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美丽的心灵》谈如何对待精神分裂症的病人 “精神分裂症”是心理问题中最严重的,实际上已经上升为精神疾患了,也是精神病最为严重的一种。从理论上讲,精神分裂症几乎是不可能痊愈的一种精神疾患。在精神病院中,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也是一个难题,除了依据药物及物理上的电击疗法,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读大学时,学习“变态心理学”,为了了解各种各样的精神病人,老师带领我们曾几次光顾过精神病院。有一次,就是“观摩”医生对病人进行电击治疗的过程。我们一帮学生围着观看,只见几个医生先把病人的手和脚捆在床上固定好,再把一片木板塞进病人的嘴巴里,防止他咬伤自己的舌头。接着,把已经通了电的两个电极片触到病人的两边的太阳穴上。刚才还好好的一个人,顷刻间就浑身抽搐、口吐白沫、直翻白眼,那副惨状真是让人看不下去。当时我就两腿发软,一下子瘫坐在地上。老师只好叫同学把我搀扶到室外去,不让我继续“观摩”了。 为什么对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要采取电击疗法呢?老师和医生都有理论上的依据。依据就是经过对一、二战期间那些受过电击酷刑的战俘的研究,表明这些人不易患精神分裂症。于是,就反推,认为得了精神分裂症的人经过电击疗法,或许症状会得到 减轻。对此,我是不服气的。如果反推的结果能够成立,那么,是不是说没有得精神分裂症的人,脑部都受到过电击的刺激呢?显然是说不通的。 毕业后,由于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对精神病以及心理问题的治疗方面关注的就很少了,只是零零星星也接触过一些。但是,二十多年前“精神病院”留给我的印象始终没有淡忘过,铁窗铁门、冰冷、阴森,伴着时时传来的嚎叫声,以及失去魂魄一样不停游走的肉体,让人想起来就心惊肉跳。我一直有一个很固执的想法,所有精神病包括心理问题的患者,都是由于缺乏爱和理解而造成的,那么治愈他们心灵创伤的最主要的方法也一定是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理解,而其他的才应该是辅助性的。我的这一想法,在电影《美丽的心灵》中得到了印证。 影片《美丽心灵》是一部以数学家纳什的生平经历为基础而创作的人物传记片。 约翰·纳什生于1928年6月13日。从小就孤独内向的纳什,在14岁开始就展露出非凡的数学天分。他21岁博士毕业,他的一篇关于非合作博弈的博士论文和其他相关文章,确立了他博弈论大师的地位。在20世纪50年代末,他已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了。由于博弈论、代数几何和非线性理论方面取得的成就,被《财富》杂志推举为同时活跃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两个领域的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 由于我们国家以往对精神病知识普及上,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观念,往往把精神病当成“坏人”、“疯子”,“脑子有问题”等等,而不是把他们当成一个需要关爱的病人来看待,致使许多精神病人遭受到“非人”的待遇,导致病情更加恶化。记得小的时候,就经常看到流落街头的精神病人,或被围观取笑,或被吐口水扔石块,等等。虽然现在情况稍微有了些好转,但是相对于这样的人群所需要的社会氛围,还差得太远。如果你的朋友、熟人有这样的病人,请给予他们爱和理解,让他们处处都能够感受到温暖;如果你的亲人有这样的病人,请不要抛弃他们,用你所有的爱感动他,给于他战胜病魔的力量;如果马路上碰到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人,如果你不能帮助他,请给予他微笑。因为他们是一群弱势的病人,他们需要你的爱。而一个人爱的付出,同时也会收获一颗坚定和沉稳的心,你的心灵会更加纯净而健康。 2009-10-12 于深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