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萧关考辨

 书海拾贝 2009-05-26

汉萧关考辨

■摘自《固原文史资料》第五辑 武继功 赵让

     

 

  自治区内一些专家、学者及文史爱好者,对汉萧关的具体遗址,做了有益的探讨,并发表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有的同志认为汉萧关在开城附近,有的认为在北十里铺附近,有说在南三十里铺的,民国《固原县志》记载汉萧关遗址在今蒿店三关口等,众说纷经,笔者以十分关注的心情,翻阅了有关汉萧关的古代文史资料,实地踏测了萧关有可能设关的地址,酌摸了西汉初的历史地域形势和条件,我们认为:上述各类设关探讨均不可能,汉萧关当在今固原、彭阳二县的交界处,其具体遗址在彭阳县古城乡的小合为村,其南山坡台堡寨可能即汉萧关遗址,有待学者和专家进一步发掘、考查。
  萧关,顾名思意,当设在边境无险可守的要道上,以及荒蒿野草丛生的所在。萧关早见于高诱《战国策》注中引徐广说:“东函谷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四关之中称关中。战国时,关中平原属秦国,萧关是秦国西北通往内陆共中的边寨。
  西汉初,朝那属北地郡。武帝元鼎三年,从北地郡析出安定郡,郡治高平。这时的萧关,是自关中通往塞北的回中道的要塞。回中道,即关中平原通往陇东高原的要道。南起汧水河谷,北出萧关。其路径即由雍县沿汧水北上,经汧县(陇县)回中宫至安定郡(固原)。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十月,下令修通回中道,也是在秦时修的回中道雏形上进一步开拓整修的。这条路在今固原地区来说,就是北起固原城,南行经卅里铺、开城、至下青石咀,折向东,沿迺河(即汝河)穿小岔沟峡谷至古城乡(朝那)、彭阳城、前行经城阳、经甘肃境的开边、到镇原县城;若由古城乡折向东南至为口乡,再东南行,沿红河川(古阳晋川)、出蛟龙沟、循大、小芦河通平凉。因为西汉时,固原去瓦亭、过三关口至平凉这条路,既是大湾道,又由于三关口一带峰峦重叠,水流湍急,荆棘丛生,行程艰巨,大道未通。
  西汉初,汉与匈奴以长城为界,文、景二帝实行休养生息的无为政治,对匈奴采取笼络政策,边备逐年松弛,匈奴势力不断南下,“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单于率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卬,遂至彭阳,使骑兵入烧回中宫。”走的正是由固原经青石咀、小岔沟峡谷至古城,至彭阳的这条路。
  上引句中,朝那萧关并提(朝那萧关间加顿点,是后人加的)。《史记·孝文本纪》在记述上一事时说:“匈奴谋入边为寇,攻朝那塞,杀北地都尉卬……上乃遣三军军陇西、北地、上郡。”这里只提朝那塞不提萧关。《史记·李将军列传》里又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这里只提萧关,不提朝那。《史记·冯唐列传》又说“匈奴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卬。”这里只提朝那,不提萧关,可见朝那、萧关是紧紧相连。三国时魏人妇淳说:“萧关在安定朝那也。”据上引诸句,笔者认为萧关属朝那县,朝那县属安定郡。朝那与萧关,从广意与整体上看是一个地方,从狭义上局部上看,又是两个地方。二者的关系是县城郊区的关系。只言朝那就包括萧关,只言萧关就指朝那近郊的关。
  朝那在今固原东南,即彭阳县古城乡,目前尚无人提出异意。那么,萧关在固原东南,这是正史上早定了位的。这方面的著述很多,《辞海》、《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都有辞条介绍。《中国历史地图集》(秦、西汉、东汉里)也标明在固原东南。
  汉武帝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冬十月,上祠畤,遂逾陇,西登崆峒,于是上北出萧关。”这句话是说汉武帝过陇坂后,从西面登上崆峒,从北面出了萧关。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师古曰。“回中在安定高平,有险阻,萧关在其北,此盖自回中道以出萧关。”这句话是说萧关在回中道以北,而不是说萧关在高平之北。以后汉武帝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秋,八月上行幸安定”;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十二月,上行幸雍,祠五畤,西至安定、北地”;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春,正月,上幸雍,至安定、北地”。后元六年(公元前88年),“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素畤,遂幸安定”。这四次只提安定,不提萧关,说明有了安定郡高平城以后,萧关的作用,就不像建郡立城前那样重要了,这正因为萧关在固原东南。如果说萧关在安定郡高平城北十里铺,那么,匈奴自北南侵高平的活,萧关乃首当其冲,它的关塞作用,只会比以前加强,而不会比以前降低的。
  唐·李泰在《括地志》原州条下首先提出“萧关、今陇关山,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入朝那县之地。”唐·张守节在《史记正意》注《史记·吴玉濞列传》“抟胡众入萧关”句中说:“萧关,今名陇山关,在原州平凉县界。”当时的平凉县《旧唐书》原州条下说:“平凉、隋县、治阳音(晋)川,开元五年,移治古塞城。”这里说的阳晋州,即今彭阳县红河川。平凉县,有人考证是现在彭阳县新集乡,它与今古城乡隔汝河相对,可见仍是西汉时朝那县地。李泰、张守节二人所指的陇山关,仍是朝那县的萧关,也可以说陇山关是萧关的别名。
  《元和邵县图志》记载:“萧关故城,在县(平高)东南三十里,汉文带十四年匈奴入萧关,杀北地都尉是也。”
  句中所说的‘东南三十里’,我们虽不知其根据,但明《平凉府志》记载:“萧关在县(平凉)西北,东接镇原,北通固原,今日牛营山。”《平凉府志》卷九,张维校补的“固原州建制沿革”中又记:“固原居萧关之外,在六盘北尚百余里,南五十里曰牛营山,盖古萧关。”《平凉府志·华亭县志》中记,“华亭西北,曰六盘山,其东曰瓦亭山……又北二十里曰牛营山,盖古萧关。”以上列举是与《元和志》记载基本吻合的。
  笔者以极大的好奇心思,我们曾多次到“东南三十里”、“牛营山”、“朝那塞”等有可能设关的方位及循着这些地点作了实地踏看:我们初步认为汉萧关设关的地点在彭阳县古城乡的小岔沟村,其根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小岔沟村;位于古城乡的最西端的五里山峡谷东口,背山靠水,西口的牛营山、小岔沟梁、五里山形成雄伟的西北方位的天然屏障和五里狭谷。汝河、牛营河皆源出六盘山,流到牛营山脚下二河相汇,穿五里峡谷而东流至朝那塞、彭阳川、城阳川而流入镇原。萧关古道从小岔沟穿峡而过,从地形上看傍山靠水,地形险要,在军事上是利于防北、囤军囤粮的好地方。
  2、小岔沟的南山坡台上,有古堡寨一处,三面凸出在坡台边,确有“天险萧关”之势,堡寨现名南山堡,呈鸡卵形,寨内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门向北开,对着峡谷,下距汝河及古道200余米,附近山岭长满荆棘、蒿草,植被良好。堡寨荒颓古老,县内各地堡寨均有考证名称,唯此堡寨尚无任何考证资料,萧关有可能设关于此,还有待进一步发掘考证。
  3、如果小岔沟是汉萧关遗址,这里距朝那塞20多华里,两地相近,汲汲相关,与《史记》口吻一致。小岔沟到朝那塞、到彭阳川、城阳川,东西川道连成一片,是囤军囤粮、迂回集结、驰骋的好地理。从历史上许多战例看:这里是依靠萧关、依托长城的古战场之一。
  4、从方位上看:小岔沟村地处固原东南。从里程上讲:按古代地理上鸟道直径计算,小岔沟村到固原也是30多华里。我们慎思:西汉初到现在2000多年,当时大道未开,萧关古道也是沿袭山径古道而行。这里有一条古道,鲜为人知。即由固原向南至东海子(古朝那湫)再到小岔沟村直径还是30多华里。相传古人及地方官府每年有春秋祭祀古湫的惯例,朝那湫在古代相当有名气,其时间远远超过秦、汉时代,《元和志》有可能按此鸟道捷径计算里程。
  关于朝那湫,《元和邵县图志》中有注释:“湫在原州平高县东南二十里。”这就是说,固原去朝那湫20里,那么,东海子到小岔沟村也就是10里左右,按此捷道计算,恰好东南30里。
  又按宋《新定九域志》卷三中记有:“原州、朝那湫庙,史记、朝那湫泉,即华石川也。苏林曰:‘湫渊在安定朝那县,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不生草木,能兴云雨,水旱祷之有应。’汉志、朝那湫有瑞旬祠十五所,又有秋渊祀。”从以上诸句看,朝那湫的祭祀盛会由来已久,汉代即有祀庙15个。
  5、按当地老年人讲:民国初年,公路未通前,平凉、固原未往旅客、骡马、骆驼客商皆驻栈于小岔沟村,而且是一个比较大的栈口。
  民国《固原县志》的总编、我们的文史老师叶超老先生,是福建闽候人,在固原从政任教多年,他为官清廉,学识渊博。他在记载汉萧关时,认定在蒿店三关口,这个记载看来与历史事实不符,也是旧志的失误。叶老对萧关的记载,主要取材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发行的《甘宁青史略正编》,共12卷,由镇原慕少堂主编,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偏重于镇原乡土,有一定失误。叶老主要按慕志的观点记事,也是“旧志多误”罢了。
  说开城、卅里铺是汉萧关,一不像,二无根据。开城,卅里铺至固原,单按里程计算,尽可以说得通的。但从方向上说,均在正南方向,不是东南方向。这两个地形都适合于防南,不宜于防北。明《寰宇通志》卷九十五中记有“开城路城,在开城县东北百步,其地本宋之开远堡,后以安远堡并入,元立开城路故此,遗址尚存。”这里只字未提及萧关。清、陈芳绩《历史地理沿革表》中说:“萧关,宋初属原州,寻置武州,后省入潘原。”显然是指唐萧关县、宋萧关镇,也只字未提及开远堡、卅里铺。
  萧关,其他说者还有,笔者认为,离开汉朝那县谈汉萧关都是失之偏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