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的教育

 映良 2009-11-19
爱的教育
赵莹 2009-11-17 19:48:57
教育家蒙特梭利总说真正的老师本身是儿童自己,还说儿童本是有秩序的存在,玩具的杂乱摆放源自于她们希望吸引大人的注意,而大人过多的干涉规划,反而会使得她们更加混乱。
我成长的过程中很喜欢看此类教育学的书,也很喜欢《爱的教育》,可是自从自己有了闺女,才越来越发现光有爱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教育就是我们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但是有朋友来家里聚会,非常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这位朋友是地道的美国单亲妈妈,却培养了乖巧可爱、品学兼优的高中生女儿。她说女儿小的时候,她没有任何教育秘诀,任何事情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而她最大的原则就是不要跟孩子斗智斗勇,所有的原则规定都由她来制定,她也不跟女儿进行任何形式的“讨价还价”。
我们几个朋友和同事讨论育儿心经的时候,当有人说自己没有生养过小孩,没有发言权的时候,这位妈妈也会说,教养孩子是没有任何规则的,所以任何人都有发言权。我起初被她的观点震撼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碰到主张不跟小孩谈判的美国父母。通常美国父母特别喜欢跟孩子谈判,在公园、游乐园、家里或者放学路上,随处可以听到类似的对话:Emma,你需要跟刚才那位小朋友道歉,只有你说了sorry,妈妈待会儿才会带你去游乐场嬉水。谈判的砝码是游乐场游戏,谈判的目的是跟另外一位小朋友道歉,谈判的手段是摊牌加利诱。
“孩子的心理和智力没有那么成熟,所以跟他们谈判本身是不公道的,她们也没法理解大人的逻辑,并且跟上这样的逻辑节奏。”我的朋友如是说。仔细想想确实如此。这种谈判的最后结果可能是孩子依照大人的指示道歉了,但是其实她是没法理解这根她可以得到去游乐场超时玩耍的另一结果之间的多层逻辑关系。所以这种看似精巧的成人世界游戏,其实反而会让孩子误入歧途。
最近我们开始在家和其他各种场合尝试给秧秧设立规范,所谓中国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过程自然是困难重重,每次当我快要抓狂的时候,我就一个劲的暗示自己要实施“爱的教育”,做耐心、细心、真心、交心的“四有心人”妈妈。同时还要控制自己没事不要跟秧秧进行任何谈判,收起工作时候的所有做派,站在她的角度去想问题,去解释任何我们看起来的无理取闹。
美国人教育孩子无论在任何情况,都不会用上“打骂”的招术。我碰到过西语裔的朋友,他们的美国邻居不小心瞅见他们在家里花园打孩子屁股,孩子大哭,邻居于是报警。后来,朋友只好把孩子送回到自己的南美国家去。他愤愤跟我说:“再耐心的父母也有耐心用尽的时候,况且美国人从不打孩子,不照样有上窜下跳,没有礼貌的孩子么?!”可见,教育的初衷和手段即使千差万别,都不如最后的结果来千变万化,让人沮丧。
本文源自21世纪网,文章地址:http://www./HTML/2009-11-18/154159.html 复制到剪贴板【21世纪网】本文网址:http://www./HTML/2009-11-18/154159.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