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山之初,曾经让
也就是说,法正的日子过得越红火,诸葛亮的日子就越黑暗。从建安十九年入蜀之后,诸葛亮在刘备手下的日子就进入了漫漫黑夜。 对于“治实不治名”的诸葛亮而言,实质权力的外落是很痛苦的。诸葛亮也很清楚刘备的想法,要东山再起到入蜀前的荣光只怕不易。 所以,诸葛亮此时把法正当成了自己的绊脚石和拦路驴。法正每获得一点成绩,一点功劳,就会让诸葛亮倍感失落。 那时诸葛亮的职务是军事将军,署刘备之府事。刘备外出时,诸葛亮负责“足食足兵”。也许当时成都城里本来就缺兵,城内治安力量匮乏,外派军队恐怕会引起后方混乱。 而且,即使汉中战役赢得胜利,主要的功绩也算不到诸葛亮的头上。此时出兵,相当于是在帮法正的忙啊。 从事后来看,诸葛亮的这一招确实是一步昏招,不但没有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利益,反而反手取刃,给别人留下了把柄和口实。 总结起来,一向给人胸襟坦荡之印象的诸葛亮,这一次出招至少有两点错误: 一,口是心非。 二,时机不当。 当时法正在前线和曹军作战,是为了帮老大刘备打江山,并非干私活。这时诸葛亮留守后方,对前线的法正耍小动作很不可取。说小了是公报私仇,说大了,就是耽搁了刘备的江山社稷,罪莫大焉。 因为口是心非,因为时机不当,最终诸葛亮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按照法正睚眦必报的性格,他会吃这个暗亏吗? 所以,当法正帮刘备打下汉中之后,法正名正言顺的当上了尚书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更加稳固了。诸葛亮呢?非但没有获得任何晋升,反而引起了刘备更大的疑心。 而那个杨洪在当了几天蜀郡太守后,在汉中之战结束后,就转为了“益州治中从事”。可见法正回来之后就发起了反击。但在刘备死后,诸葛又将杨洪抬了出来,“赐爵关内侯,复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后为越骑校尉,领郡如故”。杨洪从刘备时期的默默无闻,到诸葛时期的“外统都畿”的蜀郡太守,可谓是青云直上。 因为在那几年是诸葛亮人生中最黑暗的几年。无论是在事业上,在爱情上,在家庭上,都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我们分开了好好说说。 首先,在事业上,大家已经知道,法正的风头完全盖住了诸葛亮。而就在汉中战役打响的同时,诸葛亮又接到一个坏消息:鲁肃死了。 鲁肃死就死了吧,对诸葛亮的影响很大吗?当然,对诸葛亮的打击犹如釜底抽薪。 众所周知,诸葛亮为刘备做出的最大的贡献,就是联合东吴打了一场赤壁大战。而在东吴方面,也极力主张孙刘联合的就是鲁肃。而鲁肃一死,诸葛亮就失去了和东吴联合的纽带。他赖以生存的最大功绩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 这一年,诸葛亮已经38岁了。在事业上遭受打击的同时,他在心灵上还承受着另一个负疚感。那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爱情上,在家庭上,诸葛亮同样是是失败的。 事实上,是这样吗? 诸葛亮本是山东人,后迁居隆中。在隆中的十年,诸葛亮由一个普通的青少年成为一个识时务的俊杰。一个客居的外地人,何以立足成长为青年派的领袖? 这样带来了两个好处: 1、有利于他在襄阳立足,免得受欺负,还形成了一定的政治力量。 2、有利于他获得良师益友,促使他学业上进,政治发展。 这种关系成了诸葛亮在襄阳生存进取的最大政治靠山,又是他从上层统治者那里获得消息的源泉,为他观察分析形势,了解天下大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上面说到的两种关系中,诸葛亮迎娶黄承彦的女儿的作用无疑是最大的。 这个非同寻常的“厉害关系”问题,诸葛亮不能不再三权衡。 2、黄氏是刘表后妻蔡氏、蔡瑁的外甥女。与黄氏结婚可以和统治者刘表、豪强蔡瑁建立密切的亲戚关系,对自己以后的出山从政有很大的帮助。 3、黄氏虽然外貌不美,可是有才华,迎娶她可以得一贤内助,对事业大有帮助。 有如此的三长一短,何乐而不为? 如果黄氏不是和刘表、蔡氏有这样的亲戚关系,不是名士黄承彦的女儿,而是凡夫之女,就算有美貌,诸葛亮也不见得会迎娶吧? 可见诸葛亮娶黄氏依然还是阶级的婚姻,是由诸葛亮和黄氏的阶级地位来决定的,所以它是计较利害的婚姻。 甘蔗没有两头甜。诸葛亮虽然借助自己的婚姻进入了上层社会,但他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没办法,诸葛亮只好和哥哥诸葛瑾商量,要不你先过继给我个孩子,就当充充数也好啊。 诸葛瑾答应的倒挺痛快,没问题。于是,诸葛亮就先把哥哥的孩子诸葛乔给领养了。 但诸葛乔后来也是个短命鬼,活到25岁就死了。 不会生育也没啥了不起啊,封建社会嘛,再娶个妾再生个儿子不就行了吗? 那么,妻子怀不上孩子,到底是谁的问题呢?没办法,找个大夫看看吧。但这终究不是什么好事,不能让熟人知道。 诸葛亮只好偷偷的在马路边的电线杆上找那些专治不孕不育的小广告。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堂堂诸葛亮这时候是什么心情。能不憋屈能不郁闷能不彷徨吗? 也是啊,谁的人生能完美无缺呢?只把这当成一件缺陷美吧。 最终,检查结果出来了。诸葛亮没问题,是一个正常的男人。问题出在他那个丑媳妇身上。
诸葛亮想,这次我算亏大了,老婆丑就算了,还是个不会下蛋的母鸡。莫非老天要决我的后吗? 那就娶个妾吧。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诸葛亮的丑媳妇也说不出话来,怨天怨地也只能怨她自己的肚子不争气啊。 大约在诸葛亮46岁的时候,他的亲生儿子诸葛瞻总算出生了。 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 刘备托孤给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是42岁,诸葛瞻还魂不知所系。 或许,这也是刘备敢于把身后大事交付给诸葛亮的一个重要原因:反正你没儿子,就算你抢了我的江山,你又能传给谁呢? 了解到这些背景,或许我们该理解诸葛亮。在事业爱情家庭都一无所获的时候,他做出什么举动都不奇怪。 就算拿法正的蜀郡太守的职位出出气,也真没啥大不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