殿前右侧有嘉量,其初始功能为测量容积的工具,但在这里象征着国家的法度和权利,寓意帝王以明德临天下,以法度御天下;太和殿殿前两侧对称设鹤、霸下(见图23,与乌龟的区别在于:霸下有牙齿,乌龟没有牙齿)各一。鹤自古以来是长寿的象征,霸下则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二者均寓意帝王江山长久稳固。太和殿内有甪端一对(图24)、宝象一对。甪端为古代想象中的神兽,能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有甪端护卫在侧,显示皇帝为有道明君,身在宝座而晓天下之事,做到四海来朝,八方归顺,护佑天下太平[32]。而宝象兼有护卫君主及礼仪功能,亦象征太平盛世象征。上述陈设,均为建筑造型与建筑功能的完美结合,渲染出太和殿庄严崇高的意境,是太和殿建筑艺术的重要体现方式。

图23  太和殿前霸下

图24  甪端照片资料

6  结语

作为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建筑,太和殿的建筑布局体现了皇权至上、负阴抱阳、取正向心的建筑艺术;建筑立面符合“百尺为形”、“天圆地方”的造型要求,具有优美华贵的艺术效果;建筑屋顶采用正吻脊兽,点缀建筑整体之美;殿内宝座、蟠龙金柱、藻井、隔扇与金砖地面,彰显出华贵的装饰艺术;有序的色彩分布及大规模的黄、红色运用,以体现皇权及护卫皇权的艺术效果;而建筑室内外的陈设,则是太和殿建筑艺术品的重要内容,渲染出太和殿庄严的艺术氛围。由上可知,紫禁城古建筑具有极为丰富的建筑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代表。

参考文献

[1] 周乾.紫禁城古建筑防火的传统方法[J].工业建筑,2019,49(4):212-214.

[2] 周乾.紫禁城古建筑防雷的传统方法[J].工业建筑,2019,49(5):197-200.

[3] 周乾.紫禁城古建筑的传统防震方法[J].工业建筑,2019,49(6):210-217.

[4] 周乾.紫禁城的排水系统[J].工业建筑,2019,49(7):194-199.

[5] 余露璐.从艺术原理视角探析建筑艺术及其特性[J].大众文艺,2016,(06):106-107.

[6] 郑孝燮.紫禁城布局规划浅探:中国紫禁城学会会议论文集(第一辑)[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7:25-39.

[7] 洪华.紫禁城建筑的文化内涵——阴阳五行学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15(1):74-77.

[8] 周乾.朱棣为何定都北京紫禁城[J].北京档案,2017,(06):47-49.

[9] 周乾.无惧风雨,紫禁城防汛有巧思[N].科技日报,2019-07-19(008).

[10] 雒倩,季翔.古代建筑中的风水理论对现代建筑的启示[J].中外建筑,2018,(02):37-38.

[11] 王小回.天坛建筑美与中国哲学宇宙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157-161.

[12] 王南.禁城宫阙 太紫圆方——北京紫禁城单体建筑之构图比例探析[J].建筑史,2018,(02):93-128.

[13] 武家璧,武旸.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宇宙观及其数学模型[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36(2):30-37.

[14] 郑力鹏.坡屋顶研究三题[J].建筑学报,2003,(08):65-66.

[15] 马炳坚.庑殿建筑木构技术浅探[J].古建园林技术,1987,(01):22-29.

[16] 王文涛.太和殿屋面工艺及琉璃构件浅析: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六辑)[C].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670-691.

[17] 朱传荣.太和殿宝座 髹金漆云龙纹宝座[J].紫禁城,2006,(04):4-13.

[18] 王仲杰.太和殿内的蟠龙金柱[J].紫禁城,1983,(03):17.

[19] 胡勇进,王俊臣.太和殿上龙多少[J].紫禁城,1989,(05):15-16.

[20] 张淑娴.中国古代建筑藻井装饰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J].文物世界,2003,(06):35-41.

[21] 曲亮,赵鹏,段鸿莺,等.故宫藻井轩辕镜及配件的材料与工艺分析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30(4):34-43.

[22] 袁拯,赵鹏.故宫建筑外檐隔扇门面叶样式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2(2):125-131.

[23] 冀洪雪.苏州御窑金砖及其制作技艺[J].江苏地方志,2012,(04):8-11.

[24] 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44-145.

[25] 郭晓君,陈晓丹.中国传统建筑色彩的文化意义[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6,34(4):37-39.

[26] 杨冬.从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看色彩的装饰形态[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5):28-30.

[27] 楼庆西.紫禁城建筑的色彩学: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7:279-283.

[28] 周乾.《周易》思想对紫禁城古建筑营建的影响[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7,(03):66-71.

[29] 杨春风,万奕汐.紫禁城建筑色彩交响诗: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319-325.

[30] 茹竞华.紫禁城室外陈设 园林植物[J].紫禁城,2002,(04):8-15.

[31] 王子林.太和殿前的嘉量与日晷——皇帝驾御宇宙时空的象征[J].紫禁城,1998,(01):13-15.

[32] 刘益明.装饰艺术中的瑞兽“甪端”形象探研[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2):145-147.

(古有贤者之乡免瘟疫扩散宁死不走,今有武汉壮士断腕保家国平安。与武汉人民在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