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繁华落尽见真淳__语文课 我拿什么给学生

 天池鸟 2009-06-08

 在进入主题以前,让我们不妨简单地扫描一下,在所谓新课改下语文课中的一些镜头:

    镜头一:教学《太阳》一课,教师以拓展、延伸课外知识的名义,用大量的教学时间组织学生探索太阳的种种知识,其结果,语文课被并化为各科的大杂烩。

    镜头二:教学《称象》一课,教师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名义,让学生空谈更多更好的“称象方法”,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名义,机械理解和复述曹冲称象的科学依据。其结果,语文课成了创新思维课,科学实践课。

    镜头三:教学《赠汪伦》一课,教师在学生读课文,看课文图片说话后,让学生做分组选择性学习:喜欢表演的学生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喜欢画画的学生画一画赠别的画;喜欢音乐的学生到电脑上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

    镜头四:教学《黄山奇山》,在学生初读感知后,一大段一大段录像,让学生看画面,让学生配解说词……

    镜头五: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教师布置学生从哪里看出周总理的艰辛,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谈感悟,表面热热闹闹,但效率低下。

 …… 

    无需我再多举这样的例子,笔者的用意,并不是说新课标的不好,而是我们在操作过程中之偏颇。新课标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如何根据的特点,根据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学习母语。课文课应有其个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是语文课的性质,语文课中,教师们,我们是否该冷静地想一想,我该拿什么给学生呢?让学生上了语文课后留些什么呢?

  俄罗斯教育科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这样谈母语:一个民族把生命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我们的母语也如此,我国的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它还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源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站在文化的平台上》一文中指出:“汉语言文学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汉语是象形表意的文字,常诉诸于视觉形象,能给人以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作为学习母语的主阵地,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的语言发展、精神发展、一生发展打下底子。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在美美的言语、浓浓的情感、栩栩的形象三方面给学生打下终身发展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这三方面是融为一体、和谐发展在母语学习之中的,为了引起重视,笔者分而述之。    

  繁华落尽见真淳——给美美的言语   

  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这就是要给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技能技巧。“语文”是什么?它在语文课程中特指的意思是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语文课程究竟干什么?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本能。重点是学习动态言语的技能技巧,而非静态的语言知识。“语文不是个万能筐,什么都可往里装”。语文课要尽量减少非语文的环节,避免语文文字本体的失落或淡化,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理解语言、品尝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领悟语言规律。崔恋老师指出:“语文课程,重在工具性的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的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要警惕偏于人文性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问题的出现。”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语言文字是其内在的载体。离开了语言文字的人文性,如舟无水,寸步难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忘了给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语文课,一切都是空的。因此语文课不能忘了语言文字这个根。

 请看《海底世界》(第一教时)教学简介

    一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认记生字。在此基础上用个性化的语言说一说“海底世界是一个(        )的世界。

    二是研读课文,品味语言。划一划,让学生仔细读1-2两节;把认为景色奇异的词句划出来;想一想,为什么说这些方面写出了景色奇异;议议、品品、读读,

    1、 “海面上波涛……依然很宁静。”谈谈自己的理解?(特别要品味“涛涛澎湃”与“宁静”和“依然”)指导美读,读出对比,读出奇异。小结:动中有静。

    2、“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深水鱼在游动。”谈谈自己的理解?(特别要品“黑暗”与“光点”和“却”)指导美读,小结:暗中有光。

    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营企语。”用动作演示理解“窃窃私语”,具体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指导美读,联系谈谈自己的理解?(要联系上文中的宁静,宁静但不死寂,有声更衬托出宁静)想象“吃东西、前进、遇险”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小结:静中有声。

    三、背诵课文,积累语言。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第2小节。(或用看板书方法,或用抓重点的方法,或用画图方式等等)

    四、运用练笔,内化语言。

    1、看文中插图,各种鱼的形状多美啊,请你模仿第二小节写法(设问总起头)用上“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写一段话。

    2、请你做小导游,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海底的奇异景色,用总分段式说。

    从上述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给学生美美的言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识字,服务言语。识字是儿童运用口头言语过渡到书面言语的起始和基本环节,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开端。形、音、义结合是识字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各年级都不能放松识字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更是重中之重,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识字。如:编儿歌识字、猜字谜识字、搞游戏识字、设情景识字、讲故事识字、读口诀识字、抓规律识字、展形象识字、搞竞赛识字、巧开放识字等等。字义是识字的中心环节,字义教学应该注重“字不离词”的原则结合词汇进行教学;同时注重复习巩固,减少遗忘,抓好书写,力求美观。只有抓好识字教学,学生掌握言语才有一定的基础。

   2、抓听说,促进言语。以听为基础,以说为中心,听说结合,促进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为了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可将听说训练与思维的速度,与记忆、理解、联想等能力结合起来。可采用读后回答、听词联想、仿句说话、对白续说、观察描述、听话辨析、选择作答、听文概括等方法。在听说中要注意学生的言语素质的提高,个性言语的体现,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品质。如:听写句子训练,每听读一遍都要提出具体的要求:第一遍,听内容,句子说了什么,培养学生的语像感;第二遍,听结构,句子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培养学生的语法感;第三遍,听感情,句子的停顿和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情感。三遍听读三层要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3、抓想像,还原言语。想像就是要调动大脑中的各种记忆表象,经过整合,复原为一个完整的画面,即阅读者须有将文字复现为“图画”形象的能力。言语的发展与想像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学生的想像训练,促进儿童言语的发展、还原言语,使言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象外之形”彰现出来。同时言语发展到一定水平,儿童的想像才可能变得更加广阔、深刻、生动。叶圣陶先生在《文字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鉴赏文学作品“必须驱遣我们的想像,”“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从文字领会作者所描绘的意境,“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否则“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这样的训练多了,学生自能形成敏锐地从文字符号中感知形象的能力,并通过言语形式加以表现的。特别是在文章的“空白”处、言语的概述处、言语的形象处和教学的结课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透过感受结合文字进行大胆的想像、并用个性的言语外化出来。

   4、抓多读,丰富言语。各种读中把声音技巧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其主要特征是语感培养、整体感悟、直觉体悟、潜心涵泳、切已体察等。朗读、默读、背诵是口头表达的最可靠的基本练习。朗读使书面语言恢复为口头言语,使语气因素(内在的思想情感)得到表达。善于朗读的,特别是叶老所说的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中还他个委婉”,“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能把一篇文章读得自然、流畅、有声有色,学生的言语能力就能得到发展。默读,眼里看的是字,脑里想的是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世界。善于默读,就善于根据生活经验,把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在字里行间加以补充,使死文字变成活言语,在大脑里却呈现一片活生生的境界,仿佛是作者面对面和自己说话,对于发展言语也非常有用。背诵更有利于学生的言语发展和积累。背诵若干篇课文中的佳作名篇,许多好词好佳名、句式句法,就可以在言语中自如地运用。每册语文课本中,均有许多像这样值得熟读背诵的佳作名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读的训练,要注意每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如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观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论为学》),最终使学生的言语得到丰富,言语能力得到发展。

   5、抓品味,感悟言语。品味语言,不是分析语言的表面特征,如什么词性,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手法,什么表达方法等等—些静态的、解肢式的繁琐的分析,而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指出文章用语行文的精妙,在特定的语境中,着重体会文本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性、情味感、独特感等。分寸感,指的是语言合乎规范,合乎逻辑,合乎情境。和谐感,强调的是语言整体上的多样统一,组合上的搭配相宜,表达上的生动流畅。情味感,则指文情、文势、文趣等。独特感,则指语言的在特定语境中与众不同,不人云亦云。品味语言,必须坚持融合的原则,即必须坚持形式和内容统一,文以载道。只有分析“文”,才能讲清道;孤立地讲“道”,就成了架空分析。而纠正架空分析的最好方法,就是从品味语言入手,融合人文与工具,体会作者独具匠心的言语表达技能,以及所表达的情感,从而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最终提高学生语感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6、抓模仿,学习言语。叶老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是教学的载体,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它们按一定的体例组合在一起,作为学生学好语文的范例。小学生学语言,首先必须扎实地学好这些范文,然后以此为“例”进行运用内化。教师要以教材的语言为本,以教材为例子进行模仿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因为模仿是学习时心理上的需要,是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人才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从它与创造的关系看,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模仿是创造的基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发现其中的写作形式,阅读主体依据在阅读中所获得的写作形式,模仿教材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思想感情。它是模仿与创造的统一。因为作者在模仿过程中,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思想感情,必然融入自身的体验和个性。如:句型模仿运用,像《桂林山水》写山、水两段的排比句和顶真句的模仿运用;段落模仿运用,像《伟大的友谊》过渡段构段方法,《富饶的西沙群岛》总分关系的构段方法等等模仿运用;篇章模仿运用,像《忆铁人》的概括和具体结合写人的方法,《秋游景山》的按游踪抓特点的写景方法等等模仿运用。

   7、抓转换,活化言语。语言的转换,指对文本进行动态处理,以文本的语言材料为依托,对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筛选,改造等,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按一定的要求进行重新构思、组织、融合、润色,并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新的言语表达。语言转换首先应该是语言材料的转换。纯粹的语言形式的转换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训练,语言形式的转换应该与语言材料的转换同步,让课文中情和言在转换中和谐共振,比翼齐飞。这类转换训练,只要我们教师寻准训练点,并设计有效的训练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是十分明显的。如:转换文本的文体,像古诗转换成记叙文,说明文转换成记叙文或童话等,转换文本的人物、转换文本的情景、转换文本的地点、转换文本的顺序等等。

   8、抓规律,发展言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和其它课程(外语除外)不同,其它课程是借助语言学习内容,以各自不同内涵的语言内容为教学本体,而语文学科进行语言学习,需要解决的却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语言形式去表达一定的语言内容,因而语言形式的价值就显得特别重要,要通过课文学习、课外延伸、运用实践等,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逐渐领悟、抓住言语规律,学习动态的恰当而又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表情达意的言语技能技巧,学习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使人文和工具和谐共振的语言运用和表现,学习个人对语言的“人”“文”合璧的选择和实现行为,最终在真情、挚爱、童趣、明理中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笔者认为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滴水瓣花总见情——给浓浓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里。”“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帕夫雷什中学》)情感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是文本的灵魂,也是课堂的灵魂。语文教学过程正是老师、学生和文本的作者之向情感多向交流的过程,如果缺少了这种情感交流,语文教学将就得机械化、程序化,沉闷而呆板。90年代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曾一度陷入知识传授、技能分解的技术主义泥潭。学生在过细过度的分析与静态机械的训练中失去了灵性、失去了对母语的兴趣。其实从情感心理学分析,文本出现在读者面前,吸引读者的是有形的形象、画面,无形的精神、情感,而不是具有强操作性的言语表达技巧。由读者情感带动品味语言的独具匠心,再通过对语言独具匠心的品味进一步加强情感的体验、升华,这应是语言教学的规律。不论是朗读课文、品味语言、还是积累语言、内化表达都要有情感的充分参与,让学生陶醉在课文中浓郁的情中,受到感染薰陶。

    请看《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简介

    一、揭题初读对比,铺垫情感。

  师导入:“同学们,如果你们没预习课文,而且这个小女孩是你身边的一员,你认为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卖火柴呢?”接着教师介绍文章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虽说这是篇童话,但也是作者对当时社会中贫苦儿童的真实写照。”通过预习和有关说明,学生马上就能体会出这个小女孩是生活迫于无奈,才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光着头赤着脚”卖火柴。这为学生铺垫了一定的情感基础,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去理解课文的动力。

    二、气氛渲染对比,激发情感。

  学习课文第一段,让学生边读边划出文中描写小女孩贫穷与富人富有对比的词句:“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烤鹅的香味”“天冷极了,下着雪”“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在品词、美读此基础上,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中及周围人家,大年夜的气氛和情景。学生通过文本中对比及自己生活与小女孩的生活对比,激起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

     三、现实幻想对比,强化情感。

  第二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讲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想。在擦燃火柴前,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说说不擦火柴与擦燃火柴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学生通过对小女孩每次擦火柴原因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对小女孩擦火柴时的现实生活与看到的幻象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

     四、幸福悲哀对比,加深情感。

  品味、美读文章第三段,文中有“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的幸福中去。”小女孩死了才是“幸福”,其实这“幸福”的真正含义却是受罪与死亡,这是多么悲惨的结局。对于小女孩的死,当时的人们却谈谈地说了一句“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这似喜实悲的结局,使学生产生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延伸续写对比,升华情感。

   在学生领悟中心的基础上,再围绕“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写一段话。许多学生写如果小女孩来到我们国家,来到我们周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关心她,爱护她,我们的生活与课文中小女孩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遭遇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样又一次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使他们产生了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之心。

    从上述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给学生浓浓的情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炼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动而辞发”,“情者,文之经也。”情是作品的核心,作品是情的结晶。当前学校正在全面推进二期课程改革,而教材是课程改革的灵魂,教材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催化剂。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由于学生与作者写作时代有一定距离,再加上知识的局限,生活体验的缺乏,往往对作品中蕴含的情感难以理解。对于今天生活在幸福中的学生来说无法体验,自然学起来也兴味索然。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要认真研究教材,“作者胸有意,入境始与亲"。通过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并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提炼,使蕴涵在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得到充分开发,形成知与情互相渗透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得到和谐与统一,使优化了的课堂教学成为情知互促并茂的学习境界。教师应以文本的言语为载体,充分挖掘情感因素,领会提炼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然后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去激发学生的主观感受,撞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感情和作品中的节拍起伏跳荡,从而使学生明理确情,便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并将积极健康的情感不断强化,不断升华。

    2、激情。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情感对学生的认识活动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语文课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激起学生情感的火花,拨动学生心中的情弦,使学生能自学自觉主动地把情感投入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自己要有丰富的情感修养,去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唤起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形成师生情感交融、温馨愉快的学习环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教师的话语中不仅包含了科学的意义与内容,而且包含了思想的情感色彩,只有热爱科学的人,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情感。”顾泠沅教授指出:“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情感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教师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关心与了解学生的困难,由教师的爱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喷发学生无穷的求知欲望,师生情感的真心相呼,成功架起一座情感交融的“心桥”。

   3、启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皆衷肠”“荷花柳叶识人语,月光小径有深情。”教师要以文为依托,以读为媒介,以情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熏陶学生,教师的感情化教学语言同样关键。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抑扬顿挫的讲解,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深沉处还它个深沉,欢悦处还这个欢悦,似滔滔江河,如涓涓细流,像幽幽琴声,若融融春意,把书面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艺术。教师读中含情,读中融情,读中寓情,讲中容情,讲中发情,讲中启情,会使学生在听中悟情,听中动情,听中生情,达到水乳交融、和谐、共鸣的境界。这对达成语文教学任务,让学生理解文中的情感无疑会是事半功倍。同时,教师要尽可能为通过多种方法启迪学生的情感。一可联系生活启情。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要求一边学,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学,一边回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实践理解其意,感悟其情。二可巧用媒体启情。教师要借助激情的语言、恰当的音乐、传神的幻灯、录像等手段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设身处地去体验文本、去品味言语,通过还原的画面等,还文本之情,还作者之心,抒自己之感。三可进入角色启情。让学生融情假设,自己就是文中的一员,角色导入让学生直接走入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的内心,真切地体会人物形象的喜怒哀乐,从而深刻把握人物的思想灵魂和作品的内容主旨。四是推敲字词启情。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一字一词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情感的贯注。因此,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品味、推敲关键性的字词为突破口,指导学生理解字词的意义和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一小见大,领悟整个文章的情感。五是创设竞赛启情。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阅读比赛活动,把竞争机制引进阅读教学之中,设立多种形式的奖励项目。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阅读中启迪情感,陶冶情操。

   4、泻情。泻情就是释放情感、美读感染、动笔释情,激情表达等,常言道“情动于中,而形于色”。反映了内含和外显的统一。学生把文中之情,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后,需要有一定形式的释放,把内在的意识转化为外部的行为展现,把学生的文本独特的形式以及融在形式之中的浓浓的情、深深的理通过一定形式进行外化,既达到运用语言之目的,又达到释放情感之效果。泻情是多形态的。学生通过品味、摩揣、推敲后了解独特的言语表达独特的情感后的发自内心的美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的旁若无人沉醉其中的诵读。恰当好处,水到渠成的动笔练习也是一种泻情的好方式,“同学们,学到此时,你想对主人说些什么?”“此时此刻,你心中想的什么?”“如果你是文中之人,你会怎做?”等等,也定能让学生内化的情感一吐为快。富有个性化的表演、吟诗、作画、拓展、调查等等表达内心波动的情思荡漾都可以作为泻情的形式。“泻情”的评价标准是“真”。它是个性体验的真实流露,内心世界的真诚袒露,情感意志的纯真表露。无病呻吟、贴标鉴、喊口号等浮夸的言词、矫饰的情感不是“泻情”的标志。在“释放”这一环节中我们同时要注意学生言语的分寸性、独特性等,使人文和工具和谐共振,训练和熏陶比翼齐飞。

万紫千红春满园——给栩栩的形象

    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认识和感知事物,是有一定过程和规律的。它往往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直观到抽象等。青少年的心智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一种内在认知需要,而这种认知的需要往往是由感知事物的直观现象首先引发的。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包括道德水平、思想感情都是从观察中直接或间接获得的。言语转化理论认为:文章是文、象、意的统一体。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系统,包括结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体等;象,即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包括人物、事件、景物、形象、图景、画面或环境、场面、情节等等;意,即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意蕴或主旨。而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则应该是“循文——识象——明意——悟言”,也就是说,是一个循文识象,因象明意、由意悟言的过程。循文识象,即通过认真阅读语言文字去感知、识记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因象明意,即通过弄清楚文章的形象、材料去明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蕴。由意悟言;即从文本所反映的人文内涵中领悟言语规律、言语意蕴等,进而并把自己的个性独特的体验“意”,用固化的形式(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出来,从中运用言语,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学中,能结合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为学生设置情景,制造气氛,使学生能把语言文字和直观形象相联系,互为补充,就能更好地激起学生情感体验,能更深刻有效地理解文本言语、文本的情感,从而为更好地运用言语打下铺垫。

    请看《白杨》教学简介

   一、读中感知形象。

  引导学生自己扫清词障碍,读通、读顺全文,并达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然后以课文内容为背景,以课件展示的形象为辅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读书方法“第一次读”文中爸爸介绍白杨的话,“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读后交流,初步感知白杨的形象。

   二、读中感受形象。

  借助课件及教师言语,对文中白杨生长环境“恶劣”进行渲染,“茫茫戈壁,荒无人烟,风沙漫天,不见天日……”让学生在情境中联系上下文读懂“白杨”,并寓朗读训练于“第二次读”爸爸介绍白杨的话之中,使学生读出感情、感受白杨顽强的生命力。

   三、读中感悟形象。

  白杨的品质是理性的、抽象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从感性入手,先让学生从课件中观看到各种恶劣环境下白杨的卓越表现;然后引导学生填空补说:“风沙四起,白杨(    )。大雪纷飞,白杨(    )。数月干旱,白杨(    )。洪水浸泡,白杨(    )。……”在说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让白杨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立”足,使其对白杨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最后“第三次读”爸爸介绍白杨的话,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白杨的内涵。

   四、读中升华形象。

  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吗?不是,爸爸是在表白自己的心,孩子们不能理解,这使爸爸陷入了沉思,爸爸在沉思什么呢?短暂沉思过后,他又露出了微笑,爸爸为什么微笑呢?请学生读课文15~18自然段,用心想一想。通过品词析句、说话练习:“爸爸,我们明白您的心(    )。”触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被边疆的建设者感动、被白杨的精神感动、更被今日西部的巨大变化感动,并在最后通过“第四次读”爸爸介绍白杨的话将感动表达出来,从而坚定报效祖国的信念。

   从上述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给学生栩栩的形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活形象。运用各种现代化媒体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的形象、意境,从而体会到文章的人文内涵。但运用是要注意,它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的话,适得其反。我们必须明白:现代化媒体的使用,仅是形式和手段,并不是目的。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这才是语文课的目的之所在。形式是为目的服务的。我们不能为使用而使用,犯形式主义之错误,做画蛇添足之蠢举。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掌握现代化媒体出现的时机和数量。当学生愤悱之时,当学生学习困难时,这时,恰到好处地出现现代化媒体,宁精勿滥,便学生有“及时雨”之感,或豁然开朗、或茅塞顿开。其次是要合理处理现代化媒体和学习语言、激发想像、陶治美感的关系。当学生能自悟言语,想像丰富、感悟形象时,就不劳“现代化媒体”出现,这时出现反而束缚了学生对言语的多元自悟、想像的多元发展、形象的多元解读,使原本丰富多彩的答案,物化为多媒体的单一画面的定格,使学生成为多媒体件课件这一先进教学手段的“奴隶”。只有当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时,学生的表象缺乏支撑时,适时出现多媒体画面等,这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画龙点晴之功。

    2、补白完形实形象。“空白”指的是作品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文学作品往往留有许多艺术空白或未定点,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运用想象,合理地去填补或扩充形象,以丰富原作的内容,从而深刻领悟文章的情感意蕴。一是补人物语言空白实形象。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常常出现不完整,甚至略去不写的情况,由此造成人物语言的空白,通过补人物语言空白实形象。二是补人物心理空白实形象。心理描写是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之一,但由于行为节奏、感情抒发、详略安排、叙述人称等因素影响和限制,作者不可能连篇累牍地写出人物心理活动。因此,文中形成了部分心理“空白”,这种“空白”只是作者在为文章创作写法上的一种安排,教学可让学生补人物心理空白实形象。三是补文章结尾空白实形象。为了达到言虽尽,意未止的效果,许多文章结尾处往往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教师可以在此安排续写补白实形象。四是补课文插图空白实形象。小语课本中的有些插图,粗看似乎与课文内容没有联系,但如果我们深究课文就不难发现,这些插图其实是编者精心设置的,故意为读者留下了插图与课文内容之间的空白,我们可通过补课文插图空白实形象。五是补言语模糊空白实形象。文学艺术的形象既是鲜明的,又是模糊的,具有一定的张力。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实质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征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要善于抓“模糊”点,让学生各抒己见,补白充实形象。同时,在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一要考虑补白言语的规范性和独特性;二要让学生明白补白后与文本的优与劣,从而领悟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

    3、引导复述筑形象。所谓复述,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的主要内容。著名教育专家胡克英在《谈谈儿童的智力活动方法》一文中是这样阐述复述的:“复述是很重要的基本功,不但标志着、而且促进着阅读能力的发展,而且作用于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复述使孩子吸收着书面的美好语言形式和内容的思想感情。”复述需要学生把外部的语言文字形象化,再现语言情境,构筑心理图像,并经过内部的语言重组和思维和事例而表达出来。通过复述使课文中形象活化在学生中脑海中,加强构筑形象。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由易到难,螺旋上升,激发学生复述的欲望。低年级以词句入手,让学生对词句进行具体化、形象化的复述;中高年级则伴随阅读教学,有意识地对精彩的段、篇进行想像性、创造性复述。

    4、想像联想现形象。教学实践表明,对于一些深奥的或情深意厚的语言文字,仅靠抽象的分析、综合,学生往往是难以作出深刻的理解的。但如果借助想像联想,去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让学生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上沟通,那么,就能深得文章的旨趣了。首先再造想像现形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文字描写,在头脑中唤起与词语相关的表象,并按照作者描述进行表象组合,从而形成相应的新形象,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因为再造想像是根据别人用文字的叙述或图象的描绘,来改组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事物的形象而构成的。通过再造想像帮助学生锤炼思维的正确性,正确理解词语,正确把握作品内容,正确领悟人物形象,使言语更具体、生动、形象。其次,创造想像现形象。因为创造想像是不依赖于文字或图象的描述,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激发情感是培养创造想像力的必要条件。情感是想像的中介,是想像的催化剂,丰富的原始表象只有在情感的作用下才能唤起想像的冲动,才能使学生大脑呈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活跃状态。如果没有情感、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想像也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教师要找准课文中能促发学生独立思维的“想像”点,通过补想、续想、联想、假想、反想等等发展学生创造想像,使学生对课文的形象更深切、丰满。三是引发联想现形象。联想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关系联想等。通过学习联想可以将两种形象按照特写的关系组合起来,形成丰富的想像。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与文章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打破进空界限,感受语言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