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3

 丘比特·胜达 2009-08-17
芦笋栽培技术
文章来源:上海农业网   发布者:qlnyxxw   发布时间:2009-5-12 8:24:23   阅读:363次
芦笋以嫩茎作蔬菜食用,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糖类、皂甙等物质,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优质保健食品。
1芦笋品种
据富阳市18年芦笋生产实践表明,“UCl57"、“UC800"两个芦笋品种较适宜生长,长势旺盛,嫩茎粗壮均匀,笋尖鳞片抱合紧密不易散头,商品率高,目前种植面积10000亩以上。
2播种育苗
2.1播期在我市可按春、夏、秋三期播种,尤以春季4月上旬播种最佳。亩用芦笋种子50g。
2.2催芽芦笋种子壳较厚、有蜡质层,应用沙在清水中搓洗,除去蜡质,用25~3012温水浸种48~72小时,每天换水一次,浸后沥干,用多层纱布或湿纸包好在25~3012温度下保温保湿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3育苗选用砂质土壤或菜园土作苗床,每亩大田做苗床50m2,用有机肥180kg,磷肥2kg,钾肥2kg,混合均匀后撒施于表面,然后翻耕入土、耙细。土壤消毒用40%芦笋青粉剂兑水600倍45kg浇洒。苗床做成宽1.2m、高15~20cm的畦,在床面与畦垂直方用3~4cm粗木棍每隔20cm压一条播种沟,沟深2~3cm,在沟内每隔8~10cm播一颗种子,后盖0.5~0.8cm的焦泥灰,播后在苗床上覆盖一层薄稻草,再用40%芦笋青粉剂兑水700倍浇洒。春季苗床要用薄膜小拱棚保温,当20%的幼苗出土时揭掉覆盖稻草。小拱棚育苗要及时注意气温变化,在晴天棚内温度超过3012时,要迅速通风换气;当气温稳定在20~30℃时,可揭去小拱棚薄膜。苗高在10cm时及时中耕锄草,施追肥,每隔10天施一次40%芦笋青粉剂兑水600倍加10~20%的人粪尿混合液浇施。春播苗龄应控制在45-60天,及时移栽。
3整地移栽
3.1整地芦笋生长适于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良好的培泥沙田。移栽前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l‘g,深翻入土,用拖拉机旋耕耙细,平整土地,开好定植沟,沟距1.5~1.6m,沟宽40cm,沟深30~40cna,沟内亩施有机肥1500kg,磷肥50kg,钾肥25kg,人粪1000kg,掺入40%芦笋青粉剂0.75kg,施于沟内,上面覆盖一层松土,使沟面与畦面相平。
3.2移栽定植选阴天或晴天下午3时后移栽,移苗时尽量少伤根,带土移栽,按苗大小分级定植于沟内,移栽密度株距30cm,亩移栽1200株左右。移栽时将苗根与土轻轻压实,每株浇清水粪O.5kg后再盖上松土3~5cm即可。定植后每隔5~7天亩施清水粪500kg,隔10~15天培土一次,每次2~3cm,结合中耕锄草,每隔20天左右亩施复合肥5~8kg,每隔7~lO天,用40%芦笋青粉剂兑水600倍喷于植株茎叶,以防治茎枯病。新栽芦笋茎秆较细,要适时搭架用尼龙绳固定茎秆,及时疏枝有利通风透光。并做好抗旱排涝工作。进入9月中旬,每棵盘保留健壮、分布均匀的茎株10~15根,多余的嫩茎可拔去。

4芦笋母茎的留养  
经长期试验,证明采用一年二次留母茎栽培法是芦笋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每年3月开始,陆续有春芦笋嫩茎出土,即可采收。在4月上中旬选无病斑、健壮、茎粗1.0cm以上芦笋留养母茎,春季每棵盘二年生芦笋留母茎2~3根,3~4年生芦笋留母茎5~8根。秋季每棵盘留养母茎15~25根,母茎留养后及时搭架用尼龙绳固定,母茎植株高达1.2~1.5m时及时打顶。
5施肥
    据我们多年芦笋栽培经验,芦笋整个生育期采用冬肥足、春肥控、夏肥重、秋肥补的施肥原则。芦笋生长需要大量有机肥料,使土质疏松肥沃,有利于地下根系的伸展。每年5月下旬亩施有机肥10001500kg,9月中下旬亩施有机肥2000~3000kg,沿植株根部15-20cm,挖深8~12cm的沟施入,并覆土。在整个芦笋生长过程中一般每年施追肥12次,以有机复合肥为佳(N+P2 05+K20≥16%、有机质≥25%)。成年芦笋年亩用量300~400kg,若是用高浓度复合肥(N+P2 05十K20≥45%),亩用量为150~200kg。芦笋对养分吸收以钾为最多,其次是氮、磷。氮肥施用要适量,还要施用适量的钙、镁、锌、硼以及硅元素。
    6芦笋病虫害的防治
6.1芦笋茎枯病 茎枯病发生于芦笋母茎留养生长时期,据我市多年药剂防治筛选,40%芦笋青粉剂对防治茎枯病效果较好;其次是1%多抗灵;再次是80%丰收可湿性粉剂;其他可用1000万单位的农用键霉素粉剂;用50%多菌灵和70%代森锰锌混合防治,效果也不错。
6.2防治方法在春秋留养母茎期间,当芦笋生长高度达5cm以上时,则用40%芦笋青粉剂加少量农用链霉素兑水50倍自下而上用毛笔涂刷,每隔一天涂母茎一次,直至主秆分枝;在母茎分枝放叶后用40%芦笋青粉剂加农用链霉素兑水400~600倍全枝喷施,前期每隔4~5天,中期每隔7~10天,后期每隔10~15天喷一次,直到母茎开始衰老时停止喷药。若发现母茎群体中有患茎枯病的植株,应剪去病株,及时用药防治,整株发病应及时拔掉烧毁。11月底到12月上旬当母茎枯萎后,即可部分割除,并清理残枝叶,移出芦笋田集中烧毁。然后在芦笋根都扒开土层2~3cm,用40%芦笋青粉剂兑水600倍,每亩用药液600kg浇于根基部消毒越冬。
6.3虫害在芦笋整个生长过程中,蚜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蓟马等害虫危害芦笋茎叶。在5~9月对夜蛾和蓟马等害虫可用5%抑太保乳油1500~3000倍或用10%万能粉可湿性粉剂1000倍喷施,均可有效杀死害虫。
    7芦笋塑料大棚栽培
    大棚栽培芦笋可使春笋从4月初提早至2~3月采收,且可使春季母茎留养提早,同时夏笋采收相应提前,延长采收期,增加产量。大棚栽培选择三年生以上高产田块,12月底至1月上旬搭棚.竹棚、钢管棚均可。大棚宽6m,高1.5~1.8m,大棚内边畦加盖小拱棚,保持棚内温度均衡,中午温度高于30"C时。应及时通风防止高温烧笋。大棚芦笋春季母茎提前于4月初留养,母茎留养后,中午温度超过30℃时拉开两端薄膜进行通风降温,碰到低温及时封膜保温。当母茎分枝放叶后,气温已正常,可拆除大棚采用常规的田间管理。(柴祥法   浙江省富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11400)
                                                                                                                                                              重要
 
          要种好生姜,重要是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它对于提高产量、增进品质有着重要作用。
  水肥管理生姜生长期间,要经常使畦面保持湿润,不旱不涝。八九月是生姜生长最快的时期,同时又继续长杈子,生侧枝,结子姜,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因此要加强水肥供应。用沟灌或浇灌都可以,高温季节要在早晚浇水,防暑降温;干旱时每10天左右灌水一次;暴雨后要迅速排涝,使畦沟畅通。生姜一般要追肥二三次。第一次苗高2~3寸时,每亩施腐熟人粪尿20~30担,或者施氮肥20~30斤;第二次在七月下旬,每亩施腐熟人粪尿30~40担;第三次在八月中下旬,每亩施腐熟饼肥400~500斤,或者硫酸铵50~60斤。施化肥或饼肥时要浇一些水,防止烧根。
  搭棚遮阴生姜喜阴凉湿润,不耐高温强光,因此天气炎热要搭棚遮阴。到了八月下旬,生姜枝叶已经繁茂,不怕日晒了,这时可以把姜棚撤除。
  中耕培土俗话说“九锄棉花十锄姜”。生姜出苗后,可根据不同土质分次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培土可防止根茎露出土外,可多生长茎叶,促进子姜肥大。生姜培土可进行4~5次。
  支蘖打心在姜苗长到6~7寸时,姜母上常有隐芽发出来,要及时把这些隐芽除去,以免浪费养分。但是等苗长到一尺多时,从姜母两侧又长出一两个芽,这些芽就要保留下来,因为这些是分生和形成新姜的基础。八月上中旬要把姜株的顶心打掉,每隔七八天打一次,连续打二三次。

科学管理生姜栽培

  插篱遮阳生姜喜温,但不耐强光和炎热。因此栽植后,在姜沟南面12~15厘米处插上高70~80厘米的玉米秸,编成花篱,稍向北倾斜10~12度,使姜沟沟面呈花荫状,以利姜苗生长。
  分期追肥生姜吸肥力极强,整个生长期要追肥3次。当姜苗高3~5厘米时追一次肥,每亩追施复合肥15~20公斤,促使姜苗旺盛生长;当姜苗长出3股杈时,结合拔草进行追肥,每亩追施豆饼肥15~20公斤、硫酸铵15~20公斤,促使姜块迅速膨大;当姜苗有5~6股杈时,姜块生长速度加快,此期需肥较多,每亩追施硫酸铵25公斤。肥料可在姜苗北侧15厘米处开沟施入。
  适时浇水生姜在播种后出苗前,土壤要保持干燥,以提高地温,促进出苗。在出苗后至收获前,土壤不宜过干,以免影响产量。浇水一般在苗出齐后进行。立秋至秋分,是生姜生长最快的季节,可小水勤浇,保持地面湿润,每次施肥、培土后都应浇水。浇水时间应在天凉、地凉、水凉时进行,一般在傍晚或清晨较好,在用量上以浇深、浇透、不积水为宜。夏季多雨季节,应及时排除姜地过多的积水。
  中耕盖草姜苗生长较慢,而在高温多雨季节,杂草生长旺盛,易造成草荒,与姜苗争肥争水,影响姜块的正常生长。因此,中耕除草很重要,一般每月中耕1~2次。由于生姜的根系分布浅,分枝能力弱,因此中耕宜浅不宜深。中耕宜与浇水、施肥、培土结合进行。培土能降低地温,有利于姜块的形成。一般分次培土,每次培土3~6厘米厚,以防姜块外露,降低品质。也可采用地面铺草的方法来降低地温,保持土壤湿润。

生姜施用氮肥技术

  生姜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调味蔬菜品种。根据生姜吸肥规律合理施肥,可大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生姜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都很高,需肥量较大,除需要充足的磷、钾肥外,氮肥的施用也十分重要。
  据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研究,生姜在每667平方米(亩)施过磷酸钙100公斤、硫酸钾50公斤的基础上,再施氮肥40公斤,比不施用氮肥的生姜,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34~96%,叶片含氮量提高10~30%,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16~84%,叶片光合速率提高18~57%,可使生姜产量提高47~66%。此外,施用氮素肥料还需要能改善生姜的品质,测试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后,生姜淀粉含量提高8~11%,蛋白质含量提高23~32%,挥发油增加7.7~23%,可溶性糖下降12~14%,纤维素降低15~23%。
  研究结果还证明,不同氮肥品种的效应有所不同,幼苗期硝酸钠对生姜的促长作用大于硝酸铵、尿素和碳酸氢铵,但对生长盛期促长作用减小,生姜生长量反不如其他氮肥品种。
  不同氮肥品种对生姜的增产作用以碳酸氢铵为最高,其次为硝酸铵。再次为尿素。硝酸钠的增产作用不如其他氮肥品种。
  氮肥对提高生姜挥发油及淀粉含量、降低纤维素含量的作用,硝酸钠不如其他几种氮肥品种,蛋白质的含量以施用碳酸氢铵为最高,经济系数也是以施用碳酸氢铵为最高。
  综上所述,要想获得高产优质,必须在施足磷钾肥基础上,重视氮肥的施用,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氮化肥30~40公斤,氮肥品种应优先选用碳酸氢铵或硝酸铵。为促进生姜幼苗早生快发,在施磷钾基肥时可适量施用硝酸钠,其余氮肥在不同生育时期追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