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子守灶”是蒙古传位传统,为何没有一个大汗,按照这个传位

 思明居士 2021-11-26

在蒙古人的传位体系中,有一种“幼子守灶”的说法。就是说,君王在传位的过程中,一般会传给家里的幼子。

但奇怪的是,如果我们清理一下整个蒙古帝国时期帝王们的传位情况,我们会发现,几乎没有帝王传位给幼子。成吉思汗传位给了第三子窝阔台;窝阔台传位给了第三子阔出;蒙哥没有立下遗嘱,不知道他要传位给谁;忽必烈传位给他的嫡长子真金。术赤传位给他的次子拔都。察合台去世以后,是他的孙子哈剌旭烈继承可汗之位。就算成吉思汗,也不是他爹的幼子。总之,就根本没有传位给幼子的情况。

既然没有这种情况,为什么却说蒙古有“幼子守灶”这种传位的传统呢?这话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文章图片1

很多蒙古文化研究者认为,“幼子守灶”这种做法,不但是蒙古的传统,而且是与蒙古游牧文化的发展分不开的。

他们认为,蒙古游牧民族在其生活中,由于需要获得很大的牧场,因此生了孩子后,前面的几个孩子,都会首先离开父母,到别的地方去拓展,到越远的地方去越好。因为去的地方越远,获得的牧场也就会越多,发展空间也就会越大。但是,蒙古人也要考虑他们养老的问题。“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从古至今的养老方式,最终肯定需要有人在家里赡养父母。所以,最小的那个幼子,一般都留在家里做这件事,同时继承祖业。这就是“幼子守灶”。

不过我认为,这样的说法似乎有些异想天开。做这种研究的人,多半是站在汉族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所谓的“幼子守灶”,其实是汉人老百姓的传统。汉民族是农耕民族,很早就形成了一家一户耕读的模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先长大的孩子,自然要分出去另立门户。后长大的孩子,自然会迟一些离开老屋。甚至留在老屋赡养老人,并且继承祖业。

但是,蒙古的情况却不太一样。蒙古作为游牧民族,他们长期处于原始部落状态,过的是游牧生活,不是定居生活。这种生活,要求大家必须都捆在一起,集中生活,集中放牧,随牧场集体迁徙。而不是什么谁守灶谁离开,这样的话,他们是没办法生活下去的。为什么说没办法生活下去呢?

因为在随着牧场迁徙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各个部落对牧场的争夺。要把牧场争到自己手里,必然要打仗。如果要打仗,整个部落必须要全部联合起来,共同对外,这样才能够打赢别的部落。同时,在分配制度上,必须是公平分配,才能让子孙后代满意。否则就会闹矛盾。

由此可见,所谓的“幼子守灶”,几乎是不可能的。

文章图片2

相对来说,召开忽里台会议,推选君王的方式,还比较靠谱一些。因为在一个部落中,君王必须是要有极大能力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带领大家,在残酷的草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是一个草包当领袖,这个部落就会被消灭。因此召开忽里台会议推荐君王,这话说得过去。但是让君王以“幼子守灶”的方式,直接传位,那是不可能的事。

总之,后世的蒙古研究者们,一定是被当时的那些史料《蒙古秘史》《史集》等骗了,才会得出一个所谓的蒙古有“幼子守灶”这个传统的结论。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没有“幼子守灶”这种说法(或者说这种说法不明显),为什么《蒙古秘史》《史集》这些史料都这么记载呢?

咱们得看看,这些史料是在谁的手上完成的。是在拖雷后代的手上完成的,是拖雷的后代,或者准确地说,是忽必烈及其盟友,以及他们的后代,完成了对这些概念的深化。

他们为什么要完成这个概念的深化呢?这就要说到拖雷后代继承汗位的问题了。

拖雷的后代,实际上是没有资格继承蒙古大汗之位的。因为成吉思汗早在西征之前,就召开家庭会议,明确说明,蒙古帝国的大汗之位,只可能在窝阔台的后代中传递,绝不能够传给旁支。

但是,后来由于窝阔台后代自身能力不强,因此,他们最终并没能守住江山,在拔都等人的主持下,蒙古帝国的大汗之位,传到拖雷的长子蒙哥的手里。不过,蒙哥虽说是拖雷的长子,但他也是窝阔台的义子。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过继给了窝阔台的二皇后昂灰。既然是义子,由他来继承大汗之位,也是说得过去的。

但是蒙哥死后,由于他的儿子很小,而且能力很弱,因此,蒙哥的几个弟弟开始争夺大汗之位。最终,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利用武力来解决了这个问题,忽必烈武力更强,夺取了蒙古大汗之位。

文章图片3

忽必烈当了蒙古帝国的大汗,事实上已经违背了成吉思汗的遗嘱。大家当然不服他。可以说,除了他的兄弟旭烈兀以外,包括术赤、窝阔台、察合台的后代,都集体反对他,不断挑衅他和他打仗。在这些反对的声音中,窝阔台的后代海都的声音最响亮。毕竟海都是窝阔台的正印传人,他觉得由他来继承大汗之位,才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他反对忽必烈的声音最响亮,一度和忽必烈打得不分胜负。

对于忽必烈来说,他当然不能输在舆论战上,他必须证明自己获得大汗之位的合理性。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幼子守灶”的概念被强化了。

说一个题外话,忽必烈当时如果知道后世清朝的做法来做舆论宣传,其实更恰当。清朝采用的办法是,证明他们才是真正的“天下共主”,也就是说,完全接受汉人的那一套经验,在中原这块土地上做文章,不管少数民族的那些事情。只要证明了自己是“天下共主”,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就稳固了。忽必烈当时没有这样做,他虽然也有汉化措施,但是很不够。他和他的子孙反而把中原地区的百姓分成四个等级。这种做法,使得他们的统治极不稳当,因此才成为一个在中原地区短命的王朝。

忽必烈没有在中原地区做文章,心心念念的,是想证明自己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尽管实际上已经不可能了,蒙古帝国已经分裂了,但是倔强的忽必烈,依然乐此不疲地这样做。

那么,忽必烈是通过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获得大汗之位的合理性呢?

忽必烈要做这篇文章,其实是非常难的,因为成吉思汗已经有遗嘱,这一点,没办法改变。不过,忽必烈找到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他要证明成吉思汗选择窝阔台当继承人是错误的。只要证明成吉思汗是错误的,那么他的遗嘱,就自动失效了。

文章图片4

怎么证明成吉思汗是错误的呢?就是说,成吉思汗违背了蒙古“幼子守灶”的传统。毕竟拖雷才是成吉思汗的幼子,按照传统,必须拖雷继承大汗之位。这样一来,成吉思汗传位给窝阔台就是错误的。

这也就是忽必烈强调“幼子守灶”这个概念的出发点。

除了强调“幼子守灶”外,忽必烈还有一系列配套的舆论攻势。他还特别强调了召开忽里台会议推举大汗的合法性,认为这也是蒙古的传统。蒙古的大汗应该由上一任大汗指认,而应该开会推举。

当年,成吉思汗已经把大汗之位给了窝阔台,为什么成吉思汗时候,拖雷还要监国两年呢?这就是因为,窝阔台在蒙古没有威信,大家拥戴的是拖雷,不是窝阔台,所以拖雷才这么做。而这也说明,大汗之位,本来就应该是拖雷的。

不过拖雷心胸开阔,谦逊礼让,两年后,亲自把窝阔台扶上台,把蒙古帝国的权柄交给他。可以说,窝阔台获得大汗之位,并不是成吉思汗给的,而是在拖雷的主持下,在拖雷说服了大家以后,大家把窝阔台推上去的。

除此以外,忽必烈继续强调一个观念。这个观念就是,拖雷是被窝阔台给害死的。尽管拖雷把大汗之位传给了窝阔台,在帮助窝阔台当大汗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窝阔台恩将仇报,在攻打金国的过程中,故意让拖雷喝病水,从而把拖雷给毒死了。

窝阔台毒死拖雷后,甚至试图夺取拖雷家族的军权和土地。好在拖雷的遗孀唆鲁禾帖尼机智勇敢,才保住了拖雷家族的仅有的那点祖业。

本来是拖雷的汗位,拖雷给了窝阔台。给了窝阔台,窝阔台却把拖雷毒死,还打击拖雷后代。这样一来,拖雷的形象就变得极为高大,同样的,忽必烈的形象就变得极为高大,他当蒙古大汗,就理所当然了。他要以此打击那些不满他的人,把他们定性为反叛者,也理所当然了。

应该说,忽必烈的这个做法是非常成功的。他进行的舆论包装,一直影响到后世。乃至于后世的研究者纷纷被骗,只从书上掉书袋,觉得“幼子守灶”,真就是蒙古传位的老传统,因此才闹了这样的笑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