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安东尼奥马刺1997-2009之蒂姆·邓肯体系

 little健 2009-08-24

话说寻常巷陌随意搜个老人家,都爱叹世道浇漓人 心不古。深感当年纽约大战公牛时肘子大腿肉搏春色无边,如今青年略有 点风吹草动肌肤相亲裁判就喊停。这且不表。单说帕特·莱利挟湖人四冠之威,加了多少风华绝代的快攻香辣料,才博得个“表演时代”的商标;菲尔·杰克逊把冠 军奖杯排门前当篱笆桩,狗仔队才藏头露尾开始传扬三角进攻。然而搁到2009年,诸家主帅各一条杆棒打四百座军州,开山立派。诸位季后赛来了走两步就躺倒 的主教练,也铮铮有名,你称为跑轰领袖,我封个防守大师。诸位插标签的,咂摸到圣安东尼奥马刺门前,朝四座冠军奖杯吞几口馋涎,点头说:“防守很好,邓肯 很好,马刺团队很严格……”

拜托,这也忒泯然众人了吧?

这年头,高晓松夸曾姑娘,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何况马刺四座冠军一字排齐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怎么也算一世之雄。不把他们的球队哲学吹得三角那么玄幻,至少也得有个交代。

 


话说马刺哲学,归宗于波波维奇。2005年总决赛,都说他和拉里·布朗是师徒对掐,以为马刺哲学源出布朗, 不免想得左了。波波维奇一向择其善者而从之,四处采蜜,学的东西就是碗墨西哥杂烩饭。比如他学过的鲍勃·希尔,就曾经从戴利、菲茨西蒙斯、禅师、乔治·卡 尔、老尼尔森、莱利、胡比·布朗这些人讨教求益。因此马刺就是个大熔炉,诸子百家,都在里面炖烂熟透。

 

鲍勃·希尔虽然1997就离任,但他有些东西,被波波维奇萧规曹随保留下来。例如对篮球的观点:马刺哲学以为,篮球必须以快节奏行进。快节奏导致失误,失误导致不可预测性。教练的职责,便是减低球赛的不可预测性。
因 此,通常概念马刺既然沉稳,必然迟钝缓慢,其实是想当然了。马刺为避攻防两端的失误,从来讲求半场攻防。但在半场攻防中,马刺一向以迅疾流畅为要务。举凡 约翰逊、埃利奥特到帕克、吉诺比利,再到邓肯、埃尔森,马刺挑人,净找些机动灵活、处理球简洁的人物,无非为了一快二稳。也因此,马刺并不多拉里·布朗式 双掩护交叉这种冲撞系干活。看一下马刺球员体格:除了一两个矮胖子外,全是瘦长条子。无非是为了快节奏和机动使然。

 


更衣室管理方面,马刺哲学要求教练组成员、队员要时常沟通。马刺对助理教练的构成相当细心。在具体操作时, 波波维奇和希尔都主张把电视、广播、酒精、药物、评论家们踢一边去。纪律、义务、诚实的交流,然后追求宽容的态度、为团队牺牲,获得乐趣,彼此信任,到积 极的态度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之后是维持化学反应、制订行动计划和目标,最后开始团队合作。环环相扣,房屋要建于牢固的基础上。而选人和制定球队轮换时, 当然也要建立在此基础上。
因此,波波维奇在签人时,一直倾向于稳,不愿意有巨大变化。一个良好的团队构架很难建立,大幅度动摇未免赌博。因此,波 波维奇的变化步骤都举步悄然,以最符合球队结构的目的来选人。小将军艾弗里·约翰逊所以得球队之宠,在于他的责任心和态度:在飞机上,他都会跑来和教练一 起看录象做比赛准备,并负责传达;大卫·罗宾逊在职业生涯后期,担任起了球队发言者的作用:轻声慢语的祈祷,俨然牧师做礼拜般的赛前开场白。马刺需要这样 的人:上战场为兵鏖战,下战场化身白魔法师,负责鼓舞、施法和补给。

 

 

接下来,是马刺立身之本的防守。
波波维奇的观点与大多数学院派教练,尤其是拉里·布朗相似——而拉里·布朗 又从北卡大学的迪恩·史密斯先生处得益不少。防守区域分为对方底线紧逼、对方罚球线处领防、中场领防、本方禁区处防守。根据对手发起进攻方式的不同来选 择。马刺一向要求前场大个子在对方抓到后场篮板后相机干扰,控制对方长传急攻。
半场防守中,马刺并不推崇帕特·莱利及其弟子们的半场领防、紧逼、大量身体接触的无球防守和频繁轮转。鲍勃·希尔遵循拉里·布朗的规则,推崇“抑制对手突破,逼迫对手跳投”的策略。可是,波波维奇却更进一步,更细化了一步。
波 波维奇对球场中路和边路,划分得更细。他痛恨对手在罚球线正面晃悠,喜欢把对手朝边线逼迫。理由不难解释:无论是勒布朗、隆多还是奥库,在罚球线上都幸福 无比:可投可突,尤其是视野宽阔可以任何传球。逼他们到边路时,视野狭窄传球受限,边线又可以用来帮忙限制他们的活动。因此,波波维奇要求马刺全队将对手 朝边路压迫,禁止中路切入。

同时,马刺也不喜欢帕特·莱利或范甘迪式的强侧三人轮转。鲍勃·希尔如此解释:球员协防越多,对队友轮转补位的要求 就越大。因此,过多协防会使队友轮转压力加大,需要控制。这也是马刺将对手朝边线逼迫的用意之一:对手处于边线,传球视野狭窄,己方队员补防时对手不易找 到空位队友来转移球。
马刺的补位轮转另有讲究。以2007年总决赛大战骑士为例:鲍文在弧顶竭力将勒布朗诱逼向翼侧,离勒布朗最近距离的帕夫洛维 奇等,都遭遇马刺其他球员(例如吉诺比利)的绕前阻绝。弱侧远端的古登则多少被放空,邓肯站在勒布朗与古登的传球路线上,同时翼蔽着鲍文。当勒布朗试图从 翼侧闪过鲍文时,陷阱发动了:鲍文追防勒布朗,邓肯第一时间从弱侧赶来补防,局部形成对勒布朗的二打一。此时,被二人包夹限制了视野的勒布朗会发现古登已 被回撤的吉诺比利遮蔽,唯一放空的是处于近距离外围的帕夫洛维奇。等他回传帕夫洛维奇时,吉诺比利已经迅速返位回补,余下的就是赌帕夫洛维奇的手气了。

而马刺暗藏杀机的套路,是其底线陷阱。把对手压迫到底线之后,马刺会有意逼对手自底线逼迫。最近的外线球员依然不放 空,内线球员自弱侧补防。对手会在底线的禁区边陷入一打二的窘境。这是马刺的防守基本哲学:堵中放边,诱对手入边线陷阱后,依靠弱侧内线协补局部二打一, 逼迫对手在视野狭窄的情况下转移球,尽力使对手失误或减缓传递速度。
因此,马刺需要球员的机动力。海军上将、邓肯或埃尔森这类不够横练筋骨但移动迅速的内线,是弱侧补防的关键。而鲍文、吉诺比利、芬利这类不够强健但移动迅速、回追及时、位置感好的老辣型防守者,是把对手朝翼侧逼、制造陷阱、完美包夹的好猎手。

 

 


既然马刺的防守体系,决定了马刺是一群机动灵巧的外围+一群移动迅速的内线,那马刺的进攻哲学,就得围绕这个瘦人帮来进行了。
鲍勃·希尔时代,马刺就贯彻了一些哲学:控卫在快攻时的第一要务是找到跑动者来传球,尽量利用场地宽度并减少运球。因此,漫长的马刺时代,有资格后场到前场一条龙的也仅有托尼·帕克。希尔和波波维奇,都推崇二对二小组战。快攻宁缺勿滥,宁愿扎下来打半场阵地。

阵地战战术上,鲍勃·希尔没有大学教练们的理想化。他认为,在NBA的24秒限时下,涉及到二至三人的进攻战术效率最高。犹他爵士队擅长的伸缩进攻则是非常有利的传递战术。延到波波维奇,也就极少施展拉里·布朗钟爱的双底线交叉战术。

马刺半场的主打战术要求速度。无论快攻成功与否,内线都必须第一时间占据对手禁区45度的点,强侧迅速站成类似于三 角进攻起手式的边线三角落位。当然,马刺没有三角进攻那么多变,众人角色鲜明:控卫(切入者)站高位,两射手二底角落位。强势的低位攻击手落禁区45度 点,而另一位内线则在弱侧三分线附近接应。
鲍勃·希尔认为,虽然球队未必贯彻三角哲学,但三角落位有利于各球员更好阅读场上局势,并避免被包夹。包夹导致失误,这是马刺体系所不允许的。彼此拉开3米空间遂成为必然。
在 2003年,马刺的经典进攻套路即是:强侧三角,帕克高位,鲍文底角,邓肯45度背身要球。弱侧罗宾逊站高位而吉诺比利站底角。鲍文给球邓肯后迅速穿越底 线至弱侧底线,吉诺比利、帕克和鲍文犹如钟面三根指针一样做无球跑动。邓肯接球后做进攻决策:自己背身强攻?还是分球给队友射三分?邓肯第一波进攻不成则 回球弧顶,吉诺比利、帕克利用罗宾逊的高位策应做第二波进攻。

随着罗宾逊退役、邓肯日渐谦退,以及埃尔森、邦纳这些高位策应或大个子射手的加入,马刺的低位强攻越来越少,射手大 幅度深切后做闹钟指针旋转的接球远射或高位挡拆进攻日渐增多。这也算是马刺顺应了2004年规则有利于切入者的潮流。如上所述,马刺的进攻由低位背打或高 位策应启动,因此,虽然帕克一向被批评没有指挥家头脑,但马刺仍可以依靠王牌双卫的高位策应良好运转,而不需要比卢普斯或基德般的大师级指挥家。

 


而这里,是认清邓肯真正价值的时刻了。

马刺的防守体系,要求位置感绝佳、弱侧补位及时的内线,而这样的内线大多瘦弱不堪保护禁区;马刺的进攻体系,要求能 够低位背打的强势巨人,还要求这个巨人能够做高位策应,能够审时度势的传球,能够代替帕克或吉诺比利成为球队的实际指挥者。同时,这个巨人还要符合波波维 奇关于更衣室领袖、球队核心的种种要求——
一个位置感既好、弱侧补位迅速、居然还不瘦弱、居然还能低位强打、居然还能够高位策应、居然还被比尔· 拉塞尔称赞为“最有效率的无球者,最好的内线组织轴心”,这么多挑剔的要求最后还能这么凑巧落在一个人身上。最后,这个满足你一切幻想的人还能够保持健康 和谐平静的支撑马刺达十二年之久。实际上,马刺体系谈不上通用性和延续性,因为离了邓肯,这套自内而外的大纲便无从谈起。

 

这就是波波维奇说“邓肯退役后十秒钟我就退休”的真正含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