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新“标”准 尼康AF-S50F1.4G标头评测http://www.fengniao.com CNET中国·蜂鸟网 【原创】 作者:毛毛虫 2009年02月05日 06:00
相信很多摄影爱好者开始学习摄影的时候,都会有人告诉他,一支标头是每个摄影人士必备的。对于135相机来说,标头就是焦距50mm的定焦镜头,它的视角和人眼视角近似,因此取景构图都非常自然。而且定焦镜头的光学设计相对简单,因此在光学素质上一般都有着很高的水准,并且往往能够将光圈做到很大,不仅能提供漂亮的焦外虚化,也能提高暗光摄影时的使用价值。标头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它的性价比非常高,其焦距的拍摄对象宜人宜景,很多摄影人士的摄影包里都少不了这样一支标头,各个摄影器材品牌厂商也都有自己各自的几款标头“压阵”。
虽然这两年数码单反相机和镜头新品如潮来又潮去,但是由于标头的先天优势已经让它处于一个很高的光学素质,画质上的提升空间已经很少,所以各个品牌的标头基本上都没有大的变动,也没有新品推出。像尼康AF 50mmF1.4D这支镜头从1995年发布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却依然经久不衰,勤勤恳恳地服务于尼康用户。 不过,近两年,随着尼康D40X/D60等一批入门单反的出现,尼康在对焦驱动方式上的调整带来了镜头的革新。取消了机身对焦马达驱动的这批入门级单反无法使用尼康的非AF-S头。而且有分析认为尼康全线产品都将逐步取消机身对焦马达驱动,全面依靠AF-S镜头驱动对焦马达。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所以我们看到尼康很多镜头版本都出现了AF-S版的新品,这些新品除了DX格式也包括非DX格式,所以我们相信各个焦段的AF-S版本的新品不仅是为了扩大D40X和D60用户的可用镜头群,也是尼康普及AF-S镜头的一个信号。
对于D40X/D60用户来说,目前其镜头群里最缺少的正是一支可以自动对焦的标头。这不,十几年未曾变动的AF 50mmF1.4D标头终于在2008年迎来了它的更新版本——AF-S 50mmF1.4G。这支头是全幅头,所以可以满足不管是DX用户还是全画幅用户的需求。那么,新标头和老标头之间,到底有些什么样的区别呢?这支新标头的新“标”准又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见分晓。
新版AF-S 50mmF1.4G标头在外观上有着较大的变化。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新标头的外观工艺和老版本标头不一样,新头的外表采用了和尼康机身一样的磨砂工艺,而老版本的外观则是光滑的。 此外,虽然下面的图片看不出来两支镜头的大小,实际上老版镜头体积为64.5mmx42.5mm,比新版镜头要略小(新版镜头为73.5mmx54mm)。由于新镜的镜组结构发生了变化,新镜头比老头多用了一枚镜片,再加上驱动马达的植入,新镜比老镜的重量多了50g。 两支镜头的对焦环设计也不一样,老版本的对焦环上是两排较厚实的防滑橡胶齿纹,而新版镜头的对焦环上的齿纹较浅一些。虽然说两支镜头的对焦环手感都很舒适,对焦阻尼均匀适中,但是个人还是更喜欢老版标头的质感和操作手感。不过新版本标头为全时手动对焦,而老版标头不是。 接下来,对焦环下方的对焦距离标识窗也各不相同,新版本的窗口小了很多,镜头下方的镜头标识为金色,而老版本的字体为白色。新头的字体工艺感觉不像老头那样容易被磨损。 此外,从两支镜头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出的一个区别,新版本标头是G头,也就是取消镜头光圈调节环的镜头,因此我们看到两支镜头的镜身上,老版本的镜头尾部还有一个手动光圈环,而新版本标头的尾部没有光圈环。 尼康新老标头参数对比表
现在我们来单独看看这支新版标头的一些特点。首先,尼康为新版标头配备了一枚桶形遮光罩,这个是老版标头所没有的待遇。 前面提到了这支镜头采用全时手动对焦,其镜身上有一个对焦切换键。虽然说它不是内对焦设计,但是新头在对焦时,内镜筒的长度始终都在外镜筒内,并且,滤镜是装置在外镜筒上,因此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滤镜。
总之,植入对焦马达后的新头,外观作了诸多改进。对焦时,新标头确实比老标头更为安静快速,对焦时镜筒长度不变,操作手感更佳。但是镜身工艺上很多人都和笔者一样更佳偏爱老版本的外表工艺。增加了光圈叶片数,理论上对焦外的虚化会更加完美。
为了测试新标头的分辨率,我们在实验室里拍摄了ISO 12233分辨率标板。拍摄使用尼康D3X机身,设置为机身的默认设置,ISO 100、自动对焦。拍摄结果经过专业的软件处理,得到了这个组合在MTF50下的锐度值。 从结果来看,这支新标头和具有2460万像素的D3X搭配时,充分发挥了2460万像素的高分辨率优势,多数光圈下锐度值都超过了3000LW/PH。在全开光圈F1.4时,中心锐度也能达到2683LW/PH。 另外,新标头从最大光圈到最小光圈的锐度值差异不是太大,光学性能表现稳定,但是作为一支全幅镜头,我们觉得其中心和边缘的差距不尽如人意。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老标头在成像上的差异,我们在室内同一位置同一设置下拍摄了同一场景。并截取画面中三个不同的地方的100%截图,分别进行三方面的对比。这里是锐度对比。拍摄设置为相机的默认设置。以下图片,左图为老版AF 50mmF1.4D所拍,右图为新版AF-S 50mmF1.4G所拍。同时,我们也提供了每级光圈的样张供网友下载对比。所有原图可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现在,我们截取画面中三个不同的地方的100%截图,分别进行三方面的对比。首先是锐度对比。 F4.5-F16的原图,点击可查看大图,左图为AF 50mmF1.4D拍摄,右图为AF-S 50mmF1.4G拍摄。 从靠近中心位置的截图来看,除去某两张较小光圈下可能是由于拍摄时意外的振动造成画面有些模糊外,绝大部分截图都表明新标头的锐度比老标头略有改进,不过这个提升非常轻微,尤其是F1.4-F2之间,两者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从F2之后才能略微感觉出一点差异。
我们在前面这些原图的基础上,截取了其他部位来对比两支镜头的色散控制。左图为AF 50mmF1.4D拍摄,右图为AF-S 50mmF1.4G拍摄。 从较大光圈的截图来看,不管是新老标头都有着一定程度的色散现象,只不过老标头主要表现为紫边,而新标头则为红黄色色散。随着光圈收小,色散现象都有所减轻,到F4时已经微乎其微了。
F4以后,两支镜头的色散控制都非常不错。
最后,我们还在前面这些原图的基础上截取了其他部位来对比两支镜头的色散控制。左图为AF 50mmF1.4D拍摄,右图为AF-S 50mmF1.4G拍摄。 从对比图可以看出,新标头增加了两片光圈叶片后,焦外的虚化效果还是较原来有了一定不同。尤其是看前一页较大光圈下,新标头的焦外更佳柔和,过渡更加自然。就是F16时,球体的边缘也是新标头更加柔和。不仅如此,虚化形成的光斑的轮廓也比老标头更加平滑(前一页中,球表面形成的光斑,老标头形成的光斑轮廓不规则,说明光圈不圆)。
暗角测试 作为一支有着F1.4大光圈的标头,我们很想知道这支镜头在暗角控制上如何。测试相机为尼康D3X。分别拍摄了F1.4-F8各级光圈,如下:
从结果来看,F1.4时有较大暗角,到F2时便只有轻微暗角了,F2.8以后,暗角几乎察觉不出。因此,这支新标头的暗角控制还是很不错。 眩光测试 新的尼康标头增加了新的镀膜,有着很强的抗眩光能力。不过这只是官方说法,为了一探究竟,我们进行了多方测试。我们挑选光线严酷的逆光场景,拍摄了数十张照片,结果令我们欣喜,仅有少数照片出现了轻微鬼影或眩光。而且,本次测试是在没有使用遮光罩的情况下测试。
上面这组挑选出来的测试样张是所有测试组片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大家注意,从F8开始,在玻璃墙高反光的左下方出现了十分轻微的鬼影,如果不注意看是很难察觉的。此外,还有少数照片会在角落里出现很小面积的鬼影,偶尔在高光边缘会有眩光,但是程度轻。而且,考虑到这次测试没有使用遮光罩,因此,我们相信,如果使用遮光罩,我们将很难看到这样的鬼影和眩光。
我们使用尼康D3X和新标头搭配,拍摄了部分样张。所有图片均为原图,点击可放大查看原图和EXIF信息。
成像上,新标头的高锐度令人震惊,无论是织物的纹理还是模特皮肤上的痘痘、皱纹都纤毫毕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大光圈让我们在夜晚能够轻松拍摄,拍摄人像或静物特写时提供了良好的焦外成像。良好的对比度让画面看起来通透,丰富的细节和饱和的色彩让画面富有质感和层次感。
经过短时间的试用,我们对尼康新老标头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新标头加入超声波马达后,在对焦上确实更胜一筹,但是老标头在尼康机身上也并不见得太慢,只是它无法与D40X和D60搭配,确实显得有些局限。
在做工上,新标头增加了全时手动对焦,而且结构设计非常方便使用滤镜,可以说是无可挑剔,唯一的担心就是内镜筒伸缩时可能会将灰尘卷入。 此外,新标头在成像上充分展露出一个标头应有的素质,它和尼康D3X搭配时的锐度值非常惊人,解像力十分优秀,让D3X的2469万像素的高分辨率得到充分体现。从样张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种超高分辨率所带来的强烈震撼。同时,新头的新镀膜还带来了更好的眩光控制,提高了画面对比度,成像更加通透,更多的光圈叶片让该头的焦外更叫漂亮。喜欢人像摄影或者近距特写摄影的朋友,这一点无疑是个很好的消息,因为他们对焦外成像更加重视。 可以说,新老标头在成像上其实没有太大区别。所以,手中有老标头的用户完全可以安心使用,就算是在数码时代,它的表现还是很称职的。而新标头以细微优势略胜老标头,但其目前三千多元的报价相对而言有点高,我们期待着其性价比再进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