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上海元素的消褪

 昵称0Pf17 2009-12-30
      上海、上海人、上海话似乎是个永远的敏感话题,在“团成一团,圆润离开”事件后,引来热议,不少人的文章很有质量。

       我以为,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再去热衷上海的话题,似乎很无必要,原有的上海元素已经消褪所剩无几了。

       上海开埠的历史并不长,区区一百多年而已,和平饭店的爵士乐队、老洋房、咖啡馆、百乐门,这些本身就远离市民生活的变成了上海的符号,颠来倒去的张爱玲、金嗓子、长恨歌,一再出现的“老克勒”、罗松汤、旗袍裙……弥漫空中的满是“小资”气味,多得让人发腻。这不是上海的历史内核,更多的上海人过的日子如其他城市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这种“小资”气味有了浓度,于是就飘散得比较持久,甚至有些夸张。夸张到连上海人都以为是上海元素的象征物。

       我的父辈们当年也是到上海来的打工族,十多岁到上海“学生意”,这里的学生意是个泛指,并不完全是指做买卖。他们大多是经人作保,然后到一个企业当学徒,再从学徒满师开始有了一份工资,然后搬出师傅家自己在外租一个亭子间或者汽车间,继而再成家立业。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新的户籍制度,于是成了真正意义的“上海人”。

        在我的五十多载的生涯里,曾经被打入另册十多年去了云南,在云南人眼里我,依然是“上海人”,可我自己清楚,我不属于上海,尽管我是喝黄浦江水长大的。在我以前的一些文章里,也表达这样的无奈和失落。

       上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近百时间里,变成了五方杂处的大城市,它在短短的时间内发展成全国的这么多中心,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按照人均比例,上海每年向国家财政上缴税收是其他省市的数倍甚至几十倍,而在建国直至改革开放初,上海的城市建设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它将自己财政收入的80%上缴给了国家。

       上海真正有了巨大的变化是在近二十年,不仅是城市的面貌改变了,扩大了,又涌入了许多外地的建设者。现在漫步上海街头,真正的上海人所占的比例绝不会超过三分之二,有些行业和工种,清一色为外来务工人员。早些年我们很容易从人的服装举止上辨认出对方是否外地人,如今,已经很难做到这一点。上海人再也不会将外地人称为阿乡,即使从最敏感的婚姻问题上,外来媳妇和姑爷也很平常,从这些似乎表明,上海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上海。

       上海并不是主要由本地原住民组成的城市,大多人的父辈来自江浙地区,虽有根基却不扎实,上海的是以阶层划分人群的,占庞大数量的市民阶层在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领域并不占主导地位。在生活方式和消费层面上也与时尚脱节,随着大批外地人在上海定居,几十年前上海人所有的优越感已经荡然无存。经过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原来以四百万产业工人为主的工业城市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海的城市功能的转化势必引进更多的外来人士,同时也带来更多外来的元素。在以前上海时尚的引领着是老克勒,小开,而现在时尚已呈多元化和个性化。上海的特征正在消褪,代之以新的生活方式和时尚。而构成上海元素的恰恰是时尚,以及上海的老建筑等等过去七八十年老的已经消亡的旧传统、旧观念、以及旧的生活方式。这些旧元素是不可再生和复制的。

       随着城市改造的步伐的加速,原有的石库门,三湾一弄已经被高楼所替代,几家人家合用一个灶间或是王家阿婆包馄饨李家小囡也能吃到一碗的市井间的融洽关系不复存在,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也造成了地域文化的式微。原来上海市民文化生活中很热衷的如听书、看戏、这些戏种都如同病入膏肓的老者,靠营养液维持着,同步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在其他城市也可看到。上海原有的独步全国引领时尚的功能不复存在。

       上海人再也不会小看温州人福建人以及全国各地人士。对于这点上海人很“拎得清”,在上海市中心的高档住宅区,那里的保安和门卫不会上海话没关系,因为房子的主人往往是新上海人或是外地人。而原来的上海人则被动迁城市的外围。

       在原来,国家定上海为八类地区,上海人的工资水平高于全国,生活物资供应也优于全国,除了住房紧张,其他所有都使得上海人产生优越感,加上学会一些小资情调,继而导致自大、自傲。而现在,这种优越感已经被社会现实所摧垮。上海依旧有奢靡豪华的会所,有价格令人乍舌的外滩三号楼,而这些只属于那些阔佬们,它与上海市民的距离实在太远。

       想起两句很熟悉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上海元素消褪是必然也是必需的。上海只是中国的一个地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