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列夫防线

 不知知道 2009-11-29
   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以后,沿苏伊士运河东岸构筑的支撑点式筑垒配系。因决定修建防线的是当时以色列军队总参谋长H.巴列夫而得名。按照他的设想,构筑防线的目的在于守卫运河东岸,监视运河西岸埃及军队的活动;在埃军强渡运河时,可起到阻滞作用,为以色列机动装甲部队反击争取时间;同时也可作为向运河西岸进攻的桥头堡。防线工程自1969年初开始突击施工,至3月初步竣工,以后又进行改善和加固,一直延续到1971年春,总耗资约2.38亿美元。

    防线北起福阿德港以南的沼泽地,南迄苏伊士湾,绵亘160千米,纵深约10千米,由主阵地和纵深阵地组成。主阵地直接配置在运河东岸的沙堤上,筑有26个支撑点。支撑点间隔不等,以炮兵、坦克的火力能相互支援为原则。在控制通往运河道路的重要方向上,有些支撑点之间的间隔不到1千米。支撑点能进行环形防御,但正面和纵深都不大,各为200~300米。地堡是支撑点的基础。每个支撑点内有3~4个地堡,以交通壕连通。另外支撑点内还构筑有堑壕、指挥观察所、人员掩蔽部、坦克与火炮的基本掩体和预备掩体。最完善的地堡(核心堡)深埋于沙堤内,分为4层。底层用以储备弹药和给养,第二、三层为休息室和生活区,上层设有火器和光学、电子观察器材。其顶部防护层为成层式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板、钢轨、沙袋和石笼组成,厚度一般为2~4米,有的达10米,能抗重型炮弹,甚至454千克航空炸弹的直接命中。支撑点工事的缺点是没有伪装,孔口也未采取防护措施。每个支撑点由1个加强步兵排防守。支撑点周围设置有混合地雷场和铁丝网。支撑点之间有道路相通,路侧每隔一定距离还构筑有坦克预备射击阵地。纵深阵地仅在交通要道上构筑少量支撑点、营连指挥所和炮兵阵地。运河东岸的沙堤,经改造平均高达20米,向河斜面倾斜达45°~65°,堤上设置了多道蛇腹形铁丝网和地雷场,构成防御前沿前的障碍地带。以色列军方还曾计划在主阵地支撑点下面修建地下燃油库,设管道通往运河,一旦埃军强渡运河时,可在支撑点内操纵,使燃油经管道喷到运河水面,再以电点火法将油点燃,造成火海(见火障碍物)。但实际上仅在希扎杨和马兹麦德两个支撑点修建了上述设施。后因考虑到运河流速会很快使燃油分散,影响障碍效果,遂放弃了继续修建的计划。            

    由于以色列军方在如何巩固对埃及西奈半岛的占领问题上一直存在意见分歧,加之防线维修经费困难等原因,因而在1972年有相当一部分防线支撑点被封闭。到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爆发时,主阵地实际上只有16个支撑点投入战斗,致使作战的支撑点之间的间隙过大,有的达10千米,火力不能相互支援,加之防线守备兵力也很薄弱,而埃及军队战前对强渡苏伊士运河和突破巴列夫防线进行了充分训练和周密准备,因而不到一昼夜时间,就突破了巴列夫防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