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无人预测到金融危机

 宇宙新边疆 2010-01-06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2008年11月视察伦敦经济政治学院时发问,“为什么当初就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它(金融危机)? ”作为答复,英国一批顶尖经济学家在2009年7月25日向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发出一封长达3页的信件。
    学者们除表达歉意外,还解释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金融家成功说服各国政府并让自己也相信,他们已完全掌握控制风险的有效办法,而现在看来,“这巳成为人们一厢情愿和傲慢自大的最佳例证”,“总之,没能预测出这次危机的时间、幅度和严重性是许多智慧人士的集体失误,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上的学者,人们都没能将系统性风险视作一个整体。 ”
    这封信可以看作是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学界集体反思的一个缩影。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国家大行其道,而后来的发展却使凯恩斯主义被庸俗化为用国家赤字财政来推动经济增长这一简单定律,导致上世纪70—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陷入滞胀局面。这时新自由主义和货币主义的兴起似乎为摆脱这种困境提供了一剂良方,然而这一理论又同样被有意无意地 “神化”:凡是国家干涉的,都是错的。其结果就是这次让全球经济备受折磨的金融危机。
    战后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学理论一旦极端化、教条化,并且形成社会共识,将会对经济运行造成灾难性后果。从这种意义上说,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更大程度上属于政治学家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教授,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的自我救赎。奥斯特罗姆的研究揭示,对许多公共资源来说,政府接管或者私有化并非是最好的运作方式,资源使用者通常可以发展出更有效的管理方法。也就是说在政府和市场之外,人类还有足够的智慧找到其他的资源配置方式。 (摘自2009年12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 丁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