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PConline[ 2006-08-08 09:12:56 ] | 作者:1943 | 责任编辑:liyongchu |
随着数码单反市场的日渐成熟,不少摄影爱好者都已经从原来的消费DC换上数码单反了,而随着数码单反的普及,镜头方面的选择也自然成为了摄友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其中70(80)-200mm f2.8这个焦段的镜头相信是谈论最为火热的。这类镜头有着实用的焦段以及2.8的恒定大光圈,尤其适合人像拍摄,而且成像出色,深受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喜爱,对于佳能用户来说,有小白与小白IS,对于尼康用户来说,有小钢炮与小竹炮, M家也有80-200mm F2.8 G和70-200mm F2.8 SSM各一款,P家也有一款80-200mm F2.8。 不过由于他们不菲的价格却又使得不少人望而却步,于是副厂镜头便顺应而生。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的镜头副厂——适马,自然不会错过如此叫座的镜头了,在短短几年间,适马已经开发了3款70-200mm f2.8 的镜头,他们分别为 APO 70-200mm f2.8 EX HSM、APO 70-200mm f2.8 EX DG HSM、APO 70-200mm f2.8 EX DG MACRO HSM,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黑。 
特别鸣谢: | 产品送测: 广州市大沙头二马路24号盛贤摄影器材城首层04.05.06.07铺——广州艺联相机行 |  | | 联系电话: 020-83883442、020-83875757 | |
|
从镜头的命名,大家就能知道这3款镜头的主要分别,其中,APO 70-200mm f2.8 EX HSM 为第一代产品,以其优异的成像质量和相对便宜的价格而倍受好评。第二代产品是APO 70-200mm f2.8 EX DG HSM,命名中比第一代多了“DG”,也就是专门为数码做了优化设计,更适合在数码单反上使用。 APO 70-200mm f2.8 EX DG MACRO HSM 则是最新的第3代产品,从命名中我们可以发觉多了“MARCO”字样,这也就是第三代产品的主要改进之处,它在在DG小黑的基础上,提高了近摄能力,全程最近对焦距离达到了1米,最大放大倍率达到了1:3.5!以往小黑被普遍公认的缺点之一就是它的最近对焦距离只有1.8米,相比其它原厂镜头1.4米或1.5米的最近对焦距离有一定的差距,这次的改进则给了我们意外的惊喜。这款镜头的真实表现又是如何呢?下面我们将作出详尽评测! 三款不同版本的小黑参数对比:
| 70-200 f2.8 EX | 70-200 f2.8 EX DG | 70-200 f2.8 EX MACRO | 最近对焦距离 | 1.8米 | 1.8米 | 1米 | 全程对焦转角 | 约135° | 约135° | 约120° | 最大放大倍率 | 1:7.8 | 1:7.8 | 1:3.5 | 镜头结构 | 17片14组 | 17片14组 | 18片15组 | 特殊镜片 | 4片超低色散镜片 | 4片超低色散镜片 | 2片专业级低色散ELD镜片 及2片超低色散SLD片 | HSM超声波马达 | 有 | 有 | 有 | 是否DG优化设计 | 否 | 是 | 是 | 光圈叶片 | 9片 | 9 片 | 9 片 | 滤镜口径 | 77mm | 77 mm | 77 mm | 直径×长度 | 86.2 X 184 mm | 86.2 X 183 mm | 86.6×184.4mm | 重量 | 1266克 | 1270克 | 1380克 |
从参数来看,我们可以发觉第三代的小黑相对前作来说,并不是像二代改变时只作了轻微的优化,它的内里镜片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17片14组镜片改成了18片15组,其中包括了2片专业级低色散ELD镜片及2片超低色散SLD片,由于镜头结构的改变,所以其最近对焦范围可达到1米。另外,比较他们的体积与重量,第三代小黑的份量也有所增加,这应该是镜片增加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前两代"小黑"并没有使用ELD镜片,仅是4片SLD镜片,而ELD镜片是比SLD镜片更为珍贵的特殊镜片,它的成像效果接近萤石,造价也要比SLD高,ELD镜片的出现,能最大程度的抑制色散现象,提供更优秀的色彩表现。 
镜头结构示意图 外观与操控 
这款小黑的体积为86.6×184.4mm,口径为77cm,加上专业的莲花遮光罩,外表十分的威猛,拿在手上给人的感觉绝对专业!做工方面,适马镜头口碑向来是比较一般的,这款微距版小黑基本上延续了第二代产品的设计,镜头通体为黑色,表面经过金属磨沙处理,从新镜来看,这种处理给人感觉非常高档和专业,不过倘若使用有一段时间后,其掉漆的问题是否严重则值得让人担心。 
镜头口径为77cm 遮光罩方面比前作也有所改善了,首先其高度略为提高了,其次,它的内壁采用了螺纹雕刻的工艺,在消除杂光和逆光方面表现会更好。 
小黑三代的另外一个专业的象征是它“EX”字样的标签铭牌,它采用了金色的雕刻设计,字体略为凸出,非常美观和专业。 
做工精致的EX凸字铭牌 衡量一款镜头的做工是否优秀,除了外观外,不得不看的还有它的镀膜工艺以及变焦环与对焦环的阻尼感, 镀膜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镜头的透光率,消除各种杂光,适马的EX镜头均采用了自行研发的SML(SUPER MULTI LAYER)超级多层镀膜,从下面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这款镜头的镀膜工艺之优秀,为成像质量提供了很好的保证。 
漂亮的SLM镀膜 镜头前面较宽的是对焦环,位于镜头跟部的是变焦环,它们的表面都采用了优质的橡胶材质,做工精细,手感舒适,而阻尼方面感觉非常不错,松紧恰当而且非常均匀、流畅,操作方便。  |  | 对焦环 | 变焦环 |
HSM超声波马达驱动是适马自主研发的先进对焦系统,这款微距版小黑自然会应用上去,使用时感觉对焦非常快速、准确而且很安静,机械噪音微乎其微。另外由于采用HSM超声波马达驱动,它支持全时手动对焦。 
自动对焦/手动对焦设换开关 与旧版本相比,这款镜头的最大特色就是最近对焦距离达到1米了,而且是在70-200mm的全程焦段中均能保持这个最近对焦距离,这不但方便了拍人像特写,而且还能当微距镜头使用,镜头适用范围大大提高了!
评测篇 1.MTF 曲线分析: 通过MTF曲线我们可以基本上了解一款镜头的反差、分辨率、锐利度、像散等特性,下面图片是微距版小黑与DG版小黑的MTF曲线比较图。从MTF曲线对比可以看出:在70mm焦段时微距版小黑的反差与分辨率相比前代产品要好,而在200mm焦段时则略微下降。 
微距版小黑MTF曲线 
DG版小黑MTF曲线 *MTF曲线说明: 1.横坐标代表镜头的成像范围,即从中央到边缘的范围。纵坐标代表了反差的特性,越接近1,反差越高。 2.低频曲线(10线对/mm,红色)代表了镜头的反差属性,曲线的值越接近1,越平直,说明镜头的发差越高,中心与边缘的成像越接近于一致,影像轮廓清晰。 3.高频曲线(30线对/mm,绿色)代表了镜头的锐利度特性,曲线越高,越平直,则说明镜头越锐利,分辨率越高,画面的细节丰富,中心与边缘的成像越接近于一致。 4.实线与虚线的距离反映了镜头的像散特性,距离越小,说明镜头的像散越小。 2.暗角以及畸变 暗角与畸变问题对于中低端的镜头来说,是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尤其是广角镜头,而对于长焦端镜头则相对容易控制,下面是在各级光圈下分别在70MM焦段以及200MM焦段下的评测图。 显然,这支镜头无论在70mm焦段还是在200mm焦段下,畸变控制都非常出色,肉眼几乎不能察觉变形。而暗角方面,在70mm焦段下控制属于优秀,即使是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也非常轻微,当收缩一级光圈后就基本消失。而在200mm焦段下全开光圈时暗角就比较明显, 收缩光圈后则能明显改善。
| 70mm焦段下评测 | F2.8 | | F4.0 | | F5.6 | | F8.0 | | F11 | | F16 | | F22 | |
| 200mm焦段下评测 | F2.8 | | F4 | | F5.6 | | F8.0 | | F11 | | F16 | | F22 | |
3.分辨率评测 分辨率评测方面,我们采用ISO1392 标准分辨率卡和奥林巴斯分辨率专用读取数据软件:HYRes3_1E作分析和参考,评测相机为佳能EOS350D。 
ISO1392 标准分辨率卡 通过在不同光圈下的分辨率评测,我们发觉这款微距版小黑在F5.6-F11的光圈下分辨率最为优秀,F16后的分辨率开始下降。 | 横向分辨率 | 竖向分辨率 | F2.8 | 1526线 | 1533线 | F4.0 | 1551线 | 1652线 | F5.6 | 1744线 | 1797线 | F8.0 | 1811线 | 1811线 | F11 | 1748线 | 1790线 | F16 | 1625线 | 1675线 | F22 | 1534线 | 1541线 |
4.锐度评测 通过分辨率的评测,我们基本上可以了解微距小黑锐度方面的表现,下面通过实拍再观察一下,结果同样在F5.6--F11里的表现最为理想,而70mm焦段下的表现又要略为优于200mm焦段。 6.焦外评测 小黑自一代开始,其焦外成像就倍受好评,由于采用圆型光圈的设计,各级光圈下的焦外都十分柔美,即使在F5.6--F8.0下,也基本上能保持圆形焦外,二线性现像完全没有出现。 F2.8 |  | F3.2 |  | F3.5 |  | F4 |  | F4.5 |  | F5.6 |  | F6.3 |  | F7.1 |  | F8.0 |  |

f2.8 | 
f4.0 | 
f5.6 | 
f8.0 | 
f11 | 
f16 | 
f22 | |
7.紫边评测 对于数码相机,高光对比下,物体边缘往往容易出现色彩溢出现像,由于色彩多为紫色,所以我们通常称之为紫边,下面是在70mm焦段与200mm焦段下的评测。结果均有一定的色彩溢出,200焦段下略为严重一些。 70mm焦段 |  |  |
200mm焦段 |  |  |
8.微距评测 这款第三代小黑的最具特色之处就是最近对焦距离能够全程保持1米,相比前身最近对焦距离只有1.8米、其他同类型镜头最近对焦距离:1.4/1.5米都要出色许多!下面我们通过与佳能小白的实拍来作对比,显然,随着最近对焦距离的提升,小黑三代对于微距、特写的表现更为出色。 
佳能小白最近对焦距离1.5米拍摄 
小黑三代最近对焦距离1米拍摄 
佳能小白最近对焦距离1.5米拍摄 
小黑三代最近对焦距离1米拍摄 9.实拍样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