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女儿学《论语》

 小竹123 2009-11-28

“教女儿学《论语》: 让孩子终身受益的珍贵礼物”简介

  两千多年前,孔子与其弟子的谈话记录成为中华文化第一经典流传至今;二十世纪的今天,一位富有国学修养的父亲与读小说的女儿也在讨论《论语》。在本书父女对话中,孔子是一位活在现实中的智慧长者,《论语》讲的仿佛就是女儿的校园生活。每一节每一段,不再是枯燥晦涩的考证,不再是机械呆板的注解,而是让历史场景重现,孔子和他的弟子如同话剧演员和历史的舞台上栩栩如生,展示各自的性格、思想和命运……《论语》让女儿觉得亲近、亲切、感受到仁爱、豁达、睿智的阳光之路。

“教女儿学《论语》: 让孩子终身受益的珍贵礼物”简介

学而第一
  孔子的这位学生,大概和刘雨辰一样,平时也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同学们在一起演习礼乐,他却一个人关门读书;同学们为远道而来的朋友举办聚会,他也没兴趣参加;同学之  间有什么误会,他总是耿耿于怀……
·学而第一 1.1(1) ·学而第一 1.1(2)
·学而第一 1.2 ·学而第一 1.3
·学而第一 1.4 ·学而第一 1.5
·学而第一 1.6 ·学而第一 1.7
·学而第一 1.8 ·学而第一 1.9
·学而第一 1.10 ·学而第一 1.11
·学而第一 1.12 ·学而第一 1.13
·学而第一 1.14 ·学而第一 1.15
·学而第一 1.16  
为政第二
  当时,孔子一行也许正在周游列国途中,风尘仆仆一路奔波。夜晚,同学们累了,满天繁星之下,大家围坐在老师身边,谈到一个个国家都那么混乱,国君不像国君,大臣不像大臣,不禁心生感慨,议论纷纷……
·为政第二 2.1 ·为政第二 2.2
·为政第二 2.3 ·为政第二 2.4(1)
·为政第二 2.4(2) ·为政第二 2.5
·为政第二 2.6 ·为政第二 2.7
·为政第二 2.8 ·为政第二 2.9
·为政第二 2.10 ·为政第二 2.11
·为政第二 2.12 ·为政第二 2.13
·为政第二 2.14 ·为政第? 2.15
·为政第二 2.16 ·为政第二 2.17
·为政第二 2.18 ·为政第二 2.19
·为政第二 2.20 ·为政第二 2.21
·为政第二 2.22 ·为政第二 2.23
·为政第二 2.24  
八佾第三
  上次林震宇在作文里写:昨天妈妈的皮夹被小偷偷了,皮包上还划了一道口子,小偷如此猖狂,是可忍,孰不可忍!丁老师在班上读了!原来这成语出在这里。
·八佾第三 3.1 ·八佾第三 3.2
·八佾第三 3.3 ·八佾第三 3.4
·八佾第三 3.5 ·八佾第三 3.6
·八佾第三 3.7 ·八佾第三 3.8
·八佾第三 3.9 ·八佾第三 3.10
·八佾第三 3.11 ·八佾第三 3.12
·八佾第三 3.13 ·八佾第三 3.14
·八佾第三 3.15 ·八佾第三 3.16
·八佾第三 3.17 ·八佾第三 3.18
·八佾第三 3.19 ·八佾第三 3.20
·八佾第三 3.21 ·八佾第三 3.22
·八佾第三 3.23 ·八佾第三 3.24
·八佾第三 3.25 ·八佾第三 3.26
里仁第四
  差不多呀。孔子认为,“仁”好比心里的一个家,居住在里面,会有一种很美的感觉。刚才你说,帮了人家,尽管得不到什么好处,甚至还要付出,但心里很开心,也就是说,心里美美的,这就是选择与仁共处,表面上不够聪明……
·里仁第四 4.1 ·里仁第四 4.2
·里仁第四 4.3 ·里仁第四 4.4
·里仁第四 4.5 ·里仁第四 4.6
·里仁第四 4.7 ·里仁第四 4.8
·里仁第四 4.9 ·里仁第四 4.10
·里仁第四 4.11 ·里仁第四 4.12
·里仁第四 4.13 ·里仁第四 4.14
·里仁第四 4.15 ·里仁第四 4.16
·里仁第四 4.17 ·里仁第四 4.18
·里仁第四 4.19 ·里仁第四 4.20
·里仁第四 4.21 ·里仁第四 4.22
·里仁第四 4.23 ·里仁第四 4.24
·里仁第四 4.25 ·里仁第四 4.26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也许是。接下去冉雍顺着孔子的话,谈了他对“简”的认识:“如果用心严肃认真,施行政令则务求简约,不是很好么?如果用心也简约,施行政令也简约,那不是太简约了么?”孔子说:“冉雍说得对啊。”
·雍也第六 6.1 ·雍也第六 6.2
·雍也第六 6.3 ·雍也第六 6.4
·雍也第六 6.5 ·雍也第六 6.6
·雍也第六 6.7 ·雍也第六 6.8
·雍也第六 6.9 ·雍也第六 6.10
·雍也第六 6.11 ·雍也第六 6.12
·雍也第六 6.13 ·雍也第六 6.14
·雍也第六 6.15 ·雍也第六 6.16
·雍也第六 6.17 ·雍也第六 6.18
·雍也第六 6.19 ·雍也第六 6.20
·雍也第六 6.21 ·雍也第六 6.22
·雍也第六 6.23 ·雍也第六 6.24
·雍也第六 6.25 ·雍也第六 6.26
·雍也第六 6.27 ·雍也第六 6.28
·雍也第六 6.29  
述而第七
  孔子自认为很传统——可是,如果大家都像孔子和老彭,这社会怎么发展?孔子觉得,当时社会最危险的是人心不古,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品德丧失殆尽,他给自己的使命,就是传承文化,拯救人心。
·述而第七 7.1 ·述而第七 7.2
·述而第七 7.3 ·述而第七 7.4
·述而第七 7.5 ·述而第七 7.6
·述而第七 7.7 ·述而第七 7.8
·述而第七 7.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