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车型对比] 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在哪里,把国内市场8款主流中型车聚集在一起进行详细对比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这次我们就倾编辑部全部人力将这个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选题变为了现实。在本文以及随后将推出的多部续集中,大家将看到这8款中型车在各个方面的比拼,相信在看完全部这些文章后,有意购买中型车的准车主们一定能做出自己的抉择。 我们挑选参与对比的8款车本着售价相近的原则,都是各自车系中的主力车型。
而本文将主要在外形和细节功能方面进行对比,有关造型设计的评比是由编辑部的16名编辑进行投票,但由于这种评选带有一定主观因素,所以各车型得到的受青睐度仅做参考,不计入综合对比的分数统计。 而细节配置的功能指数既代表了这项配置实际功能的多少,也一定程度影响车子本身的成本,因此将会针对功能的强弱进行打分,并计入最后对比的分数统计。 八款中型车对比相关系列文章 第一篇:外观设计与功能 8款中型车比拼(本文) 第一项:整体车身设计评比 首先我们来看整体车身设计评比,虽然这8款车的设计风格都有迥异的差别,上市不久的睿翼充满活力,大众的迈腾则大气沉稳,最近表现抢眼的新君威很有阳刚之气,但究竟哪款车更能受到汽车之家编辑们的青睐呢? 综合考虑外形设计上的各个方面,最终新君威凭借完全颠覆上一代车型的出色设计获得了最多的投票,即使那些没有投票给它的编辑也大多认为新君威魅力诱人,不过也有个别编辑明确表示自己不喜欢新君威。排名第二的是上市不久的睿翼,前两名车型都可以算是新车型,难道这真是一个喜新厌旧的时代吗?不管怎么说外形评比结果仅供参考。
第二项:前脸造型设计评比 对于车身外形的好坏评价,很大程度上受到前脸设计的影响,而这一部分也是各个厂商力争表现车型设计理念与风格的地方,多种家族特征在这里争奇斗艳,但谁的前脸最漂亮呢? 又是新君威,其实这个结果也在意料之中,新君威前脸没有放弃传统的家族特征,而新设计展示出的力量感又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得票数紧随新君威身后的是睿翼与迈腾,雅阁屈身第四。
第三项: 车身尾部设计评比 虽然车尾造型没有前脸那么重要,但哪个厂家也不希望消费者在看完自家车型漂亮的前脸后绕到车尾,脸上却露出失望的表情,而尾部设计的作用多在呼应前脸造型,能否风格一致,锦上添花就要看设计师的手笔了。 第四项:前大灯设计与功能评比 之前的三项评比都是带有主观因素的,而有关大灯的对比不但涉及造型的美观度,更与各个车型的大灯功能有很大关系,我们通过功能指数这个得分就能知道一款大灯在功能上的优劣。
就功能而言,睿翼的优势非常明显,它的氙气大灯不但带有透镜、清洗系统这些常规配件,更有自动开启和随动转向照明的功能。蒙迪欧-致胜的大灯也不错,造型得分很高,功能也仅仅比睿翼少了自动开启功能。比较不令人满意的是新君威、迈腾和新领驭。
第五项:轮毂轮胎设计与尺寸对比 接下来我们要对比的是8款车型的轮毂轮胎,同样轮毂设计也仅作为参考评比,而功能指数的判定标准由轮毂尺寸与轮胎宽度共同决定。轮毂尺寸越大且轮胎越宽对于车辆操控性的提升越有帮助,因此得分将越高。 第六项:后视镜功能对比 这个环节并不牵扯设计上的比对,而是纯功能的较量。主要考量的方面有四个:电动折叠、电动加热、自动防眩目以及集成转向灯。
迈腾、睿翼和致胜的后视镜都更令人满意,齐全的功能可以使车主享受到更多的便利性。在这个环节完败的是外形漂亮的新君威和刚完成改款的新领驭,这两款车真应该考虑一下,是否应该把花在外形设计上的精力移一部分到别的方面上。
第七项:泊车辅助系统对比 泊车辅助系统在日常驾驶中给予了驾驶者很大的帮助,而对于本文这8款20余万的车型来说,倒车影像基本上时奢望,那我们就来对比一下倒车雷达的多少吧。 八款车中,除了新天籁外其它车型都配备了尾部的4探头雷达,可以为停车操作提供基本的便利性。在它们中需要表扬的是迈腾和睿翼,这两款车的前4后4雷达探头可以提供最全面的保护,而凯美瑞的前2后4雷达探头也不错。
第八项:发动机支杆对比 这个环节没什么好说的了,就看谁厚道不厚道了,这个价位的中型车多少都在标榜自己的豪华性,而豪华档次的提升不单只靠车载配置的多少,也要看发动机支杆这些细节方面的表现,如果在这些细微之处吝啬还有什么资格谈论档次。 新天籁、睿翼以及蒙迪欧-致胜,编辑在打开这三款车的发动机盖时不禁开始挠头,20多万的车还要手动支起支撑杆?正午的烈日早就把发动机盖晒得滚烫,手动支起发动机盖肯定不是件舒服的事情。这里需要特别表扬的是雅阁和凯美瑞,它们采用的都是双边液压支杆。
第九项:后备厢细节对比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主要比较的是8款车的后备厢平整度,以及所用支杆的类型。但从结果看8款车的表现均在伯仲之间,只有凯美瑞的后备厢内部结构有些复杂,这可以导致满载物品时一些空间无法被利用。而蒙迪欧-致胜的后备厢容积是最小的,这一点可以和它将更多空间贡献给座舱有关。
第十项:车窗功能对比篇 第十一项:安全配置对比 说完外观细节的设计与功能,我们又对8款车型的安全配置进行了比较,这8款车型的售价相近,但就安全配置而言之间还是有些差别的。
从上表中我们能清楚看到,大众的两款车型都装备了自动驻车,而胎压监测则是新君威独有的优势。在极为重要的主动安全配置ESP上,只有新天籁令人失望了。 最终得分计算:
比较结果由各款车型的总得分决定,这些分数就是我们刚才比较的各项细节功能所得到的功能指数。至于设计方面得到的受青睐度是不被记在最终得分内的。最后结果有点出乎意料,冠军不是一直雄霸中型车销售榜第一名的雅阁,也不是很受编辑们认可的新君威,综合了各方面因素后,睿翼凭借26分的成绩以微弱优势胜过蒙迪欧-致胜而成为冠军车型。当然,这个冠军是暂时的,因为本文主要是在外形方面进行比较,其它诸如空间、配置等重要方面的对比将在后随文章中为大家介绍,而睿翼和致胜能否继续保持优势?其它车型能否迎头赶上我们都将试目以待。(文/图 汽车之家 郑宇)
乘坐空间与舒适性中型车由于横跨了家用与商用两个领域,因此在空间和舒适性方面的要求较之紧凑型就有了很明显的提升。横向比较的话,中型车的用户更注重动力与操控的人总是少数,而更多的人在乎的是,用同样的钱埋单,却能得到更多的心理以及生理上的满足。本文就是以8款中型车的乘坐空间和细节方面的舒适性作为着重点,在几个项目上做出横向评价。 本次八款中型车横评为一系列文章,近期预计有三篇内容,目前已经推出两篇,相关链接如下: 8款中型车横评之外观及配置篇(点击进入>>) 我们挑选的是8款前驱中型车,本着售价相近的原则,都是各自车系中的主力车型。
另注:由于上一篇文章有部分网友在回复里质疑本次对比的公平性,特别在此声明两点,首先我们选择的8款车型均为市面上比较主流的前驱中型车。其次,上一篇文章所对比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功能和配置上的细节,外观评价并不计入总评分之内。有些朋友认为功能细节无须重视,但是作为汽车媒体,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提醒广大消费者去关注细节。尤其对于这些看上去配置已经比较丰富发展也很成熟的合资品牌中型车来说,在一些主要的发动机、变速箱方面都各有自己的优势,多数并没有特别明显的高下之分,反而在细节方面才更有对比的意义。尽管我们不鼓励谁会因为发动机盖是液压撑杆或四车窗均为一键升降而去购买一辆车,但是相信在其他方面条件都相当的情况下,多数人更愿意拥有一辆在细节上做得很完善的车子。
所以请有兴趣了解这8款车型对比情况的朋友继续往下看,对这部分内容没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浏览一下自己更感兴趣的页面和文章。对于我们做得不够细致和全面的地方,请朋友们谅解,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文章下面发表积极正面的回复,或留下自己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切勿谩骂编辑和其他持有不同观点的网友。
● 乘坐空间(共计10分) 对比方法: 和我们每次乘坐空间的体验方法相同,用同一体验人(身高178cm)按正常驾姿调节前排座椅至最合适状态,然后以此时的前排头部空间为准。然后座椅不动,同一个转至后排,再展示后排头部空间和腿部空间。满分为5分。 ● 椅形设计和座椅功能 1、椅形(共10分,前后排各5分):以体验人感受为主的打分,包裹性、座垫弹性、后排靠背角度等所体现出来的舒适性(注明:其中有三个车型的缺少相同角度的图片,因此同角度空座椅的图片作为代替) 2、座垫长短(10分,前后排各5分):实际测量 3、座椅调节功能(10分,前后排各5分):腰部支撑调节(电动2分/手动1分)、副驾驶(电调1分手调0分)、座椅加热(1分)、记忆功能(1分) ● 前后排中央扶手(共计10分) 对比方法:前后排中央扶手的位置高低、宽大程度、长度是否可伸缩等进行评价 对比结果:雅阁和凯美瑞的前排扶手最舒服,而迈腾的后排扶手最优化,既宽大舒服又设计了隐藏式杯架,避免了一些车型上直接在后中央扶手上抠两个杯座的洞,和扶手功能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冲突。而领驭、雅阁、凯美瑞、天籁功能上也有冲突,但为杯座设计了盖子,相对还要略好一点。 ● 空调制冷效果测试(共计16分) 空调制冷效果的测试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我们将八款车并排摆放在一个空旷的场地上,时间大概是下午两点钟,不存在照射角度的差异。曝晒十分钟后,我们先测量车内前后排温度(取点为前后排头枕)。然后将空调打开,调至最低温度,送风方式均为直吹,风量调至最大。计时十分钟后,再按照刚才的顺序和方式测量车内的前后排温度。 测出来的数据经过整理为下表,而打分的标准是则是按照8个车的排名来进行,温度相近(不超过2℃)按照相同分数处理。其中,测量前温度为一项分数,将制冷十分钟后下降的温度列为一项分数,两项分数相加,为最后每个车型在空调测试中的得分。
在计算本篇合计分数之前,先要列数几个单独的扣分项。 1、后排空调出风口一项,只有睿翼落空,因此虽然它的空调制冷得分较高,我们还是要给它扣掉2分。 2、新君威和迈腾也被扣掉一分,原因是没有后排中间座位的头枕。 3、八车均为自动空调,但只有新领驭不是温度分区控制,不过考虑到新领驭在价格上明显比其他车型低,因此没有针对这一项进行扣分。 结语:通过上一篇文章,我们看到了来自网友的各种想法和评论,可以说每个人对于车都有自己的理解。不过,真到了买车的这个层次和阶段,态度和选择又会发生一些转折和变化。毕竟,对于大多数个人或家庭来说,购买一款中型车要满足的需求都是非常实际的,而本文对比的内容绝对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本篇中占领前两名的选手分别为雅阁和新天籁,相信多数朋友对这个结果都能够认可,因为这两款车型在空间和舒适性方面确实有不错的表现。 8款车型的横评到此还未能结束,实际上,这一类的对比,不到第三篇文章出来,编辑也无从得知对比的情况,所以就让我们一起期待下周快点到来吧!(文/汽车之家 胡永平 摄影/孟庆嘉 左旭等)
内饰与储物能力本次八款中型车横评为一系列文章,之前已经推出两篇,以后还会有更精彩的内容,相关链接如下: 8款中型车横评之外观及配置篇(点击进入>>) 我们挑选的是8款前驱中型车,本着售价相近的原则,都是各自车系中的主力车型。
本篇文章的对比涉及到的项目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中控面板的材质与做工、仪表台样式、音响效果、音响操作难易度、车门开关手感及声音,这几项内容因为主观的成分占有很大的因素,所以我们请了汽车之家的四位编辑认真体验四款车,然后对其中的每一项按照1至5分的水平进行打分,然后计算总分并四舍五入。 第二部分则是四款车型在储物能力上的硬性比拼,主要包括后备厢储物能力、后备厢盖挺杆类型、前后门板的储物能力、前后排中央扶手的储物能力、中控台和前排手套箱的储物能力、其他储物槽等,因为这些项目的对比更加直观,所以我们直接进行评分。 最后的总分,将由这两部分的评分相加组成,分数最高者胜出! ● 第一部分第一项:中控台材质与做工对比 中控台是车辆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水平高低、用料是否厚实,是否使用了软性塑料、仿桃木装饰或者其他装饰的水平、做工精细程度等,直接关系到大家对一辆中型车的总体评价,所以在内饰的对比中,我们把这一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在这项对比中,得分最高的是新君威,原因在于他没有使用俗气的桃木装饰,内饰也大量使用了软性塑料材质。凯美瑞的内饰虽然在最近的改款中使用了哑光的木纹装饰,但仍然难易掩饰它整体做工水平和用料相当一般的问题。在八款车型中,虽然只有雅阁没有在中控台上使用软性塑料,但精细的做工和优秀的设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迈腾参加对比的是1.8T自动舒适型,因为没有恶心的假桃木,所以得分也比较高。
● 第二项:仪表台样式对比 仪表台有两项功能,最重要的是实用性,是否清晰易读是最重要的标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而且要求能够提供的信息越多越好。另一项功能就是赏心悦目,仪表台是汽车设计的重要方面,如何保证在实用的前提下做到好看又不失家族特征,漂亮又符合整车气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项对比中,出现了三个最高分,致胜、迈腾和睿翼都得到了4.5分,但他们得分的理由却不尽相同。迈腾完全是以实用取胜,简洁的仪表设计符合大众特征,强大的行车电脑可以对很多内容进行设定。睿翼的炮筒式仪表则是马自达的一贯特征,加上红色的背景灯光,营造出的独有的运动氛围。而在八款中型车中,还没有那个能够像致胜那样在仪表台上也设计一款彩色液晶屏,所以它取得最高分也完全有理由。 君威和领驭的仪表排在第二梯队,其实他们的也都很好看,而且也不缺乏特色,只不过缺少了一点点激情。雅阁和凯美瑞这一对中庸的车型在仪表台设计的得分也比较中庸,凯美瑞的立体式仪表在刚推出的时候的确很吸引人,但现在已经没有太多新意。 在中控台对比中的得分并不算低的天籁仪表台却只拿到了3.5分的最低分,究其原因,没有特色、样式过于简单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 ● 第三项:音响效果及操作难易度对比 这项对比分为两部分,分别是8款车的音响效果对比和音响界面的操作难易程度对比。音响效果的好坏和隔音水平、扬声器数量、功放和主机的功率等很多因素都有关系。音响的操作也不可以用简单的按键数量多少来衡量,所以这两项都是比较主观的判断。 经过对比我们发现,拥有八个扬声器的迈腾、致胜、领驭得分水平都比较高,但得分最高的,却是拥有6个扬声器的天籁,究其原因,天籁高超的隔音水平功不可没。根据4位评委的感受和评分,虽然睿翼的音响在8款车中得分是比较低的,但好在3.5分的成绩也不算差。 而在音响操作难易度上,得分最高的是迈腾和雅阁,迈腾的西门子音响各个按键的设计都比较合理,还具有虚拟6碟存储功能,雅阁虽然按键数量不少,但很懂得主次之分,比较符合大家的使用习惯。君威的音响界面虽然大家普遍认为操作起来并不简单,但却出乎意料地拿到了不错的分数,大概是因为评委都是经常研究汽车的年轻人吧,对一般车主来说它的上手难度不低。得分最低的是凯美瑞,因为他的音响系统几乎所有的按键左右两侧的功能都不一样。 ● 第四项:车门开关手感及声音 这一项也是纯主观的评价,虽然不能完全作为衡量一辆车好坏的依据,但现实中还是有不少人在买车的时候非常在乎这点,所以我们也让四位编辑对8款车开关车门的感觉和声音进行了评价,他们的最终判断也很符合常规:车身整体性较高的欧系车型占有绝对优势,而日系车型在这方面一直不是长项。
● 第一部分总结: 把第一部分的总分相加之后,得出的成绩代表了四位编辑对8款车型在内饰方面的总体评价,那么哪款车在内饰方面是最优秀的呢?总分可以说明问题:
在中型车中一直被誉为“神车”的迈腾果然不负众望,每项的得分水平都不低,最后取得了第一名,上市不久的新君威凭借欧系的设计和做工水平,得分也相当出色。致胜和领驭可以说“宝刀不老”,而排在后面四位的则是清一色的日系车型,只有新上市的睿翼没有和欧系车型拉开明显差距,凯美瑞排在最后一名,也比较符合大家对它的总体评价。这些能够代表今天的最后判断吗?别着急,我们刚刚完成了一半,还有储物能力的比拼呢,这方面日系车型是长项,他们还有翻身的机会!
● 第二部分第一项:后备厢储物能力对比 在衡量后备箱的储物能力时,唯一的量化指标就是厂家公布的后备箱容积数据。而其实真正影响后备厢性能的不是他的容积大了或者小了几十升,因为我们装小件行李的时候,真正能把后备厢装满的机会很少。而真正能把后备厢难倒的,其实是装载大件行李的能力!所以我们今天衡量后备厢储物能力的时候,暂时可以忘记厂家的容积数字,只衡量他们装载最大件行李的能力,也就是后备厢中间方形部分的体积,而忽略掉后备厢左右两侧不规整的储物空间。 我们今天用的是一个“非常规”的方法来衡量八款车的后备厢,只测量他们中间方块部分的面积,乘以后备厢的高度,得出的体积数据就是后备厢能够装载的最大行李的体积。此数字与厂家公布的后备厢容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该数据仅仅用来衡量后备厢的对大件行李的储藏能力,不能作为最大载物的实际数字!这点请大家注意! 在这项对比中,只有迈腾和睿翼超过600升,说明他们的后备厢中间方形部分的体积非常大,装载大件行李的能力更为出色,所以得到了5分的奖励。而新天籁能够装载587升的水平也还不错,所以得到4分。另外,致胜、君威、凯美瑞、领驭的都在500升——550升之间,所以得到3分,而雅阁的后备厢非常不平整,中间方形部分可利用容积只有350升,远远落后于其他车型,所以只能拿到1分。 请大家再次注意,我们这里的容积数字仅仅是用来参考,并不能代表真正装载大件行李的尺寸,与厂家公布的行李厢容积也有很大区别,这只是我们衡量后备厢规整程度的一项指标。 而在另一方面,后备厢使用何种挺杆也是衡量好坏的重要因素,液压挺杆结实方便,也能够更好地承担后备厢盖的重量,即便不是液压挺杆,也有是否结实的粗细之分。 另外还有一个项目可以作为衡量后备厢储物能力的重要指标,就是后排座椅能否放倒,能放倒的话当然可以装载更多、更长的物品,而不能放倒的话则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对君威、迈腾、睿翼、致胜四款支持后排座椅按放倒的车型各加2分来进行奖励!而对只能整体放倒的雅阁加一分进行奖励,但对于其他三款车型则没有奖励。 那么这8款车型后背厢的总计得分情况怎么样呢?我们不妨先来做一个统计,以便进行下面的评比:
● 车内储物空间对比: 车内储物空间方面,8款车必备的都有前后门板,前后中央扶手、中控台和手套箱这几项储物空间,所以我们就一一来看一下每款车每个储物空间的表现。但由于车辆众多,我们就无法每个用饮料瓶来试试每个杯架是不是好用了,而且他们的杯架放普通的饮料瓶也都没什么问题,所以我们主要从数量上和储物槽的大小上加以区别。 我们对门板的评分标准是这样,如果有杯架而且储物槽较大的话可以得5分;如果有杯架但储物槽一般;或者没有杯架但储物槽很大的话能得4分;如果没有杯架而且储物槽不够大的话就只能得3分了。如果哪款车前门或者后门上没有储物槽的话,那么不好意思,只能得0分了。 而对于中控台储物空间和副驾驶手套箱的评判也有标准,前排有两个杯架是比较标准的4分,高于或者低于这个标准的话可以得5分或者3分。手套箱评分主要是靠容积大小和空间规整程度,最规整、容积最大的可以得5分,空调出风口和分层可以视为对空间的补充,如果容积一般的话可以适当考虑加分。 以上是8款车前后门板储物能力和中控台、副驾驶手套箱(这两项主要针对前排)储物能力的对比,那么前后排扶手和其他储物空间方面,谁又表现得更加出色呢?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8款车的前排中央扶手,我们的评分标准是如果双层的话能够得到5分,如果是单层但空间比较大的话能够得4分,如果是单层但储物空间一般的话只能得3分。后排中央扶手如果既有杯架,又有储物槽的话可以得5分,如果只有杯架的话能得4分,什么都没有的话只能得3分。 而除了上面标准的储物空间之外,8款车除了凯美瑞之外在驾驶员左侧也都还有不算太大的储物槽,可以用来放高速票据等,凯美瑞虽然在驾驶员左侧没有,但在驾驶员右侧和副驾驶员左侧都有一个容积不小的储物槽,算是一种补充,所以这一项的对比很难分出胜负,仅供参考。 现在让我们来算一下除了后背厢之外这些储物能力总的得分,这个分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几款车在内饰设计中的人性化程度:
● 编辑比拼大总结: 有了内饰得分、后背厢得分、储物能力得分三项成绩,接下来我们把三项成绩相加,计算出今天的大对比谁是真正的获胜者,谁又是仅仅外观好看的花拳绣腿:
从这个对比的总分我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我们的一般观念里面,日系车型的内饰精致、人性化细节设计出色,但经过我们还算科学的评分和评比,却发现在内饰、后背厢空间、储物空间三方面的综合“三好学生”却不是我们熟悉的凯美瑞、雅阁、天籁,相反他们三个却是拿到了倒数后三名的成绩。而被我们认为空间小的迈腾和君威经过科学对比它的后背厢非常实用、车内的储物空间也很出色;领驭和致胜虽然让你觉得一个老旧、一个另类,但他们的综合水平也相当高。而睿翼最为特殊,虽然是标准的日系血统,但其他三位日系竞争对手在内饰用料上的不足、后背厢空间上的不够规整在它身上却都没有发生,所以它才能够去取得和欧系车型十分相近的得分。(文/图 汽车之家 张磊,摄影/孟庆嘉 左旭等)
动力性能与操控性本文将针对这八款车型动力性能、底盘悬挂以及操控表现等几方面的内容做出阐述和对比。 本次八款中型车横评为一系列文章,目前已经推出四篇,还有一篇正在制作中,相关链接如下: 8款中型车横评之外观及配置篇(点击进入>>) 我们挑选的是8款前驱中型车,本着售价相近的原则,都是各自车系中的主力车型。
注明:在前几篇文章的回复中,很多网友提出一个观点——“发动机、底盘、操控”对汽车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这当然没错,因为这几方面是最能体现汽车厂商核心技术的。但是这八款出自主流的合资车厂的车型,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已经有了数代的发展历史,各有各的看家本领,差距并不明显。真正的区别在于它们是被赋予了不同定位的产品,才会各自演绎着对市场和消费者的理解。所以尽管本文和前三篇文章一样是以打分的形式来做对比,但实际上评分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款。
由于八款车型在性能方面取向有明显的不同,因此这部分的对比只能说是作为一个参考,希望大家能够以平常心来对待对比的分数。例如动力总成就有各自不同的组合形式,动力表现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地用“好”或“不好”来评价。
● 动力总成
八款车中有五款均为自然吸气的直列四缸发动机,排量分别为2.5L/2.4L/2.3L,比较特别的是新天籁为2.5升V6自然吸气发动机,迈腾为1.8TSI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所以从参数和性能上看,无疑是后两位有明显优势。新领驭虽然也是1.8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但是动力表现基本和2.4升自然吸气的车型相差不多。变速箱方面是千差万别,分别有CVT、DSG、6速手自一体、5速手自一体和5AT。从平顺性上看CVT很强,而DSG则是将性能、舒适和经济性兼顾得最好的。 由于动力总成方面的差异较大,因此我们还是以技术结构的先进程度来作为对这一项的评分。比如,天籁的2.5升V6发动机+CVT几乎是同级别内动力输出最为平顺的,由此带来的舒适性也完全与自身定位相吻合。迈腾的1.8TSI+DSG,在同级别中有着无可争议的性能优势,同时从技术角度上看也是处于领先地位。 所以我们的打分标准是根据发动机与变速箱的技术先进性、匹配性以及在性能、平顺以及经济性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估。而加速和刹车成绩均为单列项目,另外计分,这样的话方便对性能测试方面有不同看法的朋友们计算分数,比如不计较成绩的人,就可以把加速成绩略过。 新天籁:『2.5升V6发动机+6速手动模式CVT变速箱』 加速成绩9秒 特点:平顺、安静、动力输出连贯,只能加97号油 评分:20分 2.5升V6发动机(代号VQ25DE、185马力),其最大功率为136kW/6000rpm;最大扭矩232N·m/4400rpm,参数上已经全面胜出雅阁与凯美瑞的2.4L发动机,搭配CVT变速箱,新天籁动力总成占有绝对的优势!在实际驾驶中,这套动力总成给人的感觉也是相当的安逸,V6发动机和CVT变速箱的搭配非常平顺又舒适,与新天籁的整体定位也是完全相称。 新君威:『2.4升直4发动机+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加速成绩11.45秒 特点:油门和变速箱反应灵敏,起步轻快,持续加速能力一般 评分:16分 2.4升发动机最大功率125KW/6400rpm,最大扭矩225Nm/4800rpm,搭配S6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动力表现中规中矩,此前汽车之家单体测试时加速成绩10.2秒,但是这次和另外四款车型一起测试的成绩仅为11.45秒。当然,新君威使用了245mm超大宽胎也是影响加速成绩的一个因素。这套2.4+6AT的组合,在还未退市的老款君越上也在使用,到目前为止有一年多的时间,应该算是比较新的。 迈腾:『1.8TSI直4发动机+DSG六挡双离合变速箱』 加速<8.7秒 特点:动力充足,峰值扭矩平台宽广,DSG兼顾运动、平顺和经济性 评分:20分 尽管这套动力总成我们还没有实际测试过,但是通过分析『2.0TSI+6速手自一体』和『2.0TSI+6速DSG』两个车型的成绩可以发现,使用DSG双离合的车型在加速成绩上比之前6速手自一体车型上要快了大约0.5秒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同样使用了6速DSG双离合的1.8TSI车型,在加速成绩上也要比之前使用6速手自一体的1.8TSI要快。 即便是不计入这个成绩,拿之前搭载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的迈腾1.8TSI车型的成绩来代替,迈腾的加速也已经是八款车型中的状元。而使用了6挡双离合的车型,除了加速性能略有提升以外,在技术含量、经济性方面也要更出色一些。因此,我们也给予这套动力总成最高分数。 当然,也有不少人会提到迈腾这套动力总成的保养价格会不会很贵?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一篇行情和保养对比文章中给出结论。 睿翼:『2.5升直4发动机+5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加速10秒 特点:加速成绩不错,但使用5速变速箱,且手动模式的反应缺乏运动性 15分 在几款采用自然吸气直列四缸发动机的车型当中,睿翼的加速成绩无疑是最为出色的。实际驾驶中变速箱D挡表现灵敏,但手动模式就显得很不运动了,降挡动作下发动机完全没有补油的配合,转速反而下跌,使得车速也随着牵引力而明显下降,完全没有运动车型该有的降挡补油转速拉升的动作。这套动力总成并不是十分让人满意,尽管它的加速成绩表现还不错,不过好在它针对城市驾驶情况相较老马自达6的2.3升发动机明显改善了低扭的输出,降低了压缩比,所以加93号油也能满足要求了。 凯美瑞:『2.4升直4发动机+5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加速10.46秒 特点:发动机技术上没有亮点,匹配效果比较理想 评分:13分 实际上,这套动力系统让人感觉有些乏善可陈。真的,有什么可说的呢?表现没什么可值得特别说明的,既没有丰田所宣扬的双VVT-i技术,也没有使用中型车级别里日渐普及的6速自动变速箱,凯美瑞的动力总成没有任何亮点可言。不过,这也并不是说它有多糟糕,确实不是这样的,它不追求性能,但用在这么一款明确追求中庸和安逸风格的车型来说,它是称职的。 雅阁:『2.4升直4发动机+5速自动变速箱』 加速10.6秒 特点:平顺中庸的动力组合 评分:14分 这是一台唯一没有手动模式的5速自动变速箱,尽管雅阁的2.4升直列四缸发动机在i-VTEC技术的支持下有着不错的燃油经济性,但是这套组合显然是仅仅为了满足日常安逸驾驶的要求。最大功率132KW/6500rpm,最大扭矩225Nm/4500rpm,不管从参数上看还是从实际加速能力上看,它的表现都是很中庸的。 致胜:『2.3升直4发动机+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加速10.6秒 特点:排量略小,发动机没优势,变速箱挽回一些分数 评分:13分 其功率数据和迈腾的1.8TSI发动机一样,为160马力,不过峰值扭矩就要少了50Nm,必然会影响到提速反应。如果单从发动机排量和技术上看,致胜比起另外7名对手都要逊色,它的燃油经济性也不算太理想,所以分数本来应该最低,但是考虑到致胜相较其他几个2.4升直列四缸自然吸气的对手加速成绩并不算逊色,并且使用了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这一点就要胜过雅阁、凯美瑞和睿翼这三款使用5速自动变速箱的车型,因此挽回了一些分数。 新领驭:『1.8T直4发动机+5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加速10秒(按手挡9.1秒估算) 特点:动力足够用,但技术较老,居然要加97号油 评分:13分 新领驭的动力总成实际上跟老款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参数上提高了13马力,最大功率为120Kw(163马力)/5700rpm,最大扭矩提高了10牛米,达到220牛米/1800-4600rpm。从实质上讲,这台发动机还是老款领驭装配的那台1.8T发动机,更早的帕萨特B5用的也是这台发动机,只是在调教上有所改变。 ● 加速成绩 注明:此次文章中对比的八个车型因为按照价格相近原则选取,而实际拿的部分测试车和文章中对比的车型略有出入。比如迈腾1.8TSI+DSG和新领驭1.8T自动挡车型,只能分别以迈腾1.8TSI+6速手自一体和新领驭1.8T手动挡车型的成绩来推断,因此在成绩方面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确,希望朋友们在看文章的时候能给予理解。 由于拿车时间有限,新天籁和致胜没有进行性能测试,加速和刹车均使用以往实测的成绩作为代替,至于其他四款车型(雅阁/凯美瑞/睿翼/新君威),均为此次同一时间同一场地进行的性能测试,所以它们之间的成绩是完全公平的,可比性也更强。 新天籁2.5XL领先版 加速成绩9秒 新君威2.4精英版 加速成绩11.45秒 迈腾1.8TSI+DSG 加速<8.7秒(按6速手自一体车型估算) 睿翼2.5至尊版 加速10秒 凯美瑞240G豪华 加速10.46秒 雅阁2.4EX 加速10.6秒 致胜2.3至尊版 加速10.6秒 ● 刹车成绩:关乎安全性,分值设定较高 和加速成绩不同的是,刹车成绩不受各车型发动机排量和变速箱的限制,但是会受季节和场地的影响,不过其中有五款车型(凯美瑞/雅阁/睿翼/新君威/新领驭)都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地做的刹车测试,相互之间作为比较还是十分公平的。
没有想到的是,轮胎规格最小气的睿翼刹车成绩会是亚军,而实际上使用了18寸大脚(245mm胎宽)的新君威成绩比睿翼存在极细微的差距(这里面不排除有车况的因素,睿翼是全新车,而新君威已经行驶数千公里且作为试驾车被粗暴驾驶的几率也是相当高的),致胜则是以之前测试的38.4米刹车成绩成为冠军。
● 悬挂对比 实际上,在前几天我们推出的11款中型车后悬挂对比的文章里(详情请点击>>),这八款车型均已经做过阐述了。先从结构上说,基本都是多连杆的后悬挂,除了凯美瑞的双连杆比较弱以外。因此,在后悬挂的结构上,除了双连杆的凯美瑞和扭力梁的新领驭以外,睿翼和雅阁因为使用了前双叉臂而得分略高,其他车型得分基本一样。 说到舒适性,天籁几乎可以说同价位中型车当中的状元了,而这里面其座椅的设计功不可没,悬挂系统当然也不能不提。多连杆的后悬挂下摆臂上的弹簧支架非常巨大,并且能够看得出使用了合金材质。 新君威几乎从刚一上市就火了,大街上时常能见到它那火红的身影。除了全新外形的吸引力以外,新君威出自Epsilon II的车身结构也使用了不少全新设计。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君威多连杆式后悬挂有着同样粗大的下摆臂,并且使用了铸铝合金的材质,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能够增强结构刚性并提升响应速度。 迈腾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挂系统,从后悬挂的图片可以看出,多连杆的结构与速腾几乎是一模一样,同样粗大的下摆臂,弹簧与减震分离式设计。多连杆的独立后悬挂在中型车级别内使用的较为普遍,一汽-大众对迈腾的悬挂调教比较中性,在操控性与舒适性之间处于平衡的位置。 前悬挂麦弗逊的结构对于前置前驱的车型极为常见,适用于不同级别的各种车型。如果讲究操控性的话,麦弗逊不是好的选择,可能双叉臂或双横臂更为合适。 马自达6睿翼和老马自达6一样采用的就是前双横臂后多连杆的后悬挂,这种前后搭配的模式很明显是讲究操控性的,而且马自达6一直以来的操控性也确实是有口皆碑,转向的精准,起步加速时抬头现象的抑制,都与双横臂的前悬挂调教有直接关系。后多连杆的后悬挂在中型车上十分普遍,但还是那句话,结构原理上类似,但具体调教上却各家各有不同。 说到悬挂,凯美瑞可能会有一点害羞。因为,今天在列的这些车型当中,姑且不说悬挂调教得如何,单从结构形式上论,凯美瑞就是属于最弱的一名。双连杆独立后悬挂,在名称上很容易令人误解成多连杆的形式,但实际上这种结构是基于麦弗逊改进而来的,准确的说应该叫“连杆支柱式”悬挂。 除了结构比较简单以外,从图片上可以看出连杆也显得不够强壮,对于承担车身与车轮之间重要连接部件的悬挂系统,其强度和刚性有点令人担心。 雅阁因为采用了副车架结构,所以连杆的设计要更灵活,同时因为副车架承担了大部分的冲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因此也就不需要像迈腾那样粗壮的摆臂。不过,看上去还是显得有些纤细。从理论上讲,将悬挂装在副车架上的设计是很聪明的,安装与维护都更简单方便,同时也增强了车体刚性,行驶中能不过多影响车身几何尺寸的变化。 实际上,雅阁的前后悬挂系统跟马自达6形式类似,都是前悬为双横臂,后悬为多连杆。不过,雅阁的整体表现是偏向于舒适性的,但是如果将现在多处“关节”连接处更换成硬性的,它的操控反应可能会有不小的提升。 长安福特提供的致胜后悬挂名称为“复合连杆独立式悬挂”,实际上也就是多连杆的意思。致胜的前后悬挂也就是我们说的最常见的中型车悬挂——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而致胜的悬挂调教则是明显地偏向于运动性,非常硬朗, 以至于长时间乘坐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感。 领驭的悬挂系统设计在中型车级别内比较罕见,前面是多连杆式独立悬挂,而后面却是纵臂扭力梁式的半独立悬挂。这与多数车型上面前悬挂简单后悬挂复杂的形式完全背道而驰。其优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前多连杆式的悬挂使车子在起步或急刹车时更平稳,而扭力梁式的后悬挂本身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相信不会有人对领驭的后排空间产生质疑,至于操控性就不用太追究了。
可能有的朋友看到这里又会产生质疑,为什么有几个车型的得分都完全一样?难道说它们的结构一样就表示没有差别了么?当然是有差别的。但是因为汽车悬挂是比较复杂的结构,尤其是中型车又多数使用了多连杆后悬挂,其结构、参数设定乃至材质的使用都很复杂,其中跟各厂家的技术和对车型的定位也有直接关系。比如雅阁和睿翼,前后悬挂的结构形式几近相同,但因为取向有差别,所以很难用得分高低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因此我们只根据结构来打分,同时把这部分的分值设定得也比较低。 ● 操控性:因为取向不同适应的人群不同,因此不作评分 操控性最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底盘和悬挂的调教,二是转向机构的表现。例如在过弯时,底盘是否足够扎实,悬挂能否提供有效的支撑力度,转向是否准确,车身的循迹性是否出色,等等。同时,结合中型车的定位,又不能因为过度强调操控性而丧失了舒适感。这当中的尺度拿捏得最为妥贴者,提供给多数人的驾驶感觉将会是最佳的。 但是考虑到这些车型有着明显不同的定位和取向,它们各自适应着不同的人群,因此不能作评分,只是以一些文字来阐述几款车型的特点。也许有些朋友会对这一点感到不满,认为操控性也应该评分论个高低,毕竟车是用来开的。尽管我也很同意这个观点,但是要知道有很多中型车用户都不太关注操控性,这一点是由消费人群来决定的,在国内可能坐车的人数要远远高于开车的人数。所以,正所谓“百货迎百客”,只要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也就够了。 八款车型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派系,分别是操控派、均衡派和安逸派。 如果简单地说到操控性强,非新君威、致胜和睿翼莫属。实际上,如果睿翼还是老马自达6的话,几乎就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了。不过睿翼在老马自达6的基础上,向舒适性做出了适当的妥协,至少在转向上已经没有那么犀利和精准。同时,加大了尺寸也必然在灵活性上较老款车型有退步。不过,如果抛开初段转向时车头比方向盘要慢半拍的问题不说,睿翼在底盘上的表现依然很出色,在兼顾了舒适性之后,它的运动感并不会让人感觉到有任何的不舒服。 而致胜的操控性虽然不错,就是未免显得有点傻愣愣的,主要是因为其减震太过强硬,将舒适性牺牲掉了60%以上,同时座椅也很强调运动性,包裹和侧向支撑都很到位,而材质和弹性设计均偏硬,因此长时间驾驶和乘坐时会让人很疲惫,适合那些身体强壮精力充沛不在乎疲劳感的年轻人。 新君威的悬挂调教属于硬朗偏中性一点,除了有不错的支撑性以外,同时转向也很灵活,车头跟随方向盘指令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都不错。唯一的缺点是转向力度过于轻盈,回馈力略显不足。 2、均衡派:迈腾 迈腾则是驾驶感觉最为适中的一款,它体现的是大众车型特有那种均衡和恰当,转向准确回馈力度适中,但多数来自路面的信息会被过滤掉,使得驾驶者可以不太受干扰地进行驾驶。悬挂系统也是如此,除了前麦弗逊悬挂在急刹车时点头的现象比较明显以外,迈腾的悬挂调教是属于中性较有韧性的类型。迈腾很适合那些不过度追求驾驶乐趣但又不喜欢太过舒适风格的朋友。 而另外三款日系车,无疑都属于百分之百走舒适路线的品种。如果在这三个车型当中进行比较的话,凯美瑞的操控性最差,雅阁和新天籁的水平基本相当,而且两者能为驾乘者所提供的舒适性也相差不多。新天籁因为使用的是V6发动机,因此在全油门状态下显得更加从容,没有直列四缸那么声嘶力竭,所以要更显安逸。新领驭不得不混迹于日系车型当中,因为它的设计与调教均有明显的舒适取向,同时操控性也并不是它所擅长的。
结语: 8款中型车的对比文章写到这里只差一篇就要结束了,下一篇《行情与保养对比》将是最后一篇。届时会有总分评出,但是在此希望每位看文章的朋友都能明白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做对比文章,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拿分数给八款车分出一个高下,而是通过对比,可以展现出每款车型的优势和不足,能够让有购车打算的朋友针对自己的需求去进行更精准的选择。 比如,你追求加速性能,迈腾就是不二之选,如果你更在乎舒适性,那不妨在天籁和雅阁之间做个选择,如果你强调操控性,那么睿翼、新君威或致胜也都可以考虑,如果……总之,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就决定了最终的选择不同。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一些有需求的朋友带来更清晰更有方向性的购车思路。(文/汽车之家 胡永平)
售价与保养费用8款中型车的对比我们已经基本上把他们的性能分析得比较透彻,相信您已经有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车型,甚至都已经摩拳擦掌准备买车了。只是你一定很关心的是:他们现在的行情和优惠幅度怎么样?以后维修起来是不是会很贵呢?看完今天我的文章,你心中就有数了。 本次八款中型车横评为一系列文章,目前已经推出五篇,相关链接如下: 8款中型车横评之外观及配置篇(点击进入>>) 我们挑选的是8款前驱中型车,本着售价相近的原则,都是各自车系中的主力车型。
首先我们最关心的,肯定是他们的售价,我花多少钱能买到自己喜欢的车型?这肯定是购车者心里的头等大事,而因为我们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虽然厂家的官方指导价都是一样,但各地的行情却差距很大。编辑虽然坐在北京,所以为了能够为全国的读者服务,我们此次专门采集了8款车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4S店的行情:
天籁的价格则非常平均,三个城市的优惠幅度区别不大,而且这款车不管是在北方还是南方,普遍都比较受欢迎,中型车的潜在购车者们相当认可它完全舒适化的风格。 8款车型因为上市时间不同,因而优惠幅度的差异也比较大。其中优惠幅度最少的是新君威,在三个城市都没有任何现金优惠,甚至在北京都很难找到精英版的现车。 迈腾的价格则和4S店的数量有很大关系,北京厂家认可的4S店就有26家,还有数不清的二级经销商,而上海只有6家店,而官网能查到广州市的4S店只有区区两家,竞争是否激烈直接关系到迈腾在该地区的最终售价。 睿翼这款车的受青睐程度似乎和纬度有很大关系,纬度越小受欢迎程度越高,在北京还可以优惠五千元,到广州就变成加价六千元了,其实不是和纬度有关系,而是和传统的消费习惯有关系。 虽然都是地处广州的广汽集团生产的,但两个厂家对于雅阁和凯美瑞的零售政策却区别很大,凯美瑞在南方更受欢迎,所以在广州的优惠幅度很大,而雅阁在北方比在南方更有人缘,所以北京的优惠幅度最大。 一直以来,说到大幅降价的中型车都自然会联想到致胜,但经历过一次大幅度的官方指导价调整之后,致胜的优惠幅度就一直没有超过两万元,竞争激烈的北京市场致胜的优惠幅度也最大。 新领驭上市时间不长,虽然指导价明显低于其他七款车型1万元左右,但是优惠幅度很少,在三个城市的4S店都没有超过五千元。而且在原产地的上海,这款1.8T尊品版自动挡车型的售价却为21.98万元,比官方的指导价21.58万元还要高4000元,让人有些难以理解。不过按照现在的速度,五千元的优惠应该很快就能到来,未来新领驭的售价很可能会达到与老款优惠之后价格相当的程度。 最后根据三个城市的优惠幅度进行平均,我们得出8款车型的平均售价,虽然这个数据不具有权威性,但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8款车型现阶段的售价情况。从这个价格来判断,人气一直很高的新君威和睿翼因为没有优惠幅度而终端售价较高。天籁、迈腾、凯美瑞的终端售价非常接近,而雅阁的售价较高。相比之下,致胜的人气有限,新领驭车型较老,所以自然终端售价也便宜一些。
一直以来,北京都是各个车型的价格洼地,在此次的采集中也同样如此,迈腾、睿翼、雅阁、致胜和新领驭都是北京的价格最低。相比而言,广州的车价也算是比较便宜,因为这里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消费市场,而上海人民就比较惨了,不只是牌照价格贵,车价跟北京和广州比起来也没有什么优势。 本环节我们打分是以两个价格最低的车型为基准(20分),多出1000元即扣1分。考虑到这一节都是真金白银的计算,所以尽管只是单项,但分值设置得要高一些。另外,虽然领驭在优惠幅度上并没有优势,但是考虑到它的指导价格本来就比其他对比的车型要低,而之前在配置等方面对比时也因价格低而使得分受到影响,因此本节这样评分可使结果更趋公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