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作业的“附加值”跳跃“教学生命”

 悦读馆 2009-12-28
做作业:学生本分加点“钙”  用作业:教师本职加点“锌”
让作业的“附加值”跳跃“教学生命”(附照片)
   
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作业档案”引发“教学变革”
    学生按照老师的布置,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这似乎是教学的“永恒定律”。学生把做作业当成学习的功课,老师把批作业当作教学的工作,又似乎显得习以为常。在这过程中,学生追求“正确答案”,教师希望学生“答案正确”,成为师生在作业上的“最佳平衡点”。
    作业,就这么简单?作业的“附加值”就如此?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将这些固有的“问号”变成了探索的“省略号”,推出了“作业档案”的概念和实践:作业是给学生做的,以巩固学习成效;更是给教师用的,以研究教学规律。
    怎么用?与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只满足于答案是否正确而忽视解题的思维的现状不同,学校老师在批改中“留心”起来,将“有意思”的作业题目及答案“珍爱”起来,归入“被研究”的档案,让这种作业对改进教学、提升质量的“附加值”加厚、加宽,从而使作业实现学生“他做”到教师“己用”的“双赢”。
    而作为学校“一组一品”(每个年级组以一项或多项研究课题探索形成的一项或多项的教学研究品牌)组成部分,“作业档案”产生的效应,并不仅仅在于三年级,也不仅仅在于数学学科,牵动的是教学变革的敏感神经,琢磨的是教育规律的落地开花。
    这样,传统的作业就有了新的“生命”,传统的批法就有了变的“进步”,使作业的单向功能得到了合理的扩大,使教学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从痕迹到归档:“作业档案”的“本性”再现
    在该校,“作业档案”已成为教师记载、整理、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的重要载体,也是分析学生学习过程的工具。
    翻开一本本“作业档案”,你不难发现,都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历程性,记录了学生学习的过程。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无疑是作业的主要内容,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蕴含在其中,这提供了许多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教师在作业批改中,及时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介入其学习生活乃至心灵世界,将对作业纯知识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发展的整体关怀上。二是多样性,产生档案的主体是多元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教师善于在档案的记录过程中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而同一个学生也可以从多方面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三是价值性,分析学生作业过程中的学习痕迹,优化学生思维过程,及时总结,让作业在思想方法的训练上发挥作用。四是聚焦性,把学生相同的问题集中起来,有可比性和针对性。
    由于“作业档案”是建立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反馈基础上,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再度开发”,因而使作业的“潜功能”得到了利用。
   
从浏览到细究:“作业档案”的“活法”重构
    当作业成为教师批改“流水线”上的“物品”时,难得有工程师式的“蹲点调查”。在该校,教师把作业批改当作研究对象时,一种精细化教学就应运而生了。
    这是教师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做的部分作业档案:计算部分:3196-(196+318)=,分析原因:不知道要巧算,看不出来巧算的地方。597×308=,分析原因:估算应估到最高位。63×36+36×36+36=,分析原因:没有找出相同因数。(3128+1938)÷(312-278)=、6600÷8×125=、101×91-25×91×4=,分析原因:没有巧算。粗心、忽视了“0”而导致错误、审题不仔细、做题思路不正确等一批“共性”问题浮出水面。这些又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
    在建立“作业档案”以后,教师的练习设计有了明显改善,有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比较关注,能客观地分析形成的原因,及时修改课堂环节设计,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知识点的传授、难点的突破都更适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关注学生的作业过程以后,不仅让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还让教师从不同角度发现学生的优点,有了更多的评价学生的标准,有的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对身边的数学问题理解力很强;有的学生能说会道,能把自己找到的资料说得精彩生动;有的学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把小组成员团结在一起很好地合作完成任务等。
   
从答案到寻觅:“作业档案”的“本质”演绎
    以往,教师最兴奋的是学生做出的答案与自己预设的一模一样,通常是以“对”与“错”的对比量来检验上课质量的,而很少从“为什么对”与“为什么错”来思考教学本原的。
    “作业档案”的建立,让教师从偏重教学结果的终极性走向关注教学过程的思维性。这种考虑问题出发点的变化,使“作业档案”更具生命力。
    在该校,教师对作业的观察与利用,是从这样几个角度入手的:
    记作业训练系统中值得改造的习题,包括难题、“举一反三”题等  作业中的难题,可以组织分层作业训练。通过适当的作业分层,可以使基础性训练与发展性训练协调互补,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与其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作业训练,若习题设置能形成坡度且具有启发性,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及自主发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进行发散思维,深刻领会与中心点有深刻联系的知识,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如“小强登山,他用30分钟行走1500米,照这样的速度,到山顶还有750米,需要再走几分钟?”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理解“照这样的速度”的意思,并能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来求出速度后计算时间。而大部分学生偏偏不理解“照这样的速度”的含义就是速度不变,先计算的速度部分需要添加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通过记录分析以后,学生不仅能用750÷(1500÷30)解答,理解算式含义,还想出了第二种倍比的思想方法30÷(1500÷750)。
    记作业中学生暴露出集中错题或思维过程中的缺陷  在日常教学、作业和测试中,学生解题时往往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错误,教师在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反思错误的成因,提高自我诊断能力,从而达到优化思维品质的目的。
    记学生的新颖思路及好的解题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使用合理的数学语言或书面语言的方式,建构对数学知识、思想、观念的理解和表达,通过数学交流,使学生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对问题全方位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
    记学生探究性作业成果展示的多种学习方法  数学知识只有在运用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其真正价值,教学中老师经常设计一些能够引领孩子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体验到生活实践离不开数学。如在四年级认识了折线统计图以后,给学生一段时间,去查找还有没有其他形式的统计图,各种统计图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自己的优点,在什么情况下用哪种统计图等。学生通过翻阅书籍报纸、浏览各种网站、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对统计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总结归纳起来头头是道,有些孩子的出色介绍让老师都自愧不如,学生们完成的介绍统计图的小报就是最好的作业成果。
   
参与讲坛  聚焦微技能  提效在课堂
    学校在落实校本研修的过程中,进行了大胆改革和积极探索,从学校实际出发,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落实在微技能教学研究上,形成了特有“一组一品”的校本研修的新模式。
    三年级“一组一品”的“作业档案”,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关联作业批改的技术性操作,其实这是一种教育规律探寻的思维性变化。教学微技能的研究,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呈现的状态,促使教师在一线教学实践中,一节课、一节课地进行研究,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这样的研究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很有效,让教师把握提升课堂效益、发展学生的智能,夯实学生的基础。
    “作业档案”,让我们看到的是作业的经典作用“出土”了,研究作业的“考古”价值出现了,这是无法用标准的尺来衡量的。从“错题集”到“作业档案”,表明我们的思考从“线性”走向“矩形”,从“单向”走向“多元”,而且走近了教育规律。
    教学是聪明人的艺术。教学生智慧,首先教师要睿智。作业的利用价值可以是“立方”的,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平面的角度所能解题的,需要的正是立体思维。
    (吴蓉瑾  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
   
关注结果到重视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数学组的老师发现数学作业形式比较单一,题型老套,大部分学生对完成这类数学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都不高,作业过程中模仿的程度比较高,这些都制约着学生的发展。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其它方面的许多优点不能被发现,不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不足之处也未能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老师,也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是否可以建立学生的作业档案?从关注结果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程华校长给我们指点迷津。教师建立的作业档案,借鉴了以往整理错题,汇编成“错题集”的经验,强调不仅仅记载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还要记载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更重要的是对记载的内容作出科学分析,并找到相应的改进措施。结合学校的“三三制备课”的反思部分,教师建立“作业档案”,完善教学过程,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上升为实践智慧,成功地实现教育理论与自我提升的链接,更重要的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促使学生不断提高。
    (侯琰君  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数学教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