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向辉:学习的建构法则

 kate zeng 2010-01-01

    著名的电视节目Discovery有一个专题跟踪介绍各种现代宏伟建筑的建造过程,包括台北的101大厦和规划中的日本城中城。这些全球最高的建筑物在设计阶段大多只是有了功用、规模和外观形状等,但在实际的建筑过程却可能会遭遇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至会有一些关乎成败的困难。Discovery的节目制作非常精致,让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超级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如何调动已有的建筑技术成果和全球研究资源,通过尝试和模拟新的科技,最终达成目标。排除这些建筑物本身所延伸的其他问题,至少这个挑战过程对我们理解终身学习是一个很好的隐喻——学习就是一个建构过程。正如新的技术来源于新建筑的问题需求,终身学习中面临的问题也促使我们思考新的法则——当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终身知识大厦的时候,我们需要怎样的法则?而作为教育者、教育的管理者,又应当如何利用这些法则去改进我们的教育体系呢?

  学习就是建构活动

  学习本来可以简单地认为是一个认知过程,但是在今天复杂速变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的目标不可能再简单地按照获取知识的多少来定义。如果仅仅比较知识的多少,一台刚刚拆开包装的电脑可以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就通过安装软件和复制信息获得超过任何人一辈子可以掌握的信息量。更不用说今天联网的电脑可以源源不断地从网络上下载不断更新的信息,轻而易举超过个人获取知识的能力。不过人们在努力提升机器智能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了人本身仍然存在的优势: 那就是除了简单认知,还有更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人自出生就成为了学习者,学习从本能开始,然后就进入一个周而复始的递归过程。传统的理解认为儿童是通过大人的重复教授和演示而学会一些技能的。但是不然,儿童是通过采集周围的信息和体验周围的世界来教会自己。他们通过初始最简单的"信息脚手架"开始观察这个世界,并借助其建立最早的含义。在早期阶段他们不断通过测试已有知识、尝试新的体验,然后接纳新的知识,如此便逐步构建了新的观点(或信念)。当然,学习还是一个选择过程,学习者在儿童阶段就会选择是否接受新知识,也会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把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融合,每次融合都是对世界的一次重新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吸收”(Assimilation)和“采纳”(Accomodation)是两个关键的环节,正是这两个环节自始至终发挥作用,让学习者建构从简单到复杂的个人观念,这些观念构成了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模式和解释方式,更进一步形成了丰富的高级思维结构,也就是“隐性知识”。尽管如此,我们也许很难判断某时某刻发生并完成了这些过程,因为这些过程是在混沌的法则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甚至睡眠也是学习活动的一部分)。在自主的情况下,学习者的好奇心会驱使他按照最接近的发展区域去探索可能的新事物,这就形成了最本质的学习动机。而如果此时学习者的动机得到外界的鼓励、支持,学习的效能就会有显著的提高。

  学会说话和走路是儿童的两大学习成就,它同样是大量“吸收”和“采纳”两种作用的累积结果。不过更不能忽视实际共用的需求对这些过程的促进作用,正是各种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让儿童更愿意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并且在使用中进一步提升其技巧和容量。如此看来“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已经在学习者的早期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一生中可以遵循的一个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至于外部的学习环境,当然对学习者建构自己的概念模式也非常重要,至少提供足够丰富的信息和辅助者的恰当引导能够引起学习过程中更有效的吸收和采纳。在维高斯基(Vygotsky)看来,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最终引发了其内部的一次建构过程,让学习者获得了更高阶的思维能力。但是正如前面所说,学习者对知识丰度的积累绝对不是学习的本质,行为主义(Behaviorism)所发现的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射很适合于布卢姆的低层次认知(例如知识、解释和应用)。但是这种水平的建构在今天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垂直建构,也就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高阶思维(分析、评价和创造)。学习应当是一个递归的分层积累,用霍金在《果壳中的宇宙》中俄罗斯玩偶的比喻可能更为接近。

  回到建造高楼的情景中,每个建造单元都是从一个脚手架开始的,如果这个脚手架和预制材料有了良好的匹配,建筑物就可以按照设计逐层搭建上去。同样,无论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合适的“脚手架”是学习者最需要的依靠。早期的教育中外部的脚手架辅助很重要,而学习者也会逐步学会自己搭建脚手架,或者可以主动利用学习的互联法则在周围寻找合适的脚手架。无论如何,不要忘了建造者永远都是学习者本人。

  显然,学习者本身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者从一开始就在主动地按照学习的客观规律完成基本学习活动。不过很可惜,曾经以传播信息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机制与我们认识到这些规律的距离很可能在信息访问手段日益大众化的今天日益偏离人们学习的最终目标。大部分的学校仍然在采用直接灌输信息的方法“建造”大同小异的学生。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竞争力,也会因为大部分人无法获得提升而引发社会问题。尽管这种担忧可能还为时过早,但是学校的作用确实会成为今后日益增多的话题内容。

  高级思维的建构过程

  对认知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人脑的研究,学习的建构过程实际上在人脑的思维模型中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众所周知,大脑对信息处理的三个记忆阶段分别在学习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感知记忆(Sensory Memory)相当于电脑上的输入系统(这个比喻实际上是相反的,电脑很大程度是模拟人脑的部分研究成果),获取来自外部世界的声音、图像、触觉、嗅觉、味觉等;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也称为短期记忆),负责集合、组织和理解信息;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有海量存储能力,储存大量有结构的已有知识,这些知识当然来自于宏观学习过程的建构累积。学习其实就是工作记忆(容量很小、保存时间也很短)不断发生的重演过程,新的信息在工作记忆中被处理后,会通过编码与长期记忆中的已有信息进行整合并存储下来(长期记忆的存储是海量的)。不过现代的教育理论认为,仅有存储并不是学习。当人们学习到新知后,如果他/她到了真实情景中,应当具备根据条件重新检索这些知识的能力。而在所有的重演、编码、检索过程中,元认知(Metacognition)都在发挥着协调和监控的作用,元认知也是管理内部学习过程的自我约束机制。

  学习社会的建构和教育体系的革新

  学习型组织与学习者的特质是完全相似的,也存在着建构方式的学习活动。在商业机构中,越来越强调对“隐性知识”的积累和分享,新的企业管理科学中,把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一个企业管理自身知识的能力。教育机构虽然不是营利性的,但是在知识管理方面,显然比企业更应当有天然的需求。

  过去数年中,国内各个教育领域都开始推动探究(研究)性的教学,甚至在基础教育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热潮”,表现为多种形式的新型教学方法。这是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获得认知的表现,不过至少目前还没有看到令人满意的成果。一阵热度过后,教育领域又逐步恢复了传统的讲课教学模式,可以说建构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建构”并没有完成。这里面有一个悖论非常值得注意,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否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容易学习的系统。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任何先进的教育理论都难以在这样的系统中建立高级的结构,反而会获得“不切实际”的评价,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在信息获取更加多样便利的今天,学校不再可能是整个社会中唯一知识和创新的集散地。而丰富的社会建构环境往往更加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这也正是教育体系所面临的挑战。个人的需求(按照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求)往往更容易驱动学习的动机。所以在学校教育中,青少年受到学校的影响会越来越减弱,这与人们在教育投资的初衷显然不合拍。如果学校仍然抱持着建造类似的“低矮建筑物”的教育模式,即使数量再多,也必然会脱离整个社会进步的大轨道。虽然可能会借助外来的技术加以改造,并且有了很多新的名称(e-Learning,Distance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等等),但是如果教育学的本体没有改变,仍然只不过是学习者被动状态的信息输入。而过分集中于内容的开发不但忽视了学习者本身的动机,还将使追求降低成本的努力成为泡影。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采纳新的教育理论的局部尝试仍然在不同的教育领域积极地进行着,这些尝试都在关注学习者本身和群体的建构,同时也在利用新的技术工具。本文所附的案例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其中的小成本模式和正在产生的成效可能值得让很多投资巨大的教育信息工程反思。

  学习的建构法则

  每个终身学习者从第一天起,就开始不自觉地用学习来建构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与客观的世界可能不尽相同,也会因为个体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还会因为某些角度的相似而产生关联。社会的多样性正源于此,社会的创新和进步也来源于此。今天的终身学习者需要更多的学习技能,也要充分理解学习中所包含的规律和法则,学习的建构法则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持续不断的学习活动: 当你和你所在的组织正在慨叹信息爆炸、应接不暇的时候,不妨尽早制定自己有规律的学习计划,用台湾机电主席张忠谋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要终身“有目标、有计划、有纪律”地学习。让纷纭复杂的外部信息融合到你的已有知识体系中,建立独一无二的个人知识大厦。

  ●丰富的经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可或缺,除了在“做中学”,还要在“体验中学”(Learning By Experience)、“创造中学”(Learning By Inventing)、“教中学”(Learning By Teaching),去获得不同方式的学习体验,让你的头脑中建立更加丰富的知识结构。

  ●关注新技术:不要忽视了外部工具对建构过程的加速作用,无论对改进已有知识的组成,还是对大脑的外延都有实际意义。Blog/Wiki等新型建构学习工具,对个人的学习过程将产生更有价值的反思和重整,都会成为未来几年重要的个体/协作学习工具。

  ●尊重多样性: 学习者应当是在知识建构的基础上更重视高级思维的建构,即使面对相同的事物,每个人的视角和已有知识都会产生不同的观点,今天的学习者必须认识到很多问题不能用简单的“对/错”和“好/坏”判断。希望别人尊重你的观点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

  学习的建构法则与混沌法则、互联法则共同构成了二十一世纪终身学习的三个重要规律,建构法则不但可能改变学习者的学习观念,而且还直接与教育体系的建构相互呼应,所以更是教育体系变革不可忽视之处。

  案例:

  上海中医药大学高阶思维课题采用Blog作为研究和教学工具

  上海中医药大学有一个研究组,在徐平研究员的带领下,正在尝试把现代教育理论中的高阶认知与中医教学中的抽象思维方式结合起来,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目标。众所周知,在中医中有很多概念和理论非常抽象,富有哲理的思想虽然以文字的方式传承下来,但是如果按照传统的死记硬背方式,并不能达到充分理解、运用和创新的目的;不仅如此,这种方法也容易引起学习者的逆反,对中医教育和发展研究非常不利。

  基于对Blog的理解和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研究组于2003年3月份开始尝试在原来的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基础上增加个人学习辅助工具,他们引入了两个新的概念: 个人记录发布工具Blog和协作创作工具Wiki。很快,这两个采用了开放源码的免费软件不但成为了研究小组的内部交流和研究积累工具,还把这些工具的应用渗透到研究课题的教学设计中,并准备在新学期的教学中采用。新学期开始的一门中医针灸经典课程的学生们,将可以在http://www.站点上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探究过程,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协作。他们会发现自己无需背诵枯燥的《内经》的原文,甚至不再有书面的考试。而是要在一个个递进的学习任务中把经典的理论融入其中,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个人的观点和新的想法会在群体的Blog环境中得到同学的反馈和教师的鼓励。

  中医药大学的这个实验环境是国内大学第一个公开的教学研究Blog系统,古老的传统医学教育与最新的学习科技结合,一定还会有更多令人兴奋的闪光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