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风沉醉的晚上:爱情的背景是爱情

 天梯 2009-10-26

春风沉醉的晚上:爱情的背景是爱情

现 在说娄烨的《春风沉醉的晚上》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因为除了少数场次的内部放映之外,大多数人还不能够看到。依然想谈论,于各位读者是有先望梅止渴的意思; 于我个人是看完(数遍)之后有不吐不快的意思。这是一部独特和重要的华语电影。《春风沉醉的晚上》拍得也有点不合时宜,它无关这个时代——无论我们说这是 最好的时代也好、是最坏的时代也好(这也不是改编自郁达夫原名小说的旧时代的电影)。这部电影只拍个人,男男女女之间的感情生活。是从最细微、最沉敛处打 量我们的生命内在。从内容和风格来看,它很像一部欧洲电影,在华语电影里面显得很突兀。但是语调又特别的东方,甚至说特别的江南。好像是李洋定义它为“私 电影”,我也认同。我对“私电影”的看法,是因为娄烨建立起了独特的摄影机与身体的关系,整部电影都是在拍身体与身体的靠近、结合、疏离,摄影机不再是冰 冷的机械物,而是个人的带着温度与湿度的眼睛。

《春风沉醉的晚上》里面有大量的男同性恋者的性爱场面,但娄烨强调这并非是一部“同志电影”,而是纯粹关于“情感”的一部电影。这个电影的镜头和叙 事都特别安静,但是故事里面情感的纠缠非常复杂,很难以故事简介形式都交待出来。男男之间的爱情关系,也许是为了加深这种复杂性。我相信我们的情感深处是 有这种复杂性的:有情、有爱、有义气、有自私、有“哀愁和迷狂”。而娄烨这次把这种复杂性全部拍出来。也许电影里,性场面的写实是最让人感到“不适”的部 分,但是依照我的理解,性是爱的确凿证据,除此不行。而在《春风》的性爱场面中,以我一个异性恋的看法,那种情感/情绪的复杂性也因其真实感而完全表现出 来,张力充盈。《春风》的走向是,从现实慢慢走向幻想,最终回到记忆之中。这个叙事走向也显得特别的抒情。娄烨曾经谈过“全世界的导演都在解决时间问 题”,《春风》里的时间性是无始无终的,一个人的情感没有明确的开始与结束,只有“存在当下”,而电影像是截取了爱情长河里的一段而已。

这个电影的起镜就好,两朵玻璃水缸里的塑料莲花微微浮动,几滴疏雨落在水面上,然后出楷体字幕,就已经让人觉得赏心悦目。我特别赞赏的就是《春风沉 醉的晚上》的影像风格,摄影机显得特别自由,并且充满自信。无论是带着粗糙颗粒的夜景,还是凑到近前的特写,摇移都来得果断自然而不矫情。纯粹抒情性的电 影,非常容易显得矫情。在娄烨之前,华语电影里面的抒情大师是王家卫。但是,王家卫的抒情性,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他的对白和独白。《2046》之所以失败, 除了台词空洞之外,还试图以造型来唤起情绪,结果适得其反。《春风》里面的对白少之又少,且全是家常话。即使把语言全部抹去,整部影片的故事依然可以懂, 气质依然在,情绪还是可以弥漫出来。其中有两处跳舞的戏,一场在街头,一场在室内,可见摄影机自由运动和场面控制上,娄烨的出类拔萃之处。我难忘至极的一 场戏之一是:王平的妻子在丈夫自杀后的清晨,独自起床,走到厨房里,炸了一块糕饼,端着盘子回到房间里吃。那种孤寂的感受特别浓烈,摄影机如同哀伤的眼睛 扫过她的家中,连油炸的声音都显得非常凄凉,这种赋予空间的情绪我已经许久没有在电影里感知了。

我在南京生活了差不多三十年,看完这部电影和几位南京的朋友议论,觉得娄烨的另一个厉害之处是,把南京这座城市的气息完全拍出来了。阴郁、内敛、慵 懒、暧昧,带着一点潮湿劲的人文感觉。虽然南京的街头巷尾基本处于人物活动的虚焦背景,但生活在南京的观众(恰好我看的两场都是在南京放映),一眼就会认 出新街口商业街、下关区的老集市、台城的明代城墙、青岛路的旧书店、古堡酒吧、长江大桥、紫金山道、江心洲,甚至港式餐厅都有典型的南京氛围。我暗自揣 度,很难想象影片里的这个场景不是发生在此处,而是发生在这座城市的另一个地方。也就是说在情与景的融合上,颇有点神妙的境地。

但是,这个故事也不是非要发生在南京,看访谈里讲到原先想在北京拍,但北京的三月没有绿色,所以在南京拍,于是整个影片的基调是灰绿色的。我个人的 理解是:时代与空间都不成为《春风沉醉的晚上》里面爱情的背景。那么这部电影里面爱情的背景是什么——有记者问过娄烨。娄烨的回答很明确,爱情的背景是爱 情本身。这确实是这个时代最纯粹的电影。(by 卫西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