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儿好书《100年也不会过时的育儿智慧》

 布达拉公 2009-07-09
育儿好书《100年也不会过时的育儿智慧》


长篇连载

本书由中资海派商务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授权选载

精彩选读

译者序:不容错过的育儿经典

    《100年也不过时的育儿智慧》在韩国的第一次出版是在1980年,当时的书名是《为了年轻的妈妈》。 0多年来,这本书通过修订和改名后重新出版,仍在韩国受到许许多多年轻父母的大力追捧。因为这本书里所承载的是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的经典的育儿智慧,是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的活生生的育儿方法。

    本书的作者李元宁教授从事了30多年的幼教教学,是韩国公认的幼教领域的专家,但她仍然认为养育孩子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在书中,她以这种心态为基点,结合理论和自身的经验,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才是明智的。她并没有提出别出心裁或让人难以理解的新的幼儿教育理论,只是凭借自己在养育女儿和外孙们的过程中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幼教技巧以及作为幼教专家的底子,从孩子的诞生开始到上小学之前的年龄段为主,絮絮叨叨地给大家讲解幼教的方法和理论,就像娘家妈妈的唠叨一样可亲可爱。

    中国和韩国是同属一个文化圈的友好邻邦,因此我认为韩国的幼教理念对中国人来说应该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我相信,通过这本韩国经典幼教图书,我们的年轻爸爸妈妈们也会得到一些启迪,从此让我们可爱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更科学、合理的教育。

蔡福淑
2008年7月

 

    第一章 宝宝的诞生

    一个孩子什么时候最需要妈妈温暖的双手?呱呱坠地的婴儿最需要,因为初生婴儿要适应子宫外纷纷扰扰的环境。这就需要听一听在子宫内听惯了的妈妈的心跳声,还需要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感受她亲切的声音。

    对一个人来说起步非常重要,婴儿时期感受到安定和信赖,成长以后才会充满激情的探索这个世界。现在,从孩子的出生开始正确引导吧。

    无暴力的出生,尊重人权的分娩

    这世上每天都有很多宝宝们出生。为宝宝的出生,妈妈们经历十月怀胎的妊娠反映、揪心的分娩之痛。宝宝虽可爱,生产却是痛苦的。因而妈妈们对宝宝有很大的迷恋,无意中认为,为孩子付出了很多。

    就像妈妈们为宝宝的出生付出很多一样,宝宝们也在出生过程中经历着巨大的痛苦。这是最近才被人们认可的。刚出生的婴儿都哭得都很厉害,而且还会皱眉。过去的几千年里,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婴儿的出生就该如此。

    在子宫内能听能看的孩子忽然要用头顶着狭窄的产道出来,还要从温暖的羊水中一下子来到温度迥然不同的外部环境里、从妈妈安静的肚子里一下子暴露在各种噪音中,大夫和护士们的说话声音对初生宝宝来说无疑于震耳欲聋的大动静。

    人们会对产妇说“辛苦了”之类的话,但很少有人能想到,为了出生孩子也非常辛苦。“出生”一直是以围绕大人为主进行的。

    法国妇产科大夫瑞福阿耶从“宝宝的角度上帮助分娩”为着眼点,把产室布置得灯光暗弱,机器声和说话声也要小点,宝宝出生以后也不急于剪胎,让宝宝静静地听妈妈的心跳声,剪胎以后就把宝宝反复的放到跟羊水温度差不多的水里,让孩子慢慢适应外部的环境。还有不把孩子单独放在婴儿室里,让宝宝跟妈妈待在一起,听听妈妈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得到这种关怀的宝宝们一般都是表情安逸,睁大着眼睛探索似的看着周围的世界。刚出生的宝宝们之所以大声哭泣是因为从防噪音、防寒的环境中一下子来到世界上,被冷空气包围着,还要忍受大人们粗暴的爱抚。因为婴儿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忍受着这种暴力。

    1977年德国的马日罗对将要流产的胎儿进行了摄影,结果照出怀孕9周的婴儿为挡住闪光灯抬胳膊遮眼睛的动作。婴儿出生时已经具备了能适应光和声音的能力。但环境不好就萎缩着身心,不愿意探索周围的环境。

    人生的第一步非常重要。婴儿时期感受到安定和信赖感的孩子将来会充满激情的探索这个世界。现在,我们要从孩子的出生开始好好引导他们了。屏气过去因无知而推崇过的粗暴的分娩方法,打开崭新的“无暴力出生”之门。让孩子的出生真正成为人生之路上最好的出发点,那么心理学家们说的“出生的悲剧”就会减少了。

    这样一来,过去我们的妈妈们在家里分娩后把孩子放在身边这一做法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明智的。现在越是大医院越把孩子放在新生儿室里,三天都不让跟妈妈接触。护士也不能把每一个孩子都照顾得特别仔细。看来初生的宝宝们要适应这个世界也越来越不容易了。那么出院以后呢?很多人认为在家坐月子太麻烦,都上产后疗养院里待一个月。这样宝宝只能又在新生儿室里待着了。这当然也有理由,说是为了让产妇好好休息。但这也不是以大人为主的想法吗。

    一个孩子什么时候最需要妈妈温暖的双手?呱呱坠地的时候最需要!因为初生婴儿要适应子宫外面纷纷扰扰的环境,就需要听一听在子宫内熟悉的妈妈的心跳声,还需要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感受她亲切的声音。

    在婴儿哭泣的时候,把他放到妈妈左边的胸前,轻轻地拍拍孩子,孩子就会安静下来,这招确实很管用。


    脑细胞的发育

    人类思考及活动的能力与有“总司令部”之称的脑组织的发育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现代研究结果表明,人的脑细胞是从胎儿时期开始发育的。脑生理学家说,妊娠期10 周的胎儿就具备了成长以后该有的大部分神经中枢,在妊娠期18 周开始发生脑发育上的两件重要事情:一件是脑神经中枢末端出现树状突起,另一件是这些树状突起开始连接起来。如果说神经中枢是人的胳膊,那树状突起就是最末端的手指头一样分叉出来的细细的、尖尖的部分。人聪明与否与这些树状突起的数量和连接程度有关。

    纵观人的一生,脑细胞的发育速度从妊娠期18 周开始到2 岁左右是最快的,其次是2 岁到4 岁,7周岁以后就很难再期待脑细胞自身的发育。

    蛋白质的摄取和适当的刺激是帮助脑细胞发育的重要因素。肉类、鱼类和豆类等食品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墨西哥某个村落的村民世代饱受营养失调之苦,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有些傻乎乎的。有个营养学家把这个村落里的孕妇分成两组,让一组孕妇好好调养,另一组则听之任之。结果孩子出生时头部的大小就不一样,好好调养的孕妇生出来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比另一组孕妇所生孩子的成长速度要快得多,而且在学会说话后他们的词汇量更丰富,好奇心更强,整个人更加有活力。

    营养学家还用小白鼠做实验。把刚出生的小白鼠分成两组并供给它们同样的营养素,一组是直接供给,另一组则让小白鼠在迷宫中找到出路后才能吃到食物。也就是说一组的小白鼠是被动接受食物,另一组是主动寻找食物。一段时间后,营养学家把这些小白鼠的大脑进行了解剖,结果发现被动接受食物的小白鼠的脑细胞数只是主动寻找食物的小白鼠的1/3。

    自己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虽然艰难,但对脑细胞的发育很有好处。胎儿时期和婴幼儿时期脑细胞发育非常迅速,因此应该让孩子摄取充分的营养,同时让孩子探索周围的环境,满足其好奇心,让孩子有机会自己解决问题。1970 年,脑生理学家们的各种研究非常活跃。1964 年,专门研究儿童智力发育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loom) 发表了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他专门研究人类从幼儿时期到17 岁为止的智力在哪个阶段发育得更迅速,什么情况下发育得更好等内容。他说假定一个人17 岁时的智力是100% 的话,4 周岁以前发育50%, 到8 周岁再发育30%,从8周岁到17 周岁只发育20%。

    布鲁姆还说,在智力发育中稳定的情绪非常重要,这比让孩子接受背诵等注入式的智力发育训练更为有效。他强调,单纯地背诵某特定事物之前,应该先让孩子以好奇的心态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倾听别人谈话,这很重要。

    布鲁姆的研究与脑生理学家们相比,虽然研究领域和所处的时代都不同,但结果却有着相同之处。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布鲁姆的“人的智力4 周岁以前发育50%”的观点与脑生理学家们在研究中得出的“4 周岁以前是人大脑发育的最快时期”的结论相同。综合这些,我们可以得出:应该好好把握大脑发育最活跃的时期,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给予孩子充分探索周围事物的机会。脑生理学家们还提出“小时候在大脑发育时期,因营养失调或没有得到足够的外界刺激而没发育好的智力以后不会再发育”的悲观观点。

    社会团体和政府应该关心那些因贫穷而无法摄取足够蛋白质的孕产妇,这是培养国民的捷径;而富裕阶层应注意,不要让婴幼儿受到过分的保护,那很容易剥夺孩子探索的热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贫困而造成营养不良,从而导致成长发育的缺陷,是我们在进行幼儿教育之前应该解决的根本问题。

    有些家庭考虑在孩子上学前买房子,因此日子过得比较拮据,但是孩子小的时候如果没有摄取充分的营养,会直接影响智力发育。希望一心想着存钱的家长们能好好考虑一下。
 婴儿也会学习

    我曾在一本心理学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张有趣的照片,一位老爷爷身后跟着一群排着队的小鸭子。
照片中这位老爷爷是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茨(Lorentz),他主要研究鸟类的“母亲印刻期”这一现象。他发现鸟类在刚出生时的经历会对它后来的成长留下深刻的烙印。实验室里孵化出来的小鸭子总是跟着他走,他走到哪儿,小鸭子就跟到哪儿,母鸭子孵出的小鸭子却不跟着他走。小鸭子刚孵化出来时,眼睛首先看到的移动物体会给它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个发现洛伦茨又做了一系列的实验。首先他用木头雕刻了一只公鸭子,小鸭子孵化出来后他就用木头公鸭围着小鸭转来转去,还用扩音器反复播放公鸭子的声音。过了一段时间,他把小鸭子放养到池塘边,这些从实验室里孵化出来的小鸭子就乖乖地跟着一只公鸭子走了。

    后来,有个叫赫斯(Hess) 的人让他的女学生孵化小鸭子,让孵化出来的小鸭子只看到她,接着又孵化了一只鹌鹑,这次让鹌鹑只看到小鸭子。结果,校园里出现了一道特殊的风景:女学生走在前面,小鸭子跟在后面,而小鸭子后面又跟着鹌鹑。在决定性的时刻,小鸭子是把女学生当成母亲来接受,同样,鹌鹑又把小鸭子当成了母亲。

    有些学者认为:人虽然不像小鸟或小狗那样单纯,但也有决定性的时期。人生的早期经验同样会深刻地印刻在脑海里,对整个成长过程都会产生影响。哈佛大学的怀特(White) 博士和专门研究新生儿的专家鲍尔(Bower) 认为人在婴幼儿时期学到的东西最多,而且这个时期印刻在脑海里的早期经验会影响到他今后的人生。

    一天闭着眼睛睡20 个小时的婴儿能理解什么?一直以来我们都被这种想法支配着,认为只有不闹的孩子才是最乖的,但现在研究婴儿发育过程的学者们却改变了看法。以前人们认为婴儿在出生后的18 个月里是毫无能力的,现在却发现这个时期的婴儿其实有不少能力,虽然他们没有像成人一样的综合分析能力,但有着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的能力,并且会利用这些能力来领会生存的方法。

    怀特博士认为决策者和社会成员们现在正浪费着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这里他所说的资源指的婴儿。怀特博士认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政府对教育投入了巨额资金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如果政府和社会把现在投入到教育里的时间和精力以及资金投入到6 岁以下婴幼儿的教育里,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每个人都有形成能力基础的决定性时期,而这个决定性时期就是人从出生到上学之前的这段时间。

    怀特博士从事了近20 年的婴幼儿研究。他曾经把6 岁、3 岁和2 岁的孩子分为聪明部分和普通部分,然后把6 岁的聪明孩子和3 岁的聪明孩子相比较,发现他们的聪明程度是一致的,再把3 岁的聪明孩子和2 岁的聪明孩子相比较,发现他们的聪明程度也是一致的。怀特博士对这种研究结果感到非常惊奇,于是开始留心观察新生婴儿的成长过程,发现婴儿在出生10 个月以后其聪明程度开始出现个体差异,18 个月以后婴儿聪明程度的变化也就结束了。也就是说,情绪的稳定和有能力与否是有决定性时期的。

    也许你会认为与刚出生就能行走、寻找食物的动物幼崽相比,人类的婴儿是无能的,其实这只是大人没能仔细地观察婴儿才会产生的想法。因为没能看到宝宝的能力而无法成为宝宝的游戏伙伴,更不会和宝宝对话。

    如果我们能看到婴儿的能力就能更好地开发婴儿的智力,就像在春天里帮苗木扎根土壤中一样帮助孩子成长。在孩子最需要父母影响和帮助的时期去关怀他是引导他好好成长的基础,婴儿也会学习,也许在婴儿时期能够学到的是最多的。

    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其仁爱之心、稳定的情绪、直面人生的态度和基本的道德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父母一心想好好培养孩子,却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正处于什么样的发育阶段,过分勉强孩子,这样只能适得其反。跟大人一样,孩子在感到吃力时就会放弃学习。

    宝宝会学习,但只有在内心感到安定的情况下才会有自信心,并且在自己想学的时候才会学得最好。
 
 早期音乐教育适合每个孩子吗

    “安静点,不要吵醒宝宝。”这在美国被认为是废话。有3 个孩子的艾伦认为婴儿的听力不是很好,所以在宝宝睡觉时根本用不着强调安静。那么婴儿到底能不能听到声音呢?

    美国的音乐感受性启迪专家戈登(Gordon) 认为,人从婴儿时期就应开始培养对音乐的感受性。让孩子反复听适合婴幼儿水平的音律和节拍,孩子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音乐,并且可以在听不到音乐的空间里想象音乐,再现音乐。这也可以理解为在进行具体的音乐教育之前,比如学习钢琴或小提琴等乐器之前,先培养他们喜好音乐的心理基础。

    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早期特长教育需要我们好好反省一下。只有在孩子已经具备了接受音乐教育的心理条件时,这种音乐特长教育才会有效果。如果强行让一个没有心理准备的孩子接受音乐教育,他将会永远讨厌音乐。

    有一位妈妈为了让上小学的女儿能在钢琴比赛上获得好成绩,就强迫她整个暑假都要练琴。结果,虽然获得了特等奖,但孩子却不再弹琴了。对这个女儿,妈妈毫无办法。如果父母让孩子接受音乐教育的目的只是想让孩子将来在感到幸福时,闲暇时,能用琴声表达内心感受,就不要这样狠心强迫孩子练琴了。

    被派遣到新西兰的一位外交官家里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在回国的前一年,他们把5 岁的女儿送到当地一家非常有名的音乐学校,让孩子学习弹钢琴。看着孩子每天高高兴兴地从音乐学校里回来,妈妈就怀着期待的心情让孩子弹钢琴给她听,但孩子每次不是说 “今天练习唱歌了”就是说“今天打鼓了”“今天拍手了”…… 妈妈很着急,在回国前2 个月左右,她实在忍不住去问音乐学院的老师,到底什么时候能学弹琴。老师说:“弹钢琴不是技术,不喜欢音乐的人根本没有必要学习它。您家的孩子没有节拍感、乐感,怎么能学好钢琴呢?”结果那个孩子到回国时也没有摸过琴键。

    不要因为父母的强迫或错误的教育方法,让一个原本只要经过培养就能开花结果的幼苗过早凋谢掉。
 

    说话时与孩子平视

    假如给出生一个月的宝宝挂上一个有音乐的转动玩具,你就会发现宝宝的眼神虽然反应不是很灵敏,但还是会随着玩具转来转去,而且手脚也会随着玩具上转来转去的各种颜色来回舞动。有一次外婆抱着两个月大的俞真吃饭,孩子的眼神就能在饭碗和外婆的嘴之间来回转动。好好观察宝宝,你就会发现他们也在非常认真地观察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

    以前,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刚出生的孩子不会看,希望他安安静静地躺着。这是因为大人没有发现宝宝会看这一事实。

    如果宝宝从床上掉下来,大人会以为那是宝宝看不出高度的缘故。其实不然,那是因为孩子想避开但因为头太重无法平衡身体,或者错过了往后退的有利时间。

    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Gibson) 和沃克(Walker) 认为宝宝从会爬开始就已经对高度有了一定的认知。

    他们在两个高点之间制作了一个视觉上的“绝壁”,上面铺好玻璃,然后把宝宝放在上面。虽然没有掉下去的危险,但宝宝还是没有向另一边正在呼唤他的妈妈爬去。

    所以说不能一味地认为“不闹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孩子之所以不闹可能是因为周围实在没有什么可看的,或者是因为没有好奇心,或者是因为再怎么闹也不能引起大人的关注而放弃的一种行为。
可以在宝宝的周围贴上各种颜色的图片,也可以用有漂亮图案的布做成小被子,或者在宝宝的眼前挂上一些漂亮的玩具,而且要经常更换,这样宝宝就有东西可以看了。婴儿是可以看的,只是没有像成人那样的综合分析能力。

    婴幼儿听的能力和看的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并且他们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所以说,父母在对待婴幼儿时一定要认同他们这方面的能力,进而让宝宝体验到各种适合婴幼儿的事物。

    美国的心理学家沃森(Watson) 在观察了婴幼儿的反应后得出结论:大人与孩子平视的时候,心灵的交流效果最为显著。当爸爸妈妈以平视的角度抱着出生14 个月的宝宝时,其反应比以90 度角抱着的时候亲热2 倍。与宝宝平视,并看着宝宝的眼睛说话的技巧不仅适合婴儿,而且也适合上幼儿园的孩子。大人的身材原本就比孩子高,如果再俯视孩子并与其谈话,那谁都不会喜欢。

    有一次一位未婚女性对我说:“我很喜欢我的侄子,可是每次我要接近他,他就大喊我是‘大象’,这真让人伤心。”在一个3 周岁的孩子眼里,没有俯下身来并且说话不太亲切的姑姑可能就像恐怖的大象,有时候还会因为害怕这样的姑姑而放声大哭呢。

    美国有一位建筑师在设计幼儿园的时候坐在地板上,从孩子的高度仔细观察了周围,再开始进行相关的设计工作。我觉得他的这种做法是很专业的。在孩子的眼光所不能及的高度上贴各种照片或展示物品是根本不为孩子着想的做法,把孩子在幼儿园或小学里画的图画贴到家里与孩子视线平行的墙壁上,孩子会觉得父母尊重自己,这样做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与刚出生的宝宝交流时一定要把孩子抱到与大人的眼睛平视的高度上,而与上幼儿园的孩子交流时大人则可以单膝跪下,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与孩子进行心灵的交流。
有视力障碍的婴儿和环境

    并不是世上所有宝宝出生时都是正常的,有的宝宝身体有残疾,有的宝宝智力有障碍。残疾宝宝的出生不完全是父母的过错,而孩子则更是无辜的。

    有一次我访问因先天性脑麻痹而腿脚不方便的孩子,看着他们艰难地练习走路,那种心痛的感觉直到现在也无法忘记。那里的一位老师说:“年龄越大,学习走路就越困难。要是能早一点开始就好了。”那些带着先天性残疾出生的孩子除了要忍受身体上的残疾外,还要忍受来自父母的压力。有的父母会觉得丢脸,还有的父母会觉得羞愧,这都有可能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这样即使连天生的才能也会被践踏掉。

    美国婴儿心理学专家鲍尔在一次观察一个有视觉障碍的宝宝时发现,宝宝能用嘴唇和舌头发出奇怪的“踢踢”声。经过反复观察和研究,鲍尔终于明白这个有视觉障碍的婴儿能利用声音的反射分辨物体的位置。于是鲍尔把一个玩具娃娃举到宝宝面前,宝宝就用嘴唇和舌头发出“踢踢”的声音,然后把头转向玩具娃娃所在的位置。鲍尔换了一次位置,宝宝还是通过这种奇怪的声音猜出了物体所在的位置。

    这个宝宝的母亲知道这件事情后忍住悲痛,为宝宝重新布置了家里的环境。她把那些能吸收声音的窗帘以及地毯全部撤除,给宝宝准备了各种有声音和无声音的玩具,每天变换种类和位置放到宝宝身边。

    这个有视觉障碍的宝宝每天都很用功地用声音分辨各种东西的位置。在他6 个月大时已经能像正常孩子一样非常准确地拿走自己面前的东西,而且还能分辨出哪个是自己喜欢的奶瓶和布娃娃。如果把奶瓶放到孩子面前他就能张开嘴等着喝奶,把布娃娃放到面前他就会一把抓住它,用它摩挲着脸颊。这个孩子已经能利用声音来分辨物体的种类。这个孩子并没有像其他的视觉障碍儿童那样被动,而是一直在好奇地探索着周围的世界。

    无论是正常儿童、智力障碍儿童还是身体有残疾的儿童都应该拥有能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天赋的机会。无论是牵牛花还是向日葵,无论其花籽大小不都可以开花吗?

    例如,对于腿脚不方便的孩子,可以让他拥有“我虽然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走路,但我画画不错”的自信心,有这种自信心的孩子就会非常努力地去画画。作为父母,很想为孩子做点什么,但又因为害怕别人异样的目光而不能有所作为,而持消极的态度。改变社会风气需要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付出努力,每对父母也需要有正面挑战的勇气。

    我曾访问过一个特殊家庭。当时他们6岁的孩子因为患脑麻痹症而腿脚不方便。在孩子满1 周岁后仍不能走路的情况下,他们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被告知是脑麻痹。夫妇俩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而是每天坚持给孩子的腿做1 小时的按摩。夫妇俩并没有因为每天给孩子按摩而抱怨什么,反而因觉得能为孩子做事情而感到高兴;他们更没有因家里有残疾孩子而感到丢脸,反而为孩子能够健康生活着而感到庆幸。这样的态度真是让人肃然起敬。

    最终这对夫妇培养出一个在幼儿园里能大胆发言的活泼孩子。这个孩子也从不因自己的残疾而感到丢脸,他不会一个人藏在角落里皱眉头,而是跌倒了就马上爬起来,继续参加活动。现在这个孩子已长大成人,在美国学习神学后回国从事教会工作。

    鲍尔说,即便是先天性痴呆儿,如果从婴儿时期就开始给予他各方面的探索机会,也会比没有这种机会的孩子在各方面都发展得更快。

    残疾人是不幸的,但如果因为某个方面有残疾而让他的其他天赋随之凋零那将是更大的不幸。我们应该帮助这些残疾孩子,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心理。
 

★ 聪明妈妈的育儿故事专题 ★

    五音不全的妈妈也要给孩子唱歌

    有一次,我抱着刚出生两个月的小女儿看电视。刚好电视里播放某公司的广告,画面是小兔子边打鼓边唱歌,宝宝看着看着就咯咯地笑起来。后来每次播放这个广告时宝宝都会笑个不停。我当时为一个出生刚两个月的婴儿就能分辨出愉悦的声音而感到惊奇。

    心理学家沃特海默(Wertheimer) 曾经针对初生婴儿做过听力实验。他在分娩室里把手表交替放到婴儿的左边和右边。把手表放到左边,孩子就会把头转到左边,放到右边,他就会把头扭到右边,并且眼睛也跟着转动,希望看到东西。

    日本的妇产科大夫和美国的一些专家们曾经给刚出生后哭泣的婴儿听录好了的胎内音,结果不久婴儿就能安然入睡。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婴儿在妈妈体内时听过胎内声音的缘故。这也足够证明胎儿是可以听到声音的。

    婴儿虽然不会说话,但只要听到妈妈用愉快的声音说话或唱歌,听到音乐,他们就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积累着知识。但妈妈也不能一天24 小时都播放音乐,这样孩子容易失去兴趣,也有可能干脆漠视音乐。在宝宝醒着时,变换招数为他改变环境才是最好的方法。

    爸爸妈妈唱的摇篮曲、朗诵的童诗都能让孩子充实自己。有人认为自己五音不全,或是歌唱得不太好而不愿意给孩子唱歌,但并不是只有歌唱家才有给孩子唱歌的特权,孩子更喜欢妈妈哼的那种传统小调。

    比如,“小狗,小狗,不要叫;小鸡,小鸡,不要叫,宝宝要睡觉”。孩子就喜欢类似这样的小调,反而不喜欢扯起嗓子唱的“睡吧,睡吧,我心爱的……”这样的摇篮曲。光是从这点就能看出以前人们的智慧。

★ 李元宁教授的开放式幼儿教育 ★

    幼儿教育是夯实孩子心灵的基础工程

    建高楼大厦的地基一定要牢固。如果因为基础工程费时费力而偷工减料,将来就很有可能引起一场灾难。

    幼儿教育就像建高楼大厦的地基工程。如果没有在幼儿时期做好“烙印”到孩子脑海里的基础工作,那么将来孩子成长中出现难以挽回的错时,后悔都来不及了。

    那么幼儿时期孩子的脑海里应该“烙印”一些什么东西呢?很多妈妈认为是识字、学算术、学英语。当然,孩子是该学一学数数,识字;但在观察了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以后,我得出的结论是:“学习的心理准备”“不怕失误的心理”“克服困难,努力到最后的态度”“不轻言放弃的心理”和“关心别人的爱心”“懂得与身边的人相处,很好的合作”“懂得欣赏并真心赞美他人的成功”等更为重要。

    一般的孩子只要有学习机会,都可以学到自己能力所及的知识,但如果是因为没有自信或是害怕失败而不敢学习新知识的话,即便在学校里成绩再好,长大以后还是很难有成就的。

    在强迫孩子学习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不自觉地说过“花这么多钱,为什么不能好好学”“怎么?又只得了90 分,这怎么行呢?你要得100 分才可以”“你总是看着别人什么你也想学什么,真正让你学的时候又不好好学”等诸如此类的话,这很可能会在孩子的心灵里埋下“我太差了,这都学不会”“做错了妈妈会不会又怪我呢”;“做错了该怎么办呢”等心理阴影。这无疑是在捣毁“基础工程”,让孩子在心理阴影中不健康地成长。

    幼儿时期只是一个开端,因此不需要孩子学习很多不适合其年龄阶段的东西。让孩子去体验一些能够获得自信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第2章  照顾宝宝

    孩子自己穿衣服,如果搭配得好,细心的妈妈一定会借机夸奖孩子:“今天你穿的衣服颜色搭配的真好。”即使搭配得不好,也不要指责孩子,只会问孩子为什么要穿成那样,如果孩子能说出他的理由,就让孩子继续穿着;即便妈妈没有责怪,孩子也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韩式幼儿教育”优于“西式幼儿教育”的诸多地方

    给大女儿喂母乳后我得过乳腺炎,吃了不少苦,所以二女儿出生后我就考虑给孩子喂奶粉。当时大夫问我会不会后悔,我说不会。因为我想:喂奶粉时只要好好抱着孩子精心呵护她,会跟喂母乳差不多。于是大夫给我采取了回奶措施。

    出院后,我刚抱着孩子喂奶粉时就后悔了,因为给孩子喂母乳时的那种感觉(打心底涌出的爱的感觉)与在手里拿着奶瓶给孩子时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看来造物主的安排并非毫无道理。

    孩子在吸奶时最能感受到心灵的安定,并对妈妈产生信赖感。这时候孩子的安定感和信赖感会成为以后形成人格的基础。埃里克森 (Erikson) 认为,孩子通过吸奶可以满足吃的欲望;母亲的乳房也不像奶瓶那样是透明的,母亲不能清楚地知道孩子到底吸了多少。

    后来我们采用西方育儿方法,按时给孩子喂奶,认为这样做才科学。但研究结果表明:过分按时喂奶的孩子在长大以后做什么都很被动,而且有很强的依赖性。每次怎么哭都不给奶喝,宝宝就会丧失主动性和探究性。现在专家们说,最好是宝宝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喂,因为会有饥饿感的是孩子而不是时钟。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育儿方法在某些方面是优于西方的。不管是在市场上还是在公交车上我们都可以给孩子喂奶的妈妈。

    总的来说,对 3 周岁以内的幼儿,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方法比较好。而3周岁以上的幼儿教育方法就值得向西方借鉴。

    在驻韩美军幼儿园里当过多年幼儿教师的两位专家曾在 1970 年的一次公开讨论会上说:“美国孩子在小事情上比韩国孩子更爱闹 更爱发牢骚。”他们说这些可能跟养育方法有关,并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那个时期牛奶很贵,韩国的妈妈只能给宝宝喂母乳,所以孩子跟妈妈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那时的孩子就有了心理稳定感。我认为21世纪初开始提倡给宝宝喂母乳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宝宝在吸奶的同时,还能跟妈妈形成亲密的关系,所以最起码在宝宝6个月前由妈妈亲自带比较好。

    在我们的育儿方法中最不应该丢弃的就是父母跟孩子一起睡觉的习惯。当然,如果孩子大了还和父母一起睡的话,可能会对孩子的性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但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来说,由大人陪着睡还是较为妥当。因为孩子就在身旁,不管他听不听,我们都可以跟宝宝说话,而且宝宝的每一个小动作我们都可以马上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样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才会更加密切。

    韩国人习惯在地板上铺褥子睡觉,这样方便大人看到孩子的脸,也可以眼睛对眼睛,这是非常好的。即便是睡床也应该把摇篮放在父母的卧室里,这样就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
旧金山是我去美国留学时到的第一个大城市。在去西雅图之前,我有机会访问了当地的上流社会家庭。当时并不是对方邀请我,我是跟着在他们家里做计时保姆的高中同学去的。

    这家主人虽然年轻,但因为继承了遗产,所以生活比较富裕。他们有一个刚满 1 岁的孩子,主人夫妇外出后我和同学带着宝宝玩得非常开心。但一到晚上 7 点,同学就从冰箱里拿出奶瓶,抱着宝宝进了一个房间。这个房间布置得非常舒适,角落里放着摇篮。只见同学把房间里的灯光调得很柔和,然后把孩子放进摇篮里让他躺下,并把那个冰凉的奶瓶放到孩子身边,说过晚安后就退了出来。
在韩国,我们认为幼儿就该和大人一起吃,一起睡,大人不能离开半步。当时刚从这种文化圈里出来两天的我完全不能理解这种做法,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我问她:“宝宝会不会害怕?”同学说:“美国人一开始就不跟孩子一起睡。”我接着说:“既然宝宝的父母都出去了,我们就陪孩子多玩一会儿吧。”可我的同学说那是不可以的,因为宝宝的父母不愿意打破这种习惯。也许那个宝宝已经熟悉了这种生活吧,他不哭不闹地睡着了,也不知道喝没喝那瓶凉牛奶。

    我们的宝宝半夜起来后可以随便下地,但西方就不一样,他们的孩子是在摇篮里睡觉的,无法自己下来,所以有的宝宝一进摇篮就啃着自己的手指头,另一只手还摸着自己的耳垂,有的宝宝则必须抓住小被子或抱着布娃娃才能入睡。这种怪习惯是宝宝在黑乎乎的房间里一个人孤独睡觉时自然而然养成的。

    培养宝宝的独立性也需要时机,要等到宝宝已经有所准备才能开始,强迫是不行的。

    即使是大人也想有个依赖,何况是宝宝呢?让宝宝一个人忍受孤独是不是太无情了?!

    韩国女画家B女士曾经与法国丈夫和孩子在韩国居住过一段时间。她的法国丈夫说:“在韩国我们都在一个房间睡觉,而且在宽敞的房间里跟孩子一起玩耍做游戏。孩子更喜欢这里的生活。回国后我母亲肯定会说我惯坏了孩子,但我觉得韩国的这种方式更好。”

    现在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喜欢给宝宝喝牛奶而不是喂母乳;更喜欢让宝宝在摇篮里睡,而不是在地板上铺褥子;更喜欢让宝宝坐婴儿车,而不是背着孩子。但事实已经证明,传统的育儿方法更利于维系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虽然累一点,但和宝宝多做一些身体上的接触更容易增进彼此的感情交流。
 
如何断奶更有利于宝宝

    喂母乳当然好,但应该喂到什么时候呢?因为喂母乳有很多好处,所以即便是宝宝在六七个月时使劲咬奶头,妈妈也得忍着。宝宝这时候虽然还没有出牙,但因为牙床痒会不自觉地咬奶头。以前我们的妈妈会轻轻地拍一下宝宝或是捏一下宝宝的鼻子来应付。

    为了让孩子有心理上的信赖感,给孩子喂母乳是最好的,但在六七个月开始出牙后,就要着手做断奶的准备了。6 个月之前出牙的宝宝可以给他喝牛奶,一点一点地喂断奶食品。从来没喂过断奶食品的宝宝只因为咬了奶头就忽然断奶的话,他的心灵会受到双重伤害:一是吃不到好吃的母乳,二是亲爱的妈妈忽然大声吼他或打他。

    性格的形成有 8 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就是产生信赖感的阶段,宝宝是以咬奶头来解决牙床痒的问题,但这个问题还没解决,连填饱肚子的母乳也被夺走了,这不是双重痛苦吗?突然吃不上奶或挨打的话,宝宝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

    除了这些心理因素之外,在营养学方面,断奶食品也是必不可少的。

    假如宝宝不试着尝一尝别的食物,光吃母乳是不能均衡身体发育所需营养的,所以吃母乳的宝宝起码要用奶瓶喝点煮好后放凉了的大麦茶、牛奶或果汁,一天一次即可。

    到了该吃断奶食品时,给宝宝喝点米汤,吃一点点蛋黄或切碎的蔬菜,可以让宝宝尝试各种食品。为了让宝宝长胖,在一开始就强迫他吃过多的断奶食品是折磨宝宝的行为。刚开始给宝宝喂断奶食品时,半茶匙分量最好,而且不要让宝宝一次吃好几种食品,开始时只吃两三种,等宝宝慢慢喜欢上断奶食品后再增加断奶食品的分量和种类。在这个过程中,宝宝脑海里开始印刻对各种食物的记忆,这样宝宝长大后就不会偏食了。市场上所卖的断奶食品中,用5种以上的食品调制出来的最好不要给宝宝吃。

    宝宝满周岁后,可以给他吃些不太辣或不太咸的食品,如汤、米饭、切得细碎的烤肉等。有的妈妈总是催宝宝多吃点,特别是对独生子女或第一个孩子。可以理解那些花费心思 辛辛苦苦给宝宝做断奶食品的妈妈的心理,但妈妈也要明白宝宝的食量很小,强迫宝宝吃东西可能会让宝宝产生厌食心理。应该考虑到宝宝的胃口,该放弃的时候就得放弃。

    宝宝出牙的时候因为牙床疼,一般都不爱吃东西,即便不爱吃断奶食品,也不要强迫他。建议妈妈把小勺放到冰箱里等凉了再给宝宝用,或是把奶嘴放到冰箱里等凉了后再给宝宝咬,这些都是缓解牙床疼痛的好方法。而西方人则喜欢往胶皮玩具里加些水,放到冰箱里变凉了后再让孩子咬着玩。

    总之,从心理学和营养学方面来讲,断奶应该循序渐进,到出牙时再让宝宝用牛奶或其他食品代替母乳比较理想。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爱吃断奶食品,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是必然的。有的宝宝吃得特别多 , 父母担心他们会发胖,有的宝宝吃得太少,父母又担心会影响宝宝的成长。
 

    怎样对待不爱吃饭的孩子

    在传统的东方国家里,吃多半不是为了享受,而是因为我们有着沉痛的过去。但西方人不同,他们的晚餐大约需要 1 小时。吃晚饭时,全家人坐在一起边聊天边吃,即便是单身女性也要摆好餐桌,非常正式地吃饭。不像我们,一忙起来就直接把锅端到餐桌上了。

    祖辈们总是说“吃饭时不许说话,这样会没福气”或者说“赶紧吃掉”。这样的吃饭方式强调的是速度和效率,而不是享受。“你不吃饭会变瘦的” “不吃饭就没有劲了”等说法则是直接把吃饭和健康联系在一起。可能是因为这种思考方式的原因吧,我们的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饭量,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妈妈更是忧心忡忡。妈妈会端着饭碗到处追着孩子喂饭,孩子吃饭简直就是为了家长。有的妈妈说,这样喂孩子吃饭就像一场战争。妈妈越想让孩子吃饭孩子就越不吃,好像磁铁的两极相互排斥,如果是独生子女,这种排斥力就更大。

    其实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不能光从孩子身上找,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的养育方法有问题。父母追着、赶着让孩子吃饭,孩子和父母之间自然而然就展开了一场心理游戏。妈妈端着饭碗追过来,孩子就躲开,直到孩子吃完一碗饭,这场游戏才宣告结束。有时候父母这种过分的干涉会引起孩子强烈的不满,并可能导致孩子厌食。吃饭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连吃饭都要受别人的控制,谁会高兴呢?
吃饭睡觉等生理需求是不能受外人控制的,那是我们自身调控的要求。坚持几天都不吃饭的人是很少的。战争时期没有菜,米饭就着盐吃也会觉得很美味。
请给孩子自己吃饭的机会

    以前幼儿教育杂志《妈妈和宝宝》曾经刊登过著名演员严樱兰教育孩子的文章。这篇文章讲的是关于不爱吃饭的孩子的典型事例:

    我精心为孩子做了各种食物都无济于事,孩子越来越瘦,越来越虚弱。当时他除了喝饮料、吃零食外基本上不吃饭。每到吃饭时间我都要端着碗到处追着孩子喂。有几次实在是没有办法,我把勺子扔到院子里就哭了起来。当时真是伤心透了。

    有一次,我在广播里的幼儿教育节目中听到“不要总是强迫孩子吃饭”。当时我觉得要是不强迫孩子吃饭的话,孩子可能会饿死,但我还是下决心听从专家的建议。之后的两天里,我痛苦地看着孩子,生怕他出事。到第三天,孩子终于主动要求吃饭,我就顺其自然地给他盛了饭。从那时开始,孩子爱吃饭了,身体也越来越结实了。

    如上所述,在吃饭问题上最重要的是不要强迫孩子吃饭。孩子什么都想自己尝试,这是本能,但是请一定不要错过孩子自己想吃饭的那一段时期。

    刚过周岁的宝宝喜欢用双手扶着饭桌站起来,然后用手抓东西吃。这时候可以做小小的肉丸或把食物切成小块放到孩子面前。一开始,宝宝只会用手抓,而且很多食物都会掉到地上,可以在宝宝坐着的地方铺上报纸或塑料布,这样吃完后也比较容易收拾,慢慢地他就能学会用勺子或叉子了。有的妈妈嫌宝宝自己吃饭太费事,收拾起来也麻烦,就直接给宝宝喂,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吃饭的主动性。
不管是谁,一开始做事时都不会太熟练。没有练习的机会怎么能熟练地应用呢?给宝宝一个笨手笨脚的机会吧。 宝宝自己吃完后,妈妈不应该说:“怎么搞的?掉的比吃的还多?”而应该说:“哎呀,宝宝太了不起了,都能自己吃饭了!”这是对孩子的一种认可,他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这样父母就不会因为吃饭的事每次都要跟孩子进行一场战争了。

    对于不爱吃饭的孩子,妈妈要狠下心来,把饭菜摆好后先叫孩子来吃饭,如果孩子不过来,也不要理他。一开始孩子可能还以为妈妈会像过去那样到处追着喂,即使不吃,也会给别的零食。但只要家里人都不理睬孩子,孩子总有感到肚子饿的时候,到时他们自然会主动要求吃饭。
这看上去虽然有些残忍,但父母必须意志坚定。一般情况下,孩子肚子饿时就会主动想吃饭了。这点父母倒可以放心。
 尊重孩子的穿衣选择

    在美国的时候,我觉得那里的孩子穿得都比较好,不是说穿贵重的衣服,而是指衣服的上下颜色搭配看起来比较舒服。而且经常能听到孩子说“这件衣服和那件衣服很搭配”“这件衣服的颜色跟那件衣服不搭配”之类的话。

    仔细观察美国人的家庭生活后我才发现,他们买衣服一般都很注重衣服款式之间的搭配,还会考虑配套的装饰品。即使是给小孩子买衣服,也会考虑到裤子和 T 恤衫、袜子的颜色是否搭配。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父母比较注重这些,孩子自然也就耳濡目染受到影响。

    但美国的父母从来不强迫孩子穿什么或不穿什么,而是买完衣服后让孩子自己整理,并单独给一个衣柜,一般是分为放 T 恤衫的抽屉、放裤子的抽屉和放袜子的抽屉,然后每次让孩子自己搭配衣服穿。

    孩子自己穿衣服的话,有时候搭配得不错,有时候就不一定顺眼。细心的妈妈应该说:“你今天衣服穿得不错,搭配得很好看。”即使衣服搭配得不是很好,也不要斥责孩子或逼孩子换衣服,问一问那样搭配的理由,如果孩子能很好地说出原因,那妈妈就接受它。其实,即使不批评孩子,他自己也明白怎么搭配才好看,因为搭配得好的那一天妈妈已经表扬过了。

    我带着孩子在美国居住过一段时间。那时大女儿 3 岁半,二女儿快满周岁了。在我们居住的那个地方,主妇们经常会轮流去各家喝咖啡聊天。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把时间定在上午 10 点到 12 点,带孩子去,让孩子在一起玩,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小型聚会。

    那天,天气忽然热起来,我想给大女儿穿夏天的连衣裙,因为整个小区就我们一家是韩国人,我当然想给孩子穿利索点。但孩子想穿冬天的红色裤子和衣服,还要戴白色的皮帽子,因为以前她这样穿戴的时候被别人夸奖过。那天真的很热,孩子一回来就马上脱掉了衣服,换了薄衣服。从那以后,孩子就明白了天热该穿薄衣服的道理。

    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穿合适的衣服,搭配衣服的颜色和样式等这些日常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通过每一天的生活慢慢去积累。

    直到孩子学会穿衣服为止,父母可能要经历不少难处。有的孩子冬天要穿夏天的衣服;有的孩子还不愿意穿衣服,只穿着内衣就嚷着要出门;还有的孩子下面穿毛裤,上面却穿夏天的 T 恤衫……父母每次都骂孩子,还不如让孩子自己得出有逻辑性的结论。我的大女儿夏天穿厚衣服、戴皮帽子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让孩子体验固执己见的结果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但是在房间里很暖和,外面非常寒冷的时候,就不能由着孩子了,因为这样孩子会感冒的。所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父母无限地忍耐和努力,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拉上拉锁是比较容易的,但扣上钮扣就不那么容易啦。碰上父母急着带孩子出门,而孩子偏偏要自己扣钮扣时,父母很容易一下子火冒三丈。所以家里如果有 3~4 岁孩子的话,出门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即使真的很着急也不能说“那我自己先走了”“不带你走了”之类的话,而是应该耐心跟孩子商量:“现在我帮你扣上,回来以后你自己扣,可以吗?”

    穿衣服时也可以先让孩子学习穿的方法。比如,先把衣服展开放在地板上,让孩子坐在领子那边,先插进双手,然后把衣服从头顶上翻过来就可以了,或者干脆让孩子背身过去坐在展开好的衣服前面,直接把胳膊插进去就可以了。

    对待学龄前的孩子,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要让孩子被大人的意愿牵着鼻子走,应该给孩子一个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孩子什么都尝试可能很费事,有时还特别累,需要花费特别多的精力,但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等孩子长大成人后,其成果是显而易见的。这是我在养育3个女儿和外孙的过程中体会到的。

    孩子自己穿的衣服颜色搭配得好,或者适合气温,千万别忘了表扬一下;孩子自己系鞋带或扣钮扣时也要耐心等待一下。父母的这种做法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穿衣态度。

    让孩子学会自理大小便

    有一次刚从美国回来,到亲戚家做客。他们家有个 6 个月大的婴儿,宝宝刚刚睡醒,孩子的妈妈就拿一个玻璃瓶让宝宝小便。我觉得这样做很不科学,但他们却炫耀地说:“我家宝宝可乖了。”美国人非常重视宝宝大小便的自理。

    我的美国朋友布伦达 (Brenda) 因为孩子不能自理大小便与丈夫发生过争执,她的丈夫鲍勃 (Bob) 说:“都怪你没教育好孩子。”他总是强迫孩子坐在便桶上。结果,那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孩子只是干坐在那里。等稍微大些,孩子干脆坐在那儿看书打发时间,大小便还是在尿布上解决。
孩子性格的形成有8个阶段,埃里克森认为其中的第二阶段是以“大小便自理”为主。

    大小便能自理的孩子能形成自律性,而受到强迫或嘲笑的孩子可能会产生羞耻心,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

    研究“大小便自理训练”的美国心理学家阿瑞真 (Aruizhen) 和福克斯(Fox) 认为,让宝宝从小自理大小便是强求他们做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超出了宝宝的能力范围。他们通过几年来的实际训练结果得出结论:从1岁左右开始,过早跟孩子为自理大小便而斗争只会给宝宝留下挫折感和心理矛盾。

    阿瑞真和福克斯认为,人的自律神经在出生 20 个月以后开始趋向成熟,所以这个时期开始训练大小便自理比较好。当然,发育较早的孩子在出生 18 个月时也可以开始,而发育迟缓的孩子有可能到 2 岁才开始。除了身体条件外,父母还要留意宝宝理解大人意图的能力。假如孩子能听懂大人的话,并有大小便自理的意愿,那么即使只训练短短的一天,也可以让孩子学会自理大小便。

    如果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训练他自理大小便的话,这个训练人和孩子的关系可能会很僵,即使等孩子再长大些,他也无法教好孩子,因为孩子已经不再信任他了。所以,最好还是等孩子具备自理大小便的能力以后再训练也不迟。而孩子怎么也得在 3 周岁后才能完全自理大小便。这个时候的孩子可以自己上卫生间了,虽然偶尔也可能犯错,但父母不要急躁,一定要耐心等待。

 


    爸爸也要参与家庭教育

    母乳喂养很重要,因为宝宝在母亲的怀抱里的确能获得情绪的稳定,并且能产生安全感。

    婴儿时期的宝宝会依恋妈妈,若满足不了这种情感需求,宝宝就会母性失调。有种说法是,经历过母性失调的孩子将来出现反社会性行为或问题行为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学者们一直都很重视“母性失调”。其实这是过分夸大女性作用的理论。

    根据鲍尔近年来的研究,母亲不只在喂母乳这一点上能够与孩子形成情绪上的关联。母亲在喂母乳的同时与宝宝进行交流,看见宝宝的表情就能明白宝宝想什么,听到宝宝咿呀学语的声音也能明白宝宝想表达什么,所以,只要是能与宝宝心灵相通的人,都会让宝宝产生依恋感。

    在二战时期的纳粹集中营,曾有 6 名半岁大的孤儿被集中营里的大人轮流抚养。战争结束时这些孩子已经3岁了。虽然对大人没有什么依恋感,但孩子之间的感情非常好。按照母性失调的理论来看,他们在没有母亲的情况下,经历了那么多可怕的事情,早应该精神失常了。但战争结束后这些孩子并没有精神错乱。这意味着养育孩子的责任不仅仅是母亲一人承担,爸爸、奶奶、爷爷、亲戚或者邻居都应该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

    人们以母亲最起码要给宝宝喂 6 个月母乳为由,把养育孩子的责任全都推给母亲。事实上,如果想让宝宝成长为思想行为健全的人,还需要其他人的努力。假如宝宝在跟母亲交流的同时,能与更多的人交流,他的思想将超越母亲而延伸到更广阔的世界。

    有个孩子在幼儿园里画画时,在纸的正面大大地画了自己和妈妈,而在背面却画了一个很小的人,他说那个就是爸爸。

    老师问他为什么把爸爸画在背面,孩子说:“爸爸好像是家里的人,又好像不是家里的人,晚上睡觉的时候在家,可早上吃饭的时候又见不到他,所以我就把爸爸画到背面了。”其实爷爷、爸爸、叔叔等男人也需要多陪一陪孩子,并学会与孩子交流。为了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需要男人和女人的共同努力。

    过去,韩国的爸爸虽然从心底里喜欢孩子,却决不在表面上表现出来,认为当爸爸就应该这样。时过境迁,现在的年轻爸爸在外面抱着孩子走是很常见的事情,没有人会大惊小怪。但大部分人还是认为照顾孩子是妈妈分内的事,妈妈也理所当然地认为爸爸不应该太亲近宝宝。但宝宝的个性是在每天的喂养、穿戴衣物 游戏玩耍等琐碎的事情(其实是很重要的事情)中形成的,而在这些方面爸爸的参与也是必要的。

    宝宝与爸爸在一起时能够学会爸爸的价值观并能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这能让宝宝增长不少见识。而孩子“想成为和爸爸一样的人”的想法,也会对他成人以后的择业观和成就感奠定基础。

    韩国的社会规范不以家庭为中心,爸爸经常会加班到很晚,甚至连周末也要加班,所以大部分宝宝只是在妈妈的呵护下成长。很多孩子懂得怎样与妈妈交流,却不懂得如何跟爸爸玩耍。爸爸和宝宝呆在一起的时间越短,就越可能错过养育孩子过程中所能得到的各种经验和乐趣,造成父子关系的疏远。

    现在不少妈妈也会出去工作,但我认为在宝宝上小学之前应首先考虑宝宝,错过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很多事情将无法挽回,而且这个时期印刻到脑海里的经历对孩子将来的成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管怎么忙与累,家长都应该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投入更多的精力。

    在普遍认为“父亲已丧失了权威性”的这个时代,我们应该认真考虑这些问题。父亲平时不与孩子交流,疏远孩子,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孩子,这只会拉大父子、父女之间的距离。从孩子的婴儿时期开始,观察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父母从中感受到的喜悦是从其他任何事情中都无法得到的。人类成长的过程是非常神奇的,而婴儿时期的巨大变化更是如此。

    现在的年轻人一般只生一两个孩子,所以就更需要爸爸好好珍惜能照顾孩子的每个机会。而且养育宝宝不仅仅是女性的使命,更不需要一天到晚都看着宝宝。再忙也可以利用宝宝醒过来后那一点空闲时间陪宝宝玩耍或给宝宝讲故事,哪怕只是说说话,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强百倍。

    其实,宝宝和父母的感情好不好主要还是看做父母的能不能理解宝宝,而不是和宝宝待在一起的时间有多长。根据哈佛大学怀特博士的研究,在3周岁以前,每天和父母待在一起多于70分钟的孩子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会更聪明、更开朗。

 

李元宁教授的开放式幼儿教育

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从关注3个女儿 15个侄子侄女和3个外孙的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养育孩子虽然不容易,但它确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只有在大人的期望值高于孩子的能力时才会感到累。

    长久以来,我领会了两件事情。

    其实第一,孩子也想好好学习。只是因为大人的期望值过高,孩子虽然努力了,但是能力跟不上,才没有取得好成绩;有时候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喜欢的是好成绩而不是自己,孩子为了让爸爸妈妈伤心而故意不去努力;也可能是学到的内容中有一部分不太明白,这些不太明白的东西积累起来,不懂的内容就多了,孩子就干脆放弃学习。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懂得孩子的这种心理,并给予尊重。孩子学不会时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孩子,“那么不爱学习,以后上小学了,老师就不喜欢你啦”“这么不爱学习将来怎么办”之类的话是绝对不能说出口的。

    父母应该考虑到的是:怎样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怎样让孩子能比较轻松地接近不擅长的领域。与孩子不断交流,帮助他们探索世界。

    第二,绝对不能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家孩子比。世界很大,有太多孩子比自家孩子优秀。自家孩子还没学会写字,而邻居家的孩子已经可以抄写购物单了;自家孩子对钱没有任何概念,还分辨不出10元和100元,有的孩子已经知道钱的价值了,就喜欢100元纸币。
其实孩子也明白,自己的能力不如哥哥或朋友。这个时候我们没必要再往孩子的伤口上撒盐。真心祝福比自家孩子强的孩子,让孩子从中学会认可别人能力的价值观。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凡事都必须与别人合作才行。

    我的孩子现在在某方面可能有些欠缺,但并不是说孩子长大后不会有所成就。在竞争中失败的孩子更需要心灵的抚慰。


 

第3章  在关爱中成长——情商发育

    二战后,欧洲的一家医院接收了一批战争孤儿。虽然给孩子提供的营养没有问题,但孩子却越来越瘦,并且接二连三地死去。原因是孩子太多而照顾他们的人手不够,无法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爱抚。可见,心灵的抚慰比身体上的需求更重要,即使身体对物质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如果缺乏心灵的抚慰,身体还是会衰竭的。所以在子女还小的时候,请你一定不要忘记紧紧地拥抱他,多跟他交流。

    请多抚摸你的孩子吧

    我的一个朋友有 4 个女儿。有一次她向我诉苦说:“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每天晚上我都累得要命。老大,想枕着我的右胳膊睡觉;老三要枕着我的左胳膊睡觉;老四则爬到我的肚子上睡觉;老二呢争不过别人,只好在我两腿间缩着身子睡觉。你说我该怎么办?”有孩子的人往往都会为这种事情而感到不知所措。到底要不要抱孩子呢?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孩子哭了,不去抱他行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哈洛(Harlow) 拿小猴子做了如下实验:

    他给刚出生的小猴子找了两个模拟妈妈。一个是用铁丝制成的“铁丝妈妈”,上面绑了奶瓶;另一个是把布片绑在铁丝模型上制成柔软的“布片妈妈”,但是上面没有绑奶瓶。哈洛假定,小猴子如果愿意和带奶瓶的“铁丝妈妈”待在一起,就意味着填饱肚子的欲望更重要,而跟“布片妈妈”待在一起的时间长,则意味着通过皮肤接触得到爱更重要。结果小猴子大部分时间都跟“布片妈妈”待在一起,只有在饿得不行的情况下才到“铁丝妈妈”那里喝奶。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远比物质需求重要得多。咯吱一下、使劲拥抱一下、亲吻一下,看上去好像没什么,但孩子能从中感觉到父母的爱,而且孩子越小就越需要肌肤的亲密接触。

    上幼儿园的孩子有挫折感或心理矛盾时会无缘无故地耍赖,或往妈妈怀里钻。这包含有“妈妈,我还是小宝宝呢”的意思,并希望通过与妈妈身体上的接触得到安全感,甚至连刚出生的婴儿也能感觉出大人是否爱自己,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新生儿被大人爱抚会露出舒服的表情,还会冲你笑一笑,但如果你态度粗暴,宝宝就会一脸的不高兴,甚至哇哇大哭呢。

    二战后,欧洲的一家医院接收了一批战争孤儿。虽然孩子提供的营养没有问题,但他们却越来越瘦,并且接二连三地死去。原因是孩子太多而照顾他们的人手不够,无法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爱抚。他们因得不到身体的爱抚而死去。学者给这个病起名为“衰竭”(Marasmus)。Marasmus 的意思是“衰弱”“消耗”,其中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身体上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心灵上的抚慰。心灵的抚慰比身体上的需求更重要,即使身体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如果缺乏心灵的抚慰,身体还是会衰竭的。所以在子女还小的时候,请你一定不要忘记紧紧地拥抱他,多跟他交流。

    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婴儿时期是指3周岁前,幼儿时期是指 3~8周岁),父母应该在他们的心灵里填满爱。只有得到充分的爱,孩子的情绪才会稳定,并产生信赖感,这是人格形成的基础。那些情绪不稳定、没有信赖感的孩子一方面想寻找心灵的慰藉,另一方面又无法信任和关爱别人。无法关爱别人其实等于无法爱自己,爱是要发自内心的。

    当然,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来自父母的爱,还需要更多人的爱才能填满心灵。只是孩子一般先通过爸爸妈妈来学会爱的本领,从而更容易学会爱别人,信赖别人。这里所说的爱不是指过分的保护和溺爱,而是指真诚的爱,理智的爱,珍视孩子心灵的爱。

    纪伯伦(Gibran)在《先知》里有一首“论孩子”的诗,倡导无私的爱: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随你们而去,
他们虽然和你们同在,
却不属于你们……

    孩子是神赋予的生命,你只是受他的委托来照顾孩子。这样的想法才不会让你陷入执著的深渊,这样你对孩子的爱将是纯粹的、无私的爱。

    5 周岁的京勋在自理小便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在自理大便问题上却有困扰,想大便就会躲到没人的地方,也不脱裤子,使劲地憋着,结果就拉在内裤上,有时候一天要换好几条内裤。孩子的妈妈发牢骚说:“洗倒是可以洗,但这味实在是让人受不了。”我认为这个孩子肯定是在某次大便时受到过非常严厉的责骂,并深深印在脑海里,结果造成这样的心理障碍。如果孩子感到大便是丢人的,就可能会出现上述的极端情况。

    有夜尿症的孩子或者大便有问题的孩子很有可能小时候(2周岁以前)曾被大人强迫学习自理大小便,或是父母曾让孩子感到大小便是羞于见人的。4 周岁以后,大部分的孩子在睡眠当中也会产生尿意。一般来说,上小学以后还尿床主要是心理上的问题,当然有时候也是身体上的原因。这些问题是不能用打骂来解决的,否则问题只会更加严重。应该让孩子减轻心理负担,如恐惧感、自卑感和得不到关爱的感觉等,让孩子的情绪保持稳定。有的时候孩子尿床是习惯性的,是因为神经变得麻木的结果。简单的方法是晚上让孩子少喝点水,夜里再叫醒孩子尿尿,也可以使用那种尿液一滴落马上就发出警报声的褥子。其实最好的方法是不要过早地强迫孩子自理大小便。当孩子自己表示“要尿尿”时,大人可以很自然地带他去,或者告诉孩子“你知道要尿尿了,真棒”,这样可以让孩子更自信。

    饥饿的人吃什么都会觉得美味。同样,父母也应该帮孩子找出他们不想吃饭的原因。端着饭碗到处追着孩子喂,归根结底是妈妈的想法,不是孩子的食欲。总是长时间地追着孩子喂饭,孩子胃里的食物也许还没消化,他能有胃口吗?父母会想,既然孩子不爱吃饭,那总得吃点别的东西吧!于是就给孩子买冰激凌、饼干、饮料这样的零食。即使是大人在饭前吃这些东西也会没有胃口吃饭,何况是孩子呢?孩子常吃零食就更没有食欲了。

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有时候孩子会问:“妈妈,你是喜欢我还是喜欢弟弟?”有的妈妈会说“两个都喜欢”,而有的妈妈会强调说:“你把自己的手指头挨个咬咬看,哪一个不疼?”手指头有长有短,但咬哪一个都会疼,可孩子会理解吗?

    下面是我的大女儿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写的作文。

    妈妈和爸爸的责任是爱孩子和照顾孩子,但我认为他们更爱弟弟妹妹。长大以后这种想法还在继续,我越来越不喜欢爸爸妈妈了。我希望爸爸妈妈给每个孩子同样的爱。

    爱是孩子的精神食粮。这种爱是非常美妙的,如果被爱的人感觉不到,那么,这种爱与被爱的关系就无法成立。即使父母说“我爱你”“世上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只要有一个孩子没有感受到自己被爱,那就说明父母没有公平地爱每一个孩子。

    大人应该学会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爱孩子。对情人表达爱的方式和对妹妹表达爱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同样,对待每个孩子,表达爱的方式也应该不一样。

    孩子与父母住在一起,与兄弟姐妹朝夕相处,就是说孩子所处的环境是一样的,但每个家庭成员的内心世界却大不一样。老大把父母用手摩挲自己的头发看成是爱的表达,而老二却会说:“买裤子和袜子的时候也给我买,行吗?我不想老穿姐姐剩下的。”看来老二是把物质给予的公平性作为被爱的标准了。

    以游戏治疗而出名的美国人阿斯林 (Aslin) 博士认为,接受孩子“本来的自我”就是爱。因为每个孩子表现出来的欲望不一样,身体和长相也不一样,能力更不一样,父母不能以自己认为好的某种框架来规范孩子或拿他们作比较,而应该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

    有的孩子数学能力很强,有的孩子有美术天赋,又有的孩子有着出色的音乐才能。

    你不要去规范管理这些能力和心理结构都不一样的孩子,只有接受孩子本来的自我,孩子才会感觉到被爱和被理解。

    跟爸爸妈妈结婚

    一位有好几个女儿的朋友曾向我咨询:“我家大女儿有些早熟,前天她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我要跟爸爸结婚。’你说,她这样会不会有问题?”

    这时,我想起我大女儿5岁时,有一次天还没亮她就跑到我的床边说:“妈妈你到我的床上去睡吧,我有话要跟爸爸说。”我在大女儿的床上躺了一会儿,很想知道她到底跟她爸爸说了什么,于是就悄悄地去看,没想到大女儿抱着她爸爸的脖子睡着了。而二女儿在 4 周岁的时候曾跟我说过:“我以后要和像爸爸那样亲切的人结婚。”三女儿则在 5 岁的时候画过婚礼的场面,当时我问她这是谁的婚礼,孩子回答说:“我的”。我又问:“那你跟谁结婚啊?”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跟爸爸结婚。”这时候,在旁边听我们说话的孩子爸爸说:“我的老婆可是你妈妈。”孩子想了一会儿回答说:“那我们三个人一起过吧。”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听到上幼儿园或者上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子说要跟妈妈结婚之类的话。
俊的父母是高中老师。俊5岁时他们一家人曾在一间出租屋里住过一段时间。一天夜里,俊忽然从被窝里爬起来说:“妈妈太坏了,只喜欢爸爸,不喜欢我。”妈妈因为抽不开身来,只好说:“真麻烦,快睡吧。”可俊赌气地说:“我不睡。”妈妈只好伸出食指说:“握住它睡觉吧。”俊还是不理妈妈,一个人跑到一边睡去了。第二天晚上爸爸下班晚,妈妈因为昨天的事情觉得挺对不起孩子,就说:“俊啊,你能不能陪妈妈一起睡呀?”这时,俊非常坚决地回击妈妈:“不行,你自己去睡。”妈妈说:“哎呀,妈妈好害怕呀,你陪妈妈睡行吗?”俊马上伸出食指说:“握住它睡觉。”

    根据弗洛伊德 (Freud) 的理论,孩子在4周岁左右会对异性父母特别地关心。

    儿子想接近妈妈并想得到妈妈的爱,同样女儿也更喜欢爸爸。他们甚至会嫉妒爸爸妈妈一起外出,爸爸妈妈关系好时有的孩子还会发脾气。

    虽然孩子之间有个体的差别,但大部分孩子在 4 ~ 7 周岁时都会有这种感情,这是很正常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订婚、结婚和生育等话题也很感兴趣。有的孩子会说“我以后结婚了只要两个孩子”之类的话,而有的孩子还会说:“我可不想生孩子,听说生孩子的时候很疼。”

    孩子对性和异性父母表现出关心时,父母并不用太担心,更不要责骂孩子。如果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太早熟,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反而会感受到微妙的气氛,甚至可能产生负罪感。本来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却被弄得复杂了。

    我的大女儿5 岁时,有一次问我什么叫订婚。

    我说:“订婚是结婚前的一种约定。”

    女儿说:“妈妈,我想跟俊焕订婚。” 我说:“我很高兴你要订婚,不过在我们国家必须等到 18 岁后才可以订婚。”

    女儿问:“18 岁是什么时候啊?”

    我说:“你还得睡5 000多天。”

    女儿说:“啊?要那么长时间呀!”

    这么认真地询问有关订婚问题的大女儿成人后当然没那么早订婚。后来我问过孩子:“你认识俊焕吗?”结果孩子反问我:“俊焕是谁呀?”

    了解孩子的好奇心和情感,并与孩子好好交流,就能不知不觉地度过这一时期。过了这段时间孩子基本上就只与同性小伙伴一起玩了。

    以研究猴子而出名的哈洛博士认为,4~6周岁的孩子如果没有很好地度过对异性父母产生爱恋的时期,长大以后在结交异性的问题上可能会遇到麻烦。

    对异性父母的爱恋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这段时期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克服心理上的挫败感。孩子在刚出生后受到妈妈的爱,稍微大些再爱上妈妈,在儿子与妈妈、女儿与爸爸亲近的过程中不应该产生内疚感和任何不愉快的情绪。

    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心灵开始被注入爱和恨的情绪,如果积累的爱比较多,孩子就会自爱,并学会爱别人;而如果小时候心灵里埋了恨的种子,那么他们长大后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不满和憎恨别人的情感。

    作为父母,我们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让孩子的心里充满爱。

    这世上再没有比爱自己的同时也爱身边的人更美好的事情了。这种胸怀是世界和平的根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有的人亲切、易相处;而有的人高贵不可侵犯。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生强调,自爱并能懂得爱别人的品格是从小通过父母学到的。

    成立“夏山学校”( Summerhill)的尼尔说:“假如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爱心,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有战争了。”

    帮助孩子克服恐惧

    为了不再让孩子感到恐惧,在孩子周围创造出像动画王国那样温馨平和的氛围该有多好啊!但即使你费尽心思不让孩子看到可怕的东西,不让孩子听可怕的故事,孩子也会感到恐惧。因为电视里播出的事故新闻和鬼故事都是没有经过任何过滤直接传送到孩子耳朵里,而且孩子之间也会互相传播一些可怕的故事。

    孩子的恐惧感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妈妈不在身边时会哭泣、被放到高处时身体会不自觉地蜷缩起来、与陌生人打招呼时会往妈妈怀里钻,这些都是恐惧的表现。逛商场时孩子会悄悄拉上妈妈的手,这往往也是恐惧的表现。

    稍微大一点的孩子一看到狗就会躲得远远的,更不敢去摸它了;夜里害怕一个人上厕所,必须要有人陪着才行;有时候还担心小偷进来,或害怕有鬼;有时候会做噩梦,说胡话;有的孩子还会因害怕死亡而不敢入睡……

    孩子所感受到的恐惧,一方面是来自生理本能,更多的是出生后从周围环境中感受到的。

    西方的孩子从小就不怕狗,而且喜欢与狗一起玩耍。而东方的孩子大部分害怕狗,因为孩子从小就看到别人怕狗的样子。

    我的三女儿快 2 周岁时,有一次,猫咬伤了一只飞进园子里的鸟。家里的保姆是个善良的农村人,她想把鸟救活,就把鸟放到了厨房里。当时我正在很投入地看一本书,孩子突然把那只鸟拿来让我看,把我吓了一大跳,我尖叫了一声。这下孩子也吓坏了,她把鸟扔到一边开始大声哭起来。我觉得很内疚,同时也担心会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就对她说:“俞真,刚才真对不起,妈妈没看清楚是什么东西,原来只是一只小鸟啊?”我摸了摸鸟的羽毛,但孩子再也不愿意摸了。打那以后,俞真特别害怕动物,有时候看到蜘蛛也会大声尖叫,并赶紧躲起来,就连看到蚂蚁也要避开。为了让孩子对动物产生兴趣,我开始表现出对动物的好奇心。有时候我会认真地研究一会儿蜘蛛或蹲下来观察蚂蚁排队走路的样子。

    夏天,我还特意抓来几只青蛙(以前我从来都没有抓过青蛙),放到大大的水盆里,和孩子一起观察它们游泳的样子。

    为了重新恢复孩子受到挫折的好奇心,消除对动物的恐惧,我确实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为消除那一瞬间给孩子带来的对动物的恐惧感,我差不多花了1年的时间。

    孩子还会对死亡感到恐惧。有时候,亲人的去世会成为孩子害怕死亡的起因。孩子喜爱的小动物死了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打击。

    有个叫洪基的孩子躺在自己房间的床上,眼睛死死地盯着天花板,流着冷汗,不敢睡觉。“我害怕一闭上眼睛就会死掉。”一个才 6 周岁的孩子会有这种恐惧简直不可思议。如果他的母亲不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为理由,让他单独睡一个房间,如果母亲能用温暖的怀抱来安抚孩子,相信他会非常轻松地克服对死亡的恐惧。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人人都会死,但不是现在,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并告诉他,爸爸妈妈会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那么,孩子的恐惧感就不会那么强烈了。

    我的女儿女婿都上班,经常由我来陪伴外孙们。有一天我因为身体不适住院了。孩子好久都没见到我,他们开始感到死亡的恐惧。从这件事情上我认识到,不应该过分地劝孩子忘掉死亡,应该让孩子接受死亡。

    要消除孩子的各种恐惧,或一开始就让孩子较少感到恐惧,就应该让孩子勇敢地面对恐惧。孩子跟成人一样,当他们面对现实时反而更容易理解它。让害怕猫狗的孩子养一只小狗或小猫就能消除他们对动物的恐惧。

    想让孩子面对现实,父母首先要坚强起来,敢于面对恐惧。例如,家里有人过世了,这时孩子就会从父母坚强的表现中学到一些东西,在日后他们碰到相似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处理。
就像我们无法完全消灭周围的细菌一样,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恐惧,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战胜恐惧的力量。

未完连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