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独有的线条:沧源崖画的一千零一百夜故事

 hansa 2009-10-17

世界独有的线条:沧源崖画的一千零一百夜故事

2009-10-11 11:42:30 来源: 网易探索(广州) 跟贴 20 手机看新闻

早期的佤族人一直把崖画当成神物加以崇拜,他们通过祭祀崖画来祈求风调雨顺。崖画大都作于离地数米之高的悬崖上,颜色时有变化,我们早晨看画面时还是红色,中午则变成浅红色,傍晚返回时,看见画面又变成了苍茫的深紫色。

 

 

《传奇天下》杂志报道 11个崖画点,约1100个画面,每一个画面都记载着一个故事,每一个月夜下都好像在讲述一个“一千零一夜”。而如此众多的画面,使我们一踏入沧源境内的勐董河河谷地带,便为之深深震撼。勐董河是萨尔温江(怒江)的一条支流,其流域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接下来连续两日的察访,已使我们略感疲惫,但这些充满神秘的宗教气息的崖画,却让我们的心潮仍旧澎湃不已。

早期的佤族人一直把崖画当成神物加以崇拜,他们通过祭祀崖画来祈求风调雨顺。崖画大都作于离地数米之高的悬崖上,颜色时有变化,我们早晨看画面时还是红色,中午则变成浅红色,傍晚返回时,看见画面又变成了苍茫的深紫色。早期佤族认为崖画的创造者是神,所以对这些峭壁上的图形感到非常恐惧,除祭祀外,无人敢斗胆到崖画旁边去。那么,这些神秘的崖画,究竟隐藏着何种秘密呢?

世界独有的线条

 

“我们现在站着的地方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地方。”佤文化研究中心资深佤族文化专家王学兵(左)踏了踏脚下的地面说。根据他的测量,我们现在正站在北回归线以南。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均属于气流下降的地方,降雨量少,如果北回归线在非洲,就是撒哈拉沙漠,在美洲,就是墨西哥沙漠,在中国,就是沧源这片原始森林。它是回归线上的最后的绿洲,因此也就成为了王学兵所说的“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地方”。

在这块独特的土地上,王学兵为我们解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崖画的颜色变幻之谜。他指出,这些崖画所用的颜料,以牛血和石铁矿粉拌和而成,绘制者需用手指作画。由于颜料成分奇特,崖画虽然经过350 0多年雨水的冲刷,上面的图形依然鲜艳如昨,而且,在与日光、湿气等自然现象发生反应后,会变幻出神异的色彩。

这番解答引起我们的另一个疑惑,沧源原来只有区区3000多年的历史,从整个世界的崖画历史看过去,这个数字,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地球上其他许多地方的崖画甚至有长达近万年的历史。既然沧源崖画的历史如此之短,为什么会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兴趣呢?而且,此前我们还听到沧源县文化局局长魏诚说过这样的话:“许多专家学者一到崖画前,顷刻就被迷住了,他们甚至认为自己连续分析几个月都分析不完。”

那么,沧源崖画到底有怎样的独特价值呢?面对这个问题,王学兵先生笑起来,他说曾经有人问过他这个问题,答案实际上有两个,一是历史较长的世界崖画,记录的往往都是一些重大事件,如祭祀或战争,而沧源崖画则侧重于生活细节的记录,里面更多一些狩猎、舞蹈、驯牛(下图)等内容。二是沧源崖画__中有一个世界独有的线条,这是一条代表道路的线条。

在王学兵的指点下,我们发现这些采用了平涂法、手法简练的崖画,其内容的确充满现实生活气息,不过,表现这种现实生活的创作方式却很抽象,比如,画中人物形象多用三角形表示,面部不画五官,手和脚都是线条,短线为手,长线为脚,直线为站立,折线为行走,弯线为飞跑,弧线为起舞……

然而,这些没有鼻子、缺少“心灵之窗”的抽象符号,却使人物充满朝气蓬勃的生命力,仅是粗略看上一眼,就仿佛可以参透画中人的心理世界。这使得跟随我们一起拍摄的一位东北摄影师啧啧不已,连连称叹。

在沧源崖画的勐省一号点,我们也看到了代表道路的独特线条,那是由一些线条连成的沟状结构。根据这个结构,我们推测,当时的寨子周围应该有一条大沟。为什么会出现这条大沟呢?我们又从旁边一幅画面上找到了答案—在一座干栏式房屋建筑的旁边,一队手持兵器、驱赶牛羊的人正凯旋而归。这种表达战争胜利的场景充分说明,这个大沟主要用于防御外敌的入侵。

崖画中惊见三度空间

 

作为一种粗朴的原始艺术,沧源崖画与众不同的是,它还体现出了三度空间。

一度空间指的是崖画的长度,二度空间指的是崖画的高度,三度空间呢?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再次观察崖画时,问题出现了,我们蓦地惊见图形中那个寨子中的房子有一些是顶部朝上的,而有一些却是顶部朝下的(左)。但我们再一凝神,把自己置身于寨子中再观察这些房子或置身于另外一个角度时,却感觉不到它们的顶部是倒着的了。

这就是三度空间。以这种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在古代十分少见。但究竟是哪个民族的先人创造了这种艺术形式呢?

“因为崖画中表现了许多有关佤族的内容,有学者推测或为佤族人所创,不过也只是推测,并不确定。”魏诚说。

魏诚本人就是沧源佤族人,我们与他刚刚谋面时,见他的皮肤和头发都很黑,模样颇似印度或巴基斯坦人,但他立刻很自豪地解释道:“我向你们宣布,我们佤族人不仅黑,眼睛还都是双眼皮。”

佤族是一个谜一样的古老民族,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 0 0年以上。位于云南东部与缅甸交界处的沧源就是他们的故乡,独特的地理环境让这里的族人拥有了与众不同的古铜色皮肤和民风习俗。由于佤族之前非常弱小,也非常古老,没有留下更多可追溯史实的东西,因此,这些老祖先留下来的体现出三度空间的崖画,就成为研究这个民族的重要资料。

通过频繁出现在崖画中的树木植物和干栏式房屋,我们对佤族的生存状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佤族人认为树或竹子等植物是保护村子的神物,是一种植物城墙,若有外来的侵略,他们就会利用荆条很快把树木连起来,然后在树上打一些梯子,男人们会携带弩弓、标枪爬到树上去抵御外敌。我们在沧源县城西北方向约40公里处的勐角乡,就曾看到这种围绕环护着佤族村落的一条树木带。

至于佤族的干栏式建筑,从崖画出现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被沿用到今天。这是因为佤族一直居住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潮湿的雨季,人们为了防潮,都选择在建筑上层居住,下层则是牲畜的居所。另外,为避免野兽在夜间袭击、侵扰居民,住在上层也比较安全。这种建筑还可以使人站得更高一些,在发生角斗、械斗一类行为时,比较方便行动。

我们在勐角乡那个至今仍然保留完整的佤族原始村落的寨子外面,还看到一些小房子。这些小房子为什么要建在寨子外面呢?打听之后方才醒悟,原来它们都是粮仓。寨子里遍地都是草房,为防止一旦失火会殃及粮仓,村人便将它们都建在寨子外。这个寨子里有98户佤族村民,共470余人,生活相对贫穷,但是佤族是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民族,即使粮仓并不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也无人担心偷抢之事发生。我们希望能在崖画中找到这些小粮仓的影子,因时间有限最终作罢。

茶是“吃一点点”的意思

 

宗教图腾是沧源崖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无法掌握自然规律和变化,古人将山川、湖泊等自然现象作为原始巫术文化的载体,在崖画中,它们都被赋予了神灵的气息,笼罩上了神异的色彩。不过,在所有的崖画故事中,最具神异色彩的当属佤族人的起源。

传说人类曾遭灭绝,天神为繁衍后代,使天地间唯余的两个生命(牛和人)进行交配,3年后,母牛腹中出现一颗葫芦籽。葫芦籽入土3年,结出大葫芦,葫芦中唧唧喳喳充满人和鸟兽的声音,剖开葫芦,生命由此而衍生。而沧源佤族人就是从“司岗里”,也就是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

这种创世崇拜不仅体现在崖画中,还以具体形象出现在佤寨中。我们在村寨中心看见的一根幡杆中部,就是司岗里传说中的木船和木鱼。

佤族的宗教信仰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很大变化,最初,佤族信奉多神教,崇尚万物有灵,后来,勐董河以东的佤族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信奉此教,勐董河以西的佤族受到小乘佛教的影响,信奉此教达300多年。不过,当我们再次见到王学兵先生时,他说:“尽管如此,他们的骨子里信奉的还是原始宗教。”他并且认为,从某种角度来说,司岗里具有考证价值。

司岗里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从宇宙万物化生,到人类的诞生,再到历史变迁、人类迁移等,各个方面都有提及。王学兵发现,里面的许多内容和现在的考古学、历史学方面的成果都十分吻合。比如,茶叶是佤族人重要的经济支柱,沧源茶叶产量占整个云南省茶叶产量的1/3,而司岗里史诗中也提到茶。王学兵经过考证,确认了司岗里史诗中提到有茶树出现的地方,就是佤族迁移过的地方。

更为神奇的是,史诗中还提到,佤族人很早以前就知道利用茶叶来解蛇毒,一旦被蛇叮咬,便将嚼碎的茶叶敷上去。“司岗里的字眼是‘塞’,塞就是‘嚼’的意思。”王学兵解释说。

在交谈中,我们还听到这样一个小故事。我们以往所理解的茶,就是汉语里的一个名词,除了茶的意思外,再无其他意思。但对于佤族人所说的茶,其实还有另外的意思:一点点。意思是,只能吃一点,不能贪多。为什么呢?王学兵推测,大概茶最开始是作为一种药被食用的,这也是它被称为茶的原因,茶就是“平常”或“吃一点点”的意思。

“说不定以后的茶文化通过考古会追溯到佤族的历史上来。”王学兵再次笑起来,目光越过常年不散的云雾望向辽远的地方。

他是在为自己的民族而感到自豪。小时候他父亲常告诉他,要为自己是一个佤族人而自豪,他当时并不理解,佤族如此落后,怎么会感到自豪?时隔多年,当他再次回想父亲的话时,他说他突然之间便理解了其中的涵义。

本文来源/《传奇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