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媒体的概念
“媒体”一词源于拉丁文“Medium”,含义是“两者之间”,即承载、传递信息的媒介和工具。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媒体是信息的载体,表示任何可以在信息源和接受者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
在今天的各类教学活动中,媒体已经成为当然的组成部分,以至于人们常常忽略了“教师”也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媒体”。 Smaldino等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有六种媒体用的最多,分别是视频、电视、图表(diagram)、印刷资料、计算机和教师。(注) 这六大类都符合媒体的定义,当这些媒体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就成为教学媒体。
一个多世纪以来,教师一直在使用各种音、视频媒体辅助教学。近年来,教学媒体的队伍中,又新增加计算机、光盘、数字视盘(DVD)、卫星通讯和国际互联网等新的技术门类。
注:摘自《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第8版
二、教学媒体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教学媒体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
1、按具体—抽象程度分类:
依据表达信息的具体——抽象程度,美国心理学家戴尔把教学媒体分成了10个层次,用戴尔经验之塔来表示。
2、按感官通道分类:
依据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不同,也可以将教学媒体分为非投影视觉媒体、投影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和综合媒体(转引自李龙,2000)。如下图所示:
此外,1991年,Kozma提出应该按照媒体采用的技术、支持的符号表示系统和处理能力来定义教学媒体。他强调媒体所支持的符号系统和处理能力对人的学习认知的重要性,提出了他独特的媒体定义和分类方式
小练习2
- A、室外旅行
- B、设计的经验
- C、视觉符号
- D、参观展览
- E、电视和电影
三、教学媒体环境:
所谓教学媒体环境,是指将不同种类的教学媒体有机组合,以达到促进、优化教学的目的,这样构建而成的教学环境即为教学媒体环境。
常见的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可分为:
以下分别介绍这两种媒体环境配置模式。
1.多媒体教室环境
多媒体可以是简易型多媒体组合教室,也可以是集成型多媒体教室。
简易型多媒体组合教室配置模式如下表所示:
基本模式
|
基本配置与功能
|
录音-幻灯组合教室环境
|
由幻灯机和录音机组成,除了具备录音、放映幻灯片的教学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能同时传递视听教学信息,能有效传递概念等教学内容;硬件设备较为普及,可移动性强,设备操作简单,教学控制方便,教学设计方便,对外语和艺术类课程教学活动有重要作用。
|
录像-电视-投影组合教室环境
|
由录像机、电视机、投影机组成。可以利用录像机和电视机播放教学录像节目,使用投影机呈现某些概念、意义等较难理解的内容。具有以下优点: 1、 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育信息传播容量; 2、 教学设备普及较广,设备使用方便;可以重复播放或长时间呈现教学信息等。
|
集成型多媒体教室配置模式如下表所示:
基本模式
|
基本配置与功能
|
多媒体教室
|
将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或普通计算机教学环境中的计算机与局域网或Internet互联。在语言实验室中,将教师使用的主机联上网络系统,就是一个网络化的环境。如果把普通计算机教室内部联网,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化的教学环境。
|
语言实验室
|
最初的语言实验室是利用各种实验仪器进行语音分析和研究的场所,在录音机出现后,逐步演变为外语教学的场所,现阶段还逐步向其他学科领域拓展。
|
多媒体网络教室
|
将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或普通计算机教学环境中的计算机与局域网或Internet互联。在语言实验室中,将教师使用的主机联上网络系统,就是一个网络化的环境。如果把普通计算机教室内部联网,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化的教学环境。
|
2.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如下表3所示:
基本模式
|
基本配置与功能
|
教室网教学环境
|
在教室内的局域网环境下,学生可进行集中、个别化、小组等学习活动,教师可随时控制、调节学生的学习活动。
|
校园网教学环境
|
支持学校内部数字化资源共享,提供管理和教学方面的专门服务。 |
因特网教学环境
|
信息资源丰富,被视为全球性学习环境。不过,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是一个比较分散和混乱的体系,还无法真正将各种信息很好地组织起来,所以目前的互联网和www还不适合作为标准的教育信息系统支撑平台和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