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成品加工”教学法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实践 -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 - powered b...

 乐乐妈 2009-07-02

半成品加工教学法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实践

进才中学北校    谢晓杨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社会成员争相学习的内容,这就使教育者——学校信息科技学科教师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利用有限教学时间和资源,缩小学生个体上的差异,提高学生整体水平。半成品加工教学法在信息科技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半成品 半成品加工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主渠道。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确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外,最根本的就是采用与教学原则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能充分理解、牢固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我在信息科技教学中,尝试运用了半成品加工的教学方法,保证了每节课教学 知识点的相对独立性,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实践背景

针对各个学校信息科技学科师资的不同,有的小学只是在三年级开设信息科技课,而有些条件较好的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各个年级都有信息科技课,甚至有的从外地学校转来的学生,从没接触计算机。由于学习时间的不同,直接带来了不同的学生个体信息技术能力上的差异,给中学的信息科技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常常会失去了信心。因此,我们在对某一内容教学时,既要保证每节课知识点前后衔接性,又要让每课的操作内容上的独立性。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学生练习一般都是在前一节课的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或加工的,但如果前一节课作品完成的不好或因 故没有完成的同学,他们在新课的练习中就没有加工的对象了,难以获取更多的新知识。正是由于学生的自主练习中由于个性差异,时间有限,前面的技术没有掌握,在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时存在较大的困难,由此形成学生技术操作盲区,恶性循环。因此,在信息科技教学中,要让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加工的对象——半成 品,我实践了半成品加工教学法,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什么是半成品加工教学法

半成品加工教学法是从工业半成品加工借用来的词汇,该教学法的核心是为师生提供一些待完成的教学模具作品,旨在提供一种真实的问题解决 环境。半成品,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信息技术教学成果(成品)的一种技术留白,补充这些留白就是进行再加工,在形成成品中开展教与学,这样能更有 针对性地以信息需求为线索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为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了物质基础。

利用半成品加工教学法,无论是讲授还是练习,既不破坏整体作品的真实性、丰富性,保证每节课知识点前后衔接性,又要让每课的操作内容上的独立性,对学生自我作品的进度差异问题和软件技术的系统性问题都进行了较好的回避。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体会到信息需求的内涵和技术操作要点,提 高课堂讲授、概念理解和实践练习的效率,优化学习情景与训练环境。

半成品加工教学法的适用范围:适用教师针对信息需求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开展教学,优化技术的支撑作用;适用学生迅速地配合教学进度,为自主实践储备必要的方法与技术;适用技术点学习测试和过程评价,突出技能点的落实。注意,该方法不适用对学生终结性(作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通过真实的 作品制作完成。

三、半成品加工教学法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实践

1半成品加工为教学目标的完成提供了条件

新课程标准以非零起点为基础,但是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基础和跳跃性大的技术要求,半成品加工为教与学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针对第四 章电子表格的学习,教材中表格数据的图形化以表格数据的处理为前提,但是在学生的自主练习中由于个性差异,时间有限,前面的技术没有掌握,一些学生没能完成表格中的有关单元格的计算和统计,就不能得到制作图表时的基本数据,数据图形化也无法完成,由此形成学生技术操作盲区,恶性循环。为此,我使用半成品 加工教学法,在每个技术操作点前为学生提供表格数据加工的半成品,学生针对半成品加工,进行图表制作的学习,掌握技术要点,即使个别学生基础差,前 面的内容没有消化,也不会对数据图表教与学形成障碍。

Powerpoint幻灯片或网页中超级链接的教学时,运用半成品加工教学法,就显得更有必要了。就学生对超级链接的学习要一个课时,为了保证这节课知识点与前一节课内容的连贯性,我们一般都是让学生在各自前一节课的作品(半成品)为例进行超级链接的学习。如果某些同学前面的作品不够完 整,页面不全,特别是在主页面上副标题不全,学生在进行超级链接练习时就会不知所措了,没法完成相应副标题到对应页面的链接。所以,在教学前要根据前一节课的成品,精心为学生准备本节课超级链接时用到的半成品,让学生有加工的对象,学生并能轻松地掌握超级链接的要点了,运用半成品加工教学法能 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2半成品加工提高课堂效率

对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归根到底就是看其能否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也就是看目标达成度的增量,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以及时间的利用率这三个有 效教学的外显指标。要使每一堂课都有一定的达成度,就要注意目标设计的科学性。半成品加工半成品的制作和留白两方面都针对教学目标和技术点进行科学设计,使课堂教学的达成性目标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新课程中信息加工模块涉及的技术含量高、跳跃度大,以非零起点为基础,然而在一 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却深刻体会到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技术操作薄弱,影响课堂进程。如果课堂不依赖于学生的进程,而是教师提供数个类似半成品,比如 Excel表格、班级主页等多媒体作品,抽掉了其中需要插入、修改的部分媒体元素,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与操作实践。这样,学生不会因为某些技术环节没有掌握,而浪费大量课堂时间,使得后继练习无法完成;老师也不会因为学生的进程而影响教学任务,既保证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也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

四、实践体会与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半成品加工教学法在针对信息科技某些内容的教学时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半成品加工教学法的适用范围为:

第一,适用教师针对信息需求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开展教学,优化技术的支撑作用。

第二,适用学生迅速地配合教学进度,容易地为自主实践储备必要的方法与技术。

第三,适用技术点学习测试和过程评价,突出技能点的落实。注意,该方法不适用对学生终结性(作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通过真实地作品制作完成。

但作为课堂上的教学法,需要更注意半成品内容的丰富性、针对性和层次性。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准备半成品半成品内容的要体现针对性和层次性,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加工半成品时,学生不仅学会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获取信 息的能力、思考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半成品加工教学法的支撑下,信息科技新课堂更容易达成信息需求教学和德育渗透的双重目标,促进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

1、《差异教学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2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
3
、《化繁为简 寓教于乐 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