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大过度炒作的科技产品(组图)

 李灏 2010-01-29

一部《阿凡达》,让中国的导演都跪下了;一部苹果平板电脑,让中国的IT人士都跪下了。至于吗?不就是一部电脑吗?你们不是口口声声要美国的民主吗?怎么就容不得我这个不懂装懂的人投出我自己的那一张反对票呢?

    苹果公司推出首款平板电脑iPad,从而给持续了数月之久的炒作画上了一个句号。事实上,连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也参与了这场炒作,声称iPad平板电脑“将是我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情”。乔布斯的说法,事后可能会被证明是对的,可一旦被证明是错的,那么苹果的平板电脑就加入到一大堆被过度炒作的产品之列。


  图片

1.苹果Newton
 
    与苹果其他新品发布一样,该公司采用广告和口口相传的策略对Newton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MessagePad是苹果作为Newton的平台在1993年发布的,从本质上讲只是早期PDA设备,虽然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可问题是手写识别功能的缺陷早已注定了Newton的结局,而其700美元的售价对普通用户而言也高得离谱。但愿苹果iPad平板电脑不会遭遇同样的命运。

图片


2.“每一个孩子一部电脑”
 
    “每一个孩子一部电脑”(One Laptop per Child,简称OLPC)售价100美元,旨在支持全球儿童教育,各年龄段的用户都对如此便宜的个人电脑无比兴奋。不幸的是,OLPC XO-1推出时却售价200美元,同时运行于一个用户不熟悉的操作系统,不久,上网本又迅速成为廉价电脑的标准,OLPC XO-1电脑的处境由此可想而知。最新OLPC产品是一款售价75美元的平板电脑,不过突出重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图片

3.Palm Pre
 
    对于高科技产品用户来说——至少是明智的用户,他们已不再用“iPhone杀手”来形容Palm Pre智能手机。这同时是一个风险极大的赌注,因为即便是在一款新产品获得好评的时候,也并不意味着一定畅销。Palm Pre Plus无疑会面临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因为外界对这款产品的期望值并不高。

图片

4.摩托罗拉Droid
 
    专家位一般不会说摩托罗拉Droid是“iPhone杀手”,但美国移动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营销团队却以强大的广告攻势暗示这一点。其结果却是,2009年最令人激动的智能手机发布——谷歌Nexus One在几个月后闪亮登场,这款产品反而被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是“Droid杀手”。

图片

5.Windows Vista系统
 
    与其他Windows新品发布一样,微软在2006年推出Windows Vista时也给世界描绘了美好前景。微软当然有权对产品任意炒作,可当一款产品最终令全行业都感到失望时,大家确实可以说微软的宣传是言过其实。

图片

6.《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
 
    从商业角度讲,《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并不是一个败笔。鉴于此,这款游戏作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娱乐产品在这个榜单中赢得一席之地实至名归。评论人士认为,这款游戏充其量只是一次“使命召唤”,尤其是在与《使命召唤:现代战争1》比较时。

图片

7.任天堂Virtual Boy
 
    1995年,任天堂借助Virtual Boy掀起了虚拟现实游戏的炒作狂潮。玩家以为只要通过这款设备,足不出户就能获得终极虚拟现实体验,可结果是他们失望至极。最终产品没有一项令人称道的游戏体验,显示屏是单色红色,玩游戏时间久了玩家会有一种头昏脑胀的感觉。

图片

8.赛格威(Segway)
 
    美国发明家迪安-卡门2001年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由于汽车开始造成大量交通拥堵,这种由电力驱动、具有自我平衡能力的个人用运输载具将会改变城市规划方式。然而,赛格威如今只有商场保安和一些景点的游客在使用,未给人们的出行方式带来任何变化。

图片


9.三星Q1电脑
 
    这是另一款被厂家炒得火热的平板电脑。在经历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故作风情”以及病毒式营销攻势以后,以微软Origami为操作平台的三星Q1电脑最终在2006年揭开神秘面纱,没料到市场反应平平。外界原本对这款售价1000美元的设备期望很高,但它却不能在笔记本电脑和PDA的夹缝中找到立足之地。
图片
10.苹果iPhone
 
    想要知道科技产品炒作是多么可怕吗?苹果iPhone智能手机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在2007年1月宣布将推出iPhone的消息后,苹果的炒作就一直没有停歇。为吊起广大用户的胃口,苹果不断发布各种“小道消息”,直至iPhone于次年6月正式推出。
    无论你对iPhone是爱是恨,无论iPhone是真好还是假好,我们有必要听到这么多关于它的消息吗?令人遗憾的是,苹果炒作iPad比炒作iPhone有过之而无不及。
    商家对自己的产品,炒作一下不是不可以,但炒焦了,肯定倒人胃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