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心设置提问 提高课堂效率-生命世界中文网

 yingying_ 2009-12-11

一、概述

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并又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地创设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主动建构新知的目的。体液免疫是高二年级生物免疫调节中的重点学习内容,也是学习的难点,是免疫学的基础知识,理解了本节内容才能理解特异性免疫反应。在体液免疫一节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创设了一系列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充分讨论基础上,逐步解决问题从而使体液免疫这一教学中的重难点得以突破。本节的教学目标是说出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概述体液免疫的过程;通过二次免疫资料和曲线的分析,培养学生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初步了解免疫接种在机体免疫中的意义;知道人类战胜天花的历史和天花在全世界被彻底消灭的巨大成就。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内容概念多、内容抽象、知识间联系复杂,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人体生理知识和细胞学基础,高二学生虽然在初中学习过生理卫生的知识,但多数已经遗忘,细胞学基础中的知识需要迁移到本节课内容中。本节所涉及的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是从免疫细胞水平及免疫物质水平深入认识特异性免疫反应,因此学生学习本节内容会感到一定困难。

三、教学策略与设计

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掌握知识的内在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及认知水平,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 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有效切入

《体液免疫》一课的导入是通过有效性提问展开的。天花在历史上曾多次大面积爆发,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有幸活下来的身体上也留下了很多疤痕,这些活下来的人可以终生不再患天花病,也就是天花一生只患一次,为什么?流感、痢疾却可能多次感染?上述提问使学生产生困惑,进而产生探索的心理,这种心理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由于广泛地接种牛痘,到了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在全世界被彻底消灭。天花虽被消灭,但我们身边还有各种各样的病原体,进而导入新课:人体抵御病原体有三道防线。

当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吞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这种免疫属于什么免疫?使学生对非特异性免疫有明确的认识,并为特异性免疫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设置关键提问,有效突破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此过程学生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其中涉及的人体生理的内容较多,而且免疫知识本身很抽象,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

通过以下关键问题的设置,有效地突破了本节的重难点。

1.免疫的首要任务是什么?通过讨论得出:识别自己和非己。

2.通过什么进行细胞识别?联系已有细胞学知识得出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引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的学习。

3.吞噬细胞对抗原进行处理,将抗原暴露在细胞膜表面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理解如下:入侵的病原体足够强大,吞噬细胞不能将其彻底清除,需要其他的细胞帮助,将抗原暴露在细胞膜的表面形成抗原-MHC复合体,这样更有利于抗原的呈递。

4.什么叫呈递?深入体会吞噬细胞对抗原进行处理将抗原暴露在细胞膜表面的意义。

5.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什么细胞呢?出示资料、分析资料。

(1)用大剂量的射线照射大鼠,杀死其淋巴细胞和其他白细胞,大鼠就失去了免疫的功能,因而很容易感染疾病。

(2)给上述大鼠分别输入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发现只有在注入了淋巴细胞之后,大鼠才能恢复特异性免疫功能。

上述实验能证明什么?

结论: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6.B淋巴细胞可以直接接受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B淋巴细胞要从两条途径感应到抗原的存在,这有意义吗?使学生对两条途径的刺激留下深刻印象。

7.B淋巴细胞在感应到抗原刺激后发生了什么反应?B细胞通过什么方式增值?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得出:通过有丝分裂增值,并且发生了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效应B细胞制造的蛋白质就是抗体——体液免疫的特种武器

8.抗体究竟是怎样发现的,它的结构是怎样的?

9.抗体这种分子武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10.抗体本身能否直接杀死病原体?学生逐步理解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多数情况下形成沉淀或细胞凝集,抗体是通过活化互补的蛋白系统和作为分子标记进而使病原体成为巨噬细胞攻击的目标,最终使病原体分解,因此抗体本身并不直接杀死入侵的病原体。

有效的提问不仅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帮助学生理解免疫应答的原理,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 精心提问,前后呼应,形成完整概念

1.出示鼹鼠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图表,提出问题:二次免疫有什么特点?

2.出示下列曲线,学生分析讨论,并设置下列问题:二次免疫开始产生抗体的时间有何不同?抗体产生的速度如何?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二次免疫更快更强。

3.什么原因使二次免疫更快更强?记忆细胞的特点是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记忆细胞的寿命有的数月乃至数年,有些抗原的记忆细胞能终生记忆,如患天花、伤寒等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前后呼应,使学生对本课导入内容有了本质认识。

4.人类能否利用二次免疫更快更强的特点呢?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初步了解免疫接种在机体免疫中的意义。

5.为什么一般成年人患传染病的机会比幼儿少?设置“矛盾冲突”, 激发学生思维火花,通过讨论得出:成年人从小到大成长的过程中接受过多种抗原的刺激,体内具有多种抗原诱发的多种记忆细胞,有些抗原诱发的记忆细胞对同样的病原体具有终身免疫的能力,因此一般成年人患传染病的机会比幼儿少。

(四) 准确设题,击破考点

在考点处提问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学生认识高度。

1.以上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为什么叫体液免疫这个名称?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组织液等细胞外液中;抗体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当这些病原体和毒素在血浆和组织液中自由循环流动时,抗体与这类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

2.哪种细胞能产生抗体?学生明确只有效应B细胞即浆细胞能够产生抗体。

3.哪些细胞参与了体液免疫?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主要是B淋巴细胞,同时有T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五)新旧关联,延伸提问

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则是下一课时的学习任务。在本课时即将结束时用延伸法在知识的连接处提问,通过体液免疫引出细胞免疫将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网。为此,本人设置了如下的设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只能对付细胞外的抗原和毒素,但病毒等抗原一旦侵入细胞内,抗体就无能为力了,这时人体将如何做出反应呢?就需要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四、总结与反思

精心设置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先导,又是促使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从而提高课堂时效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教学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研究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对体液免疫这一抽象的重难点逐步化解。问题的创设可以通过不同的情境,可以来自文字资料、图表、曲线,也可以来自学生的亲身经历如每个学生都有的免疫接种经历,或者来自日常经验如一般成年人患传染病的机会比幼儿少,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形式,按照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创设问题。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提问就是通过巧妙地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问,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连接智慧之路的桥梁。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

(一)教师教学资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模块三《稳态与环境》。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基础生命科学》吴庆余编著,《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冯忠良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学生学习资源: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模块三《稳态与环境》,ppt课件。■

(北京市海淀区育英学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