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看有效教学

 信义无价008 2009-10-06
我看有效教学
:
 
 

高邮中学 吴永发

升学竞争的压力,使得各类学校都不敢丝毫懈殆。于是,老师的课越上越多,学生的作业越做越多,学生用于学、老师用于教的时间越来越多。然而这种靠比拼时间的做法是有极限的,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教与学始终处于平-面、定格的关系,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反面,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离不开教,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升,教学层次也就始终上不去。这也就出现了我们现在常看到的怪现象:年级和学段越高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得越多,教得越满。这促使了我们的学校和老师的反思。“有效教学”一时成了热门话题。这里我想就“有效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有效教学应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许多老师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有时一堂课讲了十个问题,但学生却只真正弄清了五个问题,或者更少。与其如此,倒不如就讲透五到六个问题,提高学生对这类问题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2.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3.有效教学的过程是有较强针对性的流程

老师应从备课、上课、课后检测等各个教学环节上注意针对性。备课不仅是备教材,备学生考虑学情尤其重要,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课堂之上目标意识要强,不仅是量上教学内容任务的完成,更应是质上学生的真正提高,课堂效率的提高是有效教学中心环节;课后练习检测问题目的性要十分明确,相对容易的问题学生做了要有收获,较难问题,难得要有道理,不能超标、超纲、超越学生现阶段的能力。我们常常发现有些老师从网上下载现成试卷,粗粗一看就去付印,学生一做发现有错题、怪题、偏题甚至于无解之题,这样的练习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不说,还可能误导学生,其害无穷。

  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这堂课我想干什么?” “这阶段我想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我的目标达成了吗?”。

  5.良好的管理、激励机制是一个学校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能使教师明确责任,完成职责。劳有所得、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对调动教师积极性十分重要。应该说绝大多数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是有想法的、是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的。关键是许多人缺乏责任心、缺少积极性(工作应有的热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