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吉思汗改变世界的遗嘱(二):谁来继承汗位?

 经史博物馆 2021-07-20

第一道遗嘱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因花剌子模帝国(乌孜别克撒马尔罕)一再挑衅,连续杀掉了他所派的一百名商队人员及多名使者,非常愤怒,决定亲自出征。此时,成吉思汗早已统一了蒙古,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并沉重打击了西夏与金国,夺取了金国的中都(北京),但这一次他所面对的将是一个看起来同样强大的未知帝国。统治着突厥斯坦、阿富汗和波斯的花剌子模帝国,也是声名赫赫,起码在军队的数量上占据优势。所以,成吉思汗此次出征,带有很大的风险,使他周围的人们不免充满不安。正要上马离开时,妃子也遂向成吉思汗进奏:

大汗您,

越高山,

渡大河,

长途远征,

只想平定诸国。

但有生之物皆无常,

一旦您大树般的身体突然倾倒,

您那织麻般团结起来的百姓,

交给谁掌管?

一旦您柱石般的身体突然倾倒,

您那雀群般的百姓,

交给谁掌管?

您所生的杰出的四子中,

您托付给谁?

这事该让诸子、诸弟、众多下民、后妃们知道。

谨奏告所思及之言,请大汗降旨。

成吉思汗觉得有道理。在前途未卜、自己年龄也不小的情况下,是该考虑考虑后事了。继承人的事关系着整个蒙古汗国的前途,确实应该有所交代。

于是,成吉思汗马上召开了一个临时紧急会议,说:“也遂虽是妃子,但她说的话很对。弟弟们、儿子们,孛斡儿出和木合黎,你们谁也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话。而朕因为不是继承祖先的汗位,(是自己打的天下,)竟没有想到(确定继承人)。朕还没有遭遇到死亡,竟忘了老死这个事。儿子们之中,拙赤你是长子,你怎么说?你说吧。”

这便是第一道遗嘱最初的源头。

成吉思汗有39名后妃,地位最尊贵的是他的结发妻子——大皇后孛儿台旭真。孛儿台旭真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拙赤、次子察合台、三儿子窝阔台和幼子拖雷,他们都在蒙古帝国中担任要职,均带领着相当数目的蒙古骑兵,并在四处征战中树立了权威、增强了实力。“成吉思汗替他们各自选择了一项特殊的职务。他命拙赤掌狩猎,察合台掌札撒和法律,窝阔台治理朝政,拖雷负责军队的组织指挥及兵马的装备。可以说,成吉思汗的这四个儿子分管了蒙古汗国的生计、司法、朝政、军事四方面的大权,成为“帝国宝座的四根台柱,汗国宫廷的四根栋梁”。如何在他们中选一个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这当然不是成吉思汗现在才开始想的问题。

尽管蒙古汗国没有立嫡长子为太子的传统,但四兄弟当中,拙赤毕竟年长并功绩卓著,所以,成吉思汗首先询问他的意见。然而,察合台抢先大声嚷嚷起来:“父汗让拙赤说话,莫不是要传位给他?我们怎能让这蔑儿乞惕野种管治?”

察合台称自己的兄长为“蔑儿乞惕野种”,这句话如针尖一般刺激了拙赤。原来,拙赤的出身一直很有争议。当年,铁木真(成吉思汗的本名)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时,自己的结发妻子孛儿台旭真被蔑儿乞惕人俘虏,并被收娶为别人的妻子。数月后,铁木真借助札木合、王汗的大军消灭了蔑儿乞惕部,孛儿台旭真才得以返回成吉思汗身边。而拙赤本人,就是孛儿台旭真在返回的归途中所生。因为时间的凑巧,正好是九个月的时间。那时候也没有DNA亲子鉴定这类技术,所以,拙赤究竟是孛儿台旭真在被俘前所怀还是被俘后怀上的,一直众说纷纭。尽管成吉思汗对待拙赤和对待其他三个儿子没有任何差别,但无论拙赤本人,还是另外三个儿子,都免不了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决定继承权的关键时刻,本性卤莽的察合台首先不管不顾地挑起了事端。

拙赤也是个血性的蒙古汗子,怎受得了察哈台这样当众的侮辱,站起来就揪住察哈台的衣领,说:“我从来没有听到父汗有对我另眼相看的话,你怎么能把我当成外人?你有什么本领胜得过我?你不只不过脾气暴躁而已!”

接着,拙赤提出了挑战:“我同你比赛远射,如果我败给你,我就割断拇指扔掉!我与你比赛摔跤,如果我败给你,我就倒在地上永不起来!”

说到这儿,拙赤向成吉思汗请示:“儿臣愿听父汗圣裁。”

两人就这么僵持着。成吉思汗却没有马上表态。

旁边的阔阔搠思出面劝说,他虽然表面上指责察哈台卤莽,不可以这样责怪热爱你的母亲,令她伤心。但暗中却点出拙赤并非成吉思汗之子。阔阔搠思是成吉思汗的老部下,但现在正受命辅助察哈台,他的言语明显有拉偏架的嫌疑。

听了这些话后,拙赤脸红脖子粗,一副要拼命的样子。

成吉思汗这才说道:“怎么可以这样说拙赤呢?拙赤不是朕的长子吗?以后不许说这样的话!”

察哈台听父汗说话了,不再揪扯,转而笑着说:“拙赤的气力和本领,就不用说了我们愿意一起为父汗效力。谁如果躲避,大家一起把他劈了。谁如果落后,大家一起砍断他的脚后跟。”

他虽是这么说,但还是暗中下套,不愿意拙赤成为新汗王,于是提议:“窝阔台敦厚谨慎,我们大家都推举他吧。让他在父汗的身边,接受继位者的教育。”

成吉思汗的儿子们当中,察哈台与窝阔台之间有着亲密的关系。窝阔台本人,则以公正、坚强、宽宏大量、聪明能干而著称。成吉思汗要为帝国确立新的元首,其基本原则就是从诸子中挑选最贤能者。他认为窝阔台确实是合适的人选,但仍然不急于表态,而是转头问拙赤:“你是什么态度?”

这种情况下,即便拙赤不服气,又怎能再为自己说什么话呢,只好回答:“察哈台已经说了。我和察哈台二人,愿意一起效力,共同推举窝阔台。”

成吉思汗是何许人!他很清楚地体察到两位儿子内心的活动,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成吉思汗最不愿意自己的儿子们在自己死后互相仇杀,所以饱含深意地教导他们:“你们何必一起效力?世界广大,江河很多。可以分封给你们地域辽阔之国,让你们各自去镇守。拙赤、察哈台,你们二人要履行自己的诺言,不要让百姓们耻笑。”

为了进一步消除儿子们之间的矛盾,成吉思汗追溯了蒙古王室后裔阿勒坛与忽察儿的家族,他们因家族不和而丧失了王位,这就是惨痛的历史教训呀!

成吉思汗还特地把阿勒坛与忽察儿二人的子孙分给拙赤与察哈台,以便时时提醒他们要和睦相处。

接下来,成吉思汗问窝阔台:“你是什么意见?”

窝阔台自信满满地回答道:“父汗降恩让我说话,我能说什么呢?我能说自己不行吗?今后我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吧!”

他还显示了自己的公正态度,主动提出一个关系蒙古汗国长远发展的大事,说:“如果今后我的子孙中出了尽管裹上草、牛也不吃、裹上油脂、狗也不吃的不肖之辈,出了麋鹿敢在他面前穿越、老鼠敢跟在他后面行走的无能之辈,那又怎么办?我就说这些了。”

成吉思汗对窝阔台的表态很满意,点头说:“窝阔台,你的话正合我的心意。”

然后,他将目光转向小儿子拖雷,问拖雷有什么意见。

拖雷毫不迟疑地回答:“我愿辅佐父汗指定的继位者。我会在他的身边,把他忘记的事告诉他,在他睡着的时候叫醒他。我愿做应声的伴从,做策马的长鞭。愿为他长途远征,愿为他短兵搏战!”

成吉思汗发出爽朗的笑声:“说得好!”于是郑重地降旨:

合撒儿的子孙让一个人(继承)掌管,阿勒赤歹、斡惕赤斤、别勒古台的子孙都让一个人(继承)掌管,朕的子孙也让一个人(继承)掌管。大家如果不违背朕的旨意,不毁掉朕的旨意,你们就不会有过错,不会有失误。(《蒙古秘史》第255节)

就这样,成吉思汗把继承人拟定为窝阔台。

紧接着,他回应窝阔台的问题,说:“窝阔台的子孙中如果出了即便裹上草、牛也不吃、即便裹上油脂、狗也不吃的不肖子孙,难道朕的子孙中连一个好的也不会有吗?”这句话的潜台词很明显:“如果窝阔台的子孙没有能力继承汗位,当然要从其他子孙中选择贤者。”这可以看作关系帝国长远利益的重要遗嘱。

成吉思汗在立下这些遗嘱后,就开始了声势浩大的西征。在其强大的攻势下,花剌子模被征服了。获得巨大的利益后,成吉思汗的铁蹄继续奔腾,多次西征和南征,其矛头所指,西夏、金国、东欧平原诸国、大理、阿拉伯帝国,一一受到重击。成吉思汗的帝国空前强大,他将广阔的领土分封给四个儿子。据苏联科学院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委员会所编的《蒙古人民共和国通史》记载:“早在成吉思汗在世时,蒙古帝国的广大领土已经在他的四个儿子中间瓜分了。成吉思汗所分给的土地通常叫作封地或兀鲁思。越是年长的儿子,他的兀鲁思离蒙古越远。长子术赤(即拙赤)分得也儿的石河以西,一直到'蒙古人的马蹄所及之处’很远的那些边界;在中亚的领土方面,阿姆河下游一带,即花剌子模北部及其首都兀笼格赤,以及锡尔河下游一带,都包括在术赤的兀鲁思之内。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分得额什噶尔、谢米列契和河中。察合台的牙帐设在伊犁河流域。成吉思汗把西部蒙古和塔尔巴哈台交给他的三儿子窝阔台。窝阔台的牙帐设在楚古察克。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继承他的父亲原来的兀鲁思。”按照成吉思汗的想法,每一个儿子都拥有如此广阔的封地,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们手足相残。

即便如此,成吉思汗仍不放心,仍然寻找合适的机会教导儿子们要团结。一天,他将儿子们召集起来,从箭袋里抽出一支箭,很轻松地折为两段。儿子们不解其意,正要询问,成吉思汗又从箭袋中抽出两支箭,让其中一人折断。两支箭自然也被轻松地折断了。成吉思汗仍然不说话,继续从箭袋里抽箭,数量越来越多。当一大把箭合在一起的时候,即便大力士都无法折断了。这时候,成吉思汗才语重心长地对儿子们说:“你们也是这样。一支脆弱的箭,当它成倍地增加,得到别的箭的支援,哪怕大力士也折不断它,对它束手无策。因此,只要你们弟兄相互帮助,彼此坚决支援,你们的敌人再强大,也战不胜你们。但是,如果你们当中没有一个领袖,让其余的弟兄、儿子、朋友和同伴服其决策,听其指挥,那么,你们的情况又会像多头蛇那样了。一个夜晚,天气酷寒,几个头为了御寒,都想爬到洞去。但一个头进去,别的头就反对它;这样,它们全冻死了。另外一条只有一个头和一条长尾巴的蛇,它爬进洞里,给尾巴和肢体找好安顿之地,从而抗住严寒而获全。”说完这些话,成吉思汗立下这样一条原则:“虽然形式上权力和帝国归于一人,即归于被推举为汗的人,然而实际上所有儿子、孙子、叔伯,都分享权力和财富。”忽里台贵族会议是决定汗位继承及其他重大事件的最高决策机构,在这一会议上,所有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成员都有发言权。就此,成吉思汗不仅对诸子分封领地,还对诸位弟弟进行了分封,还给予诸位功臣优厚的待遇,使上下一心,成为一支军政合一、驰骋于世界的无敌铁骑。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终于在征伐的途中病倒。一天晚上,他忽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据此,他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派人将驻兵于附近的儿子窝阔台与拖雷召到身边,郑重地立下临终遗嘱:

 “吾儿,父殆至寿终矣。赖长生天之助力,吾已为汝等建此大帝国。自国之中央达于四方边极之地,皆有一年行程。设若汝等欲保其不致分解,则必同心御敌,一意为汝等之友朋增加富贵。汝等中应有一人承大位。吾死后,汝等应奉窝阔台为主,不得违我遗命。察合台不在侧,应使其勿生乱心。”(勒内·格鲁塞:《成吉思汗》)

此时,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中,拙赤已去世,窝阔台最大的威胁者消失了。察合台一直拥护窝阔台,成吉思汗死后仍然如此。拖雷本人也多次强调自己对窝阔台的拥护。所以,窝阔台的继位似乎是毫无悬念的。

但是,按照游牧民族“幼子守产”的习惯法,在成吉思汗逝世后,小儿子拖雷实际上继承了成吉思汗本人所统领的诸部及大部分军队。就以漠北12.9万的漠北自由民骑士为例,成吉思汗诸子诸弟共分得2.8万,其余的10.1万人都属于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死后则全部属于拖雷。这便意味着,虽然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窝阔台将成为整个帝国的汗王,但其本人实力却远低于弟弟拖雷。这一看似矛盾的处理,体现了成吉思汗的另一观念,即:他认为汗位是属于整个黄金家族的,而不只属于自己。所以,在自己的财产继承上,他遵循“幼子守产”的习惯法。但在汗位的继承上,他不愿意以“幼子守产”的方式进行,而采取以贤能而定的方法。如此处理,在成吉思汗看来,就是将公与私分别按各自的原则处理,是最妥当的。

尽管有人认为:“由于窝阔台与拖雷的实力存在巨大差距,所以一度引发了成吉思汗死后棘手的矛盾,整个帝国在最高统治权上曾出现高度的风险,幸亏拖雷本人顾全大局,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主动拥护窝阔台成为汗王,此矛盾才得以解决。就此而言,成吉思汗的第一道遗嘱并非完美,是很有局限的。”以现代人的观点,这种说法确实很有道理。但是,我们必须正视当时人们的观念,说一千道一万,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否定成吉思汗第一道遗嘱在事实上的巨大成功。正如英国学者莱穆所评论:“亚历山大马其顿斯基,其英名也可以与成吉思汗相提并论。但亚历山大一死,他的高官便因为奢望帝王宝座而互相争斗,他的儿子遭到了逃亡的厄运。但成吉思汗的儿子却不一样,他们没有受到任何继其父汗之位的影响,君临西起亚美尼亚、东至朝鲜,南自西藏、北至伏尔加的广阔领域。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支配了世界的一半。”(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