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肌膜炎

 skywalker-宇 2010-02-21
--黎明即起,寸步難移--
   談足底肌膜炎
復建科
  所謂足底肌膜炎是足底肌膜因發炎引起之疼痛現象,剛開始它往往是慢慢的、輕微的疼痛,疼痛位置在足底肌膜靠近跟骨處。患者在走路、跑步時會感覺到腳底有點疼痛。以下是二位病例:

病例一:
  一位68歲肥胖女性患者,抱怨右腳底疼痛已一個多月,最近越來越痛,尤其是早上睡醒下床時,腳一踩到地,痛得不敢走路。患者右腳最近並沒扭傷或挫傷,也沒有麻木或感覺異常現象。理學檢查:腳底沒有發炎腫脹現象,有扁平足,在腳底肌膜靠近跟骨處有壓痛點,將腳趾往上扳時引起疼痛。足部X光:跟骨有骨刺。

病例二:
  一位42歲男性患者,平時喜歡慢跑,二星期前發現慢跑後右腳底稍微疼痛,休息不久即好,患者繼續慢跑,後來疼痛越來越嚴重,最後停止慢跑。來看診時走路會痛,爬樓梯或踮腳尖時更痛,患者腳踝沒扭傷,腳跟亦無挫傷。理學檢查:腳底及腳根肌腱沒有發炎腫脹現象,在腳底肌膜靠近跟骨處有壓痛點。腳趾往上扳時引起疼痛。

以上二例都是典型的足底肌膜炎造成足底肌膜炎的原因為:
一、足弓承受過重壓力,足底肌膜過度伸張引起發炎現象或少數肌膜纖維斷裂而引起疼痛。
二、體重超重、扁平足、慢跑者易發生。或體重突然增加5~10公斤,或平時很少運動之中年人,突然激烈運動也容易發生。

它的臨床症狀則是:
  剛開始,足底只是輕微疼痛。運動慢跑後症狀較嚴重,休息一下就不痛了。後來沒運動時也會痛,早晨起床開始走路時最痛,走幾步後疼痛稍好些,爬樓梯或腳趾往上翹時疼痛加重,疼痛點則在足底肌膜稍
內側靠近跟骨處,X光檢查可能正常或有骨刺。
  跗管症候群(Tarsal Tunnel Syndrome)、跟骨骨膜炎、腳跟墊 (Heel pad)疼痛與足底肌膜炎很像,需鑑別診斷。跗管症候群為神經壓迫引起,除足底疼痛外,會有麻木、灼熱、感覺異常之現象。除非神經被壓迫很嚴重,否則NCV檢查往往是正常的。跟骨骨膜炎則腳底為瀰漫性疼痛。腳跟墊 (Heel pad)疼痛則除腳底外,尚有腳跟後側的疼痛。

治療方面為:
一、休息:不要再跑步,運動員可游泳或騎腳踏車以保持體力。
二、冰敷:急性期宜冰敷,每次15分鐘,一天3~4次。
三、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四、若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二個星期,仍疼痛嚴重,則考慮局部注射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五、復健治療:可用冰敷、超音波(圖一)、經皮神經刺激器(TENS)(圖二)、水療、按摩及牽拉運動(圖三)。
六、使用腳底護墊或副木。
七、若以上治療皆無效,疼痛超過六個月,則考慮開刀治療。

結論
  當足底疼痛考慮為足底肌膜炎時,其治療為休息、冰敷,以減輕腳底肌膜所承受之壓力。其次為藥物治療、復健治療、伸展運動,局部注射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若皆無效,則考慮開刀治療。預防則為如體重超重,則減輕體重。穿合適之鞋子同時避免長期在堅硬之地面上行走或跑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