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肉羊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苹果树 2009-12-08

 我国肉羊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作者: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阅读:3683 次   日期:2006-4-23

 

  摘 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历程,我国的肉羊产业发展迅速、成绩瞻目.为了更好地发展肉羊产业,使其向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产业化轨道方向迈进,必须注意健康、稳步、科学和高效的运作,方始肉羊产业逐步和国际市场接轨.健康就是要:注意生态、保护环境、规范保健、肉品安全;稳步就是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有序发展、不要冒进;科学就是要:慎重引种、风土驯化、试验先行、科技引路;高效就是要:多快好省、肉品多样、效益显著、利国利民。
  关键词 肉羊产业羔羊肉生产科技发展制约因素挑战机遇工厂化肥羔

  1 国内外肉类生产状况和肉羊发展动态
  据2004年中国畜牧业年鉴报道:世界肉类生产稳步增长,肉羊发展方兴未艾。到2003年世界肉类总产达24985.1万吨,我国占世界肉类总产的27.9%。羊肉产量从1961年的493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1182.54万吨,约增长140%。但与同期其他肉类增长幅度比较,羊肉增长速度仍显不足,且羊肉在肉类中的比重由1961年的7.4%,下降到2003年的5.11%,这说明羊肉的增长总赶不上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对羊肉的需求。
  据2003年肉类生产总量,世界十大产肉国依次为:中国、美国、巴西、法国、德国、印度、西班牙、俄罗斯、墨西哥和加拿大。这些国家肉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79%。当今世界人均占有量在40公斤左右。最高的为美国,前几年人均就达128公斤。
  从各国羊肉生产情况看,中国的绵羊肉和山羊肉产量均排列世界第一。分别为169.5万吨和151.81万吨。绵羊肉产量第二至第五的国家,依次为澳大利亚、新西兰、伊朗和英国。这几个国家羊肉产量都在50万吨以上。山羊肉排列二至五位的是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孟加拉国。上述国家年产山羊肉都在13万吨以上,从羊只个体产肉性能看,绵羊胴体重最高的是匈牙利、美国和捷克,三国绵羊胴体都在30公斤以上。中国绵羊胴体平均14.5公斤,排名101位.山羊胴体在25公斤以上的有七个国家。前五位是澳大利亚、日本、阿曼、捷克、比利时。中国山羊胴体平均12.6公斤,排名世界72位。
  就国内而言,年产10万吨以上羊肉的省(区)依次为新疆45.54万吨、内蒙古45.32万吨、河南42万吨、山东32万吨、河北29.02万吨、江苏17.65万吨、四川17.4万吨、安徽15.09万吨、甘肃10.57万吨。
  当前世界人均占有羊肉不足2公斤,我国也在2.5公斤左右。因此,羊肉产量再增加一倍,羊肉在肉类总量中的比例也只有10%左右,加上我国羊肉市场出售的羊肉基本上是大羊肉。羔羊肉产量比例不高。可见,未来羔羊肉生产有巨大潜力。另外,由于人们对羊毛纤维的要求越来越高,羊毛价格受市场冲击比羊肉要大。因此,近四五十年来,国外养羊业已有毛用转向肉用或肉毛兼用方向发展。在欧美国家的养羊业中羊肉收入占90%,而羊毛收入不足10%。
  英国很重视提高绵羊繁殖率和肥羔生产,重点放在选择和利用一年两胎、和一产双羔的母羊上。
  法国采用经济杂交和导入杂交方法,主要用于生产胴体重在28公斤的大型肥羔羊。
  美国采用集约化生产羊肉方式,在草原区各州繁殖纯种,在农业区进行杂交肥育的生产体系。
  澳大利亚除了继续保持其优质细毛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以外,现在越来越重视肉羊生产。一方面注意繁殖大型无褶皱的美利奴,提高自身产肉力,另一方面利用长毛肉用种边区莱斯特公羊和短毛肉用种陶赛特公羊与美利奴母羊进行杂交生产肥羔,做到了毛肉协调发展,提高综合效益。
  2 发展羔羊肉生产是肉羊产业的最佳选择
  在羊肉生产中,以二元或三元杂交的6月龄前胴体重15—16公斤的羔羊肉最受欢迎。羔羊肉以其瘦肉多、脂肪少、肉质鲜嫩、易消化、膻味小,颇受消费者欢迎。特别是羊肉中的胆固醇含量低,每公斤羔羊肉胆固醇含量为270毫克,而同等重量的牛肉和猪肉分别为750毫克和1260毫克,这就减少了由于胆固醇过高而引起的诸如高血压等心血管病的发生,这是其它肉类所不能相比的。在澳大利亚国内羊肉消费的40%—50%是羔羊肉,法国、新西兰和英国的羔羊肉产量也分别占羊肉总产量的70%、80%和90%以上。看来,羔羊肉将成为羊肉消费的主体。肉羊业经济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羔羊的出栏数量、出栏月龄、胴体重及羔羊肉品质。
  受世界养羊业的影响和国内市场强有力的拉动,近年来我国的肉羊业也得到较快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好转,城乡人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丰富的羊肉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我国各级政府也提高了改善城乡人民的膳食结构,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工程,肉羊业的发展初步引起了各级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养羊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地方相续开展了肉羊肥育事业,引进国外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的优良肉用羊品种与地方品种羊进行杂交,开展肉羊生产试验。进入九十年代,羊肉需求量迅速增长,促进了肉羊业的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引进的肉羊品种有无角陶赛特、萨福克、夏洛来、特克塞尔、波德代、德国肉用美利奴、杜泊、瑞德欧及波尔山羊等。
  可以说,世界上比较好的肉用羊品种,我们都引进来了。
  我国肉羊业的发展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我国的西北、东北、内蒙古、西藏等省区以生产绵羊肉为主。长江以南及中原一带以生产山羊肉为主。目前我国上市的羊肉主要以地方品种和成年羊肉居多,肉用及其杂种和羔羊肉市场占有份额较少。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羔羊肉必将成为羊肉产业的主体占据市场。
  到2003年全国绵山羊总数为34053.7万只,羊肉产量357.2万吨,出栏率76.23%,平均胴体重13.8公斤。
  从1997年到2003年的六年内我国绵山羊存栏数增加了3685.3万只,羊肉增加了101.8万吨,胴体重增加了1.5公斤,出栏率提高了8.2个百分点。
  我国养羊数量和羊肉产量虽然占世界首位,分别占世界的36.13%和27.17%,但我国生产的羊肉在国际上缺少竞争力,而羔羊肉生产近几年刚刚开始,生产潜力虽然很大,但没有形成博大的市场空间,而国际市场对羔羊肉生产持续增长,国内对羔羊肉的消费也日益增加。
  2.1 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中东国家,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保持着以食羊肉为主的生活习惯。据FAO贸易年鉴资料,前十几年沙特和阿联酋分别进口活羊550万只和125万只,进口鲜羊肉2.2万吨和2.5万吨。在进口活羊中要求一岁羊,体重在35—40公斤。
  2.2 根据FAO商品回顾与展望,2000年近东羊肉消费834.9万吨,沙特102.2万吨。人均分别为22.8公斤和49.4公斤。每年羊肉消费以3—5%的速度增长,绝大部分需要进口,是潜力巨大的市场。
  2.3 伊拉克是多灾多难的国家,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以后,联合国人道主义的石油换食品计划仍在进行,据初步统计从1999年到现在活羊进口累计超过2000万只以上。
  综上可以看出,市场需要肉羊产业的发展,民族、宗教、经济又需要羔羊肉生产的快速发展。
  3 必须用科学技术指导肉羊生产
  
3.1 肉羊生产中科技研究概况
  我国的肉羊业起步晚,发展时间短,肉羊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肉羊科技研究与开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肉羊品种的选择引进 虽然我国列入国家级和省(区)级品种志中的绵山羊品种(品种群)100多个。但只有几个地方肉用羊品种。要发展肉羊产业,就必须有优良的肉用羊品种。国内没有就需从国外引进,而国外肉用羊品种又很多,引进那些肉羊品种,根据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的不同,绵山羊品种的分布和生产方向不同,应当引适宜的品种。
  3.1.2 肉用羊品种的快速扩繁 从国外引进肉用羊品种,耗资大,引进的种羊数量相对较少,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肉羊业发展需要。因此,对引进的肉羊品种要快速扩大繁殖,现在普遍采用胚胎移植技术对引进的肉用羊品种进行快速扩繁。对母羊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后,每只供体母羊一次可提供有效胚胎8—11枚,鲜胚移植后,产羔率可达60%,冻胚移植产羔率可达50%。
  3.1.3 肉用种羊的利用 目前引进的肉用羊品种在利用上均是作为父本,与各地不同的品种母羊杂交,组成不同品种间的组合,筛选最优杂交效果,利用杂交优势,生产羊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2 肉羊生产科技注意的问题
  3.2.1 肉羊品种的要求标准 目前肉羊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壮大,人们对羊肉的要求已从传统的有啥吃啥转变到高档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健康绿色、肉品好的羔羊肉上,要生产这样的羊肉,就必须有生产方向明确的肉用品种。肉羊品种作为终端杂交父本,在生产高档羊肉上发挥作用。目前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等都是采用此方法生产优质羔羊肉。因此对终端父本肉用羊品种的要求是:体格大、肉用体型好、生长发育快、胴体品质好、羔羊成活率高、能适应当地环境。目前,不少省(区)利用从国外引进的肉羊品种与本地羊杂交,但要有长远打算和目标。要有统一组织和科学布局。否则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终不但肉羊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且还会对其他用途的羊种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2.2 优质高档羊肉的生产问题 目前我国羊肉市场供应的羊肉大都是老弱淘汰羊,优质高档的羔羊肉甚少,原因主要有:第一、养羊经营者的传统思想认识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这种古老传统的思想西部较东部、牧区较农区更为严重。西部一些牧区养羊户只看牲畜数量,没有加快周转,加快出栏的意识,冬春遇灾,灭亡损失严重。有些牧户养牛羊上千头(只),但家庭生活却非常贫困;第二,优质高档羔羊肉的价格偏低,中国西部的一些地方羔羊肉市场价格只比成年淘汰羊肉高1元/公斤左右,有些价格则完全相同;第三,优质高档羔羊肉的生产技术问题,包括杂交父本、母本的选择,适应杂交一代羊生长发育快特点的饲养管理技术,饲料配方的研制开发等没有得到深入系统地研究。第四,优质高档羔羊肉的标准问题,国外一些国家对羔羊肉生产、胴体肉都有分级标准。如新西兰是将国际市场的价格与消费者的需求和生产者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随国际市场的变化趋势及消费者需求转变而不断地对分级标准进行修正。第五,羊肉及其产品的深加工不够,现在供应上市的羊肉绝大多数是胴体,少数进行了分割包装,而对羊肉及其产品的深加工研究和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有影响、知名度高的名牌羊肉产品。
  3.2.3 肉羊规模化技术问题 这里包括杂交繁育技术和饲养技术。杂交繁育技术就是利用我国不同品种的绵山羊资源,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采用不同的杂交繁殖方法。如在我国农区、自然条件好,饲草料资源丰富且品种多,质量较好,在杂交组合的父本选择上可用体型大、生长快、肉用性能好、繁殖率高的品种公羊与当地母羊杂交;在寒冷、基础设施差、饲草料供给不足的牧区,可选用长毛型肉用羊品种作父本,合理安排产羔季节,利用夏秋季节牧草丰盛之时,开展季节性肉羊生产,也可开展牧区繁殖,农区育肥、农牧区联合开展肉羊生产;对产毛羊(细毛羊等)的淘汰母羊利用肉羊公羊杂交,杂交后代全部出栏,生产羊肉。饲养技术就是充分利用农区副产品及秸秆资源,研究开发饲喂肉羊的饲草料,研究肉羊饲料的开发、加工、配制及饲喂方法等配套技术,在牧区解决冬春饲草料严重不足的问题,开发蛋白质饲料资源,研制抗灾保畜料。
  3.2.4 草地建设问题 我国是草原大国,约有4亿公顷天然草原,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1.7%,占世界草原面积的13%。目前有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有退化;草原严重超载过牧,平均达36.1%;产草量比上世纪60年代下降了1/3至2/3;草原水土流失面积达1233万公顷;沙尘影响面积190万平方公里;每年有4000万公顷草原受虫害侵袭。所以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天然草原是我国草原养羊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3.2.5 肉羊相关研究明显滞后 目前对肉羊研究还不够深细。肉羊品种培育、杂交技术体系、繁育技术,饲喂技术、规模化饲养技术等明显滞后,没有起到科技先行的作用、影响了肉羊产业的健康发展。
  4 我国发展肉羊生产的致约因素
  4.1 没有育成专门化的高产肉用新品种 所谓的高产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长发育快高、产肉量高、肉品质好。二是繁殖率高。目前我国肉羊生产主要采用经济杂交的方法,父本依靠国外引进。这样我国肉羊生产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4.2 缺乏肉羊产业发展的科学区划和合理布局 历史曾让我们走过一段弯路。众所周知我国的细毛羊基地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受羊毛价格和市场的影响,加上全国“小尾寒羊”热各地争相引进小尾寒羊。
  甚至在细毛羊育种的核心产区也引进小尾寒羊,进行繁殖和杂交,有些地方小尾寒羊不适应,而死亡,有些地方饲养后不但没有取得好的效益,而且对当地细毛羊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影响很大。同样,在我国的山羊业发展上,为了生产马海毛,培育毛用山羊品种,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引进安哥拉山羊与当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拟培育中国的毛用山羊新品种,开展这项工作的有十几个省份,到现在为止,许多已是不了了之,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而且影响了养羊业的正常发展。近些年来,肉羊业发展迅猛,我国又大量引进国外肉用羊品种,在绵羊产区,引进无角陶赛特、萨福克、夏洛来、特克塞尔等品种进行杂交。在山羊产区,引进波尔山羊进行杂交改良。但要注意引进和利用良种与保护其他用途的羊种并不矛盾,要协调发展。否则,可能导致一些地方羊品种资源的丢失。后果是一但市场产生变化,很难做出相应调整。
  可喜的是:2003年农业部提出了肉羊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确定了中原肉羊、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肉羊、西北肉羊和西南肉羊等四个优势区域。这些举措必将推动我国肉羊产业有序发展。
  5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肉羊生产的影响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肉羊业的发展既是一个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肉羊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由于我国肉类价格较国际市场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羊肉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从而带动国内肉羊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我国肉羊产业又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的羊肉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5.1 产业的各项配套技术,建立肉羊生产和肉产品的相关标准,确保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高档羊肉及产品。
  5.2 抓好羊肉及其产品的技术安全,近几年来,世界上不断有危害人类健康的畜产品事件发生,如“疯牛病”、“二恶英”事件等,有关食物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羊肉生产上必须把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确保上市羊肉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6 发展肉羊生产特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1 毛、肉同步协调发展是我国养羊业的实际需要
  国外肉羊业的大发展始于上世纪60年代。推动了养羊业的育种目标由毛主肉从向肉主毛从的方向转变,并建立了一些以细毛羊和其他羊种为杂交母本的羊肉生产模式,提高了细毛羊生产组织的灵活性。
  我国肉羊热是从八十年代出现的。这是一次市场需求性的生产引导,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至今我国肉羊生产的主要成就一是引进了一些国外著名的肉用羊品种,二是挖掘推广了优良地方品种和原引进的肉用种羊。三是初步建立了杂交体系,开展了肉羊杂交试验。四是研究出一批系列化肉羊肥育饲料添加剂,繁殖控制技术方法的产品。
  目前,应立足于以下几个现实问题考虑我国养羊业中毛肉的协调发展问题。一是我国毛纺工业的加工能力对原毛尤其是优质毛的需求不断增加。到2003年,我国毛纺业拥有358.8万锭加工能力,需羊毛(折净毛)30—35万吨。国产羊毛只能满足1/3,2/3的羊毛需要进口。二是我国细毛羊生产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其群体规模已具有建立生产优质细毛产业基础。三是我国所培育的十几个细毛羊品种为毛肉兼用型,可为肉羊生产杂交体系提供母本,借鉴澳大利亚模式,生产肥羔。四是我国现今羊肉的主要来源仍是地方品种,还未有自己培育的肉羊品种及肉羊杂交种。五是利用细毛羊和其他羊种组织羊肉生产,无论其经济灵活性或综合经济效益都有是十分可观的。六是近年来,我国细毛羊产区注意了毛用性能和肉用性能的最佳结合。综上,我国肉羊业生产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内在联系。其内涵偶合的意义在于有结构的补充和相互激活的功能。
  6.2 如何确立杂交组合方案(供参考)
  我国从西向东、由南向北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地域,羊只自然有其独特的品种类型,但就其产品而言不外是羊毛、羊肉和皮张。但就我国来说,除了细毛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之外,羊肉的生产体系和产业化则刚刚起步,相对处于落后状况。因为羊肉生产仍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季节性屠宰、短期异地育肥、羯羊到四岁后屠宰和老弱羊自然淘汰取肉为主。其主要原因是羊肉生产缺乏规范化的技术体系。羊群结构不尽合理,引进专门化的肉羊品种数量不多,造成羊肉生产效率低、影响了出栏和商品率。
  肉羊生产的产业化及技术体系的建立,将优秀的种质资源及杂交优势、双羔苗繁殖技术、营养需要、肉用羊饲料配合、暖棚技术、疾病防治及社会化服务等合理组装,研究和生产紧密结合,即可大幅度提高羊肉产量和品质,在制定杂交组合方案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即根据不同地区生态条件,自然气候特色,草场及农作物种类,当地绵山羊的生产方向,科技、信息基础,人才状况等方面周全考虑。
  同时,在实施方案时,一定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和探讨,以期早日形成我国独特的羊肉生产和产业化技术体系。
  不同生态区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立的研究;
  最佳畜群结构和繁殖控制技术的研究;
  不同杂交组合肉羊后代饲料及营养调控和育肥技术研究;
  全年均衡产肉的调控和配置;
  农区、牧区和农牧结合区肉羊生产的经营模式研究;
  疫病防治和保健;
  新技术应用;
  社会化服务和科、工、贸一体化。
  在制定杂交组合方案时,首先应考虑羊种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和生产方向。
  6.2.1 在细毛羊及其杂种羊主产区仍以生产细毛提高羊毛质量为主,羯羊提倡当年育肥,当年屠宰;部分有繁殖能力的老龄细毛母羊和细毛杂种羊,用肉用种公羊交配,其中短毛肉羊种F1公羔,全部在6月龄肥育淘汰,F1母羔做生产肉羊配套母系再用另一肉用品种公羊交配。F2全部肥育上市;长毛肉用种F1公羔亦同上。F1母羔再用短毛肉用种公羊交配,F2全部肥育屠宰。
  6.2.2 蒙古羊和蒙藏混血羊产区用肉用种公羊配其母羊,可采用二元或三元杂交。F1和F2公羔全部当年育肥屠宰上市,F1和F2母羔可作肉羊生产配套母系。
  6.2.3 藏羊产区除提供上乘地毯毛外,用边区莱斯肉用公羊交配,F1公、母均在年内放牧肥育最佳时期屠宰。
  6.2.4 小尾寒羊引入较多地区除了纯繁外,利用部分小尾寒羊作母本,利用短毛肉用种无角陶赛特公羊作父本,F1公羔全部肥育产肉,F1母羔继续与另一肉用品种公羊交配,F2公母羔全部当年育肥产肉。
  上述方案只在不同地区实施时参考。
  7 工厂化生产肥羔展望
  工厂化养羊是建立在当代畜牧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基础上的新行业。它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地区总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行业优势的集中体现。
  说到工厂化肥羔生产,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设备建筑,科学的组装配套、科学的管理、科学的育肥技术,科学的保健体系及市场接规的调控体系等。
  但中国人的事,一定要从中国国情出发,鉴借国外成功的为我能用的经验,起步要高起点,产品要有高质量,但在运行上要从省情、地情、县情出发,做到经济、效能和科学实用三统一,先不做无米之炊,盲目不搞“高、精、尖”,要稳扎稳打,试验先行,脚踏实地,为民兢业。
  肥羔生产工厂化在我国也是新兴的产业,其标志是:
  最佳的环境参数和日粮配方,羊群不受天时及营养变化的影响;
  高度密集饲养,使固有的人畜接触由机器代替;
  用工厂形式组织生产和劳动、生产流程短、节律性强;
  产品定型规格化,要求达到全年均衡生产。
  根据上述要求,在组织工厂化肥羔时,严格地按工艺流程操作运行。
  一是母羊繁殖程序:按年度生产计划和发展规模制定全年配种和产羔(一月一期或二月一期、一期一周)计划;人为控制母羊发情和配种时间,强度利用母羊,使其由一年一产,变为一年二产或二年三产;加速繁殖母羊更新,利用最佳繁殖年龄。
  二是饲养程序:除了对种用公母羊加强科学饲养,重点针对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羔羊不同时期的营养代谢需要和生长发育特点,制定日粮配方。操作中要求饲料生产专业化和调制加工标准化、社会化、放牧草场人工化、围栏化、饮水自动化。
  三是羔羊育肥程序:包括早期断奶和常规断奶,不同生长阶段肥羔专用饲料(混合饲料及颗粒饲料)生产,每期羔羊全进全出生产程序。
  四是作业流程程序:包括按年龄和生理价段,分别组群,分段连续车间作业,均衡屠宰供肉流程等。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伴随着新问题的提出,所以当我们身体力行实施时,就应当注意运作过程产生的新问题,对问题的出现一是不回避,二是冷静分析,三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略和办法,这样我们才能百折不回,勇往直前,把事情办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