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国学300句(4)

 春色红杏 2009-06-28

中华国学300句(4

 

15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文】一块玉如果不加雕琢的话,不会成为一件好器物;人如果不学习,不会通晓一些道理。

 

 15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译文】虽然有好的熟鱼肉,但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极高明的道理,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正确。


153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译文】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154、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礼记·学记》)
【译文】一个君子如果知道教化人因何而起,又知道教化人因何而废的话(即知道教育的目的以后),然后就可以做人的老师了。

 

155、大乐必易,大礼必简。   (《礼记·乐记》)
【译文】重大的音乐活动,必定是(讲规格而不讲排场)的简易活动;重大的礼仪,必定是(讲规格而不讲俗套)的简朴活动。

 

156、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礼记·乐记》)
【译文】音乐推行以后,人间的伦理便清楚了。(人们听到肃穆、高雅的音乐后)耳聪目明,心情和平,便可以达到移风易俗、天下太平的目的。

 

157、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文】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别人对你忿恨的话就不会返回到你身上了。

 

158、子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往往不先说话(而是先干实事),而小人却先说些大话(不一定干出实事来)。

 

159、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   (《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发现善事称别人,出现过失自己承担。这样,百姓对你的怨恨便消失了。

 

160、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把人家的恶言隐藏起来(不要过分宣扬),对人家的善言大力提倡。抓住两头(进行分析,找出最佳方案)用不偏不倚的办法对待百姓。

 

161、子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忠(尽己之心)和恕(推己及人)的品德离中庸之道不远,用到自己身上也不愿意的事,就不应该加到别人身上。

 

162、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身居高位的人,不欺凌下面的人;身居下面的人,不攀附上位的人;端正自己的行为,规规矩矩做事,不求别人,这样别人便无怨恨之心了。(一个人应该)上不怨恨天,下不归咎人。
 
163
、子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求取君子之道的办法,好比走远路那样,必须从近处开始;好比登高山那样,必须从低处开始。

 

164、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治理国家大事,首先要得到人才,选拔人才取决于他自身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取决于(这个人)是不是遵循正道,遵循正道又取决于(他有没有)仁心。

 

165、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喜欢学习的品格接近于智慧,努力行善的品格接近于仁爱,知道羞耻的品格接近于勇敢。一个人懂得这三点,也就懂得如何修养自己的品德了……”

 

166、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世间事物很多)要从多方面学习研究;学习研究遇到疑难,要认真仔细地请教别人;请教之后,自己还要作一番思考;思考之后,还要判断出是非得失;事事明确后,就切切实实地去做。

 

167、子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真诚是天理赋予的)所以由内心真诚而达到明晓事理,这叫做先天的本性;由明晓事理而达到内心真诚,这叫做后天的教化。做到内心真诚,一定会使人明晓事理;明晓事理,也一定会使人内心真诚。

 

168、子曰: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诚心用形象表现出来,形象表现出来便很显著,显著的表现便很明晰,明晰的表现便见诸行动,见诸行动后不断地变,变了以后便能达到高的境界(出神入化)。只有天下最大的诚心能达到这种出神入化的高境界。

 

169、子曰: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君子尊崇天赋予的道德本性,又通过求教和学习,使自己的道德既进入宽广博大的境界,又深入到精微细妙之处;既有极端高明的修养,又能遵循不偏不
倚的中庸之道。

 

170、子曰:居上不骄,为下不倍。(《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身居高位的人不骄傲跋扈,下面的人便不会背离他。

 

17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译文】世间的万物一起生长而不相互伤害,各种规律共同存在而不矛盾。小的道德很多,都在分别推行着,大的道德却在一直支配着人们,从这里就可表现出天地之大(无所不容)了。

 

172、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礼记·中庸》)

【译文】一个君子的主张和作为,看来平淡但不令人厌烦,虽然简约但却文雅,温和中显出道理来。能知道由远及近的道理,风向来自何处,从一点小事上能看到大事。这就可以说进入道德之门了。

 

173、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人的举动没有不得体的地方,对人的表情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对人的言语也没有失礼的地方。

 

174、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施行仁的人是天下人的表率,讲求义的人为天下定下规制。

 

175、子曰: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君主因为有民众而存在,(如果不行正的话)也因为人民的叛离而灭亡。

 

176、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说话实实在在,行为循规蹈矩,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177、(子曰:)言必先信,行必中正。(《礼记·儒行》)
【译文】(孔子说:)说话必须首先体现信,行为一定要持中端正。

 

178、(子曰:)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儒行》)
【译文】(孔子说:)不以金玉为宝物,而是以忠信为宝物。


179
、(子曰:)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身体可能出现危险,但他的意志却不可改变。

 

180、(子曰:)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译文】(孔子说:)推举人才时对内不避自己的亲属,对外不避曾经怨恨过自己的人。

 

18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礼记·大学》)
【译文】大学的原理,在于使人发扬光明的德性,在于亲近百姓,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

 

182、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
【译文】事物有根本有枝叶,办事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这就能接近道(自然规律)了。

 

183、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译文】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志才能真诚;意志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善品性;品性修善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以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18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译文】财富能装饰房屋,道德能修养品性。胸襟宽广,体态自然安详,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185、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尊重贤明的人,亲爱他的族人;小人以得到利为快乐,整日为得利奔走。

 

186、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译文】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做到每天都新,新了还要再新。

 

187、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译文】(一个当政者)应该喜欢民众所喜欢的,应该憎恶民众所憎恶的,这就叫做百姓的父母(官)。

 

188、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189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礼记·大学》)
【译文】发财致富有一定的道理。生财的人要多,耗财的人要少,谋财的人要勤奋,用财的人要节俭。这样,国家的财富就会经常保持充裕了。

 

19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
【译文】像天体那样不断刚健地运行一样,君子一直奋发图强,永不休止。

 

191、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周易·乾卦》)

【译文】知道进却不知道退,知道存却不知道亡,知道得到而不知道丧失,(一心打如意算盘的人)能称得上圣人吗?(这种人不能称为圣人)知道前进和后退、生存和灭亡而又不失掉正确原则的人,能称得上圣人吗?(这种人可称作圣人)

 

19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卦》)
【译文】像大地敞开广阔的胸怀一样,君子把一切可以接纳、包容的东西都吸收进来。

 

193、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周易·乾卦》)
【译文】积累善行的人家,一定会有很多善的报应;积累不善(恶行)的人家,一定会有许多恶的报应。

 

194、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乾卦》)
【译文】君子看见好事马上跟过去学习,发现错误急速改正。

 

195、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易》这门学问,走到尽头就要变化,变化以后就能通达,通达以后便能(使你的事业)长久。

 

19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如果不积累下善事,便不会落下好名声;如果不积累下恶事,便不致于丧失生命。

 

197、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君子安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灭亡,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所以,就能使本人身体安宁,国家也得以保全了。

 

198、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如果一个人)德行很差但地位很高,智慧很少却谋虑很大,力量很小却担负很重的任务,那就很少能办成事情了。

 

199、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君子对上级交往时不献媚讨好,对下级交往时不骄横误事。

 

200、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译文】青色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可是它比蓝草精美得多;冰是由水结成的,可是它比水寒冷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