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花了几十年,用砖雕复原了明代固原古城,这座城到底有何魅力?

 浩然文史 2020-07-10

宁夏须弥山石窟

几年前我去宁夏时拜访过一个固原地图爱好者,他前前后后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收集固原各个时期的地图,后来他又用砖雕的形式复原了整个明代固原古城的面貌。是什么样的魅力,能让这他坚持了一个持续近几十年的梦?


一、声震九边的固原古城


今天固原城墙依然保存在固原城中,站在旧城墙上,两侧现代化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当现代的建筑与过去的古城墙遥相呼应时,我们顿时可以感受到现代与过去的距离原来可以如此之近。

今天固原的古城墙还保留着一座叫作靖朔门的古城门,还有约150多米长的城墙。虽然固原的城墙已是残垣断壁,但从高大的墙体间依然可以看到固原曾经的雄姿。

靖朔门(作者摄)

在固原博物馆内,用模型完整复原了固原古城的辉煌,明清时期的固原古城呈“回”字形,这种古城形状在中国城墙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这座庞大的固原城,曾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破四旧被拆除。

固原博物馆

作为中国古代农耕区与游牧区相交汇的军事重镇,固原一直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史与交通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早在《诗经》中,便记载了在今天固原一带,西周与游牧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从那时起,固原就开始了它的铸城史。西汉初年,随着匈奴的崛起,刘邦兵败马邑,固原与当时的榆林就成了当时中国的农牧业分界线。

《楚汉传奇》中的刘邦

在汉武帝反击匈奴之前,汉朝长期受到匈奴的军事威胁,直到元鼎二年(前115年),汉武帝在这里设置了安定郡,寓意关中安定系于此地,而安定郡的郡治在高平,就是今天的固原。

固原也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城市防御体系,这大大分担了萧关的军事压力。至光武帝刘秀时,对固原的城市体系又完成了进一步的加固,从此固原城墙体系趋于完备。

固原旁边的萧关古城(作者摄)

固原古城曾经几经迁移,南北朝时开始修筑新城,唐代时将原来的古城再次迁移,之后延续至宋代,因为宋时固原是北宋与西夏对峙的前沿阵地,所以宋时又将唐代固原古城进行了扩建,元代和明代又对固原城进行了几次迁移。

今天保留在固原主城区的城墙是明代时修筑的。明时为了防止北部蒙古势力的反扑,就在明与北元势力交接的地方重新修筑了新的长城,并分设九边,而固原镇就是九边之一。

固原城中心的鼓楼(作者摄)

固原在明代为重要的军事要地,其东牵榆林,西有甘肃,正好是处于长城城防的中间位置,所以明政府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集中兵力,在固原设置了三边总督府。三边总督府气势恢弘,连总督门口的照壁上都画着麒麟、凤凰与老虎。至此固原有了“军门为天下第一”的称号。之后,固原的城防逐渐加强,直到满清入关之前。

固原的城防体系建设有角楼、炮台等,仅内城的垛口就有近1100个之多,炮台达28座。外城的军事防御体系更加复杂,共设4个城门。当时修筑固原城墙时,正好赶上明代包砖墙运动,在明代之前,城市城墙多为土城墙,从明代才开始大规模地将城墙改为砖石结构,或者砖石与夯土相混合,这样大大提高了古代城市的军事防御功能。

固原的古城门(作者摄)


二、元代的军事重镇


说是明朝成就了固原,不如说固原成就了明朝的长城防御体系。其实早在元代开始,固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商贸重镇。在今天固原城南19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一个叫作开城的地方,可以说,明代固原的辉煌是从开城的兴建就开始了。

长城防御体系

上世纪80年代,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曾经的开城遗址渐渐的浮出了水面。当时考古队在开城一带挖掘出了一批元代所用的瓦当、石雕龙等建筑材料,后来考古队在附近的罗家山等地也发现了大量的元代建筑遗址。

开城遗址旁的河流(作者摄)

早在成吉思汗灭亡西夏时就将固原视为重要的军事基地,由于固原正好处于六盘山腹地,所以固原就成为蒙元灭亡南宋与金朝的军事要地,同时也是南下进攻四川、陕西等地的重要通道。

今天固原附近六盘山的风景

此后,蒙哥汗与忽必烈先后对固原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特别是忽必烈称帝时,将固原分给了他的皇子,并称之为“安西王”。对固原城的修建倾注了国库众多的财力与物力,在元朝巅峰时期,固原还管理着陕西、四川与河南等地一切军政事务,成为了当时炙手可热的政治中心。


文史君说


因战争而显赫近2000多年的固原城,终有它落幕的一天。今天作为中国宁夏内陆城市的固原,早已不是冷兵器时代的边防重镇,也不再承担任何边防任务。在今天的固原城,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那些辉煌、且不可一世的古代建筑遗迹。固原周边的须弥山石窟、开城遗址、萧关遗址,都诉说着这个城市过去千年来的往事。我想正是这样悠久的历史才让那位地图爱好者,可以持续几十年的热情来寻找固原历史的点点滴滴吧。

参考文献

鲁西奇:《中国历史上的空间结构》,华中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宁夏专刊下),2010年第2期。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西北专刊),2007年第10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