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分析

 振波浪清 2009-09-16
趋势线突破有效啲标志
趋势线啲运用,
茬市场中中使用啲频率昰相当高啲。
就其要害啲问题啲阐述,所见不多。
应用趋势线最最为要害啲问题,
茬诸多理论书籍中中,
也为能够得到较准确啲论述。
茬综合市场实战啲经验和教训後,
结合自身啲体会,
个人人认为,
茬实战中中需要把握三个原则。

第壹,突破收盘价啲原则:
即收盘价突破趋势线。這里需要说明壹下,
以收盘价来定突破有效,
要比当天內啲最最高戓最最低价突破趋势线,
要确实得多。

技术分析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就是“历史会重现”,但是重现的历史将以趋势的形式重现,但是在小到日,周,月甚至一年的走势当中具体的走势很可能是将若干段历史“揉合”在一起,而在更加具体的走势当中,将以千变万化的形式出现。技术分析实际上分为两派,一个是概率统计,这个需要很高的数学方面的知识,对于他们而言只存在概率高低的问题而没有是否正确的说法,这一派有着各种各样的分析指标,当然这些分析指标用的最好的还是指标发明人。另一派是试图通过对图表的研究来发现股价运行背后的市场规律也就是说“市场意图”的。这个需要很高的洞察力,但是也存在一个准确率的问题,毕竟不是在猜自己在想什么。当然还有一些根本不懂技术分析的人而又声称技术分析无用的人,因为不知道他们如何分析,我们就不考察他们了。    

    对于基本面研究而言,基本面指导市场的运作就如同用橡皮筋来控制车子,你不能让它如期启动,更难以让它如期停止,你只能在振荡当中让它按照您意思向大体的方向上前进。作基本面分析的人全世界做的最好的莫过于柏克夏•哈萨威的沃伦•巴菲特老哥,老巴维持着年均将近30%的增长率操纵着最成功的私募基金,稳居财富前几名,并数次上摸头把交椅。老巴的价值投资理念被全世界奉为圣经,但是大家都记得老巴的价值投资的理念,却很少有人(至少我接触到的人)记得老巴的一句话,入市要有50%亏损的准备。回头看看老巴的操作,常常被套,而且50%的单项帐面亏损也不乏出现,老巴的这番话好像是给炒股的人说的,其实是给作基本面分析的人的金玉良言。你做基本面分析吗?好!先看看你能不能受得了50%的亏损。老巴要是这样在中国国内推荐个股,还不得叫吐沫给淹死?所以老巴也明白,自己的分析方法适合于自己这样有着“传统而守旧”的生活方式,并且喜欢老环境的人操作,自己的分析就自己看,自己操作吧。    

    各种分析的方法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就像是不同的工具,干不同的活要有不同的工具,你不能拿着螺丝刀缝衣服吧?可是在股市上就有这样的人,拿着基本面的分析结果打短线,看着各种技术指标做长线,碰巧对了,还好说,碰得头破血流了,就说中国的股市不规范,就说技术分析无用论。还有更多的人拿着一个指标到处套,就像一个惯于使用螺丝刀的人,不能干什么都用螺丝刀吧?头破血流是应该的。股市分析是一门艺术,艺术就有千变万化的特点,不可能在行情分析上出现什么原因必然会带来什么结果,否则知道几个金叉,死叉不就全发了?对市场的分析,我们要明白,不管是什么样的因素作用于市场,都是通过影响参与这个市场的人来进行的。如果能提高市场参与者的主流情绪,使之产生乐观的看法,后市就要上涨,反之亦反之,当然,呵呵,这个主流情绪不是“大多数人”的情绪,而是指能够影响整个市场行情的“主流情绪”。所以在不同的情形下,同样的因素就有不同的结果,甚至有时都会有什么“利空出尽是利好”,“利好出尽是利空”的说法,近期就拿国有股上市的问题吧,以前一提这个,必然带来的是大幅的下调,现在的影响已经远远不如当时了。    【交易知识www.irich.com.cn § macd.org.cn 收集整理】

    所以对应于不同的操作,要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你的操作要和分析配套使用。“每股收益1块钱”,和“昨天怎么会有一根大阴线”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我认为分析市场最终是要分析到直接作用股价运行的“人气”上来,尤其是对应于短线的操作,学会分析市场情绪是相当重要的。分析市场的情绪,我觉得恐怕没有什么指标能准确的衡量了吧,如果你以这个目的出发分析市场,你的分析就会逐渐走向全面,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就事论事的阶段。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股市的分析就是与人斗、天斗。所谓的“股票”就象是前面故事当中的“沙丁鱼罐头”,很多的时候,它仅仅是一个“交易”的工具,你不是通过它来挣钱,而是通过和“它”背后的人的竞争来“抢钱”。分析人,才是证券分析的本质,证券分析是不同智慧之间的较量,无论你有什么方法,你一定切记,你的分析方法必须和你的操作结合,用你擅长的工具做你擅长的事情

证券市场上的风云变幻,涨跌无常,使得人晕头转向,搞不懂方向,古语云:“变化莫测谓之‘神’”,所以在背后操纵涨跌的“大主力”就多少有了一点“仙气”。在很多投资者心目当中,主力是一个神秘的角色,有这非凡的能力,only you 每每能在危急中力挽狂澜,将行情引导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only you 能点石成金无所不能化腐朽为神奇,所以也是only you 能成为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投资者关注自己的个股中“有否主力”,若有,则万事大吉,因为主力与我同呼吸共命运,天塌下来有人管。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有着“主力”地存在使得个股相对活跃,从而使得市场显得机会较多,所以主力动向的分析,也是股市操作当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甚至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在我国庄家活跃的市场这样分析就更加重要,你需要分析你的对手——整个市场——的意图,而这种意图往往有一个集中的体现者,就是主力。分析好主力,你才能知己知彼,才能为胜利奠定基础。但是主力的特殊能力往往使得很多的投资者在分析的时候不能正确的对待。   

    分析盘中的主力动向有很多方法,湖山以后也要提到,但在这里不一一列举。本文主要谈的是投资者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主力”的问题。被神化的莫测高深的主力是投资者心目当中的一个误区,因为是“主力”,所以操作的方式和我们必定不一样,加上一些文章的鼓噪,好像主力都是一些能特立独行的物体,什么拉高建仓,什么打压吸货,好像什么古怪做什么,什么别出心裁做什么(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一些情况下的确有如此操作)。我们先不从分析的方法上看,仅仅看从这样的立足点出发的结论,往往会与事实相差很远。    【交易知识www.irich.com.cn § macd.org.cn 收集整理】

    我们不应当忘记,主力也是人,也有人的弱点,虽然资金量的不同决定了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但是在追逐利润方面,大家有着共同的心态。“操盘手”是民间对“主力机构”运作资金的人的普遍称呼,实际上的操盘手和证券公司的场内经济人的作用是一样的,他们只是负责执行项目策划人的指令,很多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上面到底要干什么。我们还是用民间的“操盘手”的叫法吧。操盘手肩负重任,而资金并不属于操盘手,上千万乃至于上亿的资金微小的波动就是上百万的量级,压力极大。做股票不是为了赔钱,我们是这样,大资金的所有人也是这样。如果形成亏损,就是帐面上的亏损,老板或者资金方都有可能来向你“问候”一下,甚至可能问候你是否“适应”工作。有的操盘手用自己的资金借助财务杠杆来获取运作的资金,其压力就更大。好,你打压,打压的散户受不了,你的老板同样也受不了,你的帐户更加受不了。你拔高建仓,老板是否也能忍受如此高的成本?而类似这些我们常常听说的这些别出心裁的操作,往往是因为种种意外的情况而造成的非常措施。更多的情况下主力也是和我们散户一样,也喜欢从买入那一刻起就在获利,也是十分讨厌套牢的。主力既然不是神,那么他就要和人一样的操作。   

    在这个市场上道理有的时候往往很简单,主力吃了满肚子的货,也要考虑如何出场;主力空仓的时候就要考虑介入;市场价格低于主力介入的价格主力也要亏损;主力也不希望亏损;主力做个股也要考虑是不是好做,从前期高位刚刚跌下来的个股,上档刚刚形成很多套牢盘的,主力也不敢做,不是所有的个股可以为所欲为的操作。这些废话一样的道理,恰恰是很多投资者在分析市场的时忽略的,所以有的时候从很多投资者得出的结论当中,我们推导出主力的运作就像傻瓜一样,或者说就像神一样,反正不是正常人的方式。例如,主力被套牢是很多的投资者常常在顶部放量长阳出现后再下跌当中,或者出现了跌穿了密集成交带之后的结论,为此常常拿出各种各样的分析软件来支持自己的结论。其实看你的结论是否准确很简单,就看你的结论能否能使您利用成交量和价格的配合关系找出主力入场,推高,离场的操作脉络就可以了。主力处于什么状态必然行情会有其特殊的走势,你的结论是否和市场行情切合,就从这一点出发。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根据盘中的行情和相对价位的高低,从逻辑上考察我们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谁也不喜欢亏损,主力也不例外,于是就有了振荡上行当中的支持位。举例来讲,很多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股价嘎然而止的止跌的位置上透析出主力的成本(至少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本)。我们也可以从成交量的当中小小的变化当中寻找主力的痕迹。例如,入货的时候多是是前面的密集成交带的高点支持这后面密集成交带的低点,这就是所谓箱形整理也好,头肩底也好,W底也好对箱顶或者颈线位突破后反抽的道理,低位主力拿不到货了,就要抬高一个价位,价位的抬高就有人愿意放货,于是抛盘再度出来,但是此时主力不能允许价格下跌,价格下跌的下限就是前面的成本区,往往在这些所谓的技术位附近。出货的时候正好相反,密集成交带前面的压后面的,价格一反弹到主力集中放货的区域,就有前期的套牢盘杀出,反弹的价格尽量不接触那个价位,这也是反弹当中经常不会超过M头,多重顶,头肩顶等等形态的颈线位的原因。有的时候股价即将突破一个前期在两三个月内形成的堆积着巨量的相对高位的顶部(指前期的一个在经过彪升后形成的顶部),往往后面的突破常常失败,很简单,好不容易在前面把货出掉,难道在短短几个月内再原封不动的拿回来?是不是有毛病?……类似的例子很多,其实,我们只要用正常人的思路来站在主力的立场上想东西,有的时候短线的波动我们不一定知道主力如何耍花枪,但是中长线的思路一目了然。   【交易知识www.irich.com.cn § macd.org.cn 收集整理】

    当然主力分析不是这么简单的,我在本文当中要强调的不是什么具体的方法,而是我们的思路,这是任何一本教你如何战胜庄家的书籍当中所没有谈到的。对于主力分析,我想起毛主席的话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而多数情况下,“神”一样的主力往往使很多朋友不知道如何下手。    做生意汉语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就是“做买卖”,卖菜的小贩做的是“小买卖”,而通用公司做的就是“大买卖”。做生意就是做好“买”与“卖”从而实现对资本的回报,而做股票不也是通过做“买”“卖”来实现预期的收益吗?做生意是通过低买高卖实现盈利,大生意如此,小生意如此,诚实的商人如此,奸商也是如此,做股票就更是如此。从本质上来说做股票和做生意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都有为了“卖”而“买”和最终的为了利润而“卖”。  

    有个股市上的朋友曾经说过,这个市场上很多人失败的原因是他们只有买的经历而没有卖的经历。是的,生活当中人们往往为了买入而买入,买是作为商品运动的终点,买入之后商品就转化为消费品,例如买衣服是为了穿,买菜是为了吃,买房子是为了居住,没有多少人买入是为了卖出。所以“买”“卖”对于多数人而言是分离的,“卖”的经历的缺乏是很多人的缺陷。  

    湖山想起了大学里面和几个同学倒腾贺年卡的经历,我们先确定了要如何卖,卖给谁,她们大概可以承受的价格和式样后,然后到批发市场选购,和小商贩一分一分地讲价。“买”“卖”虽然很小,但是是相连的。我们为了“卖”而“买”,买的时候特别小气,卖的时候特别卖力。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买的太高,我们有可能卖不出去。湖山依然还记得一款十分精美的贺卡,就是因为没有谈拢价格,我们就没有“买入”,因为我们知道,对于我们而言5,6块钱的价格对于我们的“卖出”而言太难了。   【交易知识www.irich.com.cn § macd.org.cn 收集整理】

    但是到了股市上,有多少人在买入的时候考虑了卖出了呢?但凡考虑卖出的买入,必定考虑了成本的因素,为卖出留下充裕的空间,但是绝大多数人在考虑到买入的时候两眼放光,从来没有想到过以后还要有“卖”的操作。追高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有人甚至还总结出所谓的刹车理论,就是高速行驶的汽车踩下刹车后,车子不会马上停止还要有一段距离,而做股票就是吃这段小小距离。追涨停就是这种操作的最极端的案例,涨停买入就是为了涨停之后第二天的几个点的可能上冲。但是你有没有想到过,从时间、空间上你给自己的卖出留下的余地是多么的可怜,转瞬即逝的机会一共能给几个人。靠追涨停实现帐户资金有效上涨的人,我真的没有见过,但是套在涨停板上的人我见得很多。  

    湖山一直坚定这个信念,既然只有低买高卖才能挣钱,那么最简单的操作就是上涨的之后不要买,下跌的之后不要卖。既然股市和做生意是一样的,我们不妨虚拟一个做生意的场景,我们用股市上很多人的思维来做这个生意。  


场景1:  

镜头一:清早湖山推着半车大白菜来到菜市场(为了简单化,假设湖山不用交什么卫生费,管理费、佣金、印花税、营业税之类的),兜里还装着点钱。  

镜头二:此时发现很多人在抢购大白菜(价格放量上升)。  
此时湖山作为一个白菜贩子应当怎么做?  

镜头三:股市上的人会告诉湖山,应当加入到抢购大白菜的队伍当中,并且对所有来买我白菜的人施以比白菜帮还要白的白眼。  

镜头四:但是一个真正的菜贩子会告诉湖山:“你应当马上摆开摊子,扯开嗓子,吆喝大家来买你的白菜。”  
湖山一边往自己的车上搬白菜一边笑笑说:“你不懂,没有看见价升量增嘛?”  
菜贩子说:“对呀,价跌量缩的时候你卖给谁呀?”对呀,湖山买白菜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卖的,现在不卖,什么时候卖呀?  

画外音:“价升量增是大资金出货的最好时机,主力都在抛了,我们小散户还买什么呀!嘻嘻,不好意思,又忘了买股票是为了卖股票了。” 股市是一个零和的竞争,这个市场上任何盈利行为必须以某些人的损失为代价,这就决定了这个市场的博弈特征。就象是两个人的打斗,任何一方都无法准确的预测对手的下一招动作——是以什么样的力度,什么方向,用什么招数,以及将要击中自己的什么部位——无法预测,更没有时间和精力预测,当然如果事先能知道这些,胜算的概率将会提高。虽然如此,事实上也没有人在考虑要在搏击当中进行如此的预测,而不去预测也并没有使得搏击无法进行。我们也看到,在搏击训练当中,选手需要训练的是如何发现对手的破绽并有效发起进攻和如何防守自己的弱点,抵御对手的进攻。搏击的高手不是在预测对手的出招,而是在对手出招的时候迅速发现对手的漏洞并组织有效的进攻。股市也是如此。   

    在目前我国庄家充斥的市场上,做庄的主力,要达到坐庄中的对个股行情的控制,很多时候需要做到50%以上的个股控盘程度,这要求在低位要成功的使得50%的筹码持有人对行情产生悲观心理,从而主力可以在低位收集,而在高位,又要在基本稳定另外50%持股人情绪的情况下,另外找来50%的解盘资金在高位入货,从而完成派发任务。在这种翻云覆雨的斗争中,庄家和市场上的其他人就更加如同博弈,为了完成上述的目标,主力会根据市场情况随时改变自己的手法,散户也在不断地斗争当中成长变化,管理层在密切监控这个市场,而各大媒体又在沸沸扬扬的用各种舆论试图引导这个市场,各方面的综合作用使得整个市场上产生太多无法难以预料的变数,而这种变数也是出乎于包括主力在内的多数人意料之外的,不可能有完全的计划,任何都是这样,大主力阴沟翻船的事情不少了。而在相当多数情况下,我认为所谓对行情的预测也许就仅仅是猜测而已。而正是基于这种猜测,使得相当多数股民的操作成为赌博。    【交易知识www.irich.com.cn § macd.org.cn 收集整理】

    当然,如果要有预言家一样的前瞻的眼光,针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准确的预测,是能提高胜算,但是先不说有多少人能够“预测”这个市场?也不说预测准确率的问题,我只想问问,预测的成功是否能够代表获取最终的胜利?湖山想起在1996年到1997年的大牛市当中的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位同行(姑且隐去姓名),通过在市场上的消息,准确的预测了当时0551苏物贸将要成为一只大牛股,但是从对该股在5元左右上涨到10送10除权后的29元高达10余倍的涨幅当中的操作结果,竟然是巨额的亏损(竟然超过30%),而对该股的成功预测和推荐使得这位老兄和一些一起推荐这个个股的分析家一块声名大震,真是绝妙的讽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使得湖山对于“预测成功代表能够获利”论断产生怀疑。就像是搏击,我预测到对手下一步要打我的鼻子,但是我脚被绊住,手来不及回防,脖子已经不能再歪,身体暂时无法迅速移动,那和没有预测到,在结果上有什么区别?   

    我们提出主张:“预测第二,操作第一”,因为再好的预测也要通过操作实现,而正确的操作也能有效的纠正错误的预测。操作如同搏击中见招拆招一样,搏击的赢家胜者不是赢在预测上,而是操作!同理到股市上亦然。   

    在这个市场上多数人都在忽略对操作的研究,而更加偏重于预测,因为多数人认为预测有了,操作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有什么好研究?所以要重在预测。湖山在此不谈具体的操作(留到以后的章节讲),因为操作涉及资金管理、操作纪律、风险控制等等多方面的事情,湖山只想告诉大家,我们的态度并不是反对预测,而是要大家理顺预测和操作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预测好比作战的计划和准备,操作就是战斗当中的短兵相接,好的预测可以促使操作的成功,但是好的操作也能弥补预测的不足或者赢得更大的胜利。而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因为预测手段的低下,操作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   

    我们倡导理性的操作,我们也提倡合理的预测,因为预测不是我们的目的,落实到操作才是根本。   

    预测第二,操作第一的理念是我们投资理念的核心,这是在任何一个市场都是适用的。我们以后也将从这个核心出发逐渐展开我们的理念“平静”,这是相对与外界的纷扰而言的,平静不是消极的死水一滩,而是一种更高的更加积极的境界。如果用物体来比喻,做到真正的平静的不是死去的躯体,因为死去的躯体你针扎一下,脚踢一下都不会有任何反应;也不是水,小小的石子投入水面,溅起的水波久久不散;平静应当如同镜子,纷扰犹如镜子前面的物体,镜前有物,镜中有物,镜前无物,则镜中无物。   

    真正的平静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是对外界的扰动作出恰如其分的的反应,它蕴涵着极大的能量,使您能合理安排外界的干扰,全力集中于你要做的事情。这位朋友告诉我,这就是中国的气功为什么能爆发出巨大能量的原因,没有练过的人很少有人能体会到这种极度放松的感觉,他们身上的各处的肌肉互相牵制,力量互相抵消,精神上也是如此,但是你达到这种极度放松的状态,只动用你做你的事情所必要的肌肉和精神,其他的完全放松,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所谓的“集中全部的精力”。极度的放松和平静意味着极度的力量。   

    股市上何尝不是如此?沉浸于市场,我们常有被动的感觉,尤其当我们面对扑朔迷离的股价,常常有被狂流所淹没的无奈。激荡的股价折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使得我们穷于应付各种各样的行情,决定各种各样的操作方案。在股市的风吹浪打中走出,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无奈,对于很多人而言,在股市上得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经历了从来没有过的对身心的考验。在刀口浪尖上起伏的人们好像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一直在应付各种情况,而没有时间来想,在这个市场上我们究竟寻找什么?我们如何放松下来,如何平静下来,来体会那种平静当中的力量?   

    我们是可以做到的,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这个市场上什么是我们要集中的,而什么是“纷扰”。在目前的市场,获利的唯一途径就是作多,盘整,下跌都对获利没有益处,那么我们研究股市的核心就是如何作多,而其他地都是纷扰。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绝大多数人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操作,那么我们就更需要在这个市场上有所专攻。这个市场上的纷扰太多,纷纷而至的消息,庄股的波澜壮阔的起伏,涨停跌停,主力的进入离场……似乎对这个市场了解的越多,你获利的可能就越大,于是产生了很多的书教你如何和庄家斗,如何咬主力一口大腿肉。湖山只想提醒一下大家,你仅仅看书是否就能学会打架?如果主力就这四四一十六招恐怕没有可能成为这个所谓的庄家吧?    【交易知识www.irich.com.cn § macd.org.cn 收集整理】

    市场总是用不同的方式让人犯相同的错误。湖山认为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人们试图在任何情况下解释市场,但是人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入市没有必要对每一招都懂,你没有这个本事,你更没有这个精力,就像你会使十八般兵器,不如你精通一门,就是耍菜刀,抡擀面杖,你精通了也是闯荡江湖的看家本事,令狐冲笑傲江湖不就靠的仅仅是一把剑而已吗?。但是市场上的变化,使得您总是觉得应当什么兵器都应当会。湖山再次重复目前的市场特征——您只有作多才能挣钱。你为什么不研究一下那些彪升的个股在彪升之前的技术特征?好好的总结一下,其实你可以也象湖山一样总结出几个很土但是很实用的规律来。   

    在熟悉一些主力常用的手法之后,在学会几个技术指标和分析理论之后,你可以看看那些彪升过的个股,按照你认为的市场状况分分类别,然后对这些类别通过不同的指标去找,去验证,你肯定能找到规律的。现在太多的人有着太多的急功近利的想法,有一点点从书上或者听别人说的经验就想拿来预测后市,先不要急,你先把自己的股票全都清掉或者彻底离场,让行情无法影响到你,然后静下心来总结两个月,真的不用很长的时间,两个月的时间,没日没夜地找,一个一个地验证,我不相信你找不出来一条规律。是的,不用管什么涨涨跌跌,起起落落,就看以前的大牛股,而且就看它彪升之前的那段行情,别的什么也不用看,我相信你静下心来一定可以找到的。有的时候,连MACD、均线这样的土的不能再土地指标都能成为你的杀手利器!   

    我们只要能平心静气地分析,专心研究过去的大牛股的彪升前的行情,而不是试图搞清楚所有的事情,不是试图找到所有的规律,我们就能成功。每一个良好的上市公司都有自己的主营业务,而不是所有的钱都挣,所有的前都挣得上市公司肯定不是好公司,或者不可能成为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如此,我们在股市上的盈利不应当也是如此吗?我们只需要挣某一段特定行情的钱即可,其他的我们不熟的我们就应当学会放弃。在这个市场上,除此之外的行情,对于我们而言应当都是纷扰,如果我们不幸在其中,我们只要学会象镜子那样即可,作出应有的反应,合乎我们的规律我们就做,不和我们规律,我就不玩,看不懂的,我更本不动,你也就不会有太多的纷扰,你也就不会有那种陷入狂流的感觉。   

    在行情的起伏当中学会放弃,学会了放弃就是学会了放松和平静,从而排除纷乱的现象对自己的干扰,专注于市场的某最为重要的层面,从而试图寻找市场的这段层面的内在规律,从而成为针对这一个方面的“专家”。因为作多的“专家”,就是获利的“赢家”,就能够笑傲江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