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青报发文称年轻人用吃苦换大城市入门证是虚妄和自不量力

 一胡百应 2009-12-24

中青报发文称年轻人用吃苦换大城市入门证是虚妄和自不量力

2009年12月24日 06:55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编者按

我赞同有能力、有智慧的年轻人,将青春安放到大城市,可这个“安放”有前提。“有能力”意味着,有突出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不一定拥有光鲜的文凭,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高人一筹,能在人满为患的大城市拥有一席之地。“有智慧”就更有特殊内涵,仅仅具有专业水平是不够的,更要有较好的社会生存能力、心理能力和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在心理发展上,达到真正的成人状态,面对未来各种挫折和心理的沉痛打击,能够顺利化解,坦然自若。

不能说当今很多青年多缺乏这种能力,单就媒体披露的一些情况看,很多将青春安放到大城市的人,并没有做好实力和心理的准备。我特别要强调“心理智慧”,是因为很多青年,从学校到学校,社会阅历非常少,甚至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没有经历过挫折的磨炼,缺乏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在一哄而上的“向大城市进军”中,盲目从众,甚至将二线城市的舒适工作扔掉,去大城市蜗居。而大城市给予这些年轻人的,往往是拒绝,甚至是不公平的排挤,让他们成为边缘群体。于是,这些奋斗者就会出现不适应的症状,对工作现状不够满意,对解决“住房难”缺乏信心,进而情感焦虑、意志消沉。

如何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呢?笔者非常推崇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博士的“森田疗法”,其精髓是“顺其自然,而后作为”。“顺其自然”就是对已经出现的症状,比如焦虑不安、抑郁失眠等,不管它,不理它,要愉悦或痛苦地接纳。因为情感和心理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客观规律,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想要凭借意志和毅力改变情感,只能是一种虚妄,是一种自不量力。要想顺其自然,就要在不厌其烦的现实工作和劳动等实践中充实自己,进而拥有良好的心态。生活的唯一准则不是以情绪为准则,而是以充实为准则。

将“森田疗法”和“大城市妄想症”联系起来,应该是这样的——对于自己的奋斗方向,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衡量,不要人云亦云。别人的选择可能是顺其自然,你如果仿效别人,就不一定是顺其自然,而是自不量力,自我违逆,盲目攀比。试图用所谓的热情和吃苦换取“大城市入门证”,可能是一种虚妄,一种不切实际的偏执。在现实与想象的巨大落差下,难免失落、自卑和焦虑。奋斗后,得到的却是一种心理折磨和现实窘困,甚至是铤而走险走向不归路,这又何必呢?

所有的不安、虚妄和执著都源于有所期待,因此,笔者建议年轻人,与其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妨脚踏实地在三线城市工作,哪怕在普通岗位,哪怕在卑微职业,只要你心境淡泊,干好本职工作,它们同样是青春适合安放的位置,也是你人生起步时可贵的积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金字塔塔基,而不是塔尖。何必非要削尖脑袋往塔尖上挤?接纳自己和现实的矛盾冲突,就是最好的顺应自然!(雷泓霈)
 

青春何处安放大讨论:中青报发文称不是谁都有资格挤进大城市

2009年12月23日 15:24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说“世道艰难”多少有些修辞上的夸张,但现实中飞速飙升的房价,确实让很多奋斗在“北上广”的年轻人沦为了“蚁族”,即便是求得一个“蜗居”的念头,恐怕都有些奢侈。俗话说安居乐业,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也将衣食住行定在金字塔底,然而在这里,繁华背后却是坐不宁、寝不安。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决绝地离开这些无法安顿自己青春的大都市呢?

我生活在一个并不特别发达的二线城市,有着一份还算稳定的工作。虽然有些时候不免有些“阶层坠落感”涌上心头,但收入也还说得过去。这个城市的房价在4000元至5000元之间,我运气比较好,在房价开始大规模飙升之前就按揭买了房子,每天骑车上班也就四十分钟左右。在这座城市里,我的生活质量大体上能算是中下等吧,别看它不太发达,但有钱人多的是。好在我不太喜欢和别人作横向比较,大多时候我只是和自己做纵向比较,看自己的生活是否有所提高,所以我的心理满足度尚可。

我也曾有过到一线城市发展的念头,但是理性比较之后,我还是退却了。不妨现实地打量一番,如果去北京工作生活,我是绝对买不起目前我所住的这样的大房子的。上下班路途中交通拥挤所忍受的肉体和精神痛苦暂且不论,单单一个北京户口,恐怕就要为我设置很多障碍。我们两口子都没有北京户口,将来有了孩子,入托怎么办,上学怎么办?即使你挣钱比较多,入托和上学(中小学)的事情都可以摆平,将来孩子高考怎么办?让孩子再到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吗?当地会不会有学校再接受你都很成问题。想想这一大堆现实的问题,“大都市生活梦”还是被我彻底放弃了。

我能理解现在的年轻人渴望挤进大都市的念头和行动,大城市里丰富快速的资讯、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相对充足的就业机会,还有它推动你不得不前进的气场,这些资源是二三线城市无法企及的。但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是,大城市无论怎么发展,它都不可能无限制地容纳所有憧憬它的年轻人,它终归是有一个“饱和度”的。当它处于“相对饱和”的临界点时,它无疑会有意无意地设置一些有形或者无形的门槛,这些门槛在一定程度上提醒着渴望融入它怀抱的年轻人,挤进大城市是需要高成本的。

媒体视野中呈现出来的“蚁族”的生活状况读来让人辛酸,辛酸之后,其实我更渴望能有一份客观的调查呈现一下这些“蚁族”选择大都市的理由。是随波逐流还是环境所迫?他们有没有掂量过在大城市生活的成本?如果退居二三线城市谋生,他们有没有可能要比“蚁族”的境况好一些?离开“北上广”是不是真的无路可退?遗憾的是,更多时候,我们似乎只正视了“蚁族”蜗居境况的无奈,而没有放在更大的视野中寻求解放“蚁族”的出路。

志存高远的年轻人是不是一定要在大城市里安顿自己的青春?社会又该如何扭转年轻人一股脑要挤进大都市的念头?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了推动城镇和中小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该战略旨在扭转过度向大城市集中的人口分布结构。这一政策转变能否扭转年轻人挤向大城市这一趋势背后强大而固有的内在动力,任重道远,有待观察。

年轻人有梦想终归是好事,但是那几个屈指可数的大城市能否容纳所有年轻人的梦想,安顿他们的青春,这却值得每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理性掂量。不是谁都有资格挤进大城市的,这不是势利,而是现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