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就完全取决于你的自尊

 HFADHunter 2009-10-16
第21节:一种自信自尊的生活方式 [转贴 2008-12-14 11:20:20]   
 字号:大 中 小
许多人都过着以精神信仰为基础的生活。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宗教都有这样一个信仰的宗旨:"所有的生命都是神圣的"(印度教);"要对内心自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佛教);"爱人如爱己"(犹太教/基督教)。不幸的是,过去的西方犹太教和基督教文化却不鼓励人们去爱自己。自爱通常被认为是自私,是不可接受的。然而事实是我们必须首先爱自己然后才能爱别人!
只有你尊重自己的时候你才会去尊重别人。你有没有在感到满足的同时也有一种失落感?这叫做不圆满。记住,没有谁能够完美无缺、一点错误都不犯。我们都在学习,我们都会犯错,但我们都有自己的才能和天赋。我们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没有人是一个孤立的安全岛。自尊能使我们去交流、合作并成功。有自尊的人会更有可能获得幸福。
价值判断是伤害或摧毁你的自尊心的惟一事物。它是指把自己的价值跟别人的加以比较。百分之九十的价值判断是在潜意识下进行的,所以你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价值判断。然而,你能感觉到它!比如:对人评头论足、谩骂、讽刺、控制、利用、奚落、比较、批评和吹捧。
我们生来就有完整无损的自尊,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什么都能接受、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好奇,我们天真自然讨人喜爱。但是因为那时我们倚赖别人生存,通过学习别人来获得认知,所以我们没有培育和建立个人自尊的能力。我们发现别人是通过我们的所做和所有来接纳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亲属、老师、朋友、电视还有社会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感情不如知识和物质重要。
一旦这种意识取代了自尊,除非有人无条件地支持你,要不然你就很难重新获得自尊。
成功首先是一个心理经历,然后才能变成别人看得见的成功。你的自尊影响着你所有的思想和行动。没有自尊,你就会感到像迷途的羔羊一样找不到方向,你也就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自尊,实际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你对自己的感觉会帮你决定人生的方向。你的思维方式和想法通常决定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当一个人思考的时候》这一经典名著中,詹姆斯·艾伦写到:

人的思想如同花园。园丁要在田地上耕作、拔除杂草、种植所需的花果,人也要管理自己的思想花园,要清除那些错误的、无用的和不纯洁的思想,并培育那些正确的、有用的和纯洁的思想花朵。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人最终就会成为自己灵魂的园丁和命运的主宰者。他也会在自己的内心里显露思想的法则。他会越来越准确地明白:它在形成一个人的性格、个人条件和命运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多么大。

创造一种自信自尊的生活方式

你不再贬低自己时会是什么样子呢?你有没有想过要真正过得幸福需要什么?许多人都说:"给我成功然后我就会知道怎么过成功的生活。"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你一直在做你一直在做的事,你就会一直得到你一直得到的东西,不会有任何改变。大多数成人不去考虑自己的身体和情感因素,就凭着简单的价值观甚至是别人的价值观决定自己的所需。你被拥抱过、爱过、享受过很好的教育、周游过世界、有钱有势,并不能保证你就自我感觉良好。你得有意识地注意自尊。从你的身体和情感两方面的感觉开始慢慢发掘,你就会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就像植物需要施肥一样,人类的耐力也需要不断地用精神养料来培养。然而,我们又不同于植物,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是谁,能够设想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并且按这种设想去做。
你以为你是谁?这句话通常是以气势汹汹的口吻问的,它也是一个人被另一个人的自以为是震惊时问的一句话。
比尔·马克格林(马克格林学院的创立者)曾经说过:

自尊是一个人的身体、思想、精神和幸福安宁的核心。你可以通过一个人对待你的方式立刻判断出他的自尊心。这里你所要关注的焦点就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做到的词:爱。首先,你要爱自己,然后,也只有然后,你才能爱别人。你只能给予别人你所拥有的,而不会更多……自尊是你对自己感到的尊重。

婴儿通过慢慢地发现他是谁来理解他在世界上的位置。这通常是一个很让人震惊的发现,而且会使他大哭一场,想要大人抱一抱。因为他需要有安全感,想要成为一个更大事物的一部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抱着一个小孩而他却在挣扎着想挣脱你的怀抱,他的头和身体扭动着,朝向吸引自己注意的事物看去。这时,他在想象着能得到自己看到的东西,并且一心希望要满足这个愿望。当一个孩子的愿望被理解和尊重(不仅仅是满足)的时候,他的自尊心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谁在影响孩子的自尊?

你刚出生的时候,你的所有只是你自己!孩子就像一张洁白无暇的纸。他们的父母(或任何充当父母角色的看护人)怎么对待孩子会对他们的自我感觉有很大的影响。父母能够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完整自尊的成人。要做到这一点,父母自己必须首先要有自尊。如果父母自己缺少自尊,他们又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自尊呢?不可否认,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孩子的自尊。老师、朋友、同学还有其他媒介(比如电视)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父母,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他们的人生榜样出现的。
孩子们是根据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来做出选择的。因此,父母要教育自己的孩子认识并发展自己做选择的能力。这会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巨大的潜力,并获得满足感。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们对自己感到尊重,也就是,有完整的自尊。
第22节:成就完全取决于你的自尊
你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你的自尊

害怕失败是人们对自己(做某件事)的恐惧,而害怕排斥是对别人(不接受你)的恐惧。经历一些恐惧是很自然的,但是随着你的认识力的提高,那些恐惧就不会成为你成功的障碍了。不管发生了什么,只要你是诚实真挚的,你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生活的,你就不会那么害怕失败。另外,完整的自尊也会帮你克服那些恐惧。因为当你知道自己是谁,尊重自己并且知道自己的目标时,你就不会再在意别人对你说三道四了。
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克服阻力。一架飞机要起飞需要克服空气的阻力;一艘船要起航需要克服水和风的阻力;一个人要成功得克服各种各样的阻力。
要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借口的人,你得克服来自自己和别人的阻力。除非你克服对被拒绝的反抗心理,你是不可能在生活和事业中有所建树的。有了完整的自尊,你就能够跟任何一个人打交道。你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人比你更优秀,相反你还有一些很重要的东西能给他们呢!你不会再让害怕被拒绝的恐惧心理阻止你前进的步伐了。
你怎么看待自己和你对自己的信念将决定你所取得的成就。你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你的自尊。
当你更愿意向别人敞开心扉,你对自己的感觉也会越来越好。你很想让人们看到真正的自己。你怀着"我来了,带着各种缺点来了"的态度,开诚布公、毫无虚饰地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并且仍然不忘努力工作发展自己的技能。起初,这种想法会使你产生激烈的心理斗争,直到你对自己有了完整的认知,这种斗争自然会平息。你愿意不再用假像"欺骗"别人,而是呈现真正的自己。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但你能够做到。
我们想像的来自别人的拒绝通常都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拒绝。当我们不能接受自己时,我们会给自己造成很多的痛苦。而一旦你接受了自己,你就为别人接受你敞开了大门。
你认识一些把自己的生活建筑在别人的期望上的人吗?你是一个这样的人吗?你有没有为取悦别人而去工作?你有没有觉得如果你不去取悦他们,他们就不会喜欢你甚至排斥你?你有没有停下来想一想那些你认为会取悦于人的事是否正确?其实取悦于人毫无用处。当你做自以为完全正确并且不伤害别人的事时,这些事对他们也同样是正确的。也许开始时他们没有意识到,但迟早会的。坚守自己的信念。你是惟一真正知道自己的感觉的人。
如果你做事只是基于别人的期望,那你怎么可能取得成功呢?你曾因为"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而感到忿忿不平吗?拥有自尊你就不会再持这种态度了。你选择做某件事去取悦别人,那是因为你想这样做,而不是出于对排斥的恐惧或是你相信你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不要让别人操纵你去做一些对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无益的事。否则,你就会觉得被利用或虐待了。这是你的生活。当你对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并且在需要时对别人说"不"的时候,你就会更加尊敬自己,别人也会更加尊重你。

你生来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你生来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如果你没有一些特殊的素质、技巧、才能和天赋,你是不可能达到现在这个地位的。再问你自己一次:"我喜欢自己的哪一点?""是什么使我成为了现在这个样子?"认识自己,同时给孩子灌输自我欣赏的意识,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孩子每天都淹没在社会的期待中-----社会认为他们应该是什么、有什么、穿什么和做什么。如果他们不穿某种运动鞋和衣服,人们就会觉得他们很古怪;如果他们不听某种音乐,别人就不会接受他们。而实际上盲从是自尊残缺的标志。
想一想自我价值这个概念。如果社会认为一纸大学文凭能使你身价倍增,如果你没有这一文凭,你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吗?你对自己的感觉以及你认为自己有多重要,决定着别人的话对你影响的程度。当你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时候,你的自信心也就不会被社会对价值的错误定义轻易动摇了。毕竟,在上帝的眼中,我们是被平等地创造出来的。上帝是不会制造废物的!我们生来就是要成功的,而社会却总是给我们设置重重限制让我们失败。
自尊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不能尊重自己,你就永远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记住成功和幸福在路途上就已来临,而不只是在道路的末尾才出现,因为到那个时候你的行程就已经结束了。幸福只为今天而生不为明天而存!因为,明天有可能永远不会来临了。过好今天的每一刻,因为你所真正拥有的就是现在,而任何人都没有明天的保证书。

儿童时代的影响

孩子通常会有两种矛盾。第一种矛盾是矫正和批评之间的矛盾。孩子们生来是有伟大的潜质的。然而,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纪律是一个主要因素)经常会决定他们对冒险、失败和排斥的恐惧程度。
当孩子们经常受到父母的批评时,他们就会形成对失败的恐惧,也是对自己的恐惧。他们不敢尝试新的事物,害怕自己没有能力去做。结果,他们就会灰心失望,还可能自暴自弃并对批评吓得提心吊胆。当孩子们老是受批评的时候,他们就不能成长、不能形成一种完整的自尊了。
批评表明了一个人的不安全感。如果不是因为达不到父母的完美要求,该有多少青少年在体育、艺术、音乐和学业上崭露头角?又有多少父母嘲笑孩子们"不切实际"的想法,因而使他们感到灰心丧气?又有多少父母在孩子想实现自己的某个愿望时给他们下了禁令?这是因为父母缺少对自己和孩子成功的信念和远见,或者,是因为父母想在孩子身上实现他们没能实现的宿愿而提出了过高的要求。
第23节:滚回你的房间去
 
"小心"是父母和其他成人经常说的老套话。然而这两个字所造成的伤害也许你都不敢相信。虽然它们是好意,但它们会使人太过小心而产生恐惧感。当一个人面临阻碍、挑战和退步的时候,他最好对自己说"负起责任"。毕竟,生活是一次机会。不担负责任就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
还记得沃蒂·皮叵尔写的儿童读物《勤劳的小引擎》吗?如果你不间断地告诉那个小引擎说他不能翻过那个山头,那他可能就真的不能到山那边给小朋友们送糖果了。父母通常是孩子们最具影响力的模范,因此就可能是他们最伟大的导师。比起别人来,孩子们更容易相信父母的话。你想让孩子们对自己相信什么呢?
当你生气地对孩子大喊大叫或是责骂他们时,他们有什么理由再去尝试新的东西,去冒那个险呢?
假设你的孩子走进一个房间,撞到了一盏灯并且把它打碎了,然后你就批评他说:"你这个混蛋,你打碎了灯。滚回你的房间去,别再让我看到你!"这就是我们许多人都受过的批评。而矫正却不会攻击孩子,只是给他们指出正确的做法。
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批评而是要考虑矫正。批评就是挑某人的毛病!矫正是要使孩子的行为符合规范而不是去攻击他。
当你对自己或是别人进行矫正的时候,要只针对行为并给出修改大错小错的建议。因为一个人并不等于他的行为。你和别人一样,会犯错,然后再改错,但是一个人活着却不是错误。
矫正模式要这样来用:首先,确定自己的感情。你内心里究竟在想什么?你有何感觉?你脑海里在一遍遍地播放旧"磁带"(小时候听过的话),还是您能够平静对待现在的事,而且只是针对行为?
第二,用"我宣布"的方式,把你的情感描述出来。例如,"吉米,你把灯打碎了,我感到非常不高兴(悲伤、生气、不舒服)。"然后准确地说出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是你祖母送给我的灯,它对我有特殊的意义。我知道还可以买一台,但是,我感情上受不了。如果你的自行车被汽车压扁了,你就知道我现在是什么滋味了。"
第三,肯定孩子的行为,给他们表述自己情感的机会。"吉米,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对刚才发生的事有什么看法?"允许孩子把心中的想法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不管它们是合适的、极端的、还是冷淡的。在这个时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无条件地爱孩子一次,不要做任何判断。一旦孩子表述完了他的情感,你就要采取最后一步了。
最后一步,找解决办法。做了的就已经做了,已不可能挽回。事情的后果和责任是什么?问孩子这样一个问题:"吉米,你打碎了台灯,你觉得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吗?"静听孩子的回答,就会知道孩子承担责任的能力。
你可能要说:"吉米,听妈妈的话,买个花瓶替换那个碎的好不好?我们可以一块去商店,你挑选花瓶并用自己的零用钱来付款。我知道你不太想这样做,但是,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对你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会犯错误;而且,改正错误完全是我们个人的事。"
做这样的回答,你就做到了尊重孩子从而不会损害他们的自尊。这就矫正了孩子犯的错误而且把他们本身跟他们的行为区别开来了。矫正模式可能需要你花点时间去表述情感、问问题、听自己和孩子说话。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你和孩子的自尊心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你也是在教孩子,如何为生活中的一切情况承担责任并且找到合适的做法。
不管小时候的经历如何,大多数人都有受到批评、害怕失败的时候,这是人性。因此,你的自尊心就需要从批评中修复。你的自尊心决定着你对失败的恐惧心理以及它对你的思想和行动的影响。这对你的个人生活和事业同样适用。
孩子遇到的第二个矛盾是有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的爱之间的矛盾。有条件的爱是在被爱的人达到一定的期望时,所给予的爱。无条件的爱是纯粹的爱、不期望任何回报的爱。
当孩子们遇到的是有条件的爱时,他们就经常产生对被排斥的恐惧感。他们感到除非他们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要不然父母就不会爱他们。这样,孩子们就感到受排斥,他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
每个人都希望被爱、被接受。有些人甚至为了被爱愿意做任何事。他们不知道如果他们需要做些事情才能被爱的话,那这种爱就是有条件的爱,它需要不断地做事才能维持。这样为了赢得转瞬即逝的有条件的爱,他们就得不断地做事。结果他们就陷入了取悦人的恶性循环中了。然而,如果有完整的自尊,我们就不怕别人的排斥了。直面他们的排斥,我们甚至能获得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的尊敬。我们还能通过他们爱我们的方式,来判断谁是我们真正的朋友。不可共患难的朋友只是有条件地爱我们;真正的朋友才是无条件地爱我们的。你可能就像大部分人那样没有许多真正的朋友。但是,当你应用没有任何借口的原则时,你就会发展更多真正的友谊。下面的小故事就表明无条件的爱是什么:
每个星期三的早晨我通常都会在5:30起床,然后去一个当地的电视台做顾问。一天早晨,我冲澡后,在满是蒸汽的镜子上发现了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我爱你,爸爸。"原来,我的女儿,尼考,趁着我在冲澡不注意,悄悄走进了浴室,留下了这张字条。

第24节:自尊是你与生俱来的权利
这就是无条件的爱的一个例子,因为她没有期望得到任何回报。女儿使我过了最开心的一天!对我来说,这是那一整天发生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无论工作上发生什么事都不重要了,因为我感受到了无条件的爱,而这就是我所需要的。
知道什么事是可做的什么事是不可做的,并且做到自律,这一点对孩子们和我们来说都是很必要的。他们愿不愿意过没有任何借口的生活,取决于他们对自己和别人的尊敬程度,尤其是他们的自尊。
在部队中,如果一个士兵知道司令对他很在乎,他就很可能大受鼓舞而去争取胜利。在公司或企业里的职员,如果得到了领导的关注,会做得比很少得到关注的时候好得多。
孩子们需要知道他们的父母能无条件地爱他们尊重他们。不管我们的年龄有多大,无条件的爱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当父母被孩子无条件地爱时,会是这么一种深刻的感受的原因了。
孩童能给予无条件的爱,我们有什么理由给予他们更少的东西呢?如果你还怀疑培养完整的自尊心(包括对自己的无条件的爱)并努力保持它的重要性的话,我要提醒你,不要忘了,你不能给予别人你没有的东西。首先你要无条件地爱自己,有自尊,然后你才能培育别人的自尊并且无条件地爱他们。
一定记住要微笑-----经常无条件地微笑。因为它会使别人也使你度过愉快的一天。你不期望回报的一笑,经常会得到别人的回笑。微笑是人们的通用语言,它能告诉别人你对他们是友好的。
无条件的爱不是做事的金科玉律。但是如果你能这样去爱别人的话,他们很可能会感觉更好,你也是。记住,你所给予别人的还会回来的,如果不是从同一个人那儿,也会从其他人那儿回来。就像一句古谚语所说的:"去了的都会回来。"

自尊是你与生俱来的权利

父母所能给予孩子们的礼物中有一个最为重要,那就是,鼓励他们完全地尊重并相信自己。父母可以躬亲示范,教育孩子如何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独特性。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对自己的才能和天赋了如指掌。通常的情况是,我们的父母并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好父母。在给予我们那么多珍贵的东西(尤其是生命)的同时,我们的父母也给了我们一些不那么悦人心意的东西。
想要成熟的每一个人,都得对自己的家庭教育做一个规整。这并不是要谴责父母的一些不恰当的行为,相反,我们还要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的那些很有价值的教训。但现在我们要做的并不是记取哪些事不该做,而是把这些曾阻碍过我们的训导放到一边。
这是一个真正需要原谅的时刻。找一找你的记忆里有没有自己在童年受过伤害(精神上、感情上和身体上)的例子,但不要怀着"以眼还眼"(报复)的心理,而要怀着原谅的态度。你可能要经历痛苦的气愤才能原谅,但如果你注意到这样做所得到的回报,你就能做到。回报就是,通过原谅,你可以重新获得生来就有的完整的自尊。
怀着重新获得的自尊,你就不会再去攻击别人了,因为你已经把这看成是很无聊的事,而过去的你还可能会通过打击别人的积极性来修复自己的自尊呢!现在你知道这种方法是无效的。
父母有指导孩子的责任,但是要完成起来就有风险了。一些父母从来就没这样做过,虽然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下,这仍然叫做遗弃!有些父母本身就很孩子气,他们只知道很少的、甚至是一些不正确的跟人(包括他们的孩子)交往的方法。还有一些父母,他们本身小时候就没有受过很好的抚养,所以他们成了父母后也只形成了一些很笨拙的抚育技巧。如果没有人认识到这种抚育方式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那么它们就会被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而一旦注意到了,我们就可以打破这种行为模式,代之以更有技巧的方式。
不管父母缺乏抚育技巧缘何而起,它们的结果都是大同小异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孩子们都会形成对失败和排斥的恐惧心理。如果一个孩子受到了足够的爱的滋养以及矫正模式的指导,他的恐惧感就会降到最低并且不会阻碍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一个孩子得到的无条件的爱越少,不被尊重的次数越多,他的自尊心就伤害得越重,他对自己的潜力就越没有信心。

停下来"闻闻玫瑰花香"

停下来闻闻玫瑰花香。经常对自己说谢谢你。对你自己和你做的事心怀感激之情;对生活中一切精彩的事、一点点的喜悦都要心怀感激。
你有个刚从学前班毕业的孩子吗?毕业这一天并不怎么重要,但是大多数孩子在这一天都会感到很高兴-----毕业是提高他们自尊心的一件事。它对整个的人生计划并没有什么深远的影响,但对孩子和父母却非常重要。所以你要和孩子一起分享这个小小的成功。
孩子们在童子军活动中的军衔提升了或者在音乐方面有了进步,这看起来很简单,但却大大提升了他们的自尊心。这些事当孩子们长成大人的时候,还在他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为孩子们以后在其他领域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另外,你对孩子成长的关注是至关重要的。
先不要去想工作,不要考虑任何正在发生的事。扪心自问,你就会发现一些生活乐事比那些每天都不变的日常事务重要多了。当你为这些事感到感激和高兴的时候,你就是在闻玫瑰花香了;你也正在生活中创造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第25节:做对的哲理
我们并不是在讨论什么新奇的大道理。这些话并不具有革命性,而只是一种鼓舞你去过一种更充实的生活的方法,一种恢复事物本来面目的方法。理解了这些话,明天你上班、回家或着手建立自己的事业时,你就能说:"是的,活着真高兴。世界真是个好地方。"
原谅、自信和自尊是很重要的。你要把它们灌输给丈夫(妻子)、孩子、其他你爱的人、你周围的人、同事、生意伙伴及其他地方见到的人。
如果你的生活建立在别人的期望的基础上,那你还剩下什么呢?你最终会发现自己只剩一个瘦骨嶙峋、精神不振的外壳,而且你会因为没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产生深深的失败感。这通常是中年的一个危机。你可能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却很少有时间享受生活。如果你不能享受人生的旅途你又怎么会快乐呢?
当你为了应付连珠炮似的要求和期望而忙得不可开交时,你的自尊心会受到极大的损伤。如果你看电视或读报纸,你会很容易发现外面的世界并不妙,整个世界都在每况日下,而且这对你周围的人包括你的家人会产生极坏的影响。最好还是把电视关上也别再去读报纸。
面对周围消极的情况你怎么办呢?你怎么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如果你正在跟一些积极进取的人打交道的话,那你就己经上路了。跟那些信任你,对你说"你能做"的人在一起,会极大地提高你的自尊心。没有什么比管好你的时间和金钱更能建立你的自尊心了。因为这样你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所做的找回自尊的努力也不会白费。

做对的哲理

在圣母大学的教练娄·厚兹所写的书---《奋斗精神》中,有一种提高自尊的很好的方法,叫作"做对哲理"。它能使你保持一种正直的感觉。
首先,做正确的事。这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在你做任何事情时都要诚实、真诚。这样的话你怎么会不喜欢做自己呢?只有当你危及自己的正直并且不诚实的时候,你才为借口打开了大门。当我们欺骗自己的时候,很容易放弃应该承担的责任,也很容易失去对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控制力。当你做正确的事、任何情况下都对自己诚实真诚的时候,你会对自己感觉很好。其实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真希望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能对你的心理感觉产生积极的影响。
你愿意,不管后果如何,为自己的决定负全部责任吗?
你有没有遇到过危及自己正直的品性的情况?你有没有不顾自己的价值和道德观念而委曲求全去迎合别人的一时奇想,或仅仅是为了保住你的工作?这种情形是很具有挑战性的,因为你通常都要做出一个决定。你是保持现状呢还是坚守自己的信念?你打算做正确的事呢还是愿意忍受良心上的斗争?
正直意味着果断、坚强并坚守自己的信念。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的行为就跟自己的价值观相一致了,你也就不必再进行心理斗争了,而且会更尊重自己。没有人能给你判断事物的标准,只有你自己能决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要做就做得最好。不管做什么都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难道当你全力以赴去实现一个目标时(不管结果如何),你不会感觉很好吗?如果在你追求一个目标时并没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你就给借口提供了机会,这会使你本应该取得的成功大打折扣。
不管做什么都做得最好,你就会对自己感觉良好、提高自尊并取得更大的成功。
第三,按黄金法则生活。不管你的信仰或信念是什么,你想要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应该怎么对待别人。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得到尊敬、友爱和真诚。当你按自己想要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的时候,他们也会那样对待你的。这样做,你的自尊心又怎会不提高哪?
厚兹说和"做对原则"相配套有三个基本的问题。他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能信任你吗?"仔细想一下,你有没有问过你的老板这样一个问题?你虽然没有直接问过他,但在你的头脑里,你肯定置疑过这一点。你可能觉得在他证明自己是可以信任的之前,你有权利持这种疑问;或者,你很信任人,如果他没有证明自己不可信,你就信任他。
当你去买汽车时,你是不是会问自己我能相信售货员吗?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其实在相互置疑这一个问题。客户问咨询者,顾客问商家,父母问孩子,孩子问父母,老板问雇员,雇员问老板。这个单子会无穷无尽。怀疑别人效果不会太好,但是,你最好还是看清楚。
这就是为什么正直很重要的原因了。人们信任你吗?诚实有效的工作会为信任铺好道路。
第二个问题是:"你做什么都做得最好吗?"你会问汽车制造商这样一个问题---他们的车辆质量跟广告上说的相符吗?你期望是这样。你的客户和生意伙伴也对你有这样的期望。当在家里和学校中传授"最好"的理念时,孩子就会期望父母做得最好,父母期望孩子做得最好。

生活的秘诀是给予

娄·厚兹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你在乎我吗?"你把我作为一个人来在乎吗?人们只有在知道你有多在乎时,才在乎你知道多少。
你全心全意帮助支持别人吗?你能给予他们的东西是关键。真正的成功来自给予,给予会使你过上幸福圆满的生活。要成功,你只要帮助足够多的人成功就可以了。在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你都要贡献自己。这样你就会自我感觉良好,也会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