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考证称福建宁德古墓为建文帝陵(组图)

 yula 2009-09-03
墓前的拜台
 
墓塔下,有莲花座撑起

笔筒山

东南快报9月3日报道 上金贝村古墓被专家论证为建文帝陵寝,这件事也让山脚下一个郑姓村落成了各方焦点。

“这个村我们是无意中发现的,有着太多的秘密,考证的结果是,这个叫郑岐村的开基祖,其实就是跟随建文帝出逃的22个从亡大臣之一郑洽。”王道亨说,郑洽跟随建文帝直到去世,子孙后代也都留在山下为建文帝守墓,这完全符合忠智公郑洽“生为建文帝护卫,死为建文帝守陵”的忠臣性格。

郑洽出自浙江浦江县郑义门,为此宁德建文帝下落研究小组还和浙江郑义门联系,对方还派人来考察。“他们断言郑岐村的郑姓村民,90%以上是郑洽的后代”。王道亨说,如果有需要,他们还准备让两个村的郑姓村民作DNA鉴定,以确认他们之间的关系。

村里流传郑三合故事

前日,记者前往郑岐村采访,路过附近的濂坑村,宁德建文帝下落研究小组一位成员说,当地村民祖祖辈辈流传着一个故事,当时村里有一位王姓始祖王进,在明朝永乐年间结交了一位迁到当地的郑姓朋友叫郑三合。村里一户陈姓长者就将女儿嫁给了他,娶亲那天,南山上金邶寺高僧也来喝酒,郑三合管那僧人叫“师傅”,自称“弟子”。后来,金邶寺那位高僧圆寂了。郑三合便举家搬到邻近的井上村去居住,再后来才搬到现在郑岐村这个地方居住,并改名郑岐,是现在郑岐村郑姓始祖。

“三合其实是就洽字拆开来,洽是水之合,岐是山之分,这是古代文人常用的用反义词互解互义来表达真实含义的手法。”王道亨说,郑洽不敢暴露真实身份而采取这种办法,是很顺理成章的事,而且在郑岐村里还有很多类似的状况。

郑岐村村民郑成意说,在他们村里,老人一直都有传下一条祖训:郑姓子孙永不出来为官,但因为什么原因,他们并不知道。

在村里仅存的6栋郑姓民房里,记者还发现,有一栋建于明代的房子进院子后的门楣上,匾额写着“豹蔚南山”四个字。

这四个字从字面上来解,根本解不通,也没有这样的典故,但如果将“豹蔚”两字换成谐音的“保卫”就解释得通了,也就是保卫南山上的建文帝的意思。王道亨说,郑洽所在的浙江郑义门,有块匾额“孝义门”,在郑岐村有个老房子门口写着“中义第”,估计这也是用了谐音的手法,其实应该是“忠义第”。因为郑洽跟随建文帝出亡在外隐姓埋名,不能尽孝只能尽忠,所以去掉孝字换成了忠字。

两村跨越600年的认亲

在郑岐村,村民郑成意说他们村郑氏宗谱叫《白麟谱》,但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场大火中烧毁了。今年浙江浦江县郑义门的郑氏宗亲会会长来到郑岐村后,他们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族谱叫白麟谱。原来是因为在郑义门的郑氏宗祠门前有条溪叫白麟溪,进门后,右侧有一石碑,有元朝丞相脱脱所书“白麟溪”三字。

另外,郑岐村村民喝酒划拳,说到九这个数字时,会说“九世同居”,但“九世同居”酒令是怎么来的呢?浙江郑义门也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浙江郑氏家族多次被朝廷旌表为“郑义门”、“孝义家”、“九世同居”。

在浙江与建文帝传说息息相关的郑义门,曾在建文帝朝当过翰林待诏的郑洽,后来随着建文帝出逃下落不明,郑义门寻了几百年不见踪迹。

“浙江的宗亲说,我们90%以上是他们八世祖郑洽的后代,因为族谱丢失,有人提议可以搞DNA鉴定,来测定郑岐村郑姓村民和郑义门郑洽后代之间的关系。”郑成意说,这个提议两个村都同意,但具体什么时候实施,还要等时机成熟。

建文帝出逃随从22人

宁德市建文帝下落研究小组组长王道亨说,他们收集的明人谈迁《国榷》、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都有相通记载,1402年当朱棣的燕兵攻破南京的金川门时,建文帝从鬼门遁去,跟随在旁的有22个大臣,是刑部侍郎金焦、刑部郎中梁田玉、监察御史叶希贤、翰林待诏郑洽等,他们逃出皇宫后到南京城光华门外神乐观,一起商议了下一步的去向。

“接下来,他们一行人很可能是去了浙江郑义门,郑义门因为孝义被朱元璋亲封江南第一家,他们到这里来躲藏是可能的。”王道亨说,在明人吕毖《明朝小史》中有这样的记载,在1403年年初有一个叫陈忠的人向朝廷告发建文帝藏在郑义门,明成祖“遣使廉之”,到郑义门搜查却只看到了经书和史书,明成祖大怒,将陈忠以诬告罪名处斩了。

另外王道亨还提供了一首浙江郑义门第九世郑机(郑机是郑洽的下一代)的诗,并认为这首诗可以证明,郑洽后来是和建文帝一同离开郑义门的。这首诗收录在郑机写的《希忠录》中,是为郑洽入祀乡贤祠所写,全文如下:孝义初缘御笔亲,今将移孝作忠臣,蛮烟蜑雨同艰苦,长使君王恋此人。

“第一句是说郑义门的孝义是得到朱元璋亲封的,后面三句就是说郑洽不能尽孝只能跟随建文帝尽忠,并一起逃往南方过着艰苦日子。”王道亨说,跟随建文帝到宁德的从亡大臣,后来有些失散了,现在能确定郑洽跟来了,另外还有一位国子监生。

在上金贝村附近,研究小组发现了一个明永乐朝的古墓,通过对墓志的解读,古墓主人叫林绍斋,是明初的一位国子监生,埋葬年代是永乐十二年,也就是1414年。

“我们查阅了七都林姓家谱以及周边的林姓支谱,均未发现有叫林绍斋的国子监生,很显然,这是一个外籍人,跟着建文帝来后,死在这边,并埋葬在金邶寺的山场里。”王道亨说。

郑洽其人

明浙江浦江人。洪武朝翰林待诏。宋廉学生。为建文帝二十二名亡臣之一。后半生追随建文帝逃亡,下落不明。

据明人史仲彬《致身录》载:明建文帝朱允炆逊国出亡,以浦江郑义门孝义传家,随翰林待诏郑洽隐居于郑义门(今郑宅镇)之万松岭,曾匿身井中以躲避永乐缉骑的搜捕。此井后称“建文井”。万松岭后建为神龛,供奉建文帝遗靴,称“老佛社”。(《浦江县志》p568)

建文帝陵寝的奇闻轶事

看到中央电视台对上金贝村古墓的报道,这几天王道亨一直处在兴奋之中。

  前日,作为宁德市当地组建的建文帝下落研究小组组长的他,私下对记者说,为了从旁考证明建文帝确实下葬上金贝村附近,他请过一位精通地理的人士来堪舆地形。“我们要用600年前的一些思维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

  “当时我们是带他随便看的,但该人士转了一圈,指着古墓方向的山头说那里地势最好,是个伏龙形。”王道亨说,等带他到墓地后,用罗盘定位,发现墓的朝向是坐北朝南,而且是正北正南,吓得不得了,“因为古代,只有天子皇陵才可以这样建。”

  前日,记者联系上了南京大学教授、明史研究专家潘群。“我研究建文帝下落几十年,从宁德回来,觉得现在可以给这个600年的历史谜团画上一个句号了。建文帝是明朝第二个皇帝,写这副字是很合适的。”今年76岁的潘群教授表示。

  确认之前 古墓在村民眼里很平常

  古墓在当地其实并不是秘密,用上金贝村很多村民的话说,在以前大家见了都觉得很平常,但自去年和建文帝粘上关系后,才引起这么大的关注,“今年很多省级领导都来看过。”

  上金贝村党支部副书记兰春华说,以前村里对古墓有个说法是,这个墓是古代从京城来的一个太监的,“但去年我们这里搞新农村建设,修路时大家看到这座墓后,觉得很奇怪,市里在我们村挂点的那个单位组织了省里的专家来考证,才开始有了墓地是建文帝的这个说法。”

  “为了搞清这个事情,我们组织了一个建文帝下落与陵寝研究小组。”宁德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副主任王道亨,被抽调出来担任组长,“我们在上金贝村调查,发现村里流传发现过大内御用玉器的传说,一个曾当过市局副局长的人说,他在上金贝村亲眼见过一方写着大内御用的砚台。”

  这些传闻鼓舞了王道亨的信心,开始了文史方面的研究,寻求建文帝来闽并最终落脚宁德金邶寺的史料依据。王道亨没想到的是,他和小组成员的研究工作,后来得到南京大学研究明史专家的认可,“专家说这个墓是建文皇帝的,他是在用一辈子的名誉说这句话,可不是开玩笑”。

  袈裟为证 建文帝当年扮和尚出逃

  将上金贝村古墓确认为就是明朝第二帝陵的潘群教授认为,这座陵墓,透露出一股强烈的隐忍之气。

  “享亭也就是拜亭,一般和尚墓是不会有的,而更特别的是,本来应该建在主陵外面的享亭,在这里却建在里面,按照民间的说法,这就是在表达隐忍和无可奈何退让的意思。”王道亨说,这座建文帝的陵墓,墓碑上没有年号,这在一般墓上是不可能的,原因是建文皇帝第一不承认永乐的年号,第二又因为自己失国,不愿意署上自己的年号,所以墓碑上没有刻时间。

  来自专家的考证更权威。南京大学潘群教授强调,“墓地上方的火龙珠,足以说明这是座明代墓,而且是永乐年间及其以前的墓地,另外古墓还用了闭嘴龙的纹饰,这在明朝前期,除了皇帝,谁都不敢用。”

  另外潘教授还提到,本报曾经报道过的宁德支提寺的明代袈裟,他认为是建文帝逃出来时穿的,“那件袈裟我看过,上部边缘两边现在还能看到6条金龙,但实际是9条,中间三条,因为袈裟破损,被缝补遮蔽住了,袈裟中间另外还能看到5条金龙,这个九五之数,当过和尚的朱元璋自己敢用,其他谁都不敢用,也不会有这样的袈裟。”潘教授说,这件袈裟很可能是建文皇帝带着他皇爷爷的袈裟假扮和尚逃了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