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

 雪儿丽丽 2009-11-17

 

  一条叫“一饼”的狗,一段不到10分钟的视频,三天感动了几百万的网友。或许这个以麻将牌命名的名字,本就就蕴含着喜剧因子,所以“一饼”在身受悲剧性的重创后,竟能如人间英雄一样,身残志坚,通过自身不懈努力,现在已能生活自理,并为人所关注。

  正是这段平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小狗吃食的视频,却具有感天动地的强大力量,俘获了无数观者的心。让人齐声在心底默念:“加油,一饼!”我也相信,这时观众的心和喊出“加油,好男儿!”时一样真挚赤诚。

  若说两者间尚存差异,那就是这段视频蕴藉的意味,完全不同于超女快男好男儿这类选秀节目的煽情鼓惑风格,而是完全写实的,既有工笔的具象又不失写意的抽象。总之,使人置身一种似曾相识的布景而不自觉。感动就这样,不期而至。

  它毕竟不算完全意义的喜剧,而更近于悲剧,甚至是一部灾难记录片。这让我想起孔庆东的关于看灾难片的有趣理论,他说很多人喜欢看灾难片,是因为只有在感受灾难的时候,观影者才能获得一份安全感,因为我们不在场,我们是安全的幸运的。所以面对那些悲剧和灾难,实际对自己是一种预习,一种提前感知。一旦不幸真的降临时,我们不至于悲痛欲绝无力支撑起惨淡的人生。所以我们着魔般的在电影里感受那些常人无法经历的苦楚,一次次短暂的煎熬换得片刻的麻木。

  我却觉得,“一饼”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灾难片的悲剧观赏快感,我们显然不是手捧爆米花塌陷在电影院的座椅里看《后天》了。置身事外感减少,反而隐隐能感到一丝情感的共振,这是缘于其现实写真般的内容选题。所以片中这条断了两腿的狗,更像是面镜子,对着它我们能反观自身。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所熟悉和特有的相似经历或回忆。

  “一饼”视频身兼灾难和青春励志两种影视类型,能反射出一点前不久热播的《奋斗》的影子。如有人所言,《奋斗》是部童话,现实中难圆之梦,可以置换到《奋斗》中继续寻梦追梦圆梦。所以该剧修补和弥合了现实坚毅的缺陷的清晰的裂痕。它慰藉了我们的心灵,虽然其成功如童话世界般,半真半幻虚无缥缈。

  同样,民生之艰民生痛感,虽则世所共有,似又于斯为盛。CPI杀人不见血,如重庆悲情踩踏,传达出的要求“兑换民生支票”的振聋发聩之音。在坚硬的现实壁垒面前,每个人都掩藏不住自己不堪一击的脆弱面孔。在同类间,我们四处碰壁后的无奈、深夜独自舔舐伤口的辛酸,以及长此以往后的习惯与麻木,使我们已疲于在同类身上发现悲苦和赞美坚忍。于是偶然传上网的,发生在异类身上的一段甚至还不如人类之苦的视频,使我们找到了一段和自己曾经或当下的处境惊人相似的记忆,所激发出的共鸣、震荡,自然很难不惊心动魄,惊天动地了。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之所以要提上议程,换言之,不就是说这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要走的路还很长吗?才迈出长征第一步时,谁能说自己不是一条正逆境中努力求生图存的狗?

  在这层意义上,“一饼”乃至一切生物,身陷绝境后的挣扎之情和人类的情感都是相通的。真实的震撼,动人心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