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怪体诗的读法

 gywlw 2009-09-09
宝塔诗如何读?
 

山满
桃山杏
山好景山
来山客看山
里山僧山客山
山中山路转山崖
 
读作:山中山路转山崖,山客山僧山里来,山客看山山景好,山杏山桃满山开。
 
以下是一些关于宝塔诗的资料

宝 塔 对


在诗体中,有一种奇特的宝塔诗;在联苑中,也有一种奇特的宝塔联,这种对联首句为一字,以后每句递增一句,因形状象一座宝塔,所以得宝塔联的雅称。如苏轼的一联:
  坐
请 坐
请 上 坐

  茶
敬 茶
敬 香 茶
  据说这是最早的宝塔联。关于此联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相信宋神宗熙宁初年,苏轼曾住杭州通判,有一天,便服出城,来到一座寺庙游览。寺中老僧见他穿着平常,又不认识,只冷冷地哼了一声“坐”,然后又向小和尚说了声“茶”,态度冷淡怠慢。老僧与苏轼交谈一番之后,见他谈吐不凡,并非俗客,于是,又招呼到:“请坐”,并吩咐小和尚:“敬茶”。老僧待知道来者便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时,顿时满面笑容施礼不迭,恭敬地招呼:“请上坐”,还传呼小和尚:“敬香茶”。后来,苏轼告辞时,老僧急忙拿出纸笔,乞求墨宝,苏轼对这种看人行事的势利小人十分鄙视,即兴挥笔写下了这幅宝塔联讽刺老僧,老僧见后羞得满面通红。


藏头诗


看《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在“吴用智赚玉麒麟”一回中,由吴用口述,卢俊义曾在墙上写下这样一首诗:
卢花滩上一扁舟,俊杰黄错独自游。
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
乍一看这首诗没什么特别之处,但诗的真意即暗藏于诗句之首为:“卢俊义反”四个字,这种诗叫“藏头诗”,又称“藏头格”,它是杂体诗的一种,一般讲究韵律、对仗,但字句不拘。这种诗的特点是:将不便明言的本义逐字分藏于诗句之首。
宋代文学家苏轼有一道《减字木兰花》

郑庄好客
容我尊前先堕帻。
落笔生风,
籍籍声名不负公。
高山白老,
莹骨冰肌那堪老,
从此南徐,
良夜清风月满湖。
这首诗,每句句首藏一个字,合起来便是“郑容落籍,高莹从良”八个字。据说苏轼自杭州召回朝廷,过京口、润州太守林子中设宴款待,座中营妓郑容、高莹出牒,林子中命呈牒于苏轼,苏轼见牒上是二妓女求落籍、从良,即不当妓女而嫁人。那时有规定,营妓要求从良,须得本郡府长官批准。苏轼时在作客,不便作主,便索笔题了这首词于牒后,批准她俩落籍从良。


藏头诗(二)


 
相传宋代时,蜀郡才女苏小妹曾三难新郎,开始她写有四句诗要秦少游猜,诗云:“钢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秦少游一看,这四句诗正是嘲笑他的,因为他曾假扮云游道人,在岳庙化缘,去相苏小妹。于是他便写了一首诗云:
化工何意把春催?
缘到名园花自开。
道是东风原有主,
人人不敢上花台。
苏小妹一看,原来是一首藏头诗,每句顶头一字,合之乃“化缘道人”四字,正合她的诗谜。
清朝乾隆年间,李调元上京赴试。在书院遇见一批文人在谈论诗文,大家问他姓名,李调元即作诗一首:
李白诗名传千古,
调奇律雅格尤高。
元明多少风骚客,
也为斯人尽折腰。
他作的是一首藏头诗,将每字连起来,便是“李调元也”四字,恰是答了众人所问。形式特别,与众不同,颇显才华。


复 字 对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秋菊飘香。几个秀才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趁着酒兴,吟出一上联,让众友对,结果谁也没有对上来,除夕之夜,几个秀才又坐在一起,吃酒守岁。在这一夜交替之际,出上联那位秀才灵机一动,对成了这副巧联。
日月交替,斗转星移,都有其特殊规律。此联正是悟出了其中之奥妙,中秋之夜出句,除夕之夜对成。对仗工整,令人玩味无穷。


回 文 谐 音 对


在有些回文联中,顺读和倒读、谐音相同,意思明确,称为回文谐音对,读读这副对联: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细细品之,此联无论顺读倒读,读音不变,平仄谐调,或音同字异,或义异字同,变化有致,回文谐音兼备,较之一般回文联难度更大。说起此联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相传一位翰林到寺庙游玩,见庙里挂着一幅荷花,墨色淋漓,笔法挺健,特别是那亭亭玉立的荷杆一笔画就,尤见功力。翰林连声叫绝,问老僧是何人所作,意欲求之。老僧说:“乃贫僧所画,我出一上联,大人若能对得,当以此画相赠”老僧的上联是:
画上荷花和尚画;
翰林一时未对上,只得悻悻而归,回到府内,仍在苦思。忽然看见每日临摹的字帖,心中亮,便做出了下联:
书临汉贴翰林书。


回文诗


唐宋以来,以回文体入诗之风很盛。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织锦图回文》诗云:
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
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此诗不见回复文字,回文尚待读者倒读而成,这种回文诗属待回型。倒读则诗曰:
空阁绣帘疏映雨,暮城边远雁随人。
桐梧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这同样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回文诗是中国文化中心一个特殊形式,也是世界上为中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苏轼还有一首《题金山寺回文本》诗: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经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晚,霭霭红霞晓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雪峰千点数鸥轻。
反读则又为诗:
轻鸥数点千峰雪,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曰晓霞红霭霭,晚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四时山水诗》也很奇物,诗云: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这首十字回文诗,每句来回复读,可成一首七言绝句。四首绝句,也描写四时景色。

春 景 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景 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景 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景 诗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这组回文诗,很有韵味,意境极佳,细细品味的确妙趣无穷。



回文诗(二)


广东高州县观山寺壁上刻有一回文诗: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正读些诗清新流畅,充满诗情画意,已算是诗中佳作;但倒读也同样顺理成章,意境幽远,则是更为难得。倒读诗如下:
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回文诗中还有两种不同于以上回文诗的形式,即双篇回复式和本篇回复式。双篇回复式即由两篇完成一个回复。如宋代李禺有《两相思》回文诗云:
思妻诗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阳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思夫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阳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往来,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种回文形式顺读表达一个主题,逆读又另表达一个主题,而且写得顺畅洒脱,不见半点牵强,足见作者对语言运用之功力。
本篇回复式,即后两句为前两句语的倒读文。湖北咸丰县有一首《万柳堤即景》回文诗云:
春城一色柳垂新,色柳垂新自爱人。
人爱自新垂柳色,新垂柳色一城春。
津人曹鸿年也有一首回文诗:
寒风晓日映沙滩,日映沙滩竹报安。
安报竹滩沙映日,滩沙映日晓风寒。
本篇回复式回文诗中又有一种特殊形式,即本句回复式回文诗,就是后半句即为前半句的倒读回文。清代诗人李《春闺》诗云:
垂帘画阁画帘垂,
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
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
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灯夜,
期归梦还梦归期。
回文诗虽是中国文人墨客卖弄文才的一种文字游戏,并无十分重大的艺术价值,但也不失为中华文化独有的一朵奇花。

拼 字 对


相传古代有位相国小姐,选择女婿的条件很特别,不论贫富,只要对出她出的对联便可以。她出的上联是: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上联贴出以后,一直过了三年,也无人对得上。这联为何如此难对呢?原来是副拼字联,"寺"和"诗"分别由"寸"和"土"、"言"和"寺"拼合而成,"月""乃""明"字拆开的,而且每句首字均与上句末字相同,这是顶针格,还有引号内又是一句唐诗,这称做转引格,末字"寺"又是第一个组合的字。条件之多,属对确实很困难。
一天, 有位林秀才上京应试过此,得知此联,思索片刻,即对出下联: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秀从自己的姓上做文章,虽然个别平仄不合,但是拼字、拆字、转引诸条皆合要求,能对出这样的下联,确实不易了。
又如,下面这副拼字对:
长巾帐内少女妙,立女为妾;
寸土寺前古木枯,此木是柴。
这副对联还有段故事。传说有位和尚不守本分,借出对调戏民女,联中全用拆字手法,"长"、"巾"乃"帐","少"、"女"为"妙","立"、"女"是"妾",心怀鬼胎,有意侮辱民女。一位樵夫仗义执言,对下联嘲讽和尚,也用拆字手法,"寺"可拆成"寸"、"土"、"枯"则拆作"古"、"木","柴"即拆作"此"、"木",把和尚骂作朽木,只配作烧柴,真是骂得痛快淋漓。



双 关 对


有人把双关的修辞方法运用到对联中,能使语联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相传明代宰相李贤,看中了青年人士程敏政,打算招他为婿,于是设宴款待他。席间,李贤指着桌上的果品出对道:
因荷而得藕;
程敏政猜到李贤用意,随口应道:
有杏不须梅。
李贤见他果然才思敏捷,即把女儿许配给他了。
表面上李贤似乎在说盘中的莲菜,其实,他是借用双关的修辞格:荷,何也;藕,偶也。问程敏政凭什么得配偶。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程敏政才思过人,大着胆子说:我三生有幸,何用人作媒。一问一答,但不说破,一个心照不宣,一个正中下怀。一联赚得佳偶,实乃千秋佳话。
陕西咸阳市有家烧鸡店贴有一副对联:
司马懿闻香回马;
诸葛亮见机出山。
此联未直接炫耀该店的烧鸡如何好,生意如何兴旺,而是通过“司马懿闻香回马”来暗示烧鸡的风味独特,引来了见“机”出山的诸葛亮。下联的“机”和“鸡”谐音,一字双联,言此而意彼,饶有风趣。
一日,姓石的乡绅有意借对对子,显露一下腹内文墨,同时,也想当众戏弄一下蒲松龄。出乎意料,蒲松龄下联不仅对得工整无隙,而且戏弄了“石先生”。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可笑可笑!对联是: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即是对“砖后死”的字,同时又暗含了姓石的乡绅姓氏,一语双联,石乡绅便成了“粗毛野兽”。妙!


谐 音 对


一担重泥逢子路;
两岸夫子笑颜回。
一天,一位秀才在田梗上遇到一农夫,挑着一担河泥,二人谁也不肯让路。农夫要与秀才对对子,秀才自恃才高,满口应允,并说对不上情愿让路。农夫指着泥担子出了上联:
一担重泥逢子路;
秀才一时不解其意,红着脸下田为农夫让了路,惹得众农夫失声大笑。这一笑,却正好笑醒了秀才,秀才对出了下联;
两岸夫子笑颜回。
“重泥”一语双关,实指泥挑子,虚指谐音“仲尼”(孔子,字仲尼)。“子路”是孔子徒弟。下联也含此趣:“夫子”既指众农夫,又指孔夫子。“颜回”是孔门弟子,此处秀才是用来自比。
 
怪体诗如何读?

虎虎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州州州州州州州州州

川川川川
读作: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万国九州掉四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