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某市为了迎接一个达标检查团的到来,政府某些部门为了净化市面环境,把一些流浪在街头的残疾人送上几个长途大客车,拉到远离该市的地方,检查团莅临该市,市面一片清新繁华......读了这条新闻之后,感到心里好像有什麽 东西在堵着,偌大一个城市,为了达那个并不怎麽事关国计民生的标,竟然象扔垃圾一样,将那些最需要关心和照顾的最弱势群体弃置不管,政府的责任在那里,社会的良知在哪里? 由这则新闻进而联想到自己所在的这个小城,经常有一些残疾人拖着残破的身躯,有的唱着悲凉的歌,有的凄婉地哀求着,向路人伸出求助的手,那眼神,那情景总会让人生出怜悯、悲哀,许多市民心底非常善良,每有这样的可怜人经过,大家都会将手中的零钱投到他面前的盒子里,求助者眼里感激的目光和一声又一声的 “谢谢”,真让人心里发颤。 人们的零星资助,只能解决这些残疾的乞丐们一餐一饭之忧,于大处是无补的。我想,任何人都有做人的尊严,乞丐也是一样,当他们伸出颤抖得手,发出颤抖的声音向我们求助时,他们的心里是怎样的无奈,竟必是世上唯有求人难呀。要解决这一社会怪现象,其实并不怪,而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畸形。只有靠政府的救助机制,只有寄希望于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最令人唾弃的做法就是动辄向外转移。 以前赤峰日报曾报道阿旗庞晓达在辽宁本溪市打工 为救落水儿童而英勇献身的事迹,为了使英雄的家庭贫困状况得到改善,为了使英雄的女儿能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辽宁本溪市、赤峰市和阿旗以及社会各界纷纷举行捐助义举,使英雄在天之灵得到安慰。“不能让英雄流血再流泪”,竟必我们这个时代是崇尚英雄的时代。庞晓达一家是幸运的,是英雄的壮举唤醒了社会的良知。然而,那些流浪在城市街头,露宿在城市屋檐下的残疾人、乞讨者也需要社会的良知,也需要社会的关主,更需要政府的救助。但愿不出或少出一些为了某些花架子达标检查而将这些救助无门的人们驱赶出城的事情。但愿我们的政府救助不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为了那些可怜的人们,但愿社会慈善事业多做实事少做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