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管卫东教学方法(数学篇)
把握角度
在考场解题有时就像脑筋急转弯,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想到。关键是怎能叫他如何想得到?
传统方法:
老师告诉了学生一个完全正确的解题过程,其最大的不足是老师没有告诉学生第一步思维,即从看完题到联想到这些知识点的过程,而直接进入应用那些知识点解题的步骤,事实上对学生来说最难的是如何能想到应该运用哪些知识点来解题,而不是后续的解题过程。
管式教法:
强调思维过程。站在学生实际水平上提出一个学生自己寻找思维切入点的方法,从而使其学会了如何寻找到所需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从看完题是如何联想到运用哪个知识点的过程。同时,当一个题目涉及到多个知识点时,教授学生思维顺序,让学生自己判断按照何种顺序运用这些知识点解决问题。
选择捷径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不是学生不聪明,关键是教的方法是否容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关键是老师要告诉学生一种思考方式。管式教学法是什么?就是要破除一直沿袭的思维方式,用最合理的方法使学生公认的难点变得很容易把握。
比如排列组合是学生公认的难点,那么如何区分什么情况用排列,什么情况用组合呢?两者应该怎么结合?
传统方法:按照元素在排列组合过程中是否有顺序来判断,有序即排列,无序即组合。
管式教学:按照元素在排列组合过程中是否可以区分来判断,可区分即为排列,不可区分为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