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蕴涵教育品质的环境

 昵称381870 2009-10-14
教研简报
中国福利会托所
宋庆龄幼儿园华山园区
编辑:陈 磊 吴玲玲 席德文
2004年5月 第2期 总 6期

本期导读:
寻找蕴涵教育品质的环境
教师随笔集锦
展示活动随感
追随孩子的兴趣
创设大教育环境
学习纲要走进幼儿

寻找蕴涵教育品质的环境

寻找蕴涵教育品质的环境

陈磊

  “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
                                  ………蒙台梭利


   现代心理学认为:智慧及认知结构起源于幼儿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在主动地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为此环境正以其“潜在课程”的教学魔力使人们对幼儿学习方式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由关注幼儿的接受学习变成了强调幼儿的发现学习,给教师们在创设环境时带来了全新的思考空间。那么如何使“寻常的环境”变成能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丰富的刺激和具有意义的经验的“教育的环境”?又如何让幼儿产生自发性的学习意愿?……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中福会托儿所的每一个教室里,透过表面上的斑斓色彩,近距离地去发现教师们内心的一些独特的思考,看看那些蕴涵着教育品质的环境究竟有哪些“西洋镜”呢?

    一、 环境形成纪律

    试想,一个整天在教室里忙着维持秩序,纠正“负向行为”,对着孩子们嚷嚷着“不可以这样……”、“蜡笔要放在盒子里,否则就找不到了……”、“嘘!讲话声音要轻轻”的老师,还有什么教学乐趣可言?又何来注意力“洞悉”幼儿的需要?聪明的老师试着从调整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入手,让环境以强烈“暗示性”来引领幼儿行为的内涵和方向,此暗示性体现在——环境中隐含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并时刻提醒着孩子们自我控制。它无处不在默默地“提醒”幼儿:这里是什么地方?我们可以在这里做些什么?请你跟我这样做……从而在自然中、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良好的环境秩序:专注自己的活动、独立寻找并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学会等待、物归原处等等。



托四班:一个口袋一本书      小二班:巧妙的空间隔断—给幼儿创设专注的操作空间

   二、 激发探究欲望

   幼儿是天生的探索者,有自我发展的潜力,这是毫无疑义的。但这一特性又与其所处的环境直接有关,是受环境制约的。幼儿之所以好奇、探索,是因为环境中不断有其不熟悉、不理解的新鲜事物的出现,刺激他们不断去探索发现,去解决问题,认识也随之不断发展、提高。如果周围环境总是处于单调或一成不变之中,那么这些良好的品质将会减退以至泯灭,一个蕴涵教育品质的环境应该以材料的丰富性(包括量和质)、结构性(包括种类和难易程度等)去有效地支持和引导幼儿充分地探索、研究和发现。


  三、生活教育凸现


  教育即生活,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无论是吃喝拉撒睡、还是游戏、上课、运动等)都与生活直接关联。生活活动更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有其特殊的意义。我们的教育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贯穿于所有的保育、教育活动中,使各种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

  四、创意天地无限


   要让幼儿在操作学习中玩得更持久、更富创造性,那么环境中的材料、玩具除了安全、卫生、美观、耐用之外,教师还应研究怎样使材料更有弹性、更富变化、更多挑战,使幼儿不会被一种玩法和思路所束缚,在创造的过程中,他们的各种能力和素质获得综合的发展和提高。




  五、步骤程序清晰


当教学不再简单地以知识的传递为唯一的时候,我们关注的目光开始指向幼儿学习的方法,以及他们探索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即幼儿的自主性学习,这种学习并不意味着放任和无指导,它是离不开环境的有效支持的。教师把学习的步骤和过程全面地、清晰地展示给幼儿,让幼儿边观察、边比较,自我思考,探究怎么做。这样的环境无声地召唤着孩子们,它具有传授知识和替代教师的指导功能。



  总之,要让环境蕴涵教育的品质,教师首先必须带着明确的目标来创设环境,将所有的因素加以精心地组织,让环境中的一切负载教育的信息。其次教师还要对环境与幼儿的互动效果保持高度的敏感,善于控制各种不利因素。每次、每天的活动之后都能重新审视一下环境,及时地通过调整来保持环境的发展性和教育性,从而使它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让孩子们生活于一个更加广阔的、更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充满生机的环境之中,我们责无旁贷!


教师随笔集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展示活动随感

综合活动“恐龙宝宝吃点心”观后感
                                 陈捷

  今天,我园请来了徐汇区“骏马奖”获得者纽艺琳开了一节小班教学活动“恐龙宝宝吃点心”。虽说是生活活动,但它贯穿了多方面的教育,这也是二期课改中提到的活动要整合。活动从恐龙宝宝肚子饿——给恐龙找东西吃——喂恐龙吃点心——恐龙肚子疼——送恐龙宝宝上医院,一个完整的故事,既给孩子一个科学道理:吃东西不能一下子吃太多,冰冷的、辛辣的食物不宜吃,容易吃坏肚子,又丰富了孩子的语言:1只红红的苹果、1只圆圆的蛋、凉凉的冰淇淋、软软的蛋糕等等。在活动中既穿插了数概念,还进行了情感培养,培养孩子会关心他人。总之,看了这堂课,对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上有很多启示。

    首先,是我们教学活动还受以前分科教学的影响,没完全摆脱学科,但二期课改要求活动要整合,即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活动内容要来源于生活,贴近孩子的生活,孩子才会喜欢。因此活动设计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其次我们的活动不仅要贴近幼儿、吸引幼儿,还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就像今天的活动,老师提问,“恐龙肚子怎么会疼的,疼了怎么办?”孩子们马上展开讨论,去大便,找医生,上医院,打救护电话120等等。我们常常提到,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这里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还指心理健康,而情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所以我们的活动中渗透对孩子的社会态度、社会情感培养,创设一个能使孩子感受关爱的良好环境。今天的活动开始让孩子摸摸恐龙,讲讲给他吃什么,激发孩子友好他人的情感,而最后又以情感为落脚点,“你们对恐龙说什么呀“,培养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小二班半日活动观后有感
                             夏蕾

  近日,小二班开放半日活动,我们教师分二批前去观看他们的活动。虽然我非常熟悉小二班的小朋友(托班是我带的),但相隔一年,他们班的开放活动,我却一次也没有看过。因此,我非常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首先是想向金老师学习,因为即使在同一个单位已有一段时间,金老师教学活动的风貌,我却一次也没有领略过,肯定有许多的东西需要我好好的去学习。同时,也想看一看以前的一批小可爱们现在的学习、游戏和活动状态。

  走进他们的教室,我被迎面扑来的春意所吸引,我好象进入了一个春的世界,春雨、春风、春天的垂柳、小花、小鸟等,仿佛告诉我:春天就在我们的眼前。老师用自己的双手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充满爱心和智慧的天堂。小朋友们在这里,有的一个人安静的玩着拼板、有的三三两两的好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各种材料做着蝴蝶、有的是两个人合作在用积木搭建停车场。尽管教室里有了许多老师,还有这么多小朋友,可整个教室是显得这么有次序,孩子们一点也没有受扰,我与孩子们这么熟悉,他们都叫了我一声,又低头玩自己的游戏,我也不忍心去打扰他们了。是什么原因让小班的孩子就这么好的自律,小班就有这么好的游戏氛围呢?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似乎找到了部分的答案。

    主题活动的深入化

  老师给孩子们创设的教室,紧紧抓住了主题的这一条线,不论是用棉签点的春雨、用纸折的小鸟,还是用各种材料做的蝴蝶,无不抓住了春天这一主题,而春天的这些明显的季节特征,正是孩子们现在每天眼睛所能观察到的,而现在能用自己的小手做出来,把春天搬到自己的教室中,孩子的兴趣能不高吗?

   教室环境的情景化

  老师没有把孩子孤立的放在一个游戏的区角中去学习。如孩子们把自己折的小鸟粘贴到墙面上春天的背景上,让小鸟成了春天的主角;孩子们用棉签直接将绿色点在画在纸上的大树上,柳树上就立刻长满了绿芽;孩子们把用毛根、纸装饰出来的蝴蝶挂在高高的吊饰上,蝴蝶立刻飞了起来。还有用积木搭的停车场、教室中无处不在的背景化,让孩子们的作品立刻有了表现的舞台,活动中的动力也大大的被激发。

     活动指导的全面化

   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们始终以加入者的身份参与着。而不是一种蜻蜓点水似的指导。三位老师都有自己的观察重点,金老师兼顾全面。这样,孩子们的游戏都在老师的观察中,重点指导和个别指导的机会就更多,孩子的进步就更快。

     教师语言的游戏化

   老师和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老师是以参与者的角色进入,会很快的和孩子一起进入情景中,情景中的语言和动作就会很自然的流露出来,如一个孩子把蝴蝶做好后,老师说:我们的蝴蝶做好了,接着怎么办呢?立刻就有其他孩子轻轻的接口说:把它挂在上面,它会飞起来。自然的,这个孩子就站起来,把蝴蝶挂在绳子上。策略似的提问比硬性的指导更有效果。

     生活活动的游戏化

   不论是在洗手、喝牛奶、洗脸的环节中,我们感到非常头疼的问题,小二班的孩子都没有碰到。这虽然与老师平时的常规培养有关系,更主要的是老师把生活活动添加了游戏的内容:盥洗室老师亲切,温柔的话语不停的通过复读机播放着;喝牛奶时,犹如在家里窗帘下享受着和煦的阳光喝一样。老师给每个孩子创设了一个家庭氛围的环境,让孩子们觉得更加温暖,亲切。难怪一个孩子走进盥洗室时,会自然的与里面的孩子到招呼说:“我也来了。”

   也许小二班的这次开放活动,我还有许多没有观察到,但从我眼睛里发现的内容,已经让我有太多的学习方向,孩子是一块美玉。需要老师细心的雕琢。老师在工作中的不断思考与奋进,是雕琢好这些美玉的保证。我想,小二班老师那种无时无刻把孩子放在心中,在小班教学活动中的探索精神是值得我要好好学习的。

三月春风吹柳絮——观托班操作性墙面有感
                                陈琦


  “三月的春风不吹,四月的柳絮不飞。”三月里的校园吹起阵阵“争做学习性教师”的春风,四月那带着雪月成果的柳絮在校园轻舞飞扬。

  四月下旬,我怀着极为迫切的心情,参观了托班操作性墙面的展示活动。虽然我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展示活动,但我知道活动从落实到开放,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准备,我也听说托班的许多位老师不计个人的得失,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的工作,很多次看到略显疲惫的托班老师在学校来去匆匆的身影。每当问起她们感觉累吗?她们会笑着说:“累的,但很值得。”获得和付出是成正比的,而成功总是向勤奋的人展露笑脸。终于等到展示活动的那一天,当我踏进托班教室的一瞬间,我的人为之一振,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我的心情——高兴、激动、感动、肃然起敬皆而有之!我更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托班老师的成绩,我只是反反复复说着最白而又最真切的话:“你们做的太好了,我要好好向你们学习。”

   在这次托班教育环境的大变革中,我不但看到了老师们在教室空间受局限的情况下,积极的创新和运用巧妙的设计,向教室借天、借地、借墙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为幼儿创造自主性学习的环境;我还看到老师们在学习环境创设中,贯彻渗透了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教养理念:

   一、 温馨亲切的学习环境

   《方案》提出“创设良好的环境,在宽松的氛围中,让婴幼儿开心、开口、开窍” 。走进夏雷和杜芳老师的教室,迎面而来的是一种温馨温暖的感觉,让人禁不住想多停留一会儿,这样可爱的教室,宝宝们还会不喜欢吗?最吸引我的是“娃娃家”,她们的“娃娃家”里有舒适的大床,整齐的桌椅,孩子们累了可以在大床上躺躺,和娃娃一起睡觉;也可以坐在柔软的沙发上和娃娃讲讲悄悄话。“娃娃餐厅”里就更热闹了,一些孩子在剥豆,另一些孩子可能是劳动辛苦了,自己慰劳自己,坐在一边吃着小点心。想吃到小点心也真不容易,老师将点心放在有盖子的瓶子里,孩子首先要动手将瓶盖子打开,还要动手撕开点心的包装纸,要知道这些动作正是托班孩子发展所要掌握的,老师巧妙地将学习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使孩子吃吃,玩玩,学学真开心,教师的行为观念充分体现了“以养为主,教养结合”的教育理念。

   二、 班班有特色

   《方案》提出“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能在丰富的、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分发展” 。参观了托班学习环境创设后,我发现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走进陈莉娜和冯敏华老师的教室,我立刻被一幅幅美丽的幼儿美工作品所吸引,不用多问就知道这个班级的特色一定是美工。在不大的教室里,老师充分利用各个空间,投放了大量的美工活动材料,最大程度上满足孩子学习发展的需要。我看到有的孩子在桌子上画拓印画,有的孩子在墙面展示板上画棉签画,更有趣的是我看到老师在墙面上贴了一张透明的塑料纸。孩子们可以用颜料随意的在墙上图图画画,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既使空间得到有效的利用,又保护墙面美化教室。孩子的每一张作品都能得到展示,成为教室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想在这样优美和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成长,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聪明的小画家。

   三、 别具匠心的设计

   《方案》提出“必须密切关注,把握机会。要提供适宜刺激,诱发多种经验,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的学习情景,开启潜能,推进发展” 。参观了周小敏和何文玉老师的教室后,让我深深感受到托班老师的心思细腻。在通往她们教室的过道上,有一块名为“海洋世界”的操作性墙面,墙面上我看到老师用普通的废旧落水管做成了两条管道。我正在思考这两条管道的作用,何老师热情的走到我面前对我说:“这个管道可好玩了,你想玩玩吗?”我好奇地说:“好啊!”于是何老师给了我一个小球和一个小箩筐说:“你把球放进管道会发生怎样的情况?”我照着她的话把小球放入管道,听到小球在管道里“咕噜,咕噜”地滚了一会,最后从管道的另一边滚了出来。可能是童心未泯,我连续试了好多次。何老师看我玩得入迷在一旁解释说:“这个小箩筐是给孩子接球玩的,孩子在接球的时候要算准距离,太远了小球接不住,太近了球又要弹掉,这个管道我们设计了很久,这可以发展幼儿手眼的协调和空间感知。”可能是为了让我更明白,她一边说一边上上下下比划接球的动作,看到这里我真的被一个中年教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不管是过道还是教室,每一个小小的墙面都有追求尽善尽美的执着,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激发幼儿多种潜能,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四、 关注个别化的学习

   《方案》提出“在教养实践中,要把握成熟阶段和发展过程,关注多元智能和发展差异” 。由于诊断组的原故,关注周琪和吴蕾萍老师的教育活动已经许久了,可是这此来到他们教室,发现整个环境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更关注孩子教养的结合;更关注孩子个别化的学习;更关注孩子思维逻辑的发展。记得吴老师把我带到“给小动物喂食”操作性墙面前,对我说:“你发现现在地喂食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我说:“以前是在桌子上把食物舀到罐子里,现在孩子们利用墙面操作了。”吴老师给我的解释让我很感动,她说:“以前在桌子上,孩子们只要掌握舀的动作,就能把食物舀到罐子里,现在我们把小动物挂在墙上,孩子们除了有舀的动作,还要将勺子平移到墙面上,这对托班的孩子来说要求更高了一层。”从这段简短的对话里,我能够明显得感觉到老师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专业化教育水平正在飞速提高,老师关注的是孩子的个别化发展,,尽量为孩子创设个别化的学习环境,老师为每个孩子铺上属于自己的红地毯,是孩子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走得星光灿烂。

   这次展示活动给我的触动,很感谢托班的各位老师给了我们大家学习的机会。我深深感到人的智慧是无尽的,潜能是巨大的,我们年轻教师应该多学习,多积累,特别是参与到团队的工作中去,以创建学习性组织活动为抓手,开拓创新,这对于个人和集体是一件意义极大的事。我也希望学校多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们的工作将更上一层楼。

会招手的小抹布
                            张懿(小)


  我有幸参加了托班展示观摩活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使我受益匪浅。

   印象最深的就是托四班里发生的一幕。在美工区里,摆满了盛有各色颜料的盆子、棉签、海绵球和纸团,还有几张镂空的花形图案模板以及小抹布,是让幼儿学着用工具沾着颜料后拓印在白纸上。一个孩子玩得很尽兴,手上不小心沾上了颜料。老师看到后,悄悄地走到这孩子身边,拿起一块小抹布,朝着他挥了挥,“小抹布在向你招手呢!”边说边用抹布帮幼儿擦手。

   多么亮眼的举措啊!我深思了许多。如果没有老师的提醒,可能幼儿会将颜料顺手擦在身上,也有可能不当一回事继续自己的工作而不小心将手上的颜料沾到别处。换了我,我会怎么做呢,“手都脏了,快擦擦”就是直觉行为吧,死板而生硬,违背了托班幼儿年龄的教育沟通方式。

   “小抹布在向你招手呢!”这位老师用拟人、亲切的口吻提醒幼儿,同时又将语言和动作并用,注重幼儿的情感,让幼儿亲自去感受、亲身体验,使幼儿更愿意去接受,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生活习惯,使之成为幼儿自发的需要。保教并重,这正是值得我好好学习、借鉴的。反观自己的工作,由于我面对的是大班的孩子,常常觉得他们都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保育环节经常是就保育而保育,就事情本身而规定孩子如何去做,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是养成教育,环境的暗示和支持、教师的言语导向是尤为重要的,这也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追随孩子的兴趣
将兴趣进行到底
                            金宇清


  兴趣是幼儿的最佳意志促进剂。但是要使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能持续维持下去,那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作为教师,是否发觉幼儿所感兴趣的食物,并即使予以支持、作出反应,这对满足幼儿、维持幼儿长久的兴趣有很大的意义。

   观察记录:皆皆用一根毛根在扎浴擦,准备作一只蝴蝶。她动作熟练,很快做好了蝴蝶的身体、触须。一只粉色的蝴蝶出来了。之后,皆皆拿着这只蝴蝶摆弄着,完全沉浸在作品的喜悦中。过不多久,皆皆开始身体左右摆动,眼睛寻找着新的方向,准备离开这区域了。

“皆皆,你漂亮的蝴蝶飞到哪儿去了?”
皆皆拿起自己的作品给我看。
“皆皆,我们来看看,蝴蝶会飞到哪儿去,它会变成什么?好吗?”
我拿起毛根串在蝴蝶的背后,再连接一根毛根,围在皆皆得头上。“皆皆,这是什么?”
“蝴蝶头饰!”皆皆兴奋地说,“我自己做一个。”

   皆皆开始专心致志地做着,不时地向我提问。经过自己的努力,又一只蝴蝶头饰出来了。经过启发,皆皆又变出了蝴蝶手链、蝴蝶腰带等饰品。并在游戏评价中光荣地为小朋友展示。

   由此可见,在孩子兴趣上的培养需要老师去发现、去提升去引导,这样幼儿的兴趣既能持续,又能更会浓厚。

记者招待会
                                    张倩


  周一凡小朋友因为随父母赴广州,已有半年没来幼儿园了。今天中午第一次来园,孩子们看见她可亲热了,吃完点心,围着她问长问短,看来一时半会也停不下来。如果要让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我预设的学习活动,只能依赖教师的威严,而效果势必也会大打折扣。何不顺应幼儿的兴趣,继续讨论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呢?于是我宣布周一凡要召开记者招待会,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了。于是一场有趣的记者招待会开始了。
孩子们凭借自己经验就广州和上海的两个城市的差异展开了热烈的采访:市容、人口、交通、生活、住房……听听孩子们有趣的提问:广州有禽流感吗?广州的自行车和上海一样吗?广州有没有和上海一样的母亲河?……

   对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事,他们才会充分地表达表现。就“记者招待会”而言,正是顺应了幼儿的兴趣及关注的话题,才使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有了一次表达自己语言及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孩子异常地快乐。因此,教师要具备一双慧眼,随时观察幼儿的生成活动,支持孩子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快乐积极地学习。

小车走迷宫
                                    张懿


  这两周的主题是“轱辘轱辘”,让孩子们了解了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都有轮子,轱辘轱辘的轮子转动着、滚动着,给孩子惊奇,引幼儿遐想,引导着孩子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而且,这个主题受到每个孩子的喜爱。他们每个人都带来了小车子,并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车辆图片,让整个教室犹如一个车辆的海洋。

   “小车走迷宫”是我设计的一个游戏。老师先设计好迷宫,并用鲜艳的颜色画在大纸上,标清进口、出口,让孩子手拿小汽车从迷宫中走出来,开始,孩子们觉得有些难,我告诉他们,“宝宝要回家了,开着小汽车从幼儿园回家了,开车时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碰到墙上哦。”妹妹认真地开着小汽车,遇到墙了,她还会轻轻地说,“不能碰的,要出血的。”

   但是,我发现了一个缺点,孩子对该游戏的持久性不够,玩了2-3次后,便没有很大兴趣了。细细想了以后,觉得游戏的趣味性不够,特别是对于小年龄孩子来讲,要有清洁或以某些物体来激励孩子继续游戏,于是,我马上用泡沫板切成一个个小方块,并制作了红旗,只要孩子能顺利从迷宫中走出,到达某一个终点,就可以插上一面小红旗。尝试了后,孩子的兴趣明显提高了,你呢嘎持续5-6次用小车走迷宫,这样既切合了主题,让孩子掌握了走迷宫的方法,同时也增添了趣味性,使孩子能饶有兴趣地不断游戏。

玩鱼竿
                                    吴蕾萍


  墙面“钓鱼”材料提供至今,经常会有孩子去光顾,每次池塘里的鱼钓上来,孩子们都会去喂大猫和小猫吃,等池塘里的鱼喂完了以后,孩子们经常会来请老师帮忙,把猫肚子里的鱼“拉”出来,放回到池塘里,他们再继续玩。可时间久了,当池塘里的鱼喂完了以后,孩子们却有自己的新玩法……

实录一:
04.4.8星期四,周斯妮和余旭晟两人照例将所有的大、小鱼送进了大、小猫的肚子里,由于正是来园高峰时间段,我没有时间“帮助”他们。当我再次去看他们时,他俩已经玩起了新游戏。
“你们的鱼呢?”我问。
“钓光了。”他俩回答
“钓光了,你们俩还拿着鱼竿做什么呀?”
“做游戏。”
“怎么做游戏的呢?”
“把它钩起来。”
“把什么钩起来?”
“钓钩。”
“钓钩也能钩起来的?你放掉试试看,让我看看真的行吗?”说话间他俩的钓鱼竿上的吸铁石正吸在了一起。我惊讶地说:“哎,真的能钓起来的!”接着,两人就各自把钓鱼竿往后用力,鱼竿上的吸铁石分开了,他俩又迅速地走到一起,继续晃动自己的钓鱼竿,看着自己晃了几次的钓鱼竿没有吸在一起,周斯妮开始用手捏着自己鱼竿上的吸铁石,向余旭晟鱼竿上的吸铁石靠拢,余旭晟也配合的相当默契,将一手从钓绳上滑至鱼绳的下端,让吸铁石再稳定一点,这样,两块吸铁石很快又吸在了一起,他俩非常满足地开怀大笑。
“它们像钓鱼一样的。”余旭晟说。
“真的呀?你试试看,能不能钓起来。”于是,周斯妮在我的帮助下,放下了鱼竿。当他俩看到周斯妮的鱼竿放了,也不会从余旭晟的鱼竿上落下时,都高兴地大叫了起来,我业为他两叫好、鼓掌。这样,他们俩一次一次地重复玩了好几次。

   他们的笑声,把一边玩动物园的王则凯也吸引了。他看着他们互相钓着鱼竿玩,又看着自己身前的一群动物,不一会儿便对着他俩大声地叫道:“快来钓老黄牛!快点来钓老黄牛!”这时的余旭晟和周斯妮根本就没听见凯凯的邀请,还是一个劲地玩着自己掉鱼竿的游戏。看着垫子上东倒西歪的小动物,以及凯凯着急的样子,我就对余旭晟和周斯妮说:“凯凯在叫你们呐,去看看,这个能钓起来吗?”于是,他俩就爬在了动物房子上,开始尝试,不一会就转过头来对我说:“钓不起来的。”
……


实录二:从猫肚子里钓鱼乐趣无穷

04.4.14星期三,孙宏灏和弟笃思两人照例将所有的大、小鱼送进了大、小猫的肚子里。当我发现他俩各自拿着一个吃饱了鱼的猫盒子玩时,他俩都已经将猫肚子下的网兜打开,看这架势,他俩已经这样玩了一会儿了。于是,我准备用相机摄下这一组珍贵的镜头。
弟笃思,在使劲晃着盒子,试图将盒子中的鱼晃出来(我认为)。孙宏灏一边把鱼竿往盒子中放,一边对我说:“可以钓出来的。”
“这样行吗?”我问。话音未落他已经将一条鱼从盒子中掉了出来,并示意我看。再看弟笃思,他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将鱼从盒中倒出,于是,开始把手伸进网兜,尝试用手取。可不一会他尽然从盒中取出了钓鱼竿。我猜想,之前他也许也尝试过孙宏灏从鱼肚子里钓鱼的方法。
“鱼竿取出来了!”

  从这两小段实录中,可以看出,托班孩子有自己独特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师有意识用他们感兴趣的、隐性的语言指导下,他们就能在钓鱼之余得出“钓钩也能钓起钓钩”、“钓钩不能钓起老黄牛”的结论。也许这一结论对他们而言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至少他们尝试了、经历了,也许以后会成为他们经验的积累。

   从第二个实录中,可以看出,其实托班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能将自己的经验积累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上:钓鱼竿能从池塘里钓鱼,同样也能从鱼肚子里钓出鱼来放回池塘。这种逆向思维的方式,也许就是孩子过去经验的积累的结果。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的学习,让我尝试到了怎样去顺应孩子的发展:“在教养过程中……关注经验获得的机会和发展潜能……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能在丰富的、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

   在以上两实例中,我轻信自己关注到孩子此时此刻的需要(他们需要玩鱼竿、他们需要从墙上拿下小猫),并提供了适宜的刺激(对孩子行为的表情支持与语言支持)。这些间接的指导都在孩子不经意间完成了。
  托班孩子在玩的时候经常会有“出格”的行为发生,给孩子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教师不用太多地去干预,只需借机行事,适时、适当地给予孩子支持,就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孩子也有望得到更多的东西。

  如果说上次周斯妮和余旭晟两人在玩钓鱼竿游戏时,是一种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出格”行为,我给予了适时的支持的话。那么,今天王则凯和陈芃屾玩钓鱼竿的“出格”行为,我给予支持的方法则是帮助理解。


实录三:


  04.4.23星期五,王则凯和陈芃屾的钓鱼竿绳子缴在了一起,两人尝试着拉,没有拉开,便唱起了拔萝卜的歌,不一会儿,就将钓鱼竿的绳子拉断了。这下,王则凯知道自己错了悄悄地将鱼竿放在一边,进入了其他区域,而陈芃屾只是继续地在玩鱼竿。

   这一切,在一边的周老师都看见了,她拿起断了线的鱼竿把事情的经过跟我说了以后,就开始坐在一边修理被拉断的钓竿线。

   小闹钟唱歌了,孩子们开始整理玩具,我用一部分孩子能听见的声音问周老师:“你在做什么呀?”
“修钓鱼竿?”周老师当然理解我问话的意思,回答我道。
“哎,周老师为什么要修鱼竿呢?我们来问问周老师。”就在我说话间,孩子们的注意开始被我有点夸张的说话声吸引,有的孩子边收玩具边转过头来看,有的孩子来到了周老师身旁问周老师:“为什么要修鱼竿呢?”。周老师告诉小朋友说:“鱼竿坏了,下次小朋友就不能玩了。”一边的孙宏灏开始告状了:“是陈芃屾拉坏的。”这时一部分孩子也开始跟着告状。
“你们想不想知道钓鱼竿的线是怎么拉断的吗?”
孩子们当然愿意听了,于是我就把他们不当心将鱼竿的线绞在一起后,把鱼竿当萝卜来拔,最后把钓竿线拉断的事告诉小朋友。
“所以,我们的鱼竿缴在一起的时候,能用来拔萝卜吗?一拔就会把鱼竿上的绳子怎么样?”孩子们一一回答了我的问题。
……


  在集体讲评时,孩子们还一起讨论了拔萝卜要到花园里去拔,有的孩子还做着小兔跳的动作,告诉大家,要跳跳地去拔萝卜的(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过小兔种萝卜的游戏),当然,我也没忘记请王则凯和陈芃屾上来说说。

  孩子的游戏就是象征性的,从以上的实例中我们也能看到孩子把缴在一起的钓鱼竿视作可以拔动的萝卜,就是基于音乐游戏“拔萝卜”。但是,由于年龄的特点和经验有限,托班孩子往往还不会知道拔这样“萝卜”会损坏玩具,给以后的活动带来不便,他们只是沉静在活动过程的快乐中,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介入和引导,而介入引导不是简单地说教就能解决问题的,需要教师捕捉瞬间的有意的、典型的事例,让孩子去感知、体验,从而明白事理,渐渐地知道要爱护玩具,再慢慢地落实到行为。

  教师组织活动时要“多关注,少说教。”对这次突发事件的处理,是不同于上次玩鱼竿的活动的。如果说上次我更多的是给予孩子需要的正向支持,那么,这次的支持,更多的只是帮助孩子理解、体验“自己的快乐,不能给别人带来不便。”(周老师会累的;小朋友以后就没有玩了。)
所以,我越来越觉得教师应该敏感些,尤其在对孩子一些突发行为的处理上,把握机会,捕捉适宜的刺激,诱发多种经验,让孩子在快乐游戏和生活中健康成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教育环境的建立


时事新闻离孩子有多远
                                程莉莉


  当今社会信息万变,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在发生,我们每天都会从电视、报纸、上网等途径了解国家大事,由此联想到我们大班的孩子不但听得懂新闻,而且对其中的部分内容有浓厚的探究兴趣。

   二期课改强调幼儿的自主学习,我想事实新闻也应是孩子探索性主题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就拿“神州5号”发射成功来说。这个消息是多么的鼓舞人心。孩子们知道了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位飞天人,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发射载人宇宙飞船成功的国家,都为祖国感到骄傲!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主动的从家里收集来各种报纸、照片和从网上下载的资料,热烈地讨论着杨利伟在飞船上吃的食物,穿的宇宙服的作用。我们也在适当的时候帮孩子一把,如在陶艺帮助孩子制作飞船,让他们直接感知了助推器有四个,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一系列时事内容,也是一次对孩子很好爱国主义教育。
再如,在伊拉克战争后,我们从新闻里知道伊拉克人民正在承受着战争带来的巨大的痛苦,孩子们收集来“难民”、“孤儿”的图片,看到伊拉克孩子的苦难生活,比较着自己的幸福生活。孩子们说:“我们不要战争,要和平,要让伊拉克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幸福”。这一系列的时事内容,正可以培养孩子对周围人和事的关心,有助于培养关心他人的意志品质。

   开学初,我们和孩子共同制作了“预防禽流感”的宣传海报,申博成功时,我们也在班里开了个小小的庆功会……。我想:二期课改强调以幼儿发展为主,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组织和开展活动。在实践中我发现把时事新闻及时地融入探索性主题活动,既符合孩子兴趣的需要,又是对学习活动内容的很好补充。

   我们的孩子也是社会人,在信息时代,找到孩子最感新区的内容,并去帮助他们深入开展活动,无疑能对孩子的主动学习起到推动作用。

孩子身边的主题
                          钱兰华


  吴世豪已经有好几天不来幼儿园了,听他妈妈说,他的脚不小心被自行车砸了一下。今天他终于来了,可是早上来他的脚却是一瘸一拐的,而且他的鞋子也是不一样大小的,一只明显是大人的鞋。他妈妈说他的脚还没有完全好,可他自己吵着要来幼儿园。

   孩子们都围着吴世豪,有的问他的脚怎么了,有的问他为什么穿不一样的鞋。听着孩子们的议论,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最近我们正好在搞关爱白血病的孩子的主题活动,可白血病相对离我们的孩子较远,孩子们不一定能理解。那如果把这个视角转移到关爱身边的人岂不是更贴近孩子的生活,更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于是,我便当即决定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让孩子们从关心的吴世豪做起。

   于是,怎样来帮助吴世豪的大讨论在孩子们之间热腾起来。有的孩子说:“我帮吴世豪搬椅子。”有的孩子说:“我请吴世豪先小便洗手,因为他的受伤了,不能站很久。”还有的说:“我帮吴世豪讲故事、唱歌,让他高兴。”孩子们想出了各种各样帮助吴世豪的方法。讨论结束后,孩子们真的和他们说的一样,豆豆每天帮吴世豪拖鞋子;石宛灵给他搬椅子、倒茶;阳阳把自己家里拿来的书和他一起看等等。一阵浓浓的爱的气息弥漫着整个班级,也弥漫着每个孩子的心灵。

   我想: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但他们往往更关注身边的东西。如果我们老师能适时适地地从孩子的身边去取材,那么这样的主题一定更会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也一定会更有其意义和价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纲要走进幼儿

老虎笼子
                              吴蕾萍

  孩子们上学期已经会插接大串联了,但他们就是没有兴趣学着插接长长的串联,我曾设计过“长长的帘子”和“妈妈的耳环”都没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怎样为孩子搭一个台阶,让他们有兴趣插接长长的串联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我。

   假期中翻到的一个美术活动,添画“老虎笼子”启发了我,用大串联接长来为老虎做个笼子的念头就这样产生了。开学的第二天这套材料就在桌面上放着了,有几个孩子看到后,将串联插了几个在一起放下就走了,更多的孩子没有关注。

   孩子没有能力发现老虎和串联之间的关系,而且串联本来就不是孩子们关注的玩具,所以引起孩子关注材料是关键。

   于是讲评时,以“我害怕老虎”为由,我给孩子们提了一个希望:为老虎做个笼子,并介绍了新玩具——老虎笼子。

讲评1:
师:今天吴老师放了新玩具,但这新玩具中有些是你们玩过的玩具,你们看看是什么?
幼1:是串联。
师:串联你们玩过的对吗?但今天,吴老师在串联下面放了一个谁?
幼2:大老虎。
师:为什么要放一个大老虎呢?因为吴老师怕大老虎跑出来伤到我们小朋友,吴老师把它放在这里,想请你们来帮帮我的忙,做个笼子把大老虎关起来。谁有没有办法用串联来做个笼子,把它关起来?
这时好多幼儿都说:“我会”。
师:那今天吴老师就不让它出来,明天你们玩的时候,来帮帮我的忙,把老虎关起来,我把它放在桌上,你们来试试看,用串联做个笼子,好吗?
这时也有个别幼儿说:“我不会”。
师:不会没关系,你可以看看别的小朋友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不让大老虎跑出来的?
幼3:把窗帘拉起来,老虎就逃不出来了。
师:把窗帘拉起来,那你要做一个窗帘,好吗?
幼4:那我呢?
师:你会做,明天也来做,但你明天要早点来的。
隔天,周斯妮来所后不久,就走近了这套玩具(她也是不会将串联接长的孩子之一),并开始插接串联,在一个串联上穿了许多串联后兴奋地拿给我看,“你穿了那么多呀!”我赞叹道,并将她的作品放到了老虎的画面上,“我也来和你一起做吧!”我说,“你看是一个一个搭上去的,就会变的怎么样呀?”“变的长了”周斯妮说到。于是我做的一根蓝颜色的“栅栏”也放在了老虎图片的上面,我指着她搭的那串串联边上的空隙处,说:“这里还有一点空,可能老虎还会逃出来的,能不能也能穿一个也是长长的串联不让老虎逃出来?”“恩”她答应着又继续开始穿接,没多久周斯妮穿的串联就长多了,个别的几个串联上还有几个串联在,“我们把这两个拿掉好吗?”(让其感知一个一个穿串联的正确方法)“好了,放上去试试,老虎逃不出来了吧!”
在我的提示下,周斯妮又将串联一个一个拆开,按颜色放进了盒子里。而后,又连续穿接了三根串联,放在老虎笼子上后进入了别的区域。
在有情节的情况下,能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模仿是托班孩子的主要学习方式,我的介入让孩子亲眼目睹了长长的串联能把老虎关起来的结果,所以,材料和情景融入在一起,使物化环境蕴含着情感内涵。孩子的兴趣明显提高,操作积极性就增强了,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讲评时,让周斯妮示范,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讲评2:
师:昨天,吴老师给你们看过的,那个大老虎就这样“啊呜”“啊呜”跑出来,它没有笼子,也没有家所以要跑出来,小朋友害不害怕?可今天我们的周斯妮想了一个好办法,老虎就逃不出来了。你们想不想知道。
这时的周斯妮已经坐在座位上迫不及待地说了起来。我马上请她站在我边上说。
周斯妮:把这个(指串联)放在上面,老虎就逃不出来了。
师:周斯妮说:她‘把串联一个一个穿起来,穿的长长的,然后放在上面,就变成一个笼子,老虎就逃不出来了。’你做给小朋友看看好吗?
周斯妮非常爽快地说:“好”,拿起串联就想做了。
我给其安排了一个桌子,让她做的时候小朋友都看得见,她做着,我继续我的讲评活动。不久,“我好了!我好了!”周斯妮对我说。
师:刚才我们的周斯妮做了一个老虎笼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这下老虎还逃出来吗?
好多孩子都摇头说“逃不出来了”。
师:我们的周斯妮很聪明,用串联做了一根长长的链子,再做一根长长的链子,这样一根一根细细长长的链子,就做好了老虎笼子,能把老虎关起来。
这时,我发现有一根细细长长的串联上,多了几个串联,我一边示范拆下来,一边说:“没关系,多的把它拿掉就好了。”
幼:这老虎老是咬人。
师:关起来老虎还能咬人吗?它嘴巴张开来“啊呜”,“啊呜”还能吃到小朋友吗?,
幼:吃不到。
师:就是呀,老虎你就在老虎笼子里睡觉吧!
孩子们高兴地叫了起来,一边的杨允钦高兴地拍起了手。
在以后的活动中(2月13日)王则剀和方泽浩都进去玩了。王则剀完成部分,方泽浩成功
了。

假戏真做
                                        杜芳


  娃娃家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在每天的游戏活动中大多数的孩子们仍然会选择到娃娃家去游戏,模仿成人的劳动、模仿成人的语言……因而,我便追随孩子们来到娃娃家中观察他们,和他们一起游戏。其实,我与孩子们游戏、交谈、交往,无非是想解读他们,了解他们为什么做,怎样做,尝试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体验游戏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和帮助。

   一段日子的观察与了解后,我发现孩子们的游戏水平越来越有所提高了,原来提供的一些难易程度的操作材料现在在孩子们的操作过程中都显得不够满足了。

   于是,我在思索——现在的孩子最需要什么?我应该提供给他们怎样的操作材料呢?我的灵感来了。它来自于著名教育学家的一句教育理论:“游戏源于生活,生活即教育”。随后我便想出了利用真实的食物代替玩具模型。

   做法一:将真实的豆腐干、卷心菜、豌豆投放在娃娃家中让幼儿尝试切菜、剥豆、从而感受真实的生活,获得某种生活经验。就在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尝试了剥豆,在剥豆的过程中,我听到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他们说;“这个豆我外婆也剥的,她剥好以后洗干净可以烧的吃的”。这时旁边的几个孩子也好奇地说:“这个豆真的好吃?”此刻的我迎上去说:“是的这个豌豆可以吃,你们想吃吗?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要吃”,“好”过一会儿我们请厨房间的老伯伯烧给我们吃。到了吃午饭的时候,老伯伯已经将豌豆烹制好了,于是我就把豌豆分给了他们品尝,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竟然把所有的豌豆都吃光了,一个也不剩。原本看见豆豆的孩子总是把豆豆用调羹把它挑出来,可今天却吃得特别的干净。

   做法二:将小零食(牛肉干、糖果、开心果)投放在娃娃家中。虽然这些零食看似平常,可实际却包含了我们老师的用心良苦。由于根据或者的年龄特点出发和班里孩子的实际情况,针对近来或者的诸多生活上的问题,如:用牙咬糖纸剥糖的方式、不愿意吃豆类的、不会用牙齿咀嚼的、不吃青椒的等等。这四种零食分别放在四个小罐中,让孩子们自己拿取,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小朋友的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发展他们的小肌肉动作。在这个游戏中既帮助幼儿学习了剥糖纸、咀嚼食物的能力,又帮助幼儿克服了吃微辣的食物。
这次投放真实的材料,超出了我预期的想象,孩子一个个都十分地认真投入,对于托班孩子来说,他们是在这种真实的生活中体验、学习的。而我们在教育机构里也必须提供这种真实的场景,在真实场景中融入我们的教育意识,满足需要,顺应发展。

跑到鱼缸外的小乌龟
徐虹


  午餐后,小朋友有的在看书,有的在玩自带玩具。突然,李本汉发现他带来的小乌龟在鱼缸外面了,一动不动地趴着。“小乌龟跑出来了!小乌龟跑出来了!”惊叫声引来了无数好奇的眼光!

   小乌龟怎么会在外面呢?孩子相互猜测着。金舒扬说,“小乌龟自己跑出来的。”小书迷赵骏昊马上反驳,“乌龟这么小,鱼缸又这么高,怎么会爬出来呢?”宋如月说,“小乌龟肯定是站在鹅卵石上爬出来的。
这是我发现郑子樵用得意的眼光看着大家。突然,李本汉说,“郑子樵刚才一直在看小乌龟,肯定是他拿出来的。你赔我的乌龟。不许碰我的乌龟!“李本汉小脸涨得通红,小矛盾眼看一触即发。
我正想批评郑子樵,但转念一想,喜爱小动物是幼儿童心表现,“让郑子樵讲讲事情的经过,好吗?”大家一致同意。

   他告诉小朋友,冬天到了,小乌龟要冬眠了,它不吃不喝在休息,刚才我看见小乌龟很可怜的,我想让它出来晒晒太阳,放在我的手心里暖和一下,让它舒服舒服。

   原来郑子樵这么有爱心,又这么了解乌龟的学问。我乘机让小朋友结伴讨论,小乌龟什么时候冬眠,什么时候苏醒,症状怎样,怎样饲养小动物。

   事后,我想,如果当时我不问青红皂白,狠狠地批评郑子樵,他肯定会感到很委屈。说不定时候也不敢去自然角观察小乌龟了。如果这样,后果可就严重了。

劳动中的快乐
钱兰华


  每天早晨来园,总感觉自己匆匆忙忙,顾暇不周。再加上三个一直来得很早的小朋友要照顾,所以常常觉得手忙脚乱。

   这天,我倒好水,想到自然角给小动物、小植物换水,我们班来得早的小朋友已经到幼儿园了。我还没来得及移动区角的桌子和橱,便请他们到我旁边来看我浇水。这时,镕镕低声地说:“老师,能让我浇浇水吗?”看着他恳切的样子,我就答应了他,便把浇花瓶给了他。没想到他还真浇得有模有样,他还说:“老师,其实我早就会了。”旁边的小朋友看他浇水,他们也都要来。于是我便请他们给小乌龟、小金鱼换水。他们都小心翼翼地捧着玻璃缸去换水了。不一会儿,我们一起把自然角全整理好了。可他们似乎还不过瘾。我开始擦橱了,他们又主动提出帮忙。开始我担心他们擦不干净,就请他们帮忙把玩具橱里的盘子和框搬出来。可这几个小家伙速度快得惊人,一会儿功夫全完成了。他们越干越带劲,这时胡睿怡把区角里用的抹布拿来帮忙擦起来。镕镕和辰辰见状便盯在我的屁股后面要求做这项“工作”。看他们积极的样子,我便把抹布撕成了两半。他们开心地工作起来,边擦还边聊。“我在家也帮妈妈做事的。”“我最喜欢做事情了。”“妈妈说我本领越来越大,事情也越做越多了。”

   看着孩子们劳动的样子,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原来劳动也可以是这样快乐的!孩子对这个世界还充满了探索欲、好奇心,要是我们也能以这样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生活,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世界这么美好。

立体积木
周晓敏


  托班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虽然很喜欢搭积木,用积木垒高又是他们的最爱。但由于小肌肉发展还未完善,常常是积木垒了没几块就倒了,或者是把积木洒了一地。又是好不容易搭好了高楼,随着玩具回家的音乐就要收掉了,不宜保存,让孩子得不到成功的喜悦。

   为了让孩子有成功感,让孩子的作品能展示出来,受此行玩具的启发,阿哦想何不利用磁性,在每一块积木后面装上磁铁,让孩子在大型的磁性黑板上玩积木呢?这样既不会玩具洒满地又容易保存便于其他孩子直观地欣赏到同伴的作品。

   我把做好的积木投放在一度爱磁性黑板前,我只在上面吸了一块积木。第一天就有一名孩子关注了这个角落。他先取下积木又放了上去,再取下又放上去。然后去拿放在篮子里的其它积木,结果两块积木一起出来了。显然这吸引了他,之间他把两块积木分开又合拢,“啪啪”,磁铁相吸发出清脆的声音,他又反复了好几次。最后才开始把积木往黑板上放。虽然他还没一时到可以利用积木搭各种东西。但他一块一块把它们搭在了黑板上。我问他搭了什么作品,他看了一会儿说,“是一部火车。”我说,“你真聪明,搭了一列长长的火车。”

   游戏结束了,他的火车我留在了教室里。他还告诉自己的好朋友,“这是我搭的火车,很长吧。”

保育天地

春季幼儿户外活动护理
小四班

  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气温也随着高照的艳阳缓缓回升。但春季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多端,故有“春捂秋冻”之说,不宜立即减衣。可是我们发现,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体质较弱而捂得过度了,结果导致孩子感冒。特别是春光明媚的日子,幼儿户外活动时的时间相对较长,穿得太多极易着凉,那些体质弱的孩子常常会感冒。所以,我们班上3位老师为了确保每个孩子的健康,坚持天天做到以下几点:


1、 每天户外活动前,根据当天天气,脱掉背心或外套;
2、 活动前,为每个孩子垫上一块干毛巾,以备出汗时湿透衣服;
3、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即使了解幼儿出汗情况,并为幼儿脱减衣物;
4、 根据不同体质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时间量安排,如平时易生病或刚生好病的孩子,身上有些汗了,就请他们休息,并擦掉头上的汗,等汗收了,再让孩子去玩;
5、 活动结束后,不宜将身后的毛巾立即取走,要等到汗收干了,方可取走毛巾,并为每个孩子穿上衣服。

新闻发布


5月20日,“全国早期阅读实践研讨会”的与会代表来我所观摩,钱兰华老师的散文欣赏“小老鼠的梦”和夏蕾老师的生活综合活动“小熊吃东西”得到了幼教同行的高度评价。

5月27日,静安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0-3岁婴幼儿教养研讨班”来所观摩了托班区域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陈磊所长就托班教师在学习0-3方案中的创新实践进行了介绍。教研室教研员沈琴芳老师肯定了托班教师对“0-3方案”在实践中的贯彻和运用,特别是对托班年龄特点细致入微的思考以及教育应答予以了高度评价。

文章发表
陈捷 好儿童画报2004/4 漂亮的装饰画
丁婷 上海托幼2004/4 鞋带的启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