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赏鱼饲养

 sysr 2009-12-20
热带鱼放入水族箱或鱼缸后,每天都要给食。每天投饲料的次数和每次投量,要根据具体情况掌握。
种类、个体大小不同的热带鱼,对饲料的需要量不同。如,在最适生长温度内,热带鱼活动量较大,体力消耗多;而一些体型小的鱼类一次的摄食量不多,需多次少量给食;雌鱼怀孕怀卵、幼鱼生长发育阶段以及有搭配混养时,鱼类争食,摄食较多,它们的争食情况不一,应掌握日喂饵料2~3次。反之,如温度低,水温处于下限,鱼类的活动最减少,摄食量相应也少,可日喂1次。如果有加热器,能保持冬季水族箱内的水温适合热带鱼所需要的水温,也可日喂1~2次。
每次投饲料的数量要根据鱼体大小、鱼数多少以及投次数掌握。若每天投喂1次,应投足喂饱,投饵量应留有余地,当时吃不完,但在当日之内能够吃完即可。若日喂2~3次,喂至八成饱就行,大约10分钟以内吃完,不留剩饵。如何判断鱼类是否吃饱?可在投入饵料时边少量慢投,边观察摄食情况,饵料初入水时,鱼的反应很快,马上游来吞食,一口接一口地吃得很快;后来就慢了,也不那么兴奋了;最后,对饵料不理睬,或者吞吞吐吐,这表明已经吃饱了。
投喂饵料时间:无论每日投饵料1次或3次,都应固定时间,如日投2次,上下午各1次,上午8-9时,下午3-4时,清早和夜晚不宜投喂,其余时间并非绝对。
无论日投饵料1次或2次,无论喂的是鱼虫、丝蚯蚓、孑孓或干饵料,都不要过量。日投多次,每次又喂很多,剩饵不断,鱼粪又多,水质容易混浊。更不能让活饵料留在水族箱内过夜,因为活饵料同样呼吸,消耗水中氧气。残饵、尸体还能恶化水质。投喂水蚯蚓时,可利用塑料小盒,盒上穿些孔,放入丝蚯蚓后吊挂于水中。喂其他切碎的动物性饵料,也装入盛具内为宜。人工配合饲料或切碎的鱼、肉块,注意颗粒适口。虾头胸甲上突出的额角刺和锯齿,应除掉。
如果因事外出,不能每天给食,三五天不投饵料,鱼也不会饿死。但在离开前应按正常情况,投饵料和换清水,保证水质清新,氧气充足,不发生“闷缸”事故。鱼类虽然较能忍受饥饿,但决不能因此在日常饲养中,有一餐没一餐,使鱼饥饱无常,营养不良,那是养不好鱼的,并且必将在鱼的生长、体质和色彩上反映出来。
一、灰黄霉素
灰黄霉素为非多烯类抗真菌药,能抑制敏感的菌丝生长,但不能杀灭。灰黄霉素和鸟嘌呤结构相似,因此它能竞争性抑制鸟嘌呤进入DNA,因而干扰DNA的合成,来抑制真菌生长。虽然对真菌无法杀灭,但较长时间后可使菌丝完全脱落。毒性确实有,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暂时的白细胞减少等。它对深层浅层真菌均有效果,对水霉、棉霉、鳃霉、链壶菌、镰刀菌、鱼醉菌、丝囊霉菌等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对水霉病、鳃霉病均有防治作用,此外还可以治疗比较少见的鱼醉菌病、鱼类内脏性真菌病等。用量为10ppm灰黄霉素浸泡,或者8ppm灰黄霉素加上1%食盐小苏打合剂(食盐小苏打各半)浸泡10分钟,或者每公斤体重鱼口服15~30毫克。
二、制霉菌素
制霉菌素为多烯类抗真菌药,通过和胞浆膜结合,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失去钾离子等,从而抑制真菌生长。它对水霉、棉霉、鳃霉、链壶菌、镰刀菌、鱼醉菌、丝囊霉菌等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抗菌谱和灰黄霉素、二性霉素B类似,同样用于防治水霉病、鳃霉病等,以及鱼醉菌病、鱼类内脏性真菌病、虾类的链壶菌病、镰刀菌病等。浸洗可以用10~20ppm的制霉菌素溶液浸泡,每天2小时,连用3天。或者饲料中加入2%的制霉菌素口服。制霉菌素口服后不易吸收,血药浓度低,因此一般不用于全身性的真菌感染。
三、克霉唑
又叫做抗真菌一号、氯三苯甲米唑、氯曲马唑。为非多烯类抗真菌药。药理为抑制真菌的甘油三脂和磷脂的合成,和抑制麦角甾醇的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改变其通透性,和抑制真菌氧化酶和过氧化酶活性,使真菌体内氧化物堆积。它对水霉、绵霉、鳃霉、链壶菌、镰刀菌、鱼醉菌、丝囊霉菌等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深、浅层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毒性较小,口服易吸收。毒性还是表现在肝毒性、胃肠道反应、暂时的神经异常、转氨酶升高等。浸洗同灰黄霉素,克霉唑8ppm加上1%的食盐小苏打合剂浸泡10分钟,或口服每公斤鱼使用15~30毫克。
食盐,呈白色结晶粉末或块粒状,无臭,味咸,在水中易溶解,学名为氯化钠。食盐除人民大众食用外,还是防治鱼病的一种廉价良药。现根据养鱼户多年来用盐防治鱼病情况和有关资料整理介绍如下。
浸洗法
浸洗法是在一定的容器内,配以较高的药物浓度,用较短的时间,强制鱼类受药,从而杀灭鱼体表或鳃部的病原体。
鱼种放养前,用2.5%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或用5%食盐水浸洗鱼体5分钟对鱼体进行消毒,以防止将病原体带入池中,同时还可增强鱼的抗病能力,提高鱼种成活率。
用2%的食盐与3%的小苏打混合液浸洗病鱼10分钟,可治疗松鳞病、肤霉病。6 z/ r& M/ t: b) F
用2%食盐水溶液浸洗鱼体1.0~20分钟,可防治红线虫病。
用1%~2%的食盐水浸洗病鱼2~8,分钟可防治车轮虫病。
用3%~4%食盐水浸洗病鱼5分钟,可治疗鱼的水霉病、烂鳃病、赤皮病(浓度可视鱼的体质、水温等适当增减)。
用2.5%食盐水浸洗病鱼20分钟,可治疗鱼的口丝虫病。
用2%食盐水浸洗鱼体5分钟,可治疗鱼的斜管虫病。
用3%食盐水或用2%食盐水与3%小苏打混合液给病鱼浸洗10~15分钟,可防治鲤鱼的竖鳞病。
用7%食盐水浸洗(水温15℃时)5~10分钟,可治疗亲鱼水霉病。
用5%食盐溶液浸洗鱼体5分钟,可防治指环虫病。
用3%食盐水浸洗病鱼10~20分钟或用2%食盐水洗浴病鱼30分钟,可治疗鲤嗜子宫线虫病。
用3%食盐水浸洗鱼体2分钟左右,可防治白头、白咀病。
用2%~4%食盐水浸洗鱼体4~5分钟,可防治水霉、车轮虫等引起的皮肤病、鳃病等。
用1%~3%的食盐水溶液,浸洗产卵鱼巢10分钟,对水霉病有防治效果。
用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的鱼种和产后的亲鱼,可预防伤口出血溃烂和感染霉菌。
用3.5%食盐水和1.5%硫酸镁浸洗,水温20℃浸洗15分钟,可防治小瓜虫病。
用1/50000硫酸铜和同浓度的硫酸镁,另加1%的食盐混合液浸洗病鱼20~30分钟可杀死小瓜虫(白点病)。
用2.5%食盐水浸洗15~20分钟,可防治赤皮病。
硝基呋喃类:
常用的有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痢特灵),呋喃妥因(呋喃旦啶),呋喃它酮(呋吗唑酮),呋喃那斯等。

本类药物为硝基呋喃的衍生物。作用为通过抑制乙酰辅酶A和脱氢酶,干扰细菌的糖代谢,对细菌产生抑制作用,在低浓度(5~10ppm)时起抑菌作用,但是高浓度(20~50ppm)时可起杀菌作用。抗菌谱广,能抑制很多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部分呋喃也有抗原虫的作用。黄色结晶性粉末,遇光变色,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在酸性水中的溶解度要稍大,Ph6的水中呋喃唑酮的溶解度为60ppm。在酸性水中抗菌力强。鱼病上可以用来防治柱状曲挠杆菌,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等的感染。包括赤皮病,烂鳃病,肠炎,打印病,腹水病,白头白嘴病,白皮病,尾柄病,竖鳞病等。
1,呋喃西林。鲜黄色结晶粉末。口服毒性大,一般用作体外浸洗用药,主要治疗细菌引起的皮肤性疾病。

2,呋喃唑酮。黄色结晶粉末。遇碱分解。对一般的细菌性疾病效果都还可以,可以外用,也可以内服,特别是用于治疗细菌性肠炎。而且有抗原虫的作用。防治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等,用量为每天5~10克每100公斤鱼口服,用3~5天。治疗烂鳃,赤皮,打印病,疖疮病白头白嘴病等,可以用0.2~0.5ppm遍撒,或10~20ppm浸洗。
3,呋喃那斯。暗黄色结晶粉末。抗菌力强,对气单胞菌属的抗菌力为呋喃唑酮的10~30倍。在国外使用较多,特别是日本。大多细菌性疾病(见上面)都可以使用。口服用量为2~4克每100公斤鱼。遍撒浓度为0.05~2ppm。浸洗浓度为1~2ppm。
四环素族:
广谱抗菌,对革兰氏阳性和
阴性细菌均有较强的作用,低浓度时为抑菌,高浓度时为杀菌。四环素族都含有萘并嗪环的母核。不同点再与5,6,7位上的取代基不同。作用机理为在肽链的合成和终止阶段其作用,抑制细菌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
1,四环素
2,土霉素(氧四环素)
3,金霉素(氯四环素)
这三种均为黄色结晶粉末,常用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在碱性水中失效,金霉素在水中也会缓慢失效。它们的抗菌谱略有区别,但是在不清楚的情况下也可以通用,影响不大。
他们在鱼病上主要用来治疗气单胞菌和柱状曲挠杆菌引起的疾病。对弧菌也有较强的作用,但是弧菌引起的鱼病多见于海水鱼,淡水鱼几乎没有。口服用量为四环素100毫克每公斤鱼,土霉素50~100毫克,金霉素50毫克。土霉素50~100毫克每公斤鱼口服,治疗柱状曲挠杆菌引起的肠炎,白皮,烂鳃,以及点状假单胞菌引起的竖鳞。四环素12.5~25ppm浸洗,治疗柱状曲挠杆菌引起的烂鳃,白皮等。四环素或金霉素以5毫克每公斤鱼体重注射,治疗竖鳞,点状气单胞菌引起的打印病,疖疮病。
这三种之间有交叉耐药现象。
负面影响:主要有三方面。
1,局部刺激。因为它们的溶液均为强酸性,所以口服或注射对鱼的刺激比较大。
2,肝脏损害。长期使用会对肝脏造成损害,特别是金霉素,会是肝脏的脂肪含量增高。
3,二重感染。因为是广谱抗菌,所以会抑制许多对鱼无害,但是又对四环素族敏感的细菌,造成菌群失调,并引起B族维生素缺乏。并导致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的继发感染。
半合成类:
1,强力霉素。是四环素族中毒性最小的。(小白鼠试验,口服半数致死量为1440毫克每公斤体重,静脉注射半数致死量为204毫克每公斤体重),效力更强,对已经对土霉素和四环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仍然敏感。用量建议为口服25~50毫克每公斤鱼重。浸洗为5~10ppm。

杀虫药:

主要是指杀灭体外寄生虫的药物。包括甲壳动物中的中华蚤,锚头蚤,新蚤,狭腹蚤,日本鱼怪,各种鱼虱,以及指环虫,三代虫等吸虫。
有机磷类:

1,敌敌畏(DDVP)。淡黄色油状液体,在碱性水中分解很快。主要用于杀灭鱼怪。它的杀虫力比敌百虫强10倍,但毒性也更强。(DDVP的作用机理见下)由于毒性较大,所以使用一定要谨慎。可以用80%的
DDVP乳剂遍撒,浓度为0.5毫升每吨水。长江水产研究所的致毒试验结果为:96小时TLm数值,白鲢为8毫克每升,红鲤为21.66毫克每升。安全浓度则分别为0.8毫克每升和2.166毫克每升(96小时TLm数值的十分之一)。
2,敌百虫。白色结晶性粉末。多是90%的晶体。溶于水,有强烈的特殊气味。杀虫范围广,杀灭力强,强于有机氯,并且对耐滴滴涕。六六六的虫仍有杀灭作用。其作用机理为敌百虫在虫体内转化成DDVP,DDVP是胆碱酯酶抑制剂,使胆碱酯酶失去活性,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使作为神经递质的乙酰胆碱产生蓄积,导致组织功能改变,使虫神经系统失常。敌百虫对虫有胃毒作用和触杀作用。用0.2~0.5ppm遍撒,杀灭鱼虱,单殖吸虫,蚤等,浸洗用5~10ppm。1%~3%混料,可以驱杀体内的绦虫,线虫。注意:敌百虫不能和碱混合使用,水也不能是太强的碱性。否者可以变成敌敌畏,而在相同的浓度下,敌敌畏的毒性就强的多。敌百虫是酸性的,不能用金属容器溶解。但是,敌百虫可以和面碱和用(碳酸钠),也可以和亚硫酸铁和用,都可以增效。和硫酸亚铁和用的比例是4:1,浓度用0.2~0.3ppm。与面碱的比例是1:0.6,浓度是0.2ppm。以上为遍撒浓度。长江水产研究所的致毒试验结果为:96小时TLm数值,白鲢为76.914毫克每升,红鲤为146.8毫克每升。安全浓度则分别为7.6914毫克每升和14.68毫克每升。
3,马拉硫磷。长江水产研究所的致毒试验结果为:96小时TLm数值,白鲢为3.14毫克每升,红鲤为7.182毫克每升,草鱼为8.5毫克每升。安全浓度则分别为0.314毫克每升和0.7182毫克每升,0.85毫克每升。渔业水质标准规定,马拉硫磷的含量要低于0.005ppm。
杀虫菊酯类:
杀虫菊酯对脊椎动物的安全性高,对无脊椎动物表现出神经毒性。虽然目前没有仍何在鱼病上使用的报道,但是从理论上来说,也许可以作为鱼的体外大型寄生虫的杀灭药物,特别是对鱼虱。曾经和“雨伴荒原”提到过这个问题。我准备用野杂鱼作个粗略的试验,数据将在近期补上!
1,敌杀死(溴氰菊酯)。
2,杀灭菊酯(敌虫菊酯)。
3,除虫菊。
4,氯氰菊酯(灭百可)。
烟叶:烟叶的2~5%的煎剂或粉末可以杀死蚤,虱。
此外,金属盐类杀虫药,染料类杀虫药,等,在相关的分类专题里介绍。
抗蠕虫药:
对各种蠕虫有效(包括线虫,吸虫,绦虫),但是有效的也包括一些甲壳类寄生虫.蠕虫主要是单殖吸虫(包括指环虫,三带虫),复殖吸虫(包括双穴吸虫,侧殖吸虫,血居吸虫等,后者就是引起白内障的,又叫复口吸虫),绦虫(九江头槽绦虫,舌状绦虫,鲤蠢绦虫),线虫(嗜子宫线虫,毛细线虫)。甲壳类主要是中华蚤,锚头蚤,新蚤,狭腹蚤等。
抗蠕虫的药的作用不同,所以,一定要确定病原体后,再选择用药,作到有的放矢。抗蠕虫药分为抗线虫药,抗吸虫药,抗绦虫药。
抗线虫药:
1,左旋咪唑,易溶于水,广谱高效,低毒,对多种线虫都有作用。它可以抑制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阻断延胡索酸还原成琥珀酸,影响无氧代谢,使虫麻痹。
2,噻嘧啶(双羟萘酸噻嘧啶).在酒精中微溶.它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蓄积,使虫体肌肉剧烈收缩,痉挛,麻痹.
3,甲苯咪唑.
4,噻苯咪唑.白色或微黄,难溶于水.作用类似于左旋咪唑.同时还可以使虫体缺糖.对成虫,幼虫,虫卵菌有效.
5,甲氧啶(美沙利啶).可以于水任意混溶.可以阻止虫的神经传导,引起麻痹.广谱高效,尤其对毛细线虫.
6,丙硫苯咪唑.一位重庆动物园工作的老同学曾经建议我使用此药.广谱,高效.低毒.对线虫,吸虫和绦虫都有很好的效果.
抗吸虫药:
1,硫双二氯酚(别丁).不溶于水,易溶于稀碱和有机溶剂.也是通过阻断还原延胡索酸,阻断三磷酸腺苷( ATP)的产生,使虫麻痹死亡。
抗绦虫药:
1,吡喹酮.味苦,无色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为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对日本血吸虫,绦虫等有效。对其他吸虫也多有效。
2,氯硝柳胺。又叫灭绦灵,育米生。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对多种绦虫有效,对某些吸虫也有效。阻止虫体摄入葡萄糖,抑制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过程,阻断三羧酸循环,使虫体的乳酸蓄积而死亡。毒性小,安全范围大。据报道,用氯硝柳胺和硫双二氯酚以2:3配合,以0.1克每公斤体重口服,驱虫率达100%。
解毒药:

鱼类中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水质不适,有污染,或者用药有误的情况下,鱼可能会出现中毒症状。解毒,必须有准确的针对性,对症下药,否则会造成很高的死亡率。
一,有机磷中毒解毒药。由于有机磷杀虫药(敌百虫,敌敌畏)在水产上的应用广泛,所以出现鱼类有机磷中毒的机率也变得较大,加之有机磷农药的污染更严重,所以,这类解毒药是非常重要的。有机磷中毒是乙酰胆碱的蓄积导致神经过渡兴奋,最后对呼吸中枢抑制,导致死亡。可以从阻断乙酰胆碱对M-胆碱受体的作用和恢复胆碱酯酶活性这两方面解毒。前者是抗胆碱药,常用的是阿托品,后者是胆碱酯酶复活剂,主要包括解磷定,氯磷定,双解磷,双复磷等。由于中毒的情况特殊,一般常采用注射用药,见效较快。
1,阿托品。是一种生物碱,可以从颠茄中提取。作用是阻断M-胆碱受体,解除平滑肌痉挛,松弛平滑肌,抑制腺体分泌,兴奋呼吸中枢。只能解除有机磷的轻度中毒,严重的应和解磷定配合使用。常用剂型为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和硫酸阿托品片。

2,解磷定(碘磷定,派姆)。作用是使已失去活性的磷酸化了的胆碱酯酶恢复活性。机理是它的醛汚基有强大的亲磷酸酯的作用,可以从胆碱酯酶上夺取磷酸基,使胆碱酯酶恢复活性。但是,已经老化了的胆碱酯酶是不能恢复活性的,所以用药一定要快,早!解磷定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对脑部中枢出现症状的无效,对珍贵鱼类最好结合阿托品。注意不要同碱性药混用。遇碱会水解成氰化物,巨毒。
3,氯磷定,双解磷,双复磷用量用法参考说明书和解磷定用法用量。

二,重金属中毒解毒药。重金属是水中或多或少都含有的,不同地区差异很大。而且很多鱼药也是重金属盐类,比如硝酸亚汞,硫酸铜。或者用药使用不当导致的重金属中毒,比如用镀锌质容器溶解孔雀石绿,导致水中溶解的锌猛增,引起急性中毒。所以,重金属中毒的机率也较大。

1,二巯基丙醇。是一种竞争性解毒剂。因为重金属进入体内,和酶上的巯基结合(比如用硝酸亚汞治疗小瓜虫病,毒副作用就是汞同鱼体内的酶的巯基结合,或者和蛋白质`氨基酸上的巯基结合,会出现中毒,或者色素被破坏(网上见过几例被汞破坏色素的红绿灯)。)二巯基丙醇可以夺取同酶结合的金属离子,使酶恢复活性。但是同二巯基丙醇结合的金属离子也可能离解,而这种再次释放出金属离子的二巯基丙醇会被氧化,而失去再次解毒的作用,所以,严重的中毒应该多次注射二巯基丙醇。常用的是0.2克每2毫升的注射液,注射每次用2.5~5毫克每公斤鱼体重。注意是毫克,而不是毫升,如果是算毫升,应该是0.025~0.05毫升。
2,大苏打(海波,硫代硫酸钠)。有还原性(所以也在除氯上应用),能同金属离子结合成硫化物排除。效果不及二巯基丙醇。
三,其他。
1,氯化钠(食盐)。可以增强自身的代谢,促使毒物排除。

2,维生素C(抗坏血酸)。VC参与体内的多种代谢反应。它具有的还原能力,可以用于重金属离子的解毒。VC可以将氧化型谷胱甘肽转化成还原型的,还原型的谷胱甘肽可以同重金属离子结合,将其排除.(VC的还原性还用于水的除氯。)

3,葡萄糖。葡萄糖出了它的营养作用外,它的代谢中间产物乙酰基的乙酰化作用,或者它在肝脏中被氧化成的葡萄糖醛酸可以同毒物结合。起到解毒作用。不过,从理论上来说,这对畜禽还可以采用,对鱼类可能无效,因为很多鱼类的供能物质不是葡萄糖,而是氨基酸,大多属鱼类更本没有消化葡萄糖的酶,无法利用它。纯草食性鱼类就不清楚能不能应用了.
磺胺类药一般为白色或微黄的结晶性粉末,通常大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碱,但是其钠盐易溶于水,且其钠盐的水溶液成强碱性。磺胺类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作用。高度敏感的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化脓杆菌,亚利桑那菌,志贺氏菌等。磺胺类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因为它和对氨基苯甲酸(PABA)结构相似(PABA和二氢喋啶在二氢叶酸酶的作用下合成二氢叶酸,二氢叶酸还原酶又将二氢叶酸转变成四氢叶酸,然后将它进一步活化,形成辅酶F,辅酶F参与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可以同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影响二氢叶酸的形成,形成竞争性抑制,最终影响细菌的核蛋白的合成,从而起到抗菌的作用。磺胺类溶于产生耐药性,体内和体外都可以耐药,而且磺胺类之间交叉耐药。而且长时间和超量使用,会有毒性,已知的在禽上,毒性最大的是磺胺二甲嘧啶。常用的磺胺类有:
容易吸收的:
1,磺胺嘧啶。又叫磺胺达嗪,SD.
2,磺胺二甲嘧啶,又叫磺胺二甲基嘧啶,SM2。
3,磺胺邻二甲嘧啶,又叫周效磺胺SDM'。
4,磺胺间甲氧嘧啶,又叫磺胺-6-甲氧嘧啶,SMM,DS-36。
5,磺胺对甲氧嘧啶,又叫磺胺-5-甲氧嘧啶,SMD。
6,磺胺二甲氧嘧啶,又叫磺胺-2,6-二甲氧嘧啶,SDM.
7,磺胺甲氧达嗪,又叫磺胺甲氧嗪,SMP。
8,磺胺喹恶啉,又叫SQ。
9,磺胺异噁唑,又叫磺胺二甲异恶唑,SIZ.
10,磺胺甲基异恶唑,又叫新明磺,新诺明,SMZ。
11,磺胺甲氧吡嗪,又叫 SMPZ。
不易吸收的:
1,磺胺脒,又叫SG。
2,磺胺噻唑,又叫琥珀酰磺胺噻唑,SST。
3,酞磺噻唑,又叫酞酰磺胺噻唑,PST。
磺胺增效剂:为广谱抗菌药物,因为现在发现它对许多抗生素都有增效作用,所以现在一般称为抗菌增效剂。难溶于水,采用口服。常用的有:
1,二甲氧苄氨嘧啶,又叫DVD.
2,三甲氧苄氨嘧啶,又叫TMP.
3,二甲氧甲基苄胺嘧啶,又叫OMP。
它们可以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其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它同磺胺类和用,就同时阻断了细菌叶酸形成的两个环节。三甲氧苄氨嘧啶同磺胺或抗生素和用,一般按1:5的比例。
磺胺在鱼病上通常是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用来治疗肠道疾病或全身感染。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次用量要采用突击量,即用量要加倍,然后采用维持用量。
2,如果发现中毒,在立即停药的同时,饲料里要添加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同时可以在饲料里添加0.5%的小苏打。
3,发现效果不明显时可能已经产生了耐药性,这时应停用所有的磺胺类药物,改用呋喃类或其他抗生素。

4,有肝,肾功能不全的鱼(曾长期使用对肝,肾有毒性的药物的鱼)要慎用,对有溶血性疾病的鱼要慎用(比如被嗜水气单胞菌严重感染的鱼类)。
5,磺胺类是抑菌作用,不是杀菌作用,因此,在用药时要注意提高鱼类的体质和抗病能力,而且,不能和起杀菌作用的抗生素连用!!!
口服对竖鳞病有比较好的效果
氨基糖甙类
本类抗革兰氏阴性菌能力强,属于鱼病的常用药。主要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庆大-小诺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壮观霉素等

1,链霉素。常用硫酸盐链霉素,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其抗菌谱比青霉素广,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有作用,其抗菌机理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但是容易产生耐药性。长期或超量使用有中毒现象。中毒机理为:链霉素与体内钙离子络和,是钙离子不能进入神经末梢的囊泡,减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量,使肌肉缺乏传导神经冲动的物质,导致兴奋性降低。它还能竞争性抑制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使突触后膜对乙酰胆碱的敏感型降低,引起瘫痪,可自然恢复,严重的用3%氯化钙解毒。链霉素遇酸,碱,氧化及,还原剂会被破坏。对皮肤发炎,充血,或竖鳞病,按每公斤鱼体重一次性注射10~20万国际单位。
2,庆大霉素,又叫正泰霉素,碱性,常用它的硫酸盐。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广谱抗菌,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斯阴性菌都由效果,在偏碱性的环境中效力更强。容易产生耐药性,停药一段时间可以恢复。对柱状曲挠杆菌引起的疾病可以按每1公斤鱼用5~10万单位口服。
3,庆大-小诺霉素。含庆大85%,小诺15%。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对革兰氏阳性菌敏感性低。但是对革兰氏阴性菌高度敏感,优于庆大霉素。

4,卡那霉素:常用盐酸盐,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有A,B,C3种成分。其中,兽用的含B成分,抗菌力比A大2~4倍。耐药性产生比链霉素慢,与新霉素有完全的交叉耐药性。用量同链霉素。
5,壮观霉素:白色,易溶于水,微咸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都有作用。
6,新霉素:白色粉末,碱型,常用其硫酸盐。对神经系统和肾有严重的损害,一般体外用药,不能注射!
本类药在鱼病上应用需要注意交叉耐药性和对鱼的机体的毒性,不适合作为长期用药,特别是比较珍贵和比较难养的鱼类。
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的结构相类似,为广谱高效的杀菌药,半合成,由头孢菌素C水解再加上不同侧链得到,主要有头孢菌素Ⅰ,Ⅲ,Ⅳ,Ⅴ等,也称为先锋霉素或噻孢霉素。比如,头孢氨苄就是所说的先锋5号。

1,头孢菌素Ⅰ。白色结晶粉末,钠盐易溶于水,作用类似与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较强,对革兰氏阴性菌的的部分,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李氏杆菌,有比较好的效果。

2,头孢菌素Ⅱ。白色粉末,溶于水,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力较头孢Ⅰ强。但是对肾的毒性较大。不能和其他有肾毒的药和用,比如庆大霉素等。
3,头孢菌素Ⅳ。白色或淡黄结晶粉末。同样有肾毒。
4,头孢氨苄,微黄色粉末,作用机理为通过抑制细菌的转肽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对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梭菌,克雷伯氏菌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耐青霉素的金色葡萄球菌任然有良好的作用。1小时达到峰浓度,蛋白结合率13~19%。肾功能不全慎用(包括长期使用过有肾毒性的抗生素的鱼类)
几乎在鱼病上没有使用!不过有兴趣的也可以试试。头孢氨苄建议使用量为10~20毫克/每公斤鱼重、每天。
洁霉素类

1,洁霉素,又叫林可霉素,白色结晶粉末,常用其盐酸盐。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主要作用与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金色和白色的),肺炎球菌,链球菌,魏氏梭菌,梭状芽孢杆菌,破伤风梭菌,对霉形体也有一些作用。出了林可霉素的盐酸盐外,还有林可霉素的磷酸盐,以及“利高霉素”。利高霉素为林可霉素和壮观霉素以1比2合成。
2,克林霉素,又叫氯林可霉素。白色结晶粉末,常用为其盐酸盐和磷酸盐,易溶于水。比林可霉素的抗菌力强。
9 本类抗生素在水产上没有使用。
青霉素类
分为天然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

1,天然青霉素,主要有5中,分别为青霉素F,青霉素G,青霉素K,青霉素X,青霉素双氢F,以青霉素G最为稳定,作用最强。青霉素G为无色或微黄的粉末或晶体。难溶于水,一般是使用其钠盐或钾盐,易溶于水。使用时遇酸,碱,重金属,氧化及,甘油,酒精等,青霉素G会失去活性。它抗菌作用强。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螺旋体有作用。敏感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李氏杆菌,巴氏杆菌,化脓杆菌,破伤风梭菌,丹毒杆菌,放线菌,螺旋体等。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很弱,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因为它对已经形成的细胞壁无破坏作用,所以对已经受到抑制的细菌效果很差,而对不受抑制,生长正旺盛的细菌效果显著。
2,半合成青霉素,包括氨苄青霉素(安比西林),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邻氯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双氯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等。以氨苄青霉素为例。氨苄为白色结晶粉末,微溶于水,其钠盐易溶于水。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阳性菌的抗菌力比青霉素G差,但是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力强于氯霉素和四环素,而差于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本品可以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连用,比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青霉素在水产上的使用很少,虽然氨苄青霉素和羟氨苄青霉素对革兰氏阴性菌也有很强的抗菌作用,但是正规的水产养殖少有青霉素使用的报道,相反,更多的在鱼病上使用青霉素的还是来源于鱼友们的经历。但是,我仍然不很赞成在鱼病上使用青霉素,哪怕是氨苄或羟氨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青霉素种类太多,很多鱼友不了解,只要听说是青霉素就盲目使用,如果使用青霉素G类,那么可以说是没有一点效果,因为鱼病的细菌性疾病都是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细胞壁的粘肽层很薄,由于青霉素的抗菌机理,对这类细菌几乎没有什么作用。而鱼友们未必都知道这些不同的青霉素的区别。

二,听说很多鱼友用青霉素时都说“在缸里倒上几瓶几瓶”,这种瓶装的粉剂通常都是青霉素G类,不论是人用,还是兽用的。这种青霉素对鱼病是没有效果的。
三,青霉素对使用环境的要求较高,遇酸,碱,氧化剂,种金属,容易失效。
四,青霉素的价铬差异大。如果用比较新的,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抗菌力的那些青霉素,价铬一般相对较高。邻氯青霉素每一小瓶的价铬是12元。如果用邻氯青霉素加进鱼缸里遍撒用药,也许一次就要花掉几十元。(因为我住院时每天要用掉十多瓶,而且还仅仅是四种药之一,还必须输其他的喹诺酮等。那么一缸水里的用量应该也不会少到那里去。)这样,还不如用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便宜,喹诺酮效果也不会差,甚至对鱼病来说还可能好的多。

五,不要被青霉素表面上的抗菌谱和抗菌力所迷惑。一个针对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引起的鲤鱼溶血性腹水病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青霉素的药物敏感度名列榜尾,细菌培养基上的抑菌圈为零!远远低于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呋喃唑酮等。这种情况下使用它是100%无效的。
六,如果执意要使用青霉素,建议使用半合成类的,而且要注意水里不能有引起它失效的因素!虽然已经有耐酸的青霉素了。特别是酸性水,有高锰酸钾,有硫酸铜等重金属,或是已经加了四环素,红霉素等药,或是加了其他有抑菌作用的抗生素时,不要使用。青霉素容易引起细菌的耐药性,建议交叉用药,轮换用药。同时可以考虑青霉素同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连用。对各种青霉素的药理比较了解的,对鱼病的病理和微生物学比较了解的朋友,请自行把握。
【别名】 呋氮唑酮;痢特灵
【外文名】Furazolidone,Diafurone, Furoxone, Intefuran, Optazd, Nifulidont
【适应症】
主要用于菌痢、肠炎、也可用于伤寒、副伤寒、梨形鞭毛虫病和阴道滴虫病。对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治疗作用,据认为与本品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抗菌作用有关(但新近有人认为本品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可疑)。
【用量用法】 口服:常用量1次0.1g,1日3~4次,症状消失后再服2日,梨形鞭毛虫病疗程为7~10日。
【注意事项】
1.常见有恶心、呕吐等肠胃道反应。近年来,过敏反应也常见,主要表现为皮疹(多为荨麻疹)、药物热、哮喘。也可有肺浸润、头痛、直立性低血压、低血糖等。
2.本品还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剂量1日超过0.4g或总量超过3g时即易引起。症状可迁延数月至1年以上。因此,必须认真控制剂量,成人每日不超过0.4g,儿童1日量每千克体重不超过10mg。
3.新生儿和葡萄糖ˉ6ˉ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应用本品可致溶血性贫血。
4.有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可抑制苯丙胺等药物的代谢而导致血压升高。使用本品期间,食用含多量酪胺的食物,也可用类似反应。
5.抑制乙醛脱氢酶,与乙醇合用可致双硫醒反应。
【规格】片剂:每片0.025g、0.1g。
水族用量一般2mg/L。
冬天红箭鱼普遍水温低,日照不足,长时间不换水,鱼病潜伏期长有益细菌繁殖慢.通常会一条几条病或死一旦爆发就不可收拾.病症不明显不确定时, 换水1/3.加盐100升/100克,慢慢加温至25度,不要超过27度再观察,不要急于下药关键要对症下药.有些病改善了水质自己就抗过去了.个人感觉红箭鱼对水的颜色也有偏好淡淡的橙黄色.比如新缸新水加一点使水成淡淡的橙黄色鱼入缸后很快就适应了.红箭鱼在喂食方面,冬天水温低,活动量小,食量不大,消化的也慢,可以把一次喂的分两次喂.千万不要喂多,要定时,定量.不要觉的喂的多长的快,肥啊/ 养猪和养鱼不一样,养鱼要让它多运动才会长,才不会得病,如果吃饱了它还会动吗?鱼找食吃就是一种运动.但也不能饿着,总之喂少比喂多好.一次的量分多次喂好.
观察:
1 体表,头顶和粪便的颜色和亮度的变化.

3鱼的游姿和各鳍,尾的变化.

4. 如果是:细菌性 真菌性 病毒性这三病都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一旦确诊就要快治和隔离严重的扔了.对活着的鱼和水进行杀菌和消毒.不要一急就下猛药,还要注意药的配伍.

5.内寄和外寄死亡率低,可以先治细菌性 真菌性 病毒性,再治:单殖吸虫引起的疾病,甲壳动物引起的疾病, 嗜子宫线虫病,绦虫引起的疾病,线虫引起的疾病,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 ,非生物引起的疾病.
A 常有的病:
1.感冒

2,早期细菌性鳃霉.真菌水霉病和各鳍,尾的白化现象.
3 肠炎.
4 出血和腐败,白皮病.
5.氨或硝酸盐 超标.
6. 水温不恒定早晚温差大 .

7.PH值急剧变化和震荡红箭鱼是很喜欢老水但也要适当换水.
B病症
异常行为 呼吸急促、鳃盖张开、磨擦缸底。
可能原因 体外寄生虫及鳃部寄生虫感染。
处理方法 使用除虫剂类药物驱除。
异常行为 鱼只浮上水面、呼吸急促、行动迟缓。
可能原因 缺氧、换水不当引起不适。
处理方法 增加溶氧量,加入抗菌性药物,预防病菌乘虚而入。
异常行为 显色度差、颜色退化。
可能原因 水质适应不良,pH振荡引起。
处理方法 维持水质稳定,艳红素添加于饵料中喂食,可恢复艳丽色泽。

异常行为 鱼只检疫及移缸,造成不适。
可能原因 预防感染体表寄生虫及生理机制降低,造成不适。
处理方法 使用除虫剂类药物和抗菌性药物。
异常行为 眼球突出、倒吊、失去平衡。
可能原因 肾脏炎、结核病、脑部、鱼鳔被感染。
处理方法 使用抗菌性药物,加温至32℃,但治愈率不高。

异常行为 皮肤有棉絮状物薄膜,同缸状况不一。
可能原因 水霉菌感染及体表寄生虫感染。
处理方法 使用除虫剂类药物和抗菌性药物。
异常行为 体色变黑、缩鳍,鱼只无精打采,聚集缸底,并快速感染。
可能原因 黑死病感染。
处理方法 使用除虫剂类药物和抗菌性药物,加温至32℃。

异常行为 鱼鳍破损糜烂,体表覆盖一层乳白色粘液。
可能原因 霉菌及丝虫、斜管虫、指环虫感染。
处理方法 使用除虫剂类药物和抗菌性药物。

异常行为 鱼只面壁、食欲不佳,但腹部膨大。
可能原因 可能感染绦虫、吸虫。
处理方法 使用除虫剂类药物驱除。

异常行为 鱼体消瘦,拉白便或排泄物成粘稠状。
可能原因 六鞭毛虫、毛细线虫感染。
处理方法 使用除虫剂类药物驱除。
异常行为 体色变暗背脊瘦薄,摄食率降低。
可能原因 水质恶化或感染体内寄生虫。
处理方法 维持水质稳定,使用除虫剂类药物驱除。

异常行为 聚集缸底一角,缩鳍等体色变暗。
可能原因 pH振荡或细菌性感染及体外虫交叉感染。
处理方法 使用除虫剂类药物和抗菌性药物。
详述白点病的产生、治疗与预防
前阵子见有养鱼新手问有关「白点病」的问题,而且想想也快到白点病横行的季节,不如就借少少版位,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对白点病少少的认知和经验,亦好等众新手们能够有备无患。
《什么是白点病? 》
白点病,简称ich(美洲)或ick(欧洲),是十分普遍和常见的鱼体疾病,由一种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想是译作「卵形马蹄核纤毛虫」……太烦,以下一概将之简称为白点虫)的单细胞寄生虫所引起的;在众多的淡水鱼中,例如热带鱼、金鱼,以至到食用鱼等的身上最为常见,而且在野外的地方会更为肆虐。它的繁殖和传播能力极强,但只会寄生在活鱼身上。
其实白点病绝非什么不治之症,只要能及早发现和处理得适当的话,死亡率近乎零。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想要有效地预防和对付白点病,就先要深入少少,了解一下这种寄生虫究竟是怎样的一回事。
《白点病的症状》
就整体而言,白点虫对鱼本身有两大致命的地方:
会严重破坏鱼身表皮上所分泌的保护黏膜,导致鱼体受损,再令其失去抵拒能力
若生在鱼鳃里面,会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导致缺氧,再而令其窒息
发病时,通常会从鱼鳍或鱼鳃等开始长出白点,然后一直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份。发病初期会令鱼出现食欲不振、周围擦身、呆呆滞滞等症状,严重的时候会有呼吸困难、身体腐烂、甚至会有出现血斑等症状;若一直放着不管的话,死亡率是100%。
有一点不可不提的是,并非所有的「白点」都能用肉眼清可见。如果在病发初期,白点是从鱼鳃内开始生长,那就往往会很容易逃过肉眼的发现;等到白点扩散到鱼身的其他部位可见时,好有可能巳经进入了病患的第二或第三周期。所以如果大家发觉缸中的鱼有上面所讲的初期症状,但又看不见鱼身上有任何白点时,亦千万不要大意,最好多加留意和观察。
《白点虫的生命周期》
在开始时,白点虫的孢子会钻入鱼鳞下,寄居在鱼的表皮上,然后从寄居体的血和表皮细胞中吸取营养并生长至成虫。由孢子生长到成虫,约莫需要2至40日的时间,主要视乎温度而定,当温度愈高,成长的速度就愈快;而过程中白点虫会在鱼身上产生一个个直径大约0 ﹒5至1mm的白色脓包以作为居所,亦即是大家所见到的「白点」。
当白点虫成熟到可以繁殖的时候,脓包会破裂,成虫会被排出于水中,其间自行分泌出一层厚厚的包囊作为保护,并会安顿于鱼缸的底床上,再开始快速地进行细胞分裂。就一般而言,每颗成虫都能够自我分裂成为百多至千多个不等的白点虫孢子。
当完成分裂后,这些孢子会被散播于水中,试图去寻找新的寄居体。白点虫孢子的生命最长不会超过96小时,即4日,亦要视乎温度而定;温度愈高,寿命就愈短。过了时限仍找不到寄居者的孢子,会一一相继死去;而那些能够找到寄居者的孢子,会再次钻入鱼鳞下直达鱼的表皮,继而开始下一次的生命周期。
《白点病会传染吗? 》
会,而且速度非常之快!有几快?那就要视乎缸中养鱼的密度而定。
要知道缸中的每一条鱼,都可以成为白点虫生长和繁殖的媒体;媒体愈多,所能够生产的成虫就愈多,直接加快缸中白点虫孢子的增长速度,白点病散播的速度也自然会相应地加快。再者,一个高密度的鱼缸,由于鱼多但活动空间有限,也会令鱼只暴露于白点虫孢子下的机会率大增,病患的比率自然也会比一个低密度的鱼缸为高。
所以,可能的话,最好不要「超养」。因为若爆发白点病(或其他一概会传染的鱼病)的话,一个高密度的鱼缸比起一个低密度的鱼缸,更难控制病情,死亡率会更高,需要用来控制病情的时间亦会更长。情形就等同我们的世界爆发流感病毒一样,在人口稠密的地方,病毒会传播得更快,患病率和病情亦会更为严重。
《导致白点病的原因》
有很多鱼友一直有个错觉,以为缸中水质差、水温骤变等因素,就是自然导致鱼生白点病的主要理由。其实以上通通的都只是「诱因」,真正导致白点病的「主因」,是源自外来感染。
道理很简单,白点病是要有白点虫的存在才能引起的,若缸中并不存在它的成虫或孢子,或在过去的两个月内未有发生过白点病,那么无论水质有几差,或水温骤变得有几厉害,根本亦没有发生白点病的可能。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从外来引入源头;而最普遍的源头,就是来自新买的鱼和草。
在店铺刚带回家的鱼或水草,或任何取自铺内水槽中的物件如流木或石,又什至乎生饵等,当中好有可能巳经附有白点虫的成虫或孢子,若果在未经任何检疫的情况下就放落缸,它们自然也会被一同带入缸中,直接为白点病的爆发打开序幕。
如果序幕真的不幸被打开了,白点病会否随之爆发,那就要进一步视乎整缸鱼在当时的健康状态了。一条健康的鱼,本身的扺抗力强,就算暴露在少量的白点虫孢子之中,亦足以有能力避过它们的攻击;假若真的不幸被感染,亦不会一下子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而且治疗所需要的时间亦会较短,完全康复的机会也较高。相反地,若鱼本身健康欠佳,抵抗力随之而弱,那就自然会受到白点虫孢子的任意攻击,令病情往往一下子变得相当严重,而且可以完全康复的机会亦较低。
至于会导致鱼扺抗力转弱的理由,亦即是之前所讲的「诱因」,主要有以下三项:
鱼缸管理不善→令水质变坏,慢性地使鱼的健康受损(就好似:日日迫你在空气污浊的地方生活,健康自然会一日比一日差啦……)
水温骤变→会增加鱼所承受的压力,即时影响其内分泌,导致鱼身保护黏膜分泌失衡,令其抵抗力瞬间下降(就好似:大热天时,忽然由劲热既街外跳入劲冻既百货公司,一热一冻,唔病就有鬼啦,老人家话呢d叫做「摄亲」喎……)
养鱼密度过高→ 「超养」,令鱼的活动空间缩细,运动量随之减少,自然会慢性地损害鱼只的健康(就好似:医生都话啦,适量的运动,能有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等作用,病痛自然都会少d……)

《白点病的治疗方法》
要做到冶疗白点病时可以得心应手,除了要先了解一下白点虫的生命周期外,还要非常清楚以下一点:
现阶段还没有任何办法或药物,可以有效地将巳经成功钻入鱼身表皮的白点虫成虫或孢子杀死的;只有待白点虫完全离开寄居体后,才会出现彻底攕灭它们的机会。
明白到以上的话,就可以开始进行以下的作战计划:
步骤一:「冷静」
→看清楚那是否真的白点,再冷静地判断相应的对策。
有很多养鱼新手一见到鱼的顶鳍或尾鳍有一点白色的物体,或什至乎发现鱼有擦身的情况出现,就断定那是白点病,跟手以为世界末日来临,又捞鱼又加温又落药,结果得不常反。其实鱼鳍上有白点物体,很多时都只是因为「打交」或「撞木撞石」所致,而擦身等情况亦会在鱼鳞因先前受损,再而痊愈时发生,胡乱地加温落药,后果也不用多说。
所以先要冷静地作出观察一段时间,在肯定那是白点病后,方才因应环境而作出适当的治疗部署。要知道白点病本身并不可怕,极其量只可以用「烦」来形容,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只顾心惊而又不懂得去处理的人;现实里导致死鱼的罪魁祸首,往往并不是白点虫,而是人。

步骤二:「隔离」
→轻微病患的鱼留在大缸中治疗,严重病患的鱼捞起放落医疗缸分开治疗。
理论上,白点病是适宜整缸处理的。因为就算缸中只有一两条鱼出现白点,好有可能白点虫在缸中已经经过了一次或以上的生命周期,捞走有白点的鱼亦不代表水中、草上没有白点虫的孢子或底床上没有它的成虫正在分裂当中,所以最有效和最彻底的方法还是整缸处理。
其实,除非在别无他选的情况下,个人一直不甚主张每每将所有病鱼捞走放在医疗缸治疗。因为病鱼本身巳十分虚弱,就算在医疗缸中水质有几相似、水温有几相同,但始终都会有所差别,而且在一个新的环境之下,或多或少都会使病鱼受惊,令其更加虚弱,进一步减低其抵抗力,治疗上往往会因而更为困难,转缸过程若处理得不好的话甚至会令病鱼比白点虫还要先行一步。
不过若当中遇有严重病患的鱼,在这种迫不得意的情况下,捞起它们分开治疗还是有需要的,因为这样可避免大缸中轻微病患的鱼受到再进一步的感染,亦直接令大缸中的病情可以更容易地受到控制。
如果本身已有医疗缸一直在运作着的鱼友草友们,隔离的程序会比较简单,做足对温对水就可以了;而对于那些没有医疗缸,而需要临时开一个的朋友们,亦不需要惊惶,可以试试以下的简易开医疗缸方法:

准备一个细玻璃缸,正常来讲一呎或以下已经足够,方便日后易于收藏
鱼缸最好有盖(书本、杂志都可以),恐防病鱼因厌世而跳缸自尽
准备一个流量适合的挂滤,每小时流量是鱼缸容积的3至4倍巳经足够,太大的话会只会加快水流,迫病鱼运动量增加而令其更加虚弱
在大缸中抽少量正在使用的白棉放入挂滤当中作为唯一的滤材
准备弱灯一支,避免强光令鱼受吓,W数唔重要,可以清楚观察当中鱼只便可
准备气泵一个,弱的便可以,太强的话只会增加水流,要24小时打气帮补
准备小型暖管一支,半水上型的较好,方便调教温度,另加温度计一个
弱酸性的鱼可在缸底铺少量ADA黑泥增加水的酸性,弱碱性的鱼清缸就可以
用大缸中的水开缸,千万不要用新水,有黑泥的话要用胶袋铺泥面再慢慢落水,尽量避免冲击而令水变浊
先运作约半至一小时,待水开始清和温度与大缸相约的时候,就可以对水对温落鱼
步骤三:「加温」
→慢慢地或分段地将水温调高至28℃或以上,但不要超过30℃。
调高水温的目的,就是要加快白点虫在鱼体身上的生长速度,催化它们成熟然后脱离鱼体;另一方面,此举亦有助缩短水中那些白点虫孢子的寿命。
不过,有很多养鱼新手一直有个误解,听别人讲话加温,就以为水温愈高就等同愈好,有些甚至会将水温调高到32℃或以上,殊不知道此举只会令病患中的鱼更加快和容易死亡!其实当水温24℃至26℃时,整个白点虫的生命周期只会得约48小时,亦即2日,已经够快有余。过份地加温,只会令病鱼的新陈代谢过快,直接使其更加虚弱,病情严重的鱼会往往因负荷不了以致死亡。再者,过份地高温亦会对缸中的水草构成一定的压力,轻则叶黄草溶,重则枯萎,而且还未计对缸中其他生物如虾、螺等的影响。
所以切勿盲目地加温,因为此举「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另外在加温的同时,大家还要注意水中的溶氧量。要知道当水温愈高,水溶氧量就会愈低,但生物耗氧量却会增加,而且当鱼只因病虚弱时,对氧气的要求会比平常为多。因此大缸中最好在关灯后打气帮补,而医疗缸中则要24小时打气。

步骤四:「落盐」
→大缸中用不高于0.3%浓度的盐水进行维期约3至5日的药浴,医疗缸中用不高于0.5%浓度的盐水进行约1至2星期的药浴,两者所需的实则时间均要视乎进展而定。再严重的话,病鱼可以先以1.5%的浓度去进行药浴,时间以半小时为极限,视乎病鱼的大小和体质而定,完成后再放落医疗缸治理。
何为0.3%的浓度?计算的方法很简单,浓度0.1%就是以100g的盐加入100L水当中。举个例子,个缸150L水,要达到0.3%浓度的话就要落450g的盐,如此类推。至于落什么盐,幼盐或粗盐,分别则不大,只要是餐桌盐便可,但个人一直比较喜欢用供食用的海粗盐,贪其杂质较少而且未经漂白。另外由于现在不是煲汤,落盐时千万不要将盐直接洒落缸,要先要用暖水将其完全溶解,才慢慢地、均匀地倒入缸中。
假若一个不留神,落多了盐量,令鱼出现沉底无神或大口大口呼吸等症状时,亦不需要惊慌,换水就已经可以解决问题。
用盐的好处,除了效果显著之外,最大的优点是它十分可靠,并不会对已建立的硝化系统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而且浓度若不超过0.5%的话,对水草本身亦影响有限。其实坊间巳经有很多「完全无敌超级摧毁白点虫药」,当中亦不乏功效显著的,例如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或什至乎有些好似如TDC(Taiyo Diseases Control)等,标明会自动分解,不需要换水,十分安全云云。
可靠或可信与否,个人不敢莽下定论,只知道用这些药时切记要将UV灯关掉,以防令药物因氧化而产生有害物质,亦无办法为大家提供任何进一步的测试资料;不过既然盐本身巳经好使好用,又肯定不会对缸中的草或其他生物产生未知的副作用,家中的厨房亦有大量,价钱又平,更一定可以和UV灯共同使用来达致更佳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步骤五:「换水」
→大缸中隔日换水四份一,医疗缸则隔日换三份一,直至疗程完成,而每次换水均要保持盐份的浓度。
其实水并不需要太密地换。换水的目的是要:一)减低水中所含白点虫活孢子的数量,二)将死去的白点虫成虫或孢子带走而令水质在治疗的过程中得到改善。要明白就算如日常管理中的换水,都会为缸中的生物构成一定程度的压力,更何况是正在生病中的鱼。换水太密或太多只会令病鱼更虚弱,更难快速痊愈。
另外换入的水要保持适当的盐浓度,例如大缸中换走50L水,新换入的50L水就要在先前加入150g的盐以维持0.3%的浓度,当然不要忘记加定水剂(除氯和除重金属),而且可能的话,要尽量避免温差的出现,在冬天时最好先为新水加温,等新水达到和大缸一样的温度时,才好加入缸。
当完成整个疗程后,亦即是白点病被完全治愈后,亦无需要将大缸内的水一下子全部换走,只需先换三份一,然后再照平常一样,每星期换三份一水便可。

步骤六:「等!」
→耐性是最好的战友。
如同对付任何鱼病一样,治疗白点病最重要的是切忌「心急」,正所谓欲速则不达,下下都贪快,又高温又加重药,不要说是病鱼,健健康康的鱼都会死。
那么几时才叫作战胜利呢?要等到再无发现鱼身上有白点的那一日开始计,其间继续疗程,若果在跟着的3日内都没有白点再出现,那就可以开香槟庆祝了;若果不幸地发觉白点再现,亦千万不要泄气,可能白点虫太强,到时只需再维持疗程一段时间,直致可以开香槟的情况出现为止。
另外一个很常出现的误解是,鱼病时要停止喂食。其实这是毫无必要的,因为鱼病时同人生病时一样,虽然未必有胃口,但也需要营养才能增强体质,再而增加抵抗力去应付白点虫的攻击。所以千万不要停止喂食,反而在喂食的份量上需要减半或以上,避免病鱼因无胃口,令食物过剩而导致水质迅速恶化,或因病时吃得太饱而引发其他如消化不良等并发症。若然可以的话,鱼病时喂些高级少少、容易消化的饲料会更好。
其实总括来讲,只要肯「细心」地观察,「爱心」地对待,再「耐心」地去应付……,白点病?敢大胆讲句:毫无难度可言。
《白点病的预防》
讲到尾,还是预防远比治疗来得重要。
要完全避免白点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要小心避免从外来引入源头,和令鱼只一直维持在健康的状态。以下几点大家不妨可以用来参考一下:
一)新鱼的检疫
新买回来准备落缸的新鱼,风险最大。拣鱼时,要先花时间观察一下鱼的表现,离群的、沉底的、吊吊滞滞的、淡色的、身上有疑似白点的,通通都不要买,连带缸中其他表现好的亦要多加考虑才好作出决定。
带回家中后,可在对水其间,在水中加入含有5%「甲基蓝」(methylene blue)的溶液,以一滴加入2L水的份量,为新鱼消毒后,才再放入缸中。由于对水的时间有限,效果自然并非百份百,但尤胜于无。若果想最有效的,可以同样的份量加入医疗缸当中,再在医疗缸内饲养3至4日后,才将它引入大缸。
另外若觉得甲基蓝太强的话,恐防会对舟车劳动后带回家中,或体型细少的鱼构成太力的压力,个人建议可以试试以Waterlife Research出品的STERAZIN溶液代替,效果亦非常好,而且十分可靠,用时只要跟足说明书上的份量就可以了。
二)新草的检疫
新买回来准备落缸的水草,无论是否独立一枝的,或是附在流木或石上的,只要是取自店中的水草缸或是从野外捡回来的,都应该要先行消毒检疫,才可放入缸中。相比起鱼,消毒的方法就简单得多,个人喜欢用0.5%浓度的盐水先来为水草清洗,再以水喉水冲干净后,才放落缸。此举能有效地杀死大部份的寄生虫成虫或其孢子,亦能够消灭大部份肉眼看不见的小蜗牛。
三)其他物品的检疫
要知道在淡水的环境里面,想要一般性消毒的话,「盐」会是您最好的朋友。准备放落缸前的流木、石、底砂,甚至是生饵,全部都可以用0.5%浓度的盐水浸一段时间来作消毒,而且效果显著,不过要紧记在落缸前一定要先用清水冲洗干净。
四)保持缸中水质清洁
令鱼只健康的首要条件,老生常谈,相信都不用多作解释。
五)避免水温骤变
要知道鱼只身上的保护黏膜,就是其抵抗外御的一切;只要黏膜受损,百病自然丛生,细菌和寄生虫就会有机可乘。新水时加入的定水剂,除了要除氯气外,最大的目的就是要中和水中的重金属,亦即是鱼身黏膜的头号敌人。
除了重金属外,其他如水温骤变、受到惊吓、舟车劳动后等环境因素,都会严重地影响鱼只的内分泌,直接令其黏膜分泌失衡,再而失去保护功能。大家不妨留意一下,当新鱼对完水和温后放入缸中的初期,往往会吸引其他旧鱼去追它,或什至乎会用口啄其身体,就算生性温和的鱼亦然。其实有很多时候,旧鱼并非是在赶新鱼或在霸地盆,而是因为受到新鱼的保护黏膜分泌失衡所吸引。如果新鱼常常在落缸时都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时侯需要考虑改善一下对水对温的程序了。
六)注意溶氧量
足够的溶氧量,对鱼只甚至是缸中其他生物的健康有着莫大的关系。正常来讲,如果缸中「密植」水草,水草又生长得「健康」,缸中生物的密度又「不高」的话,打气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水草会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提供足够的氧气去供其他生物呼吸。但若果草少,生长状态欠佳,而生物又多的话,在关灯后打气帮补就变得非常重要。
这点对新开缸的鱼友草友尤为重要,而且打气除有助增加溶氧量外,亦能有助减低油膜和啡藻的出现;对新缸来讲,利多于弊。另外还要留意水温对溶氧量的影响,之前亦有作过解释。更要注意的是,并非要等到鱼出现「浮头」的情况,即在水面徘徊兼大口大口地呼吸,才代表水溶氧量偏低,这只表示水中缺氧的情况已去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到时才打气帮补,亦往往为时巳晚。
七)尽量避免「超养」
超养的意思,是指缸中的生物密度过高,无论过滤糸统是否负荷得到,其坏处是百份百可以肯定的。活动空间少,运动量偏低,病菌传播的速度快等,通通都会为当中的鱼只带来极大的风险。所以可能的话,为着缸中的生物着想,为着免除自找烦恼的机会,不要超养!
若能做到以上七点的话,遇到白点病的风险相信定能降到最低。
《后话》
断断续续写了两个多星期,希望没有上文不接下理的地方。纵使如此,还是希望对新的鱼友们或多或少能够有点帮助和启示。遇有不足之处,亦希望众资深鱼友草友能代为补充和加以修正,小弟自当感激不尽;更欢迎众新手们遇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多加提问,大家共同讨论一下,这亦是小弟相信的进步之道。
其实想写和想讲的还有很多,但为免成为「水草情迷」史上第一个因为太长气、浪费太多版位而被Super兄开除会籍的人,唯有作罢……留待下次……。 (吓!还有下次?……)
最后仅希望以上的这篇谬文,能够帮助众新手们,以后可以同白点病讲声「拜拜」,开开心心地养鱼造景去,而再不需要在这「无聊」的寄生虫身上花上一点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