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

 昵称366978 2009-10-20

[子见南子]

    孔子在卫国时,卫灵公夫人南子,叫人对孔子说:“四方的贤者想要会见卫灵公的,都必先来会见我,我是乐意见他们的。”孔子开始表示拒绝,但是后来还是去了。孔子趋入宫门,便行一种最恭敬的跪拜礼,长时间北面叩头碰地,并对南子说:“我以前未能前来行相见之礼,今特为礼报答您来了。”子路对孔子的做法很不高兴。

[出典]

    《史记孔子世家》: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珮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下车泣罪]

    夏禹出门看见一在押罪犯,便下车去问他所犯何罪,听着不由自己痛苦起来。他身边的人问道:“这罪犯自己犯了罪,罪有应得,君王为何痛哭?”夏禹回答说:“在尧舜那时候,人们都以尧舜仁爱之心为心;现在我为一国之君,人们却以他们自己的私心为心,所以我感到很伤心。”《书经》上说:“百姓如果有罪,那就是我一个人的罪过。”

[出典]

    《说苑君道》:禹出门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顺道,故使然焉。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禹曰:“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今寡人为君也,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书曰:“百姓有罪,在予一人。”

[穷则思变]

    古代传说:教民务农的古帝神农氏死后,黄帝、尧、舜诸帝兴起,他们不断改进生产工具,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相传黄帝妃嫘祖曾教民养蚕治丝。舜帝也曾在历山耕田。他们改革和发明各种工具,为人民提供生产上的方便。古书上说他们“穷则变”,以后演化为“穷则思变”。

[出典]

    《周易系辞》: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曾参杀人]

    曾参,春秋时人,孔子的学生。曾参在郑国时,有一次同姓名的人杀了人,别人误以为他杀人,告诉他母亲。他母亲正在织布,不相信自己儿子会杀人,安坐不动。接着又有两个人告诉她同学样的消息,她开始怀疑,赶紧投杼,翻墙逃跑。

[出典]

    《国策秦策二》: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摇唇鼓舌]

    孔子想要以“仁义”之道去说服奴隶起义领袖柳下跖罢兵休卒。带着门徒颜渊、子贡来到泰山脚下,要求拜见柳下跖。跖一听孔子求见,勃然大怒,大骂他是“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的巧伪人。“

[出典]

    《庄子盗跖》:盗跖乃方休卒徙于太山之阳,脍人肝而饣甫之。孔子下车而前,见谒者曰:“鲁人孔丘,闻将军高义,敬再拜谒者。”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曰:“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为我告之: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肋,多辞谬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做孝弟而饶倖于封侯富贵者也。子之罪大极重,疾走归!不然,我将以子之肝益昼饣甫之膳!

 

[越俎代庖]

    相传帝尧在年老时曾想把天下禅让给隐士许由。许由坚决不接受,回答说:“巧妇鸟在森林深处筑巢,只占一根树枝;鼹鼠到河里喝水,不过喝满肚子。像我这样的人要天下有什么用处呢?即使厨师不去厨房做饭,掌管祭典的人也决不能超越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他下厨。”

[出典]

    《庄子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疱人虽不治疱,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太公八十遇文王]

    殷末,东海人吕尚,本姓姜,也称姜子牙。家贫,曾在朝歌这地方宰牛谋生,老来在渭水上钓鱼。西伯昌出去打猎,碰见他,知道这是个有才能的人,便任命他为太师,称他为“太公望”。后被周武王尊为尚父,帮助武王伐纣,封于齐,著有兵书《六韬》。

[出典]

    《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贫困,年老矣,以渔钓周西伯。西伯将出狩,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不食周粟]

    殷朝末年,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一名伯夷,一名叔齐。国君在位时,有意立叔齐继承王位。国君死后,叔齐和伯夷互相推让,都不愿自立为君,最后两人都弃位逃往周地。当他们到达时,文王已死,周武王继位,开始伐纣。伯夷叔齐听到这个消息后,拦住周武王的马头进行劝谏,认为伐纣是不仁不孝。后来武王灭殷,天下归顺周朝。“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以暴易暴]

    伯夷叔齐隐居在首阳山,饿得快死时,唱了一支歌,歌词中有“以暴易暴兮”的句子。

[出典]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其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飞熊入梦]

    周文王将要出去狩猎,巫官为他占卜道:“所获非龙非彨(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文王出猎,果然在渭水之滨遇见太公望。后太公望辅助文王奠定了周的王业。

[出典]

    《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狩,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于俱归,立为师。

 

 

[民为邦本]

    夏朝国君太康(禹之孙)荒淫无度,不问国事。他到洛水之南去打猎,一百天不回京城。有穷国的君主羿起兵反叛,太康的五个弟弟架车载着他们的母亲避难。五个弟弟怨恨太康,作歌追述大禹的教导,其中一首歌词大意是:人民只可亲近而不可鄙视,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坚固,国家才能安宁。

[出典]

    《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厥灭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裔,因民勿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做歌。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帮本,本固邦宁。予临兆民,凛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克勤克俭]

    古代传说:古帝舜传位给禹,舜对禹的评价很高,称赞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说他能勤劳于国,治水有功;能节俭持家,不讲求个人生活享受。

[出典]

    《尚书大禹谟》:帝曰:“来,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其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满招损,谦受益]

    古代传说:古帝虞舜命令禹征发有苗,有苗不服。有一个叫益的人劝禹说:“满招损,谦受益”,应该以德服人。禹变班师回朝。

[出典]

    《尚书大禹谟》:常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滋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寓曰:“惟德动天,天云弗屈。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至诚感神,矧(shěn)兹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

 

[三过其门不入]

    上古尧时,洪水横流,给人民带来很大的灾难。尧命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舜摄行天子之政,杀鲧于羽山。又推荐鲧子禹代替其父进行治水。禹决心研究出治水办法,劳身焦思,到处奔走,在外十三年,三次经过家门都没进去。他采用因势利导,引水入海的方法,终于治住了洪水。

[出典]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史记夏本纪》: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孜孜不倦]

    古代传说:有一次古帝虞舜叫大家对政事发表意见;问到禹,禹说:“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出典]

    《尚书益稷》: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水水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蒸民乃粒,万邦做乂。”皋陶曰:“俞,师汝昌言。”

 

[发愤忘食]

    春秋时,楚国一位贤者叶公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为人,当时子路没回答他。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说起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了吃饭,快乐便忘记了忧愁,不晓得衰老将要来了。”

[出典]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爱屋及乌]

    周武王灭殷朝后,问姜子牙应怎样处理殷朝的文武百官。姜子牙答道:“我听说爱某一个人,往往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憎恶一个人,往往连带厌恶他的小官吏,干脆把他们全部杀光,不留一个。您看怎么样?”武王不同意他的意见,最后采纳了周公“无变久新,唯仁是亲”的宽大为怀政策。

[出典]

    《说苑贵德》: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久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者也。”

 

 

[见异思迁]

    齐桓公问宰相管仲:“怎样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在各自的事业上有所成就?”管仲回答说:“一个国家中基本上是四种人,即士、农、工、商,各行业各业的人,应分别居住,使他们各得其所,日常耳濡目染,便于学习专业,防止见异物而迁。”

[出典]

    《管子小匡》(卷八):桓公曰:“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奈何?”管子对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今夫士群萃而州处闲燕,旦昔从事于此,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有人问孔子:“拿恩惠来答对怨恨,怎么样?”孔子反问:“照你这样,拿什么来酬答恩惠呢?”孔子认为应该以正直来对待仇怨,以恩惠来酬答恩惠。这就是儒家的“恕道”。

[出典]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害群之马]

    传说古代黄帝前往具茨山拜访神人大隗,向一位牧马的童子问路,感到这位牧童不是平凡之辈,于是向他请教治理天下的道理。牧童说:“治天下和放牧一样,不过要除掉为害马群的马罢了。”

[出典]

    《庄子  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途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成语典故与古文翻译

南辕北辙 

释疑: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谏曰:"今者臣来,见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於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译文: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国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很充足。’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诸侯,办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 魏安厘王听了这一席话,深感季梁给他点明了重要的道理,便决心停止伐赵。 

  以上史事,形成成语“北辕适楚”,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习惯说作“南辕北辙”,并引申出另一个成语“背道而驰”,意义和“南辕北辙”相同。

“南辕北辙”这则成语的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辕向南辙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

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注释

贷――――借贷。诺――――答应的声音。好、可以的意思。哉――――文言语助词。呢、吗的意思。

激――――引导。邑金―――封地上所得到的财产收入。肆――――卖东西的铺子、商店。

评点

作者用十分简练的文笔,描绘出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揭示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决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现在有来比喻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庄周家里很穷,去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说:“好!我就要收租税了,等我收到以后,借给您三百斤,好吗?”<庄周气得脸色都变了,说:“我昨天来这里,半路上听到有人喊救命,我回头一看,只见车辙里有一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啊!您为什么这样喊呢?’它答道:‘我是东海神的臣子,今天不幸陷落在这干车辙里,您可有一斗半升的水救救我吗?’我说:‘好,我正要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上来营救你,好吗?’鲫鱼气愤地变了脸色说:‘我失掉了赖以生活的水,已经没法生存,我只求你给我一斗半升的水就能活命,你却说这么多废话。如果等你把西江水引来,我早就没命了,你还不如到干鱼摊上找我呢?

朝三暮四 ( zhāo sān mù sì ) 

解 释 原指使用骗术欺骗人。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叶公好龙

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麼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汉语成语小故事

人面挑花

成语出自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相传唐代诗人崔护来吴山游春,信步来到桃花掩映中一处院落,上前扣门求饮,巧遇一位如桃花般明媚的年轻女子,临别时顿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二年春天崔护再上吴山寻访至此,桃花还是那树桃花,只是佳人已杳无踪影,莫名惆怅中,崔护在院墙上题写一诗,便是那首有名的《题都城南壁》:“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过了几天,不死心的他又回到那个地方,这一次大门不但没深锁,还看见姑娘的父亲,姑娘的父亲伤心的告诉他说:“我女儿因为看了他写的诗因此得了相思病,没想到竟因此而死了。”他听了之后非常难过,情不自禁抱着姑娘大哭,没想到这时姑娘却醒了过来,原来她只是昏倒而已,不久后,身体渐渐痊愈的和姑娘就和读书人结成了夫妻。

 

人死留名

 成语出自《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绩,死后可以传名于后世。

王彦章是五代时候的人,他年轻的时候跟随梁太祖打仗,立下不少的战绩,太祖死后又为末帝巩固了梁朝的江山,功劳不算不大。可是当王彦章攻打后唐连续两次失败后,向来对他有反感的人趁机向末帝说王彦章的坏话,最后王彦章被罢免了兵权。不到半年,后梁江山不保,只好再度请出王彦章。

  一次,王彦章被唐兵活捉了,后唐庄宗很赏识他,想让他做将领,王彦章说:“哪有当将领的人,早上替这个国家效力,晚上又为另一个国家做事的?所以请大王给我一刀,我没有怨言,只会感到很荣幸。”最后虽然他还是死了,但是却留下了很好的名声。

 

入室操戈

  成语出自《后汉书·郑玄传》:“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著名学者。幼时,郑玄就很爱读书,喜欢钻研书中的学问。十二岁时,有一次跟随母亲到外婆家去。外婆家的孩子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郑玄却穿着一身旧衣服,他也不以为意,而且也不会说好听的话讨好外婆。妈妈背地责备他,他回答说:“我的志向并不在这些事情上。”

  郑玄长大后,不愿做官,一心只想研究学问。父亲无法,只好送他进太学读书。郑玄小时就已熟读《左传》、《韩诗》、《公羊》、《礼记》等典籍,读完太学后,又四处投拜名师学习。他曾投到大学者孔融门下求学。当时,孔融门下有四百多名学生,只有五十名学生能当面听课,其余的学生只能间接地接受老师的教导。

  郑玄在孔融那里刻苦学习了三年,还未见过先生的面,不过他学习用心,逐渐出类拔萃。有一天,孔融突然召见郑玄,向他提了几个难题,没想到郑玄不慌不忙、条理清晰地回答出来了。孔融很惊奇,对弟子们说:“郑玄已将我的学问钻研透了。”

  郑玄在外面游学十余年后回到了故乡。他与当时研究经学的名士何休交上了朋友。何休把自己写的《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等三篇文章,送给郑玄看。郑玄不赞成他的观点,就写了《发“墨守”》、《铖(chéng)“膏肓”》、《起“废疾”》等文章,逐一反驳何休学派的观点。何休看到郑玄的文章后,感叹地说:“郑玄就好像是进了我的屋子,拿起我的戈矛,向我进攻啊!”

 

 

一日三秋

成语出自《诗经·王风·采莲》:“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诗经这本书是我国很有名的著作,在当时其实是一则则流传于民间的古代歌谣,其中包括了许多赞美爱情、描述男女间相恋的故事。

  诗经里有一篇名为《采葛》的诗,就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这首诗是写一对男女分开之后,心中非常思念对方。全诗的意思是:我日夜思念的那个人啊!你正在外面摘葛藤,我要是一天没有看到你,就像是三个月都没有见你那样;我日夜思念的那个人啊!你正在外面摘萧草,我要是一天看不见你,就如同九个月没见你一样;我日夜思念的那个人啊!你正在野外摘艾草,我要是一天不见你,就好象隔了三年那样长!

 

车载斗量

成语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三国时代,西蜀和东吴发生战争,可是东吴渐渐抵抗不了西蜀,所以,派出赵咨向魏国求救。当时吴国和魏国之间,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吴国仍然不得不去请求魏国的帮忙。赵咨一到许都,魏文帝曹丕的态度十分傲慢,因为他瞧不起东吴,于是,他故意问赵咨:「东吴像你这样的人才有多少啊?」赵咨很有自信的回答:「我国聪明能干、文武双全的人,大概有八、九十人,像我这么差的人,多得可以用车来载,用斗来量,实在数都数不完啊!」赵咨的这一番话,得到曹丕和魏国大臣们的尊重,也终于让东吴获得帮助。

 

升堂入室

 成语出自《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孔子名满天下,学生非常多,其中有一个名叫子路的学生,个性勇猛豪爽。

  有一次,他在弹奏“瑟”这乐器的时候,孔子听到他的琴声充满了豪放勇武的肃杀之气,主张“仁”与“中庸之道”的孔子于是对子路说:“你的琴声太狂放,一点都不像我的学生。”其它的学生听到孔子的评论后,从此再也不敬重子路。

  当孔子知道这种情况后,知道其它的学生误会了他的意思,于是赶紧为子路辩解说:“子路的学问已达到登堂的水准,只不过还未达到入室的境界,你们千万不能看轻他。”其它的学生们听完孔子的话后,才恢复了对子路的尊敬。

 

日暮途穷

  成语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指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战国时,楚平王的太子建有两个老师,一个是伍奢,一个是费无忌。费无忌替楚王接秦国女子来做妃子,所子费无忌得到楚平王的宠爱,可是他又怕太子登位后会对他不利,于是他便诬告太子。没想到平王竟然相信,还把太子调到边关去。但是费无忌还是不放心,担心太子找机会报复,因此他又将伍奢囚禁,并且派人杀害太子。

  心狠的费无忌还不愿罢休,他想到伍奢有两个儿子,于是他又派人杀害了伍奢和他的大儿子,只有伍奢的小儿子伍员逃走了。平王听信费无忌的谎言,认为伍员是叛徒,因此下令追捕伍员。伍员为了逃命一夜之间头发胡子全白了。后来他逃到了吴国,帮助吴王,建议派兵攻打楚,经过五次战争,终于打到楚国都城,这时平王已死,伍员为了报杀父兄之仇,便挖出平王的尸体,亲自鞭尸。伍员的老朋友知道之后便责备他,伤心的伍员对他说:“我像一个走路的人,此时天色已晚,但是路却很远,所以会做些违背常理的事。”

 

犬牙交错

 成语出自《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汉高祖刘邦开国之后,分别封功臣到各地为王。但是因为这些王候在地方上拥有强权,甚至有谋反叛变的意思,于是汉高祖就一一把他们消灭了。

  为了巩固汉室,汉高祖又大力赐封同族的人。因为同姓诸侯国数量增加,在汉景帝时,爆发了以吴王为首的七国之乱。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征讨,平定了叛乱,但同姓诸侯的存在依旧威胁着汉朝的江山。到了汉武帝时,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施行了“领地削减”的政策,也就是消弱王侯们的势力,并且想进一步采取行动。这个举动引起诸侯们的恐慌,便对汉武帝说:“我们与王室血脉相连,先帝将封地如犬牙般的交错安排,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共同保护汉室希望汉武帝能手下留情。”于是,汉武帝后来颁布推恩令,将诸侯的领地分封给他们的子弟,无形中削弱了各诸侯国的势力,也巩固了中央集权。

 

匹夫之勇

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项羽虽然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但是司马迁却称赞他说:“当年秦国政治腐败,百姓纷纷起来反抗,项羽在陈涉这个地方领军对抗......前后只花了三年时间,就把秦国灭掉,然后将得来的天下分封给各王侯贵族,成为称雄一方的霸主,虽然最后他失去了霸主的地位,但是他的功绩伟业,是近古以来还没有人能做到。”

  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在洛阳宫摆设筵席宴请群臣的时候说:“我之所以能成功,顺利取得天下,是因为能够知道每个人的特长,并且也懂得如何让他发挥长处。”然后他问韩信对自己的看法。韩信回答说:“大王您很清楚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与长处,因此您其实心里明白,说到机智与才华,其实是不如项王。不过我曾经当过他的部下一段时间,对于他的性情、作风、才能,了解得比较清楚。项王虽然勇猛善战,一人可以压倒几千人,但是却不知道如何用人,因此一些优秀杰出的贤臣良将虽然在他手下,可惜都没能好好发挥各自的专长。所以项王虽然很勇猛,却只是匹夫之勇,做事不懂得深谋远虑、三思而行。而大王任用贤人勇将,把天下分封给有功劳的将士,使人人心悦诚服。所以天下终将成为大人您的。”

 

纸醉金迷

 成语出自《清异录·金迷纸醉》。“纸醉金迷”(或“金迷纸醉”)比喻追求骄奢淫逸、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

 唐朝时有一个高明的医生叫孟斧。当时他住在国都长安,经常被请到宫中帮皇帝和妃子们治病。因为经常出入皇宫,所以他对皇宫的一切很熟悉,尤其孟斧看到皇宫里的人们总是过着荒淫奢侈的华丽生活,更是印象深刻。后来黄巢领导的起义军叛变攻打长安,他吓得急忙逃出长安,躲到四川。

  在四川,孟斧因为想念皇宫中的生活,就根据记忆,模仿皇宫的装饰布置自己的家。他把家中布置的跟皇宫一样华丽,其中有一间光线很好的房间,孟斧把房间里所有东西的表面,全部都糊上一层黄金作成的薄纸。在阳光的照射下,满屋子金光闪闪,让人觉得像是住在金子做成的屋子里。所有到过这屋子的人都说:“在这个屋子里休息一会儿,就会沉迷陶醉在满屋的金纸里。”

 

狼子野心

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春秋时,门子文和门了良两兄弟在楚国做官,子文是令尹,子良则是司马。子文有一个儿子名叫子扬;子良也有一个儿子叫子越。子越出生的时候,子文对子良说:“这孩子壮得跟山林里的老虎和熊一样,哭起来却像豺狼在哀嚎,现在他的年龄虽然还很小,可是狼的孩子虽然很小,但是凶猛的性格以及野心仍然很大,将来长大恐怕不会是个温和的人。我看子越是匹狼,必须狠下心杀死,否则我担心我们家族的人会因为他而有伤亡。”但是哪有父母忍心杀害自己的小孩?,因此子良说什么都不肯杀死自己的孩子。子文见子良不听自己的劝告,便对家里的人说:“将来子越如果当了大官,你们一定要尽早离开楚国,不然会有灾难。”

  子文死后,他的儿子子扬继承作了令尹,子越也作了司马。子扬没有听父亲的告诫,继续待在楚国作官。而子越一当上大官,就暴露出政治野心,他忌恨子扬的官位比自己大,于是暗中派苏贾杀了子扬,自己当上令尹,不久又将苏贾杀死。后来,子越的野心越来越大,甚至想叛变当国君,于是就领兵造反,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被楚王派来的大批军队打败,他的家族也因此受到牵连。这个时候,家族的人才知道子越果然是“狼子野心”,十分后悔当初没有听子文的劝告。

 

狡兔三窟

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比喻要多想几个办法来保护自己。

  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总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在这些人当中,有位叫冯谖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这地方讨债,但是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倦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而心里充满感激。直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尝君才知道冯谖的才能。一直到这时候,不多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常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才能在紧急的时候逃过猎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却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睡觉,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两个可以安心的藏身之处。」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诉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准备让他担任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梁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一急,就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提出希望能够拥有齐国祖传祭器的要求,并且将它们放在薛地,,同时兴建一座祠庙,以确保薛地的安全。祠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属于你的三个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垫高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

 

 

家徒四壁

《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形容家中贫困、一无所有的情形。

   西汉时期,有个叫司马相如(前179—前117)的人,他爱好读书,还会击剑,但家境贫寒,幸与临邛(qióng)县令王吉相熟,被安顿在城外的“都亭”中。

  卓王孙是临邛的富户,想与司马相如相识,几次邀请,均遭拒绝。后经王吉相迎,才应邀赴宴。在宴会上,司马相如奏琴,博得众人称赞,躲在屏风后面的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十分爱慕他。相如作了一曲《凤求凰》,文君听了,立即明白了相如的情意。两人秘密约定,半夜离开临邛县,回到了相如的故乡成都。

  司马相如非常贫穷,他们家里除了四周的墙壁外,一无所有,但文君毫不计较。卓王孙不肯救济女儿,文君便和相如一起回到临邛,以卖酒为生,给卓王孙难堪。卓王孙无奈,只好分给文君一笔家产,打发他们离开临邛。于是,相如和文君在成都购买田宅,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差强人意

  成语出自《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成语意为勉强使人满意。

吴汉是刘秀的一个部下,平常不太喜欢说话,个性也是直来直往。刚开始,刘秀没有很注意他,后来听到一些将军常常称赞吴汉,才开始注意吴汉,还拜他做大将军。从此以后,吴汉帮刘秀打了许多次胜仗,立下不少功劳。

  吴汉不但勇敢,对刘秀也十分忠心。每次出外做战,总是紧紧跟着刘秀,而且只要刘秀没睡,他也就恭敬的站在一旁,不肯先睡。偶尔输了,每个人都提不起劲来,吴汉总是鼓励大家不要悲观,应该振作起来,准备继续作战。

  有一次,刘秀输了,心情不是很好,其他将军也失去斗志。可是吴汉却和士兵们一起整理武器,审阅兵马。刘秀知道这些事后,再看看眼前这些垂头丧气的将军们,很感叹地说:「总算还有吴将军叫人满意。」

 

 

 

 

背道而驰

  战国时代,魏国的臣子季梁,奉命出使到外国,可是他在路途中听到魏王准备要攻打赵国邯郸的消息,就赶紧回国去劝魏王。

  匆忙回国的季梁对魏王说:「我在太行山下,看到一个驾着车子的人,他赶着马想要去北边,说他准备到楚国去。」魏王说:「楚国应该是向南走的,为什么他要往北走呢?」

  季梁回答说:「我也这么跟他说的啊!可是,他认为他的马是匹好马,速度非常快,加上他也带了足够的钱;而且车夫经验丰富,所以他觉得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因此,他不听我的劝告,就继续往北走了。」魏王听了之后,哈哈大笑说:「这个人是个疯子。虽然他有很多好的条件,但是他却往反方向走,怎么可能到得了目的地呢。」

接着季梁就告诉魏王说:「大王说的话一点也没错。但是,像大王现在这样一直攻打附近的国家,这种举动也会让大王离称霸的目标越来越远,这不也是和那个往反方向去走的人一样吗?」

 

明目张胆

 成语出自《旧唐书·韦思谦传》: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以报国恩,终不能为碌碌之臣保妻子耳。原来指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现在形容公开地大胆地做坏事,毫无顾忌。

唐高宗时有一位大臣名叫韦思谦,做人正直,时常会劝谏皇上,有话就会直说。他考上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应城县令,后来升为监察御史。有一次,他发现中书令(即宰相)褚遂良以很低廉的价钱强行购买邻人田地,正直的韦思迁也不害怕他官位高,势力大,立刻上书举发他。因为证据明确,朝廷不好意思公开庇护大臣,只好把褚遂良调出京城,降职为同州刺史。

  过了一段时间,褚遂良又被重用,恢复了中书令的官职。褚遂良便找了理由报复韦思谦,把他贬到外省,当一名县官。有人替韦思谦打抱不平,暗中去慰问韦思谦,他仍然不改初衷,慷慨激昂的说:「我是一个正直的人,遇见不合理的事情,当然不肯放过,哪里有时间考虑个人得失呢?大丈夫应该有话就说,明目张胆而不畏强权,致力报效国家,怎么可以庸庸碌碌,只顾着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夜郎自大

  成语出自班固《汉书·西南夷传》。“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闻而又妄自尊大。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张骞出使西域回来之后,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俗人情。武帝受到张骞出使西域成功的刺激,激发了雄心壮志,又叫他出使西南,沟通当时的大夏国,即今天的云、贵一带。

  张骞一行到了昆明、滇国和夜郎。滇王问张骞等人:“汉朝与我们相比,哪个大?”后来汉朝使者在与夜郎国王一起喝酒时,夜郎王也问了同样的问题:“汉朝与夜郎哪个大?”

  张骞心里明白,夜郎的地盘只及得上汉朝一个郡。可夜郎国王因为山高林密,没有走出去,还以为夜郎是天下的大国家呢。

 

 

刻舟求剑

  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船到江心时一个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他赶紧伸手去抓,哪里还来得及?江水滔滔,宝剑一眨眼功夫就沉没了。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他向大家解释道:“这里是我宝剑掉下去的地方,所以要做个记号,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但是船一直在走,而剑掉到了水中就不会再移动。就算船夫潜水的本领再高,又怎么可能找到根本不在船下的剑呢?

居安思危

成语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春秋时期,诸侯各国互相攻伐,战事不休。晋、楚两个大国为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更是经常发生冲突。晋厉公在位时,由于沉迷酒色,信任奸臣,随意杀害大臣,搞得晋国民心不稳,内乱不断。因此,楚国的势力渐渐占了上风。

公元前573年,晋大夫栾书、中行偃发动政变,杀死暴君厉公,并把住在国外的公子姬周接回国,拥他为国君,称晋悼公。悼公年轻有为,举贤任能,革新朝政,节用民力,晋国又开始逐渐兴盛起来。

  当时,晋国北方散居着许多少数民族游牧部落,他们被统称为戎狄,经常出兵侵扰晋国边境地区。公元前569年,无终部落的首领嘉父派使者孟乐带着贵重的礼品来找晋大夫魏绛(jiàng),托他引见悼公,请求晋国与诸戎结盟讲和。魏绛表示同意。魏绛面见晋悼公说明此事后,悼公不同意。悼公对魏绛说:“戎狄贪而无亲,只能靠武力解决。”魏绛劝谏说:“现在中原地区的兄弟国家经常受楚国欺凌,往往被迫屈服,他们盼望着晋国去援助。如果我们对戎狄用兵,万一中原有事,怎么还有力量去对付呢?”晋悼公觉得有道理,就采纳了魏绛的意见,并且派他主管“和戎”事务。魏绛亲自带着使命到北方戎狄各部去,与诸戎缔结了互不侵犯的盟约。从此,晋国基本上解除了后顾之忧,力量更加强大了。

  当时的郑国,虽然是和晋同姓的兄弟国家,但由于楚国一再出兵攻打,无力抵御,只好背晋投楚。晋悼公非常恼火,决定会合宋、卫、齐、曹等十二国军队对郑用兵,以示惩戒。公元前562年9月,诸侯联军直逼郑都新郑东门。郑简公感到十分恐慌,马上派王子伯骈(pián)去诸侯营中请罪求和。晋悼公同意讲和。为了表示谢罪,郑简公给晋悼公送去了许多礼物,其中有三个著名的乐师、十六个歌伎,还有一批珍贵的乐器。

  晋悼公感到十分高兴,他想起了魏绛和戎的功劳,决定把郑国送来的礼物分出一半,赏赐给魏绛。魏绛听后,谦逊地说:“这完全是君王的威德和各位大臣的功劳。古书上说:‘居安思危’。能思就会有备,有备可以无患。君王如果能够牢牢记住,就可以永远享受今天这样的欢乐了!”

 

奉公守法

  “奉公守法”原作“奉公如法”,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关于赵奢的一个故事。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名叫赵奢的人,善于用兵,屡建奇功,被赵惠文王赐号马服君,位列上卿。

  赵奢曾当“田部吏”(经收田赋的官吏),办事公正无私。大贵族赵胜(即著名的贵族公子平原君)家里,仗势不缴租税,赵奢依法理,连续惩办了赵胜的九个管家。赵胜知道后,大发脾气,扬言要杀赵奢。赵奢说:你身为赵国的公子,竟然纵容你的管家,奉公,不守法。这样国家就会衰弱,就会引起别国的侵犯,甚至灭亡,那时,你哪里还能保得住什么富贵?“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你身为王族公子,怎么能看轻国家的法令呢?赵胜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并向赵王报告了这件事。赵王就任命赵奢为统管全国赋税的官吏,于是赵国府库充实,国家富强。

  后人将“奉公如法”改为“奉公守法”。意思是指某人处身行事规规矩矩,奉守国家的各项法令规定。

 

两败俱伤

成语出自《史记·张仪列传》:“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指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好处。

  陈轸(zhěn)是战国时期一位很有名的说客。有一次,他受楚王派遣出使秦国。这时,恰好秦惠文王碰到一件事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原来,韩魏两国交战,打了一年多,难分胜负。秦惠文王想出兵插手这场战争,从中捞些好处。可大臣们有的说应马上派兵干涉,有的说还是按兵不动为上策,这真让秦惠文王难以决断。现在陈轸来了,惠文王非常高兴,就把韩、魏交兵,秦国是否派兵这一难事向他请教。

  聪明的陈轸便向秦惠文王讲了卞庄子刺虎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叫卞庄子的乡勇有一次途经一片荒野,看见不远处有两只虎咬死了一头牛。他马上拔出剑来要去收拾这两只虎。旁边的人见了,忙拉住他说:“两只老虎这会儿正吃得起劲儿,但吃到最后,所剩不多时,就会互相咬噬,结果一定是小虎被咬死,大虎满身是伤。假若等到那时你再去把受伤的大虎刺死,不是等于一剑刺双虎吗?”卞庄子觉得这人讲得有道理,便耐心地躲在远处观察着两只虎。不一会儿,两只虎果然相斗起来,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伤。这时,卞庄子提剑冲了上去,轻而易举地刺死了受伤的大虎。

  陈轸讲完了故事,对秦王说:“现在韩、魏相争,就跟卞庄子刺虎的故事一样,必定是弱国亡,强国伤。大王如能等到那时候再出兵,就可一箭双雕啊!”

  秦惠文王听从了陈轸的意见,暂且按兵不动,最后果然取得了胜利,把两个国家都占领了。

 

贪天之功

  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指把别人的功劳归于自己。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经过一番颠沛流离,终于回到晋国当了国君。为了报答有功之臣,他将跟随自己流亡的人列为一等功,给过帮助的为二等功,迎接归来的为三等功。赵衰、狐偃等因跟随流亡有功,无采地的封采地,有采地的加封。其他帮助的、迎归的一一有赏,连一般的小臣奴仆也赏钱币,皆大欢喜。

  晋侯又贴出诏令:“如果有谁被遗漏了,请自己来报。”有个叫介子推的被遗漏了。

  他的邻居看见诏令,便来找介子推。见他正在家里编草鞋,便说:“你以后不用再干这一行了,晋侯出了诏令找有功之人。你只要一露面,晋侯就想到你的好处,按功行赏。”介子推笑着没有回答。

  他的母亲说:“你跟着晋侯流亡十九年,晋侯饥不择食时,你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他熬汤喝,没有功劳还有苦劳,你为什么不去见一见呢?”

  子推说:“孩儿没有什么要求晋侯的,为什么要去呢?”邻居说:“你去见一见,封个一官半职,也领一些布和米,省得天天打草鞋了。”

  子推说:“晋献公有九个儿子,只有主公最贤能。晋国属于主公,这是天意,有些人却误以为是自己的功劳。”“偷盗别人财产的人,被人叫盗贼。到晋侯那儿居功求赏等于贪天之功为己有,更加可耻。我愿意终生编草鞋,不愿意去争这份功劳。”

  邻居走后,他的母亲说:“你是廉洁的人,我是廉洁的人的母亲,我们为什么不去隐居呢?”

  当晚,介子推背着母亲躲到绵山里去了。

 

利令智昏

成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战国时期,公元前262年,秦昭王令大将白起率军攻打韩国。秦军一路旗开得胜,攻陷了野王,直逼上党。上党守将冯亭看到野王既已失陷,上党孤立无援,很难再保住,于是决定把上党献给赵国,以便得到赵国保护。

  赵国的平阳君赵豹认为,平白无故接受人家的好处,是祸患的根源,便劝导赵孝成王不要接受。可是平原君赵胜却被眼前的利益蒙住了双眼,认为不费一兵一卒就白白得到了上党这么一块好地方,何乐而不为?因此极力主张接受上党。平原君的主张正好迎合了赵孝成王的心思。赵国接受了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阳君。

  眼看就要到嘴的这块肥肉轻易地被赵国得到,秦国极为恼怒,于是派大将军白起率军大举进攻赵国。战争一直持续了三年,最后赵国四十万大军在长平全军覆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国都邯郸也被围困,后来平原君带毛遂去楚国,说服楚王联赵抗秦,最后楚国出兵,才解除了赵国的邯郸之围。

  司马迁对这段历史有过一段评述,他说,平原君不是凡夫俗子,却有时也不明白大道理。俗话说:“利这个东西,能使聪明人丧失理智。”即“鄙谚曰:‘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意思是说得到点便宜就神智糊涂,头脑发昏。后来人们就用此来形容利欲使人丧失理智,不辨是非。

 

 

 

死灰复燃

  成语出自《史记·韩长孺列传》:“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西汉景帝时,有个名叫韩安国的人,曾任御史大夫,后到景帝之弟梁孝王那里任中大夫。韩安国因消除景帝和梁孝王之间的误会而受到重赏,并闻名于全国。

  后来,韩安国触犯了法律被押送到蒙县坐牢。有一个名叫田甲的狱吏经常欺侮他,韩安国气愤地对这个狱吏说:“死灰独不燃乎?”意思是:你以为死灰就再也不能燃烧起来了吗?田甲不以为然地说:“如果复燃,我就尿一泡尿浇灭它。”

  不久,梁地缺少内史官,景帝让韩安国去担任。田甲闻知逃走。韩安国扬言:“田甲如不自首,我就杀他全家。”田甲左思右想,只好赤臂跑到韩安国那里去请罪。韩安国开玩笑说:“你不是说死灰复燃后你要浇一泡尿吗?请你现在就浇吧!”田甲吓得连连磕头请罪。韩安国手下人要给田甲治罪,韩安国制止了他们,并很好地招待了田甲。

 

枕戈待旦

    成语出自《晋书·祖逖传》。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心报效祖国。当时,晋朝表面上还管辖着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祖逖和刘琨一谈起国家局势,总是慷慨万分,常常聊到深夜。

  一天,祖逖又和刘琨谈得十分兴奋,刘琨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祖逖却久久沉浸在谈话的兴奋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鸡叫了起来,祖逖一跃而起,踢醒了刘琨:“听,这雄鸡啼鸣多么振奋人心呀,快起来练剑吧!”于是,两人操起剑来,在高坡上对舞。从此,他俩每天清早听到头一声鸣叫,一定来到荒原上抖擞神练起剑来。

  刘琨被祖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决心献身于祖。一次他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觉一直到天明),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头了!……”

 

同舟共济

成语出自《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经常互相打仗。两国的人民也都将对方视为仇人。有一次,两国的人恰巧共同坐一艘船渡河。船刚开的时候,他们在船上互相瞪着对方,一副要打架的样子。但是船开到河中央的时候,突然遇到了大风雨,眼见船就要翻了,为了保住性命,他们顾不得彼此的仇恨,纷纷互相救助,并且合力稳定船身,才逃过这场天灾,而安全到达河的对岸。

 

 

抱薪救火

故事出自《战国策·魏策三》。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祸,反而使灾祸进一步扩大。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

 当时,有个叫孙臣的人对此持有异议,他对魏王说:“魏国没有在战败的当时向秦国割地求和,秦国也不在战胜的当时要求魏国割地,可见双方都审时度势,正确地把握了战争的形势。现在已经过了一年又想到割地求和,这完全是一些大臣企图委曲求全、卖国求荣啊!再说,拿土地去讨好秦国就如同抱着干柴救火,干柴不烧完,火就灭不了。大王的土地总是有限的,而秦国的要求却是没有止境的,这跟抱薪救火有什么差别呢?”魏王终于采纳了孙臣的意见而取消了段干子秦国之行。

 

各自为政

 

故事出自《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指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春秋时期,宋晋结盟,引起了楚国的强烈不满。公元前607年,楚庄王命他的盟国——郑国去讨伐宋国。

  宋大将华元领兵前去迎战。决战前夕,华元为鼓舞士气,特地杀羊犒劳将士。宴席上,大家吃着佳肴,喝着美酒,上下一片欢腾。这时,一位副将问华元:“怎不见您的车夫羊斟呢?”华元不屑地答道:“他吗?一个赶车的,打仗又不靠他,让他来做什么!这事儿我心里清楚,你不必操心!”

  宋、郑决战开始了。华元坐在羊斟赶的战车上指挥着全军。郑、宋势均力敌,难分胜负,华元命羊斟把战车赶向敌军力量最薄弱的地方。可是,羊斟却挥鞭反向而驰,把战车赶向了郑军最密集的地方。华元惊呼:“你往哪里去?”羊斟恨恨地说:“日前分吃羊肉,由你作主;今天的事儿,可得由我作主了。”即“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因个人私怨,羊斟竟不惜做出了叛国的可耻行为,把战车赶进郑军的阵地。华元被俘,宋军也因之大败。

 

外强中干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 “外强中干”形容貌似强大,实质脆弱。多用于贬义。

 春秋时代的晋献公死后,晋公子夷吾结束逃亡生活,回到晋国继承王位当上了国君。

  在夷吾的逃亡生涯中,曾经答应过秦穆公,若是有一天夷吾能够有机会回国当上国君,夷吾就把五座城镇割让给秦国,当作救命之恩。可是,当上国君之后的夷吾并没有实现诺言。

  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晋惠公也没有伸出援手帮助秦国,秦穆公为此怀恨在心。后来,秦穆公发兵攻打晋国,很快就打到晋国的一个城镇,为了抵抗强大的秦军,晋惠公亲自领兵反抗。他下令拉战车的马,一定要用郑国的骏马。大夫庆郑劝晋惠公说:“古时祭祀和出征打仗这一类大事,必须乘骑本国出产的马,因为本国的马容易理解主人的心意,而且熟悉道路,使用起来能随人意。骑别国的马迎击强大的敌人,如果遇到意外情况,马害怕起来失去常态,必然不听人驾驭。这种马动起来,血管膨胀,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急促,狂躁不安,外貌虽还强壮,而内部已经气虚力竭,进退两难,到那时你会后悔的。”

  晋惠公不听庆郑的劝告,结果马临阵惊恐,使晋惠公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做了秦国俘虏。

 

生灵涂炭

 故事出自《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指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后燕、后秦联合攻打前秦,于是前琴的国都长安被人包围,苻坚因此退到五将山,等待有适当的机会能重新再来。后来苻坚被后秦活捉处死,苻坚的儿子苻丕就一直驻在邺城。不过,前秦的幽州刺史王永听说苻坚已经死了,就请苻丕到晋阳,在王永等人的拥护下,当了皇帝。苻丕当上皇帝以后,加封王永为左丞相。王永写了一篇召告,想号召前秦的部队去讨伐后秦和后燕。公告中说:“自从苻坚被害,国都长安沦陷后,国家就开始一蹶不振哪!老百姓好象生活在泥沼和炭火之中,十分痛苦。各地官员接到这份召告以后,就要派出兵马到临晋会师,准备作战。”可惜后秦的军队实在太强大了,王永无法获得胜利,前秦也逐渐衰落,不久后就被后秦消灭了。

 

平步青云

  故事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

魏国有一个叫范睢的人,他想说服魏王重用他,可惜却没有适当的机会。有一次,范睢随须贾到齐国去,齐王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便送了许多金钱和礼物给他,这让须贾十分嫉妒,回国后就禀报宰相,说范睢私通齐国,宰相听了就叫人把范睢抓了起来,还把他打得遍体是伤,最后还是他装死才被门人救出来。

  他一直躲在一位好朋友——郑安平家里,后来,郑安平把他介绍给秦王,秦王让他做了秦国的宰相,范睢便主张攻打魏国,魏王知道后很害怕,就派须贾去求和。须贾来到秦国宰相府,对范睢叩头说:“我没料到您靠自己的能力,平步青云,如今做到宰相职位。我犯了死罪,请把我送走吧,我再也不参加各国的事,如今我的生死全在您的手上了。”

  

 

瓜田李下

  成语“瓜田李下”是从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诗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引申来的。比喻人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官职担任工部侍郎。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宁到邮宁(现在的陕西邮县)做官,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皇帝就以这件事来问柳公权:“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将军,当官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在只让他当邮宁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甚么不妥呢?”柳公权说:“议论的人都以为郭宁是因为进献两个女儿入宫,才得到这个官职的。”唐文宗说:“郭宁的两个女儿是进宫陪太后的,并不是献给朕的。”柳公权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这里柳公权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出奇制胜

  成语出自《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出奇制胜”这个成语,意思是出奇兵或用奇计取得胜利。

《史记·田单列传》中,司马迁记叙了田单出奇制胜的故事:齐泯王是个骄傲、喜欢享乐的人,因此人民生活的很苦,于是齐国的邻国 -- 燕国便派大将联合另外几个国家一同进攻齐国。齐国百姓恨透了齐泯王,因此都无心抗敌,士气也非常低落。后来,他们看到燕兵奸淫掳掠,想到国仇家恨无法棒成,心里非常难过,于是逃往莒城和即墨誓死抵抗。

  燕军攻了几年,一直都没有攻下莒城,于是只好转攻即墨城。即墨城中的守军知道大将田单是位足智多谋的勇士,也很擅于攻略,于是就推举他为守城的大将军。聪明的田单想出了一个新的计谋,叫“火牛阵”。他先叫城内的商人,拿着金银珠宝偷偷送到燕军将领手中,并且要他们假装投降,并且说:“即墨城的守军兵力不够快要投降了,这些珠宝献给你们,请求大人您入城之后千万别杀我们!”燕军一听,以为即墨城里已经准备投降,一高兴就放松了警戒。

  没想到田单从城里收集来一千多头牛,并且将这些牛都披上五彩龙纹衣,双角上绑着尖刀,尾巴上绑着草,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一声令下,部署们将火把点上牛尾巴上的草,牛被火烫到之后,就拼命往前跑。燕军从睡梦中惊醒,看到这一大群五彩怪兽,吓得惊惶失措,四处乱逃。被牛撞死的、踼死的、被齐兵砍死的。田单又乘胜追击,最后收复了被燕军占领的七十多个城邑。

  司马迁评论说:攻战时必须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制胜。善于用兵的人自能层出不穷地使用权诈;因奇生正,因正生奇,使敌人不可捉摸,像一个环那样让人寻找不到头尾。(原文:“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

  

 

借花献佛

 故事出自《过去现在因果经》:“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从前有一个小镇,闹蝗虫闹得很厉害,所以,不管种什么植物都长得不好,加上常常有猛兽下山吃鸡鸭,让镇民感到很不安,因此释迦牟尼佛特地从天上降临人间,施展佛法收拾了蝗虫,也驯服了猛兽。

  镇上的人十分感谢佛祖,其中有一位穷人特地为佛祖献上一束鲜花。当释迦牟尼看到送花的人穿著破烂的衣服,浑身脏兮兮的,却捧着一束美丽的鲜花,忍不住就说:「你家需要我帮忙吗?」献花人说:「佛啊,我不敢欺骗您,我家里是很穷没错,就连这束花都是我去借来的,可是,这是我一片诚心,所以,请您一定要收下。」释迦牟尼十分感动,便让镇上所有的穷人都摆脱了贫穷,从此大家过着幸福的日子。

 

爱屋及乌

故事出自汉人 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汉朝人伏胜编撰的《尚书大传·大战》里也有类似的记载: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西伯”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出狱。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王回到岐山后,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治。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接着,又将都城东迁至丰邑(今陕西省户县附近),准备向东进军。可是,迁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奭[shì ](即召公)是武王的两个得力助手。同时,武王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于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纣。大军在孟津(今河南孟县之南的一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因为商纣王已失尽人心,军队也多不愿为他送命,于是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纣王自杀,商朝就此灭亡。以后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

  当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稳定下来,武王心里还没有谱,因此有些担忧。周武王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

  我国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以为乌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的屋上,谁家就要遭遇不幸。古人多厌恶乌鸦,而绝少有人爱它的。所谓“爱屋及乌”,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这句成语,一向被人们用作推爱的比喻。因为深爱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或其他东西,就叫做“爱屋及乌”,或称这样的推爱为“屋乌之爱”。

 

安步当车

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曰:“蜀愿得归,晚食为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 正以自虞。”表示慢慢地走,当作坐车

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蜀。齐宣王慕他的名,把他 召进宫来。颜蜀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 “颜蜀,走过来!” 不料颜蜀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王,走过来!” 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蜀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 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也叫大王过来, 怎么行呢?” 颜蜀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 齐宣王恼怒他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蜀不假思索他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 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 颜蜀神色自若他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 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干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 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大臣们忙来解围:“颜蜀,过来! 颜蜀,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一千辆战本)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 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太卑鄙了!” 颜蜀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 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 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 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能以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父要 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 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 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个个会衣着华丽。” 颜蜀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 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平 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讲话的是您大王,而尽忠献言的是我颜蜀。” 颜蜀说罢,向宣王拜了两拜,就告辞前去。

安居乐业

故事出自《老子》: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表示生活美满、安定。

故事 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耳,字 聃。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小老头儿; 所以人们称他“老子”;还说他是在一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为他耳朵长得特别大,所以名“耳”。其实,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老子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头路。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文化的 发展毁坏了人民的淳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老子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的: 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们。不要让人民用生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 只,也无人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它们。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 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安如泰山

故事出自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安稳的像泰山一样。形容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汉景帝时,他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

吴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bi)野心很大,对中央政权心怀怨望,暗中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和威信,巩固国家的统一。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国的诸侯王阴谋策划叛乱。

枚乘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叠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但刘濞执迷不悟,加紧进行阴谋活动。于是,枚乘只得离开吴国,到梁孝王刘武府中做了宾客。

公元前154年,刘濞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诸侯王,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历史上称“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这时,枚乘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吴楚叛军。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王也落得自杀或被杀。这场叛乱只有三个月就彻底失败了。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枚乘因写了《上书谏吴王》,具有远见卓知而名声大振。

后来汉武帝即位,派人征召他进京做官,可惜他还没到京城,就死于途中。

 

 

暗度(渡)陈仓

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成语比喻暗中进行某些别人不知道的活动(多指男女私通等丑事)。

  秦朝被推翻的时候,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齐集商议胜利以后怎样割据国土。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表面上主张分地封王、分配领地,心里却已开始盘算,将来怎样一个个地消灭他们。

  项羽对一般将领都没有什么顾忌,唯独对刘邦很不放心,他知道刘邦是最难对付的对手。早些时候,曾经约定:谁先攻下秦都咸阳(今陕西西安附近),谁就在关中为王。结果,首先进入咸阳的偏偏就是刘邦。关中,即今陕西一带,是秦的本土,由于秦的大力经营,关中不但物产丰富,而且军事工程也有强固的基础。项羽不愿意让刘邦当“关中王”,也不愿意他回到家乡(今江苏沛县)一带去,便故意把巴、蜀(今都在四川)和汉中(在今陕西西南山区)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为汉王,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想这样把刘邦关进偏僻的山里去。而把关中划作三部分,分给秦朝的降将章邯[hán]、司马欣和董翳[yì],以便阻塞刘邦向东发展的出路。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地九郡,占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广大肥沃之地,以彭城(今江苏徐州)为都城。

  刘邦的确也有独霸天下的野心,当然很不服气,其他将领对于自己所分得的更小的地盘也都不满。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势,大家都不敢违抗,只得听从支配,各就各位去了。刘邦也不得不暂时领兵西上,开往南郑,并且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栈道,是在险峻的悬崖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烧毁栈道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防御,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松懈对刘邦的戒备。

  刘邦到了南郑,得到了一位才能出众的军事家,那就是韩信。刘邦就拜韩信为大将,请他策划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部署。

  韩信的第一步计划是,先夺取关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于是派出几百名官兵去修复栈道。这时,守着关中西部的章邯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禁笑道:“谁叫你们把栈道烧毁的!你们自己断绝了出路,现在又来修复,这么大的工程,只派几百个士兵,看你们哪年哪月才得完成。”因此,章邯对于刘邦和韩信的这一行动,根本没有引起重视。

  可是,不久章邯便接到紧急报告,说刘邦的大军已攻入关中,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被占,守将被杀。章邯起初还不相信,以为是谣言,等到证实的时候,慌忙领兵抵抗,已经来不及了。章邯被逼自杀,驻守关中东部的司马欣和北部的董翳也相继投降。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于是一下子被刘邦全部占领了。

  原来韩信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却和刘邦统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章邯不备取得了胜利。这就叫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由于这个历史故事,后来形容瞒着人偷偷摸摸地活动,并达到了目的,就叫“暗渡陈仓”或者“陈仓暗渡”。

  韩信这个计策,当初张良建议烧毁栈道的时候就曾向刘邦说过。刘邦见他们两人先后所定的计策竟然完全一样,高兴地说:“英雄所见,毕竟略同!”由此,后来又形成了“英雄所见略同”或“所见略同”这句成语,和成语“不谋而合”(事先未经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态度完全一致)的含义相同。

 

暗箭伤人

  故事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比喻暗中进行伤人的行为或诡计。

  春秋时,郑国的郑庄公得到鲁国和齐国的支持,计划讨伐许国。(许国是一个小国,在今河南许昌市。郑国在许国的北边,今河南的新郑就是它当时的都城。)

那年夏天,五月里,郑庄公在宫前检阅部队,发派兵车。一位老将军颍[yǐng]叔考和一位青年将军公孙子都,为了争夺兵车吵了起来。颍叔考是一员勇将,他不服老,拉起兵车转身就跑;公孙子都向来瞧不起人,当然不肯相让,拔起长戟飞奔追去。等他追上大路,颍叔考早已不见人影了。公孙子都因此怀恨在心。

  到了秋天,七月间,郑庄公正式下令攻打许国。郑军逼近许国都城,攻城的时候,颍叔考奋勇当先,爬上了城头。公孙子都眼看颍叔考就要立下大功,心里更加忌妒起来,便抽出箭来对准颍叔考就是一箭,只见这位勇敢的老将军一个跟斗摔了下来。另一位将军瑕叔盈还以为颍叔考是被许国兵杀死的,连忙拾起大旗,指挥士兵继续战斗,终于把城攻破。郑军全部入了城,许国的国君许庄公逃亡到了卫国。许国的土地于是并入了郑国的版图。

  象公孙子都那样趁人不备暗放冷箭的,就叫做“暗箭伤人”。不过,作为成语却并不限指以暗箭为凶器,凡是采取任何不光明的手段暗地里伺机伤害别人的,都可叫做“暗箭伤人”。

 

八面威风

故事出自:元·郑德辉《三战吕布》: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又形容声势显赫、威望极盛的样子。

元朝末年,封建朝廷愈加腐败,各地农民纷纷举起义旗:反抗元朝的统治。这时朱元璋已经领兵攻下安徽和阳,准备继续南下。 在过年那天,他与大将徐达,同乘一条小船,从长江北岸渡过长江。

船主是一对老夫妻,船夫知道船上坐着的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便高声喊着号子向他庆贺说:“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成风。”朱元璋明白这是祝贺帝王的话,心里非常高兴,便和徐达轻轻地踢着脚,互相表达庆贺之意。后来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了明朝,他成为历史上闻名的皇帝明大祖。明太祖找到当年的船夫,给了他封赏,又将他那只小船涂上朱红颜色,表示有功

 

八仙过海

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蓝浮水而渡;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八仙过海”根据这个传说而来。

又叫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百步穿杨

故事出自《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它与成语“百发百中”意义相似。比喻射箭技艺高超,并引申为本领非常高强。

故事秦国的名将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 士获悉后,赶紧去见周朝的国君,提醒他说: “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 原来,这时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 有管辖权。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更强大,对周天子的威 胁也更大。周天子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人去劝说 白起停止进攻,并给白起讲一个故事。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 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一 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 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采声。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 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大近、太大 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 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唆”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链正 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 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 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 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 “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一来,喝采 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 就在一片喝采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他说: “喂,有了百步穿扬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 养由基听此人口气这么大,不禁生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 那人平静他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 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周天子派去的人,就按照苏厉介绍的向白起讲了上面这个故 事。白起听后,想到要保持自己百战百胜的名气,不能轻易出战,便借口有病,停止了向魏国的进攻。 这个故事还引申出另一条成语“百发百中”。

 

百尺竿头

故事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师示一偈(ji)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为不满足于已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这位太师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

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前来听讲的僧人很多,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内除了大师的声音外,一片寂静。

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立起来,问他行了一个礼,然后提了几个问题,请求大师解答。大师还了礼,慢慢地作答起来。

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

听讲的人发现,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ji)帖。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但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百尺竿头”这则成语也称““百丈竿头”。

 

百川归海

故事出自《淮南子·记论训》:百川异源,而险归于海。表示众多的事物汇集一处,也用来比喻大势所趋,众望所归。

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袭父封为淮南王。他爱好读书鼓琴,才思敏捷,曾召祟兵客和懂得天文、医 学、历算、占卜等数千人,集体编写了一部数十万字的书《鸿烈》,也称《淮南子》。

《淮南子》中有一篇《记论训》,讲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情况, 它的基本观点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文章中写道:我们的祖先早先住在山洞里和水旁边,衣着非常简陋,生活十分艰苦。后来出了圣人,他们带领人们建造宫室;这样人们才从山洞里走出来,住进了可 以躲避风雨寒暑的房子。圣人又教人们制造农具和兵器,用来耕作 和捕杀猛兽,使人们的生活比过去有了保障。后来,圣人又制礼作 乐,订出各种各样的规矩,使人们有了礼节和约束。由此可见,社会 是不断发展的,人们不是老是用一个方式生活。所以对古时候的制 度,如果不再适合使用,就应该废除,而对于现在的,如果适合使用, 就应该发扬。以上的一切都说明,像千百条来自不同源头的江河,但 最后都会归流入大海一样,各人做的事不同,但都是为了求得更好 地治理社会,过更美好的生活。

 

百发百中

 故事出自《史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形容射箭技术的高明,因此叫做“百发百中”,也称“百步穿杨”。王琚的《射经》说:“其的(箭靶)始于一丈,百发百中,寸而加之(一寸一寸地增加距离),至于百步,亦百发百中,乃为术成。”“百发百中”这句成语,今天常用来形容神枪手的射击技术,还可以用来比喻料事必中和谋事必成。

  养由基,是春秋时楚国的名将,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左传》和《史记》都载有他的一些故事。例如:有一次,晋厉公攻伐郑国。楚共王出兵援郑,和晋军相遇于鄢陵(即所谓的“鄢陵之战”。鄢陵,今属河南省)。战斗中,晋将魏錡射伤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恨之入骨,就约养由基两枝箭,要他代为报仇。结果,养由基只用了一枝箭就把魏錡射死,而把另一支箭还给楚共王复命。

  在楚共王时,还有一个善射的人,名叫潘党,能每箭射中箭靶的靶红心。养由基对他说:“这还不算本事,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叶子,才算差不多了。”潘党不服,当即选定杨柳树上的三片叶子,并标明号数,叫养由基退到百步之外,顺序射去。养由基连射三箭,果然,第一箭中一号叶心,第二箭中二号叶心,第三箭中四号叶心,非常准确。

 

百闻不如一见

故事出自《汉书·赵充国传》,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渝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意思是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见一次。表示听得再多也不如 亲见可靠。

西汉宣帝时期,羌人侵入边界。攻城夺地,烧杀抢掠。宣帝召集群巨计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拒敌。 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曾在边界和羌人打过几十年的交道。 他自告奋勇,担当这一重任。宣帝问他要派多少兵马,他说:“听别人讲一百次,不如亲眼一见。用兵是很难在遥远的地方算计好的。我愿意亲自到那里去看看,然后确定攻守计划,画好作战地图,再向陛下上奏。” 经宣帝同意,赵充国带领一队人马出发。队伍渡过黄河,遇到羌人的小股军队。赵充国下令冲击,一下子捉到不少俘虏。兵士们准备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拦说:“我军长途跋涉到此,不可远追。如果遭到敌兵伏击,就要吃大亏!” 部下听了,都很佩眼他的见识。 赵充国观察了地形,又从俘虏口中得知敌人内部的情况,了解 到敌军的兵力部署,然后制定出屯兵把守、整治边境、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上奏宣帝。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 北边疆。

 

百折不挠

故事出自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东汉官员乔玄品行端庄,嫉恶如仇。有次,一伙强盗绑住他十岁的儿子,带进他家,要正在病中的乔玄立即拿钱赎取,遭到乔玄的怒斥。不多时,官兵包围了乔家,因怕强盗会杀乔玄的儿子,迟迟不敢动手。这时乔玄愤怒地喊道:“我难道能因为儿子的生命而放了这伙坏人吗?”催促官兵们赶快动手。结果,乔玄的儿子被强盗杀死了。人们称赞乔玄“百折不挠”,始终保持节操。

 

半途而废

故事出自《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即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指半路上停下来不再前进。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慧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

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饿死。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乐西。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

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跪着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

妻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已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

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